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膽道腫瘤年終盤點靶向篇:正式邁入精準治療新時代

2020-12-26 臨床肝膽病雜誌

膽道系統惡性腫瘤(Biliary tract cancer,BTC)近年來發病率和病死率不斷增加,BTC絕大都數為腺癌,具有侵襲性強的特點,異質性強,預後極差,整體5年生存率<5%。一直以來,膽道腫瘤都是唯化療治療時代!隨著精準治療的興起,膽道腫瘤可選擇的治療方案也越來越多,尤其是FGFR抑制劑Pemigatinib的獲批,正式開啟了膽道腫瘤靶向治療的大門!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過去的一年裡靶向治療在膽道腫瘤都有哪些成就!

Pemigatinib殺出重圍,開啟膽道腫瘤靶向治療新篇章

1、裡程碑事件——Pemigatinib獲批FGFR2融合膽管癌二線治療

Pemigatinib的獲批可謂是膽管癌治療史上一個裡程碑事件!其獲批是基於一項Ⅱ期研究,該研究結果也在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腫瘤學》上正式發表!

FIGHT-202試驗是一個開放、單臂二線治療晚期膽管癌患者的Ⅱ期研究,共納入146例經過≥1線治療的晚期膽管癌患者。研究結果已經被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正式發表!結果顯示, ORR為35.5%,其中3例患者完全緩解(CR),CR率為2.8%,DCR為82%。中位DOR為7.5個月, 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別為6.9和21.1個月。

Pemigatinib開啟了膽管癌靶向治療的大門,成為首款膽管癌治療史上的靶向藥物,也意味著膽管癌唯化療的時代已經終結!目前,我們平臺正在對接pemigatinib二線治療FGFR2融合的膽管癌臨床,想要報名的患者,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

2、FGFR抑制劑infigratinib二線/後線治療膽管癌療效驚豔!

2020年1月初,infigratinib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此前已有研究顯示其二線治療FGFR2融合的晚期膽管癌患者DCR高達83.1%。在今年的2020 ASCO大會上,也對其三線或後線治療療效給出了結果。單臂II期研究結果顯示,mPFS為6.77 vs 4.63個月;BOR(最佳客觀反應)為21.6% vs 5.4% 。在有FGFR2融合的膽管癌患者中,以三線和後線治療的方式給予infigratinib相較於二線標準化療方案,PFS和ORR都獲益更大

3、Futibatinib(TAS-120):泛FGFR抑制劑,解決FGFR耐藥

TAS-120為高選擇性不可逆的泛FGFR抑制劑,解決FGFR靶向耐藥,已獲得FDA授予孤兒藥稱號。在2020 ASCO會議上也報導了該藥的II期臨床數據。FOENIX-CCA2 (NCT02052778)是一項單臂多中心二期研究,納入了帶有FGFR2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的局部晚期/轉移性不可切除iCCA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TAS-120治療。研究結果表明,ORR為34.3%,所有患者均為PR,DCR為76.1%,mDOR為6.2個月,mTTP為1.6個月。

4、靶向IDH1,ivosidenib二、三線治療膽管癌DCR為53%

在I期研究中,ivosidenib治療難治性患者的ORR為5%,中位PFS為3.8個月,中位OS為13.8個月。在2020 ASCO會議上公布了該藥III期研究的結果。ClarlDHy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研究,該實驗納入了之前接受過1-2次全身性治療,但是疾病繼續進展的185名膽管癌患者。研究結果表明,mPFS為2.7個月,mOS為10.8個月,DCR為53%,ORR為2%,mDOR為2.6個月。

可以看出,在膽道腫瘤領域,今年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除了在ASCO、ESMO上公布的靶向藥物新數據外,還有一些靶點也有數據公布,膽道腫瘤靶向治療逐漸步入正軌,我們也期待能有更多的藥物和更多的研究公布,為膽道腫瘤患者帶來一線生機!

來源:國際肝膽資訊

相關焦點

  • 中國胃腸間質瘤精準治療證據升級,靶向創新藥阿泊替尼片譜新章
    基石藥業精準靶向藥物阿泊替尼片(avapritinib)2020年以來可謂表現亮眼,喜訊頻出。阿泊替尼片(以下簡稱「阿泊替尼」)此次成功入選該《指南》,被推薦用於攜帶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α(PDGFRA)D842V突變患者的一線治療以及三線治療失敗後的患者(均為2A類證據,II類推薦)。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在此之前,無論是手術還是放療、化療,都無法做到精準地殺死癌細胞,大量的正常細胞也在治療的過程中被殺死,於是靶向藥物應運而生。 靶向藥物又被稱作生物飛彈,藥物進入體內會特意地選擇致癌位點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 史上最全癌症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清單(含醫保覆蓋及價格)!
    近年來,新一代抗腫瘤藥物的興起讓腫瘤的治療從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時代跨越到基於基因變異的精準靶向治療新時代。經過充分的臨床證明,分子靶向治療不僅能精準地「殺滅腫瘤」,而且能延緩腫瘤發展,進而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期,使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目標逐漸轉向「慢性病管理」狀態,就像高血壓患者需要持續服用降壓藥,糖尿病人需要一直服用降糖藥,癌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特殊的「慢性病」,需要長期使用抗腫瘤藥物。
  • 腫瘤靶向藥,你不了解的那些事
    新一代抗腫瘤藥物的興起讓腫瘤的治療從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時代跨越到基於基因組測序的精準靶向治療新時代。並且,經過充分的臨床證明,分子靶向治療不僅能精準地「殺滅腫瘤」,而且能延緩腫瘤發展進而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期,腫瘤患者的終極治療目標將從「治癒」轉向「慢性病管理」的理想狀態。就像有人要一直服用降壓藥、降糖藥一樣,癌症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慢性病,只不過是一直服用抗腫瘤藥。那麼靶向治療的適應症,潛在風險,注意事項是什麼呢?讓我帶您走近靶向藥。
  • 醫療地圖|尿路上皮癌:精準治療的時代來臨
    2020年ASCO大會上,尿路上皮癌領域迎來重大突破,III期JAVELIN Bladder 100研究重磅公布,PD-1L單抗一線維持治療用於晚期患者,總生存期(OS)延長了7個月之久。近日,該研究更新結果發表於著名雜誌《新英格蘭醫學》。
  • APBMT2020丨吳彤主任特邀大會發言: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這是繼2020年6月高博團隊15項成果亮相第25屆歐洲血液學年會(EHA2020)、2020年8月4項成果亮相第46屆歐洲血液與骨髓移植協會年會(EBMT2020)後的又一次學術實力的見證。 (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這一話題進行主題演講,分享高博團隊在CART治療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CART細胞治療是近年來廣受學術界關注的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新療法。
  • 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治療藥泰瑞沙(奧希替尼AZD9291)突破耐藥瓶頸
    數據表明,自2005年一代靶向藥進入中國,十多年來,累積發生耐藥的患者數量龐大,很多患者不得不轉為化療或是處在無藥可治的困境中。近日,阿斯利康宣布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在中國獲批,並於4月中旬進入中國市場,可解決經EGFR-TKI藥物治療發生耐藥的治療難題。
  • 武田靶向CD30的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安適利正式獲批
    上海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武田中國今天宣布旗下靶向創新藥物安適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進入中國,獲批適應症為成人CD30陽性的復發或難治性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和
  • 腫瘤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相關皮膚病預防及處理方法
    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靶向、免疫治療的興起,使得腫瘤治療針對性更強、不良反應更少、治療效果更好。然而,隨著醫生及患者對生活質量需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新型抗腫瘤治療在臨床推廣應用,那些與傳統治療不同的不良反應開始浮出水面,也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皮膚不良反應,這類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和進一步治療,如何識別和處理非常關鍵。下面我們一起來識別一下具有代表性的腫瘤靶向和免疫治療引起的常見皮膚病。
  •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靶向治療研究進展盤點
    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放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新方法已開拓了一片新領域,越來越多的方法被證實能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本文主要總結了NSCLC中腦轉移相關的靶向治療研究進展。當今治療時代,新的預後標準不僅基於原發性腫瘤組織學類型,還基於任何臨床相關的分子特徵(圖1)。
  • APBMT2020 | 吳彤主任特邀大會發言: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這是繼2020年6月高博團隊15項成果亮相第25屆歐洲血液學年會(EHA2020)、2020年8月4項成果亮相第46屆歐洲血液與骨髓移植協會年會(EBMT2020)後的又一次卓越成績的見證。 CART細胞治療是近10年來快速興起的一種神奇的、強有力的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新療法,為免疫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如何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好醫友腫瘤應答指數助力腫瘤精準用藥
    目前,好醫友醫療集團已經與美國領先的精準醫療公司CellworksGroup達成戰略合作,並獲得Cellworks旗下產品TRI(腫瘤治療應答指數檢測)在華獨家代理及市場推廣授權。
  • 腫瘤綜合治療的價值和意義|專訪中國醫大一院腫瘤內科劉雲鵬教授
    在第六屆中國·瀋陽惡性腫瘤綜合治療高峰論壇上,大會主席、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的劉雲鵬教授認為,腫瘤綜合治療的價值和意義重大。 過去,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多數以外科治療為主。最近二三十年內科治療才逐步發展起來。
  • 安適利正式獲批!填補中國CD30陽性淋巴瘤治療藥物領域的空白!
    目前針對復發或難治性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手段有限,安適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的獲批將填補中國CD30陽性淋巴瘤治療藥物領域的空白,為患者帶來治療新選擇。 2020年5月14日,中國上海 – 武田中國今天宣布旗下靶向創新藥物安適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進入中國,獲批適應症為成人CD30陽性的復發或難治性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和 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治療。
  • 研究揭示新的腫瘤治療策略
    研究揭示新的腫瘤治療策略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3 10:09:02 美國哈佛醫學院Mark Cobbold研究組的研究利用抗體介導的病毒表位向腫瘤傳遞特性,使用CMV特異性T細胞進行癌症治療。
  • 生物製劑/靶向治療時代來臨,未來兩年皮膚病治療將會發生巨變
    而在康復過程中,由於生物製劑和靶向藥物的激增,讓醫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皮膚病的治療將在兩年內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現如今,由於炎症、過敏、免疫紊亂、腫瘤等導致皮膚病明顯增加,比如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另外,由於人群壽命的延長,光老化引起的皮膚疾病也激增,比如皮膚斑點增多,彈性下降,皮膚腫瘤增加等。」 相應的感染性疾病而言,由於炎症、過敏、免疫紊亂、腫瘤引發的皮膚病治療起來更棘手,以至於長期以來很多皮膚病找不到有效的、安全的治療方法。
  • 長徵醫院泌尿外科王林輝教授團隊發表腎臟腫瘤治療重要研究成果
    長徵醫院泌尿外科王林輝教授團隊發表腎臟腫瘤治療重要研究成果 2020-12-14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文盤點腫瘤免疫治療及其相關標記物
    腫瘤免疫治療作為新的治療手段,改變了腫瘤的治療模式,逐步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之後的第四種治療模式。 但免疫治療應答率有限,如何提高療效,減少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為研究的重點,亟需更加清晰的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作為靶標或檢測及評價指標,以達到精準治療的目的。
  • 小分子靶向藥群雄逐鹿 正大天晴、恆瑞「殺入」TOP10
    2020年1月至今,中國已批准5個國產抗腫瘤靶向藥物。除了江蘇豪森藥業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和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外,小分子抗腫瘤靶向藥物還有蘇州特瑞藥業和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的注射用硼替佐米,齊魯製藥的醋酸阿比特龍片。國內藥企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正逐漸向原研藥發起衝擊,市場持續洗牌。
  • 新生兒膽道閉鎖能否避免肝移植?中國科研突破,探索藥物治療
    這項研究不僅較為全面地提供了導致膽道閉鎖患兒肝臟快速衰竭的免疫機制,在治療方面,提出B細胞修飾療法可以改善膽道閉鎖患兒的肝臟病理狀態,並且提示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老藥」在膽道閉鎖藥物治療上或有新用途,有望能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