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都會舞會(Met Ball)的主題定位「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這下好了,整個中國時尚圈炸開鍋了:中國時尚進入國際主流的大都會博物館了,這簡直犯了罪不可饒恕的邏輯錯誤,Met雖然是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簡稱,但是Met Ball和大都會博物館並不是一回事兒,今天,來給小夥伴們好好普及一下,Met Ball到底是個什麼鬼。
不管你聽到的是The Met Gala還是The Met Ball(嘖,真是的,要是這裡寫上中文翻譯「大都會晚宴」或者「大都會舞會」,怎麼看怎麼不舒服),這玩意兒的官方名稱叫做「時裝學院晚宴(Costume Institute Gala)」。
時裝學院,聽起來跟帕森斯藝術學院皇家藝術學院是種東西,但是實際上,它既沒有老師也沒有輔導員也沒有賤逼同學啊,它僅僅是大都會博物館的一個收藏服裝的機構而已。據說在這裡收藏者世界上三萬五千套服裝,地理範圍包括七大洲——是的,南極洲的服裝也有,好神奇;時間範圍,從15世紀初的宮廷服飾,到現在丁字褲超短裙——只要是具備時代特徵的服飾,全部都收藏在這裡。
在這裡順便插播一條乾貨,如果你登陸大都會博物館的時裝學院官網,你可以看到所有的藏品的所有信息,是的,時裝學院的藏品總數的具體數字是34,263,從伊夫聖羅蘭的標誌性的幾何裙,到迪奧的「Bar Suit」,全部都有詳盡解釋。想要裝逼或者好好學習的小夥伴們趕緊去研究研究。
那麼問題來了,時裝學院這麼大一攤爛布條子,由誰來管理呢,又以什麼樣子的姿態呈現給大眾呢?怎麼管理呢?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負責人於1995年指定由美國最具權力的時尚雜誌《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來接手——是的,就是那個《時尚女魔頭》的原型。
安娜溫圖爾把大都會博物館裡屬於時裝學院的那個展廳裝修了一番,去年的展覽《Charles James: Beyond Fashion》是裝修後的第一個展覽。而今年的大展,就是請王家衛來策展的《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插播:是的,時尚圈的人都很自戀,在裝修的這兩年,時裝學院的這一個展廳被正式命名為「安娜溫圖爾時裝中心(Anna Wintour Costume Center)」。人面獅身、金字塔、兵馬俑、瓷器什麼的展廳名字,都是以編號命名,只有在說到服裝的時候,會蹦出來一個安娜溫圖爾時裝中心,不過也想想也挺正常的,難道你期待在博物館裡聽到「走,咱們去三百八十九號展廳去看看喬治阿瑪尼的那一套權力套裝」?土死了!
好了,這下你分得清了,大都會博物館專門收藏和管理服裝的機構叫做「時裝學院」,而展出這些東西的展廳,叫做「安娜溫圖爾時裝中心」。
終於要說到正題了!那Met Ball是什麼鬼呢?都是這個時裝學院的事兒!每年一度的時裝中心的展覽開幕,總是會有一個酒會,而這個酒會就是時尚圈津津樂道的Met Ball啦!
為什麼這次開幕酒會會如此盛大呢,安娜溫圖爾利用她在時尚圈和名流圈的關係,每年都邀請到當下最火的明星名流。她是時尚雜誌《Vogue》的主編,所以上上下下,你可以看到《Vogue》的員工忙的不亦樂乎。其實安娜溫圖爾和《Vogue》的員工只負責邀請客人名單。
安娜溫圖爾也比較厲害,她深知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弄了一個「名譽主席」和她一起邀請客人——也都是業內大咖啊,1995年,名譽主席是老佛爺和紀梵希本人,2008年是阿瑪尼,2009年是馬克雅各布,而2013年,居然完全跳出時尚圈,邀請到我們大名鼎鼎的天后碧昂斯作為名譽主席。
邀請客人總人數在700人左右,去年,一張非正式邀請函的票已經被炒到了2萬5千美元一張。而有人也把該盛事與西海岸的《名利場》派對做一個比較,但是因為西海岸有好萊塢,所以那邊的明星更大咖,但是《紐約時報》評論說,要看時裝,還是紐約的Met Gala好看啊。
那麼Met Gala上到底有什麼內容呢,其實就是一個雞尾酒會和一個正式晚宴。在雞尾酒會時段,明星們從紅地毯魚貫而入,參觀主題展覽。然後去晚宴正式入座就餐。就餐時段有當年最熱門的表演明星來傾情獻唱。
而這個名流明星的籌款活動,目前是紐約最上流的事情了。2013年,Met Gala籌得九百萬美元,2014年,數字飆升到1200萬美元,已經算籌款晚宴活動中的記錄了——好想知道今年陳坤捐多少錢!!!
順便說一句啊,別以為這個慈善捐款,捐了錢之後,都去山區裡救助貧苦兒童去森林裡救東北虎了啊。這個籌來的款項都是用於時裝學院的運營。這個時候肯定有小夥伴們怒火中燒了——原來我們捐的每一筆錢都變成了時尚圈賤人們身上的Burberry LV!憑什麼!
好了,我又來普及知識了,因為時裝中心隸屬於大都會博物館,而大都會博物館屬於非營利機構,所以他們是可以接受慈善捐助的。而且你以為大都會的時裝學院跟天朝的慈善機構一樣,錢全去了安娜溫圖爾的肚子裡啊,天朝的小夥伴們,你別擔心了。
Met Gala每年的展覽主題都不一樣,今年以中國為主題,而以往,以地域性為主題的展覽和晚宴也是有的,例如1975年,專門講述美國女性的時裝,之後的一年,主題則是俄羅斯。1979年,主題是匈牙利-奧地利。而以咱們中國為主題的,也不是第一次。1980年,展覽和晚宴是「滿洲之龍:中國清代服飾(The Manchu Dragon: Costumes of China,the Chi』ng Dynasty)」。只不過那時候,咱們完全還不知道,整個中國還是一片灰濛濛的中山裝。
更多時候,Met Gala和展覽的主題則是一些重要的設計師。1973年是巴黎世家,1983年是伊芙聖羅蘭;近一點的,1996年講迪奧,1997年講紀梵希,2005年講香奈兒,2011年講亞歷山大麥昆,2012年講普拉達。以名流為主題的也有,譬如2001年就是以甘迺迪夫人的風格為主題的展覽。
最關鍵的是,Met Gala的出席者都被要求穿著與今年展覽主題相關的時裝。自然,這次明星名流們都會穿著「中國」魚貫而入——這也是中國時尚圈集體假高潮的原因,看看,國際時尚圈都穿中國元素的衣服啊,你想看歐巴馬穿旗袍嗎?想看泰勒斯威夫穿唐裝然後特美嗎?想看啊!那就自然要關注今年的Met Gala啊——順便說一句啊,別做夢了,歐巴馬不會來的啊。
西方大多數媒體對中國時尚的理解,其實還是只停留在「龍鳳呈祥旗袍中山裝」的表面,我看了一些媒體預測,已經有主流的時尚媒體把水果姐姐凱蒂佩裡(Katy Perry)一身和服的照片放到他們的紅地毯預測的欄目裡了——是的,對他們來說,和服和旗袍根本沒區別。當然,我們也希望借著這一次展覽,給西方主流時尚圈普及一下,到底什麼是中國的時尚。
各大好萊塢紐約的明星紅地毯上到底穿出個什麼樣的關於中國時尚的鬼,我就不知道了。說實話,我不想看到清一色的龍啊鳳啊的旗袍中山裝;我也不想看莎拉傑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之類的名流穿著紅色娘子軍的服裝走上紅地毯——那時候,天朝的衛道士們又會開始罵了;我更不想看到有人在大都會博物館裡擺上一桌,然後開始打路易威登的麻將啊!!!
騰訊網刊登此文僅為傳達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贊同或支持其觀點。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時尚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期主筆:謀大人
主流媒體的時尚記者。過了一段典型時尚記者光怪陸離的生活之後,突然反省,果斷辭職去美國華盛頓做義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