戰漢古玉賞析——戰國龍紋出廓璧

2021-02-19 玉痴王紅旗

戰國龍紋出廓璧,長 9.3cm,寬 6.5cm,厚 0.4cm。

戰國龍紋出廓璧,器物飾雙面相同紋飾,出廓部分飾鏤空龍紋,玉璧部分套雕為相連兩璧,分別飾谷紋和扭絲紋。玉璧因入土受沁整體呈青黃色,透光觀察,局部可見綹裂,且沁色相對較深,玉質油潤,整體包漿統一。

下面通過局部60倍放大圖觀察,從入土特徵和加工工藝及二者關係分析:

戰國龍紋出廓璧A面



戰國龍紋出廓璧B面



谷紋觀察圖一



谷紋觀察圖二



谷紋觀察圖三

從上面三張谷紋放大圖觀察,陰線內外包漿統一,沁色以綹裂為沁門隨玉質結構沁入且深入肌理,沁色在沁線內外分布自然統一。觀察谷紋的加工工藝痕跡可以發現,谷紋飽滿,光線折射顯示出人工打磨形成的隨意性的小切面,陰線內有明顯的砣加工的痕跡,接砣、砣尾、砣距、砣深度都與時代加工工藝相符合。



龍紋陰線局部放大觀察圖



龍紋眼部放大觀察圖

從龍紋陰線和眼部放大圖觀察,陰線和打磨處明顯可見粗細深淺不一的打磨痕跡,且陰線內外包漿統一。



扭絲紋局部放大圖一



扭絲紋局部放大圖二



扭絲紋局部放大圖三



扭絲紋局部放大圖四

從扭絲紋局部放大圖觀察,扭絲紋陰線內有粗細深淺不一的打磨痕跡,包漿統一,入土後受環境影響產生了隨玉質結構方向的綹裂,沁色深入肌理,分布自然。



鏤空加工局部放大觀察圖一



鏤空加工局部放大觀察圖二

從玉璧鏤空加工放大圖觀察,鏤空部分形成的線條非直線和曲線,線條凹凸不平,這是由拉絲工相對垂直玉表方向形成;鏤空部分的內壁有相對平行與玉表的橫向打磨痕跡,這是在拉絲工後用桯式鑽具細打磨留下的痕跡。



陰線局部放大觀察圖一



陰線局部放大觀察圖二

從陰線局部放大圖觀察,陰線粗細、深淺不一,玉表有深淺、粗細、方向不一的打磨痕跡,且陰線內外入土特徵統一。

從形制上看,谷紋、扭絲紋、龍紋出廓等符合當時戰國制玉的時代特徵。

綜上所述,從入土特徵、加工工藝、二者先後關係、形制等各個方面分析,判定此玉璧為戰國龍紋出廓璧。

..

《王紅旗出土古玉鑑定》培訓講座將於9月27號至28號在濰坊舉行。報名電話:400-829-6662

您對出「土古玉鑑定」有任何疑問、想法、建議或者想得到王紅旗老師的親自解答,請使用以下聯繫方式:guyuyjh@163.com xinghuowhq@163.com


出土古玉鑑定培訓班常年招生,報名電話:400-829-6662

王紅旗個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3149750

更多交流、探討請訪問論壇:http://guyu2345.no26.cuttle.com.cn/yqsx-bbs/

相關焦點

  • 古玉鑑賞|谷紋雙龍紋出廓璧
    谷紋雙龍紋出廓璧②出廓璧B面谷紋雙龍紋出廓璧,長8.3cm,寬5.3cm,厚0.5cm。和田白玉琢制而成,玉璧琢飾顆粒飽滿隆起的谷紋,出廓部分為兩條相背的龍紋。出廓龍紋,長彎角,水滴眼,斧鉞形下頜玉璧部分的谷紋,加工規整,十分飽滿,隆起較高藏 品 細 節 土蝕土咬部分,由圖可見侵蝕是比較嚴重的,並伴有大量的顯色物質沁入到玉質內部,此處便是沁門,即沁色的入口
  • 戰漢古玉賞析——漢代龍紋斧形玉佩
    漢代龍紋斧形玉佩,玉佩主體為斧形,斧頂飾雲紋玉璧,玉璧外是兩條玉龍相對提領斧璧,龍紋由龍首、龍身、鳳尾組成。玉佩局部鈣化、白化、土蝕土咬;整體呈土黃色土沁色,鈣化局部黑沁及附著物顯而易見;玉質細膩、油潤;整體包漿統一。
  • 春秋戰國勾雲紋玉器賞析(二)
    從其兩端的穿系孔來看,此器當為玉組佩的一個配件。此器年代為戰國早期。內外緣周邊都琢有一周陰刻線,璧身雕琢五周勾連雲紋,然而勾連雲紋分布不完整,顯示出一條沒有紋飾的光面,在這條光素無紋的璧身兩側可見用半個谷紋補齊紋飾的現象,其目的是為了盡力將空缺紋飾部分補齊,以突出未雕琢紋飾的部位。此器亦為戰國早期玉器。
  • 真品古玉乳釘紋的特徵是怎麼樣的?
    圖4:階梯式連線乳釘紋示意圖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卮(圖5)是這類紋飾的典型代表:圖6-1圖12:獨立式乳釘紋示意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戰國龍紋玉璧(圖13)。圖13-2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古玉知識;你想知道鑑別古玉真假的方法;或者你想了解一下目前古玉價格行情;可以加我微信:yu547328(點擊下方掃碼)
  • 將要在臺北拍賣的高、中古玉
    小四我一直關注高、中古玉的市場,現在在臺北將要進行的高、中古玉專場。這場專場從新石器時代的高古玉、宋代的中古玉一直到明清的近代玉全部包含,今天小四就多介紹幾件,還是按常規的估價高低來排序,貨幣單位為新臺幣。  宋 白玉鹿 (一對)
  • 細品千年神器之戰國雄風古玉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戰國龍虎玉帶鉤國家博物館藏戰國雲獸紋玉璜國家博物館藏戰國雲獸紋玉璜(局部)白玉蠶紋劍首,戰國,故宮博物院藏。雲雷紋透雕龍紋玉璧 戰國 2000年紹興縣平水鎮中灶村出土,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博物館藏。兩面均滿飾雲雷紋,紋飾極其精美。內徑透雕一騰龍,張口圓目,引頸曲身,長尾翻轉,足蹬內緣,襯以龍身周繞的浮雲,似騰雲駕霧,氣韻生動。玉質細膩潤澤,雕琢精細。國家一級文物。
  • 玉璧、玉瑗、玉環、玉玦,其中一個竟然表示絕交?千萬別送錯了!
    到了戰國時期,玉璧成為了出使他國時,最為尊貴的見面之禮,被稱為「贄」。在《荀子·大略》中曾記載到:「問士以璧。」說的便是派遣使者到別國訪問時,用玉璧作為憑證,以示敬意與問候。兩漢時期,隨著禮制的衰落,玉璧常常被用作殮葬玉、佩飾玉和裝飾玉。
  • 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精英(四)
    玉夔龍 戰國。1954年河南洛陽出土。長2.8釐米。龍有獨角,上吻長於下吻;身下兩足,前肢似由鰭演化而來,足以淺雕線條分趾,後足似鰭較小,肢足不分;尾分叉。龍體飾勾連雲紋代表鱗,呈回首弓身狀,這種造型是戰國中期玉龍的常見姿態。
  • 看見文物 | 玉器之冠冕——戰國雲獸紋青玉璜
    戰國雲獸紋青玉璜 楊曉君 攝璜是一種圓弧形片狀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出土於浙江餘姚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說文》有:「璜,半璧也,從玉黃聲。」除用作日常佩飾外,亦經常作為朝聘、祭祀、喪葬的禮器,《周禮》就將玉璜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稱為「禮天地四方」的禮器。「以玄璜以禮北方」,玉璜似乎是祭祀北方之神的禮器。春秋戰國時期,玉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禮記聘義》中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 溫潤而澤,仁也。」玉璜是一種佩玉。
  • 漢代雕刻龍虎形玉帶鉤是玉器歷史上獨有,代表漢代玉帶鉤藝術特色
    玉質帶鉤始於最早良渚玉器和春秋戰國,它是人們用在腰帶上起扣攏腰帶的作用,故名帶鉤,帶鉤有以銅、鐵、玉等多種材料製成,帶鉤古時又名「師比」歷史上玉龍鉤的流行主要在兩個時期:一是戰國至漢代二是元明清時期。例如海昏侯隨葬的帶鉤有多件,保存都很好。
  • 古玉界:戰國玉器的神態之美
    龍首玉帶鉤戰國長6.6、寬1.9、高3釐米現藏於河北省民俗博物館玉質青色,偏黃,有黑色、褐色沁。龍形玉佩戰國長20.5、通高11.5、寬6.5、厚0.5釐米現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玉質青白色,半透明;器表受沁,局部白化。採用璧邊料加工而成,器呈半圓弧狀。
  • 古玉玻璃光特點及玻璃光古玉成因淺探
    古玉玻璃光,是一種奇妙的存在,令玩家鍾愛有加。但究意什麼是古玉玻璃光,目前來看這個概念只是民間通俗說法,大體的意思是光亮、油潤,反光有點像玻璃的鏡面反射。(一)古玉玻璃光的特點。通觀館藏和一些民藏玻璃光古玉,不難發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廣泛性。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自稱戰神毘沙門天轉世,在戰事中秉持「義」的理念,在戰國亂世中顯得尤為特別,又因其極高的軍事才能,被尊稱為「越後之龍」,通常統稱為「軍神」。開創「越州流」兵法。與武田信玄是一生的宿敵。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之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自此一步步摧毀了豐臣家勢力。
  • 文物記錄篇:中原珍藏-戰國雲紋玉琮
    中國自古崇尚玉文化,玉比青銅器更早成為「禮」的代表性器物。 戰國雲紋玉琮,高5.3釐米,內徑4.7釐米,1996年出土於平頂山應國墓地,現藏於平頂山博物館。
  • 品味多彩多姿的佩飾玉|玉玦
    圖2 紅山文化玉豬龍玦上海青浦崧澤遺址馬家浜文化地層中出土的玉玦,距今約6000年,光滑滋潤,用乳白偏黃色玉髓製作,直徑3.1釐米,厚薄不勻,一側有一缺口,表面有磨製痕跡。一種是光素無紋,環窄;另一種為龍形玦,作蟠龍型,首尾相向,龍張口露齒,背飾扉稜,龍身飾勾撤雲雷紋,俗稱「假陽文」,線條轉角方硬,圖案化風格強烈(圖3)。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玉玦,除圓環形帶缺縫外,還有將環形演化成獸紋的。美國芝加哥美術館收藏的商代玉玦,有將圓形轉化成橢圓形或柱形的。
  • 館藏圖解:古玉動物眼睛的雕刻手法!
    本文欣賞幾件館藏戰漢古玉,體會漢代玉器上動物眼睛的雕刻手法。(一)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這件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玉器,其上雕刻有一隻朱雀、一隻老虎、三個獸面。玉龍眼睛細觀這件天長三角圩出土的漢代龍形玉環,龍的眼睛與玉卮杯朱雀眼睛相似,不同的是龍眼角比較長,有種向後飄逸的感覺。
  • 古人的腰帶 玉帶鉤鑑藏
    它就是——玉帶鉤。鉤,在古代為人們用於腰帶上起扣攏腰帶的用途。其製造材料有銅、鐵、玉等材質。而玉質的帶鉤始於戰國,其基本形狀一般為扭曲「S」形,一端有鉤,多作獸首裝飾;背有柱,柱下有頂,帶鉤除「S」形狀外,還有棒形、竹節形、圓形、獸面形、琴面形等。
  • 沈華:終日乾乾戰漢龍
    我們昨天和前天分別談了一下新石器時期和商周時期玉龍的特徵,今天按照順序,我們說說戰漢時期的龍紋特徵。春秋戰國時期龍的傳聞記載越來越多,這和當時活躍的學術思想一樣,有整體的文化開始蓬勃的發展的背景。春秋早期龍紋玉珩春秋時期玉龍特點:龍紋身體更長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們稱之為S形或雙S形龍;龍身上多飾以谷紋紋飾,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新紋飾,戰國時期廣為流行,春秋時期常用的臥蠶紋
  • 【戰城南】戰城南原文_戰城南注釋_戰城南賞析_李白的詩_親子寶典...
    戰城南原文  去年戰,桑乾源,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裡長徵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戰城南注釋  [1]「避」一作「備」  [2]「徵戰」一作「長徵」  [3]一作「銜飛上枯枝」  戰城南的詩意/戰城南的意思  去年打仗使得河流源頭乾涸
  • 劇中愛而不得四位的男二,潤玉太催淚,看到連城璧斬荒:意難平!
    他在《新蕭十一郎》中飾演男二連城璧也頗受好評,簡單的白衣勁裝在朱一龍少年感顏值的襯託下頗有幾分少年俠客的感覺。最後家族巨變,心愛的沈璧君也愛上男主,他也只說了一句「我好羨慕他」,最後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實在太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