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讀書結束之後,就業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對於很多自閉症孩子來說,就業甚至正常生活卻是一個大難題。立足於為自閉症孩子們解決就業難題,18日上午,濟南市慧愛殘疾人服務中心在歷下區創益園舉行2020年度總結會暨「夢想星工坊」成立揭牌儀式。
現場,濟南市歷下區殘聯何力明、歷下區民政局王文林、大明湖街道辦事處範小龍、濟南慧愛殘疾人服務中心負責人龍源共同為「夢想星工坊」揭牌。大家對「夢想星工坊」的成立表示祝賀,對濟南慧愛在「成年自閉症輔助性就業」項目上的探索及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特別是「夢想星工坊」的成立,更是為這些孩子及家長解決了實際問題,填補了省內殘疾人就業的一項空白。
龍源對濟南慧愛殘疾人服務中心2020年度工作進行了總結,並對2021年的規划進行了介紹。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實現輔助性就業,中心將有效發揮「夢想星工坊」的示範性作用,增強組織的造血功能,提升內生發展動力。龍源介紹,在星工坊,有一個自閉症孩子大宇(化名),就在前幾天剛剛過了18歲生日,因為家庭變故,自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兩位老人含辛茹苦、不離不棄地照顧著孩子。星工坊成立後,70多歲的爺爺奶奶每天倒班陪孩子來創益園上班,風雨無阻,從不缺席,因為孩子在星工坊有事情做,很有意義,就算付出些辛苦也很值得,殘聯何理事長為這個有愛的家庭頒發了「暖心家庭」證書。
據了解,「夢想星工坊」的成功創建,有一個人功不可沒,她既是媽媽又是志願者,是當之無愧的社群骨幹,她就是「魅麗心青年媽媽」——王寬美。為了探索適合自閉症群體的就業路,她自掏3000元學費,到外地拜師學習非遺麥稈畫的製作,帶著妹妹(幫忙照顧孩子)和自閉症兒子在聊城一住就是一個月。星工坊試運行期間,王寬美作為指導老師及負責人,全職無薪每周工作六天,經過兩個月的耐心指導,目前星工坊的孩子和家長都基本掌握了麥稈畫的製作工藝。
上半年因為疫情原因,孩子們製作的工藝品積壓了很多。八月份,大明湖街道辦事處主動將曲水亭邊的商亭提供給我們,兩個月的義賣,孩子們生產的手工品銷售一空。22歲的支曉晨,義賣期間共獲得銷售獎勵760元,成為」銷售狀元「。
要說到現場最熱鬧的環節,當數慧愛天使藝術團孩子們精彩的節目表演,大家身穿統一的服裝敲響非洲鼓,精彩的表演博得現場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