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明明是開國皇帝,為何繼續以「漢」為國號?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0-12-16 小成熟an

有句話說得好,打個江山難。一般來說,人們寧願闖出一方天地,也不願繼承祖宗之物。這也同樣適用於當今社會,你寧願被叫做「富一代」,也不願被稱為「富一代」。儘管富二代和富三代直接繼承了上一代的衣缽,但他們省去了奮鬥這一步,仿佛生下來就是羅馬,生下來就是別人不能到達的終點。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很羨慕富二代,覺得他們不用奮鬥,生下來就成功了。如果富二代們沒有緊迫的意識,他們就會很容易被社會中的企業所淘汰,而且,在當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他們能夠保持企業的資產和發展企業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時保持一個企業要比創立一個企業更難。因此,如今的年輕人卻寧願創業,而不願直接繼承祖輩留下的東西,在古代也是如此。

國難當頭,戰亂頻仍,民不聊生,此時的領軍人物往往更願意推翻前朝建立自己的王朝。做一位開國皇帝那可謂功不可沒,百世流芳。自然地,這些英雄人物更願意自立,但我們今天所談到的這個英雄人物,與其他英雄人物不同,他沒有另立國家,而是繼續以「漢」為國號,成為一個繼位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這一制度在今天看來是相當科學的,但在那個封建社會,郡縣制卻未能發揮它的最大優勢,秦二世而亡。項羽立國之初,認為秦二世滅亡的最主要原因是郡縣制。漢朝實行分封制,結果導致了諸侯之間的反叛,嚴重影響了漢朝的中央集權,後來漢朝雖仍有諸侯王,但通過推恩制,封地逐漸縮小,所以後來雖然也是劉邦的後代,但根本沒有王室子孫應有的樣子,只封到一個郡縣,其實他和原來的大漢王朝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古時候人們的思想都非常封建,他們對神鬼之說深信不疑,而且自覺地服從於神。事實上,相信鬼神之說並非中國古代人才的一種特徵,而是當時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所共有的,在古代有太多的自然現象人們無法解釋,只能依靠鬼神,所以古代的君王便利用百姓的這一心理,把王權賦予了神神的色彩。西方人的這種心理更為嚴重,他們絕對服從於神權,因此導致西方人將神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皇高於一切,但在中國古代,教皇卻並非如此,它是為皇權服務的。為了獲得人民的擁護,那些開國皇帝經常編出一套神奇的出生法則。例如劉邦曾將「赤帝」斬為「白帝」。

了解項羽經歷的人都知道,項羽在起義時就自詡為楚王后裔,如今我們才知道,項羽其實和楚王后裔並無半毛錢關係,但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擁護他,他便自詡為楚王后裔,這就給他起兵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有了三國時期的劉備,我們在看戲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叫他劉皇叔,後來他建立的國家也叫蜀漢,這說明他是正統的皇族後代。所以劉秀建立東漢也是出於這種心理,如果他再建別的國家,這和王莽有什麼區別?這必將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為他重新統一國家鋪平了道路,掃清了許多不必要的障礙。

另外一點是,建國後,建國者有許多麻煩,比如如何對待建國後的大將,有的將士可能會以為我們出身,明明拋頭顱灑熱血的是我,置之死地的也是我,最後做皇帝的卻是你,到最後很可能會發生兵變,又會把國家弄得亂七八糟。但如果你是繼位的皇帝,你是皇室後裔,出身名門,當上皇帝是合情合理的,那麼將士們會對你抱以敬意。東漢建都後,劉秀政權未動,可謂順其自然。

相關焦點

  • 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為何仍以漢為國號,有四個原因導致
    所以,西漢與東漢的叫法是現代人的叫法,古代的人叫「漢」與「後漢」,而後漢就是劉秀所建立的漢朝,那麼劉秀作為開國之君,為何仍以漢為國號,不能另外開創一個全新的朝代呢?這句口號的意思是說:恢復高祖皇帝的帝業,平定萬世的良機。劉秀從一起兵就定下了這樣的政治口號,就永遠確定他只能以漢為國號。
  • 劉秀明明是開國皇帝,為何使用「漢」國號,甘願只做個中興之主?
    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身為皇族後裔,他光復大漢有何稀奇的呢?因此,劉秀重建大漢,繼續延用「漢」的國號,這並不是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當然,劉秀會沿用「漢」國號,而不是熱衷於建立一個新的國號,做一個讓後人敬仰的開國皇帝,反而是去做一個光復前朝的繼任之君,這之中雖有身為劉姓皇族的擔當,一種想光復祖宗基業的願望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卻是劉秀要想當皇帝,他就必須沿用「漢」的國號。
  • 劉秀是個開國皇帝,可為何會繼續沿用「漢」做國號甘願做繼位皇帝
    開國皇帝和繼位皇帝哪個分量更重,傻子都知道。劉秀的皇位是自己真刀真槍打下來的,他是貨真價實的開國皇帝,可他卻放棄了開國皇帝的尊榮,宣稱自己是從西漢皇室那裡繼承來的皇位,是吃現成飯的「富二代」,連國號也都沿用了「漢」。事實上,劉秀為了當「富二代」,甚至連親爹都不認了,還順手把另一位皇帝傷了兩千年。是不是感覺有點懵?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並且劉秀也曾在其下邊稱臣,後來兩人鬧掰,這才另起爐灶。因此,東漢王朝名義上稱其為漢,但實際上已是一個全新的王朝,而劉秀則是正兒八經的開國之君。所以,作為開國元勳的劉秀,為什麼要以漢為名,而不是建立新的王朝呢?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身份問題,前面說過,劉秀是漢朝宗族,即使是遠近聞名的旁系,但他歸入了劉姓,都奉劉邦為祖宗。
  • 劉秀本是平民皇孫,為何能從莊稼漢成為開國皇帝?
    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劉秀能夠在亂世中,建立大一統的東漢帝國,原因之一在於劉秀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而劉秀麾下的將帥,更是這支軍事力量的中流砥柱。那麼,東漢時期劉秀麾下的武將,誰是最厲害的?
  • 南朝宋武帝劉裕是漢室宗親,那他為什麼不用「漢」為國號?
    本鬼在前文《此人是劉邦家裡少見的文化人,他的後代更為三國「報了仇」》提到,南朝宋的開國皇帝、滅亡東晉的宋武帝劉裕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子孫,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但讓人奇怪的是,宋武帝劉裕登基為帝後卻沒有用「漢」為國號,而是以東晉所封的「宋」為國號,即南朝宋。
  • 平民劉秀當皇帝時,為什麼要沿用「漢」為國號,而不是自立門戶?
    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劉氏宗室的皇帝紛紛冒了出來,雖然其中大部分是冒牌貨。比如有人冒充是漢武帝的曾孫,有人冒充是漢成帝的兒子。這也充分表明,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軍事力量之間的對比是決定勝負的一個方面,但還不是全部。而文化這種軟實力,往往能起到克敵制勝的作用。
  • 開國皇帝出生時的異象,劉邦最離譜,劉秀最親民,楊堅最高調
    三、劉秀作為漢王朝生命的延續者,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秀的運氣好到爆炸,被戲稱為「大魔導師」、「位面之子」,但實際他卻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明君、賢君和仁君。他的出生異象也是最為親民的。對於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來說,豐收就是最好的禮物,因劉秀出生居然導致一縣豐收,雖然有神話色彩在裡面,但不得不說,這個異象確實和劉秀很搭。四、楊堅作為隋朝開國皇帝的楊堅,出生異象一點也不虛其他開國皇帝,楊堅的出生異象甚至說一聲頂配。
  • 「名人百科」牛背上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對隗囂應當說是仁至義盡了,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隗囂不死心,也想過過皇帝癮,起兵反叛,所以到了最後就連班彪和馬援等都離開了他,而他的敗亡其實也在意料之中。以少勝多——昆陽之戰23年,漢更始帝劉玄統荊州諸軍圍攻王莽之將岑彭所佔據的宛城,漢將王鳳、劉秀等則攻取了洛陽東南的軍事要地昆陽。
  • 漢光武帝的大哥劉縯早年為什麼經常取笑自己的弟弟劉秀?
    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皇帝之一,如今在網上更是被戲稱為「位面之子」。不過有意思的是,劉秀的大哥、齊武王劉縯年輕的時候經常取笑自己的弟弟劉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與中國歷史上的很多開國皇帝相比,劉秀年輕的時候顯得胸無大志,幾乎沒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嘆。劉秀當時的人生理想只是「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類似於「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既然胸無大志,劉秀年輕時自然是個老實本分的人,除了辛苦種地之外幾乎什麼都不幹。
  • 「大魔導師」光武帝劉秀,終結「穿越者」王莽政權的漢中興之主
    光武帝劉秀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魔導師」、「位面之子」。主要是他的主角光環太強烈了,一生順境,猶如開掛。劉秀,天選之子,他的出現就是為了將歷史拉回正常軌道。大魔導師的名號很大一部分是靠穿越者王莽襯託出來的。王莽出生的時候,因為王政君的原因已經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
  • 唐宋元明清:中國古代18個朝代國號的由來!
    :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 末代君主:漢獻帝 首都:長安、洛陽 楚漢相爭後,劉邦正式稱帝,因曾被項羽封為漢王,便以「漢」為國號,後世人們稱之為漢朝。
  • 一念之差,東漢開國皇帝換了人,劉秀的兄長劉演為什麼遇害
    劉演字伯升,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同母兄長,兄弟倆的感情非常好。王莽篡位之後,劉演散盡家產,廣交四方豪傑準備造反。他認為,光復漢高祖劉邦的基業、中興漢室的時機到了。劉演為人剛毅豪邁,個性比較張揚,一向以漢高祖劉邦自居。劉秀則很謹慎。在南陽郡劉氏宗族裡,劉演最早發動起義。
  • 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漢不僅是民族,更是國號
    「漢」是我們的民族,但在歷史上漢不僅是一個民族更是很多政權的國號。能湊齊東南西北的也只有漢了。晉只有東晉西晉沒有南晉北晉,宋只有南宋北宋,沒有東宋和西宋。而漢既有東漢西漢,還有南漢北漢。另外漢還是歷史上用過次數最多的國號。
  • 為何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不叫趙朝,古代王朝以什麼依據來取名?
    唐朝開國皇帝是唐高祖李淵,宋朝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這兩個朝代為何不以開國皇帝的姓命名呢? 相信這個疑問,應該是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腦子中偶爾靈光一現的疑問,那麼古代王朝為何不以開國皇帝的姓命名王朝呢,是以什麼為命名依據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首先說一下,中國歷史上就沒有直接以開國皇帝姓命名的情況。
  • 穿越者慘遇「大魔導師」皇帝!
    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皇帝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因漢哀帝喜好男風,專寵董賢,荒淫無度,二十六歲遂死,皇權旁落的情況下,才被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末期,天下大亂。
  • 中國曆朝國號的來歷
    是為秦始皇,中國從奴隸制走向封建時代。秦繼承於周。 漢朝:(東漢、西漢)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一帶。劉邦稱帝後就以漢為國號。自後一千多年劉姓得國者都以漢為國號。漢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千古豪言。
  • 已有三國曹魏在前,拓跋珪為何又把國號定為魏?
    其實就是著名的北魏,由鮮卑拓跋氏建立。唐人之所以將北周稱為後周,是因為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在先。後來由於五代後周的出現,為示區別,史家將宇文周稱為北周。北魏也是如此,因為北魏之前已經有了一個魏,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國曹魏。唐人很少有將拓跋魏稱為北魏的習慣,一般還是稱為後魏。問題來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國時,為何將國號定為魏?而在定國號為魏之前,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國號選擇。
  • 為什麼漢光武帝被網友稱為大魔導師?
    何等的匪夷所思啊,他的新政竟能與當今的制度不謀而合,也正是因為如此,好事的網友把王莽稱為時空穿越者,說王莽其實是在現代社會穿越回去的,但因為文科功底不紮實導致了新政的破滅,雖然是杜撰但也顯得有理有據。但是這並不是故事的主角,小編要講的主角可以說又是西漢末年的另一大神話人物:劉秀。
  • 劉秀的哥哥大司徒劉縯,慘遭更始帝殺害,劉秀為何卻向對方請罪
    劉秀的哥哥劉縯很早就參加了農民軍起義,在綠林軍中的地位遠高於劉秀,而且曾經有機會當皇帝,做到了大司徒的高官,後來慘遭更始帝殺害,可劉秀卻主動從戰場上回到洛陽,向對方請罪,這是為何?其實,這要從劉秀兄弟參加起義的背景,以及此後義軍發展的過程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