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亦真亦假當代劇:《王冠》第四季的爭議

2020-12-14 澎湃新聞
按:這是一個歷史學者觀影追劇的小系列。

《王冠》第四季海報

網飛的熱播劇《王冠》第四季11月上線,再現了那段有著童話般的序幕卻以極為糟糕的方式收場的王室婚姻的細枝末節,引發英文媒體熱議。第四季的海報上出現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已故首相柴契爾夫人和黛安娜王妃這三位極具影響力的女性,預告了本季的兩個新登場的重要角色。

儘管戴妃離世已有23年之久,但每每關於她的新聞或影片出現,總能引發輿論關注。《王冠》第一季中,王太后道出的「王冠必勝」是貫穿全劇的核心。而第四季的海報上寫了「改變必將挑戰傳統」,呼應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王室面臨了諸多無法化解的危機。有友人在看完這一季之後忍不住表示「整個王室都太渣了」。這句評價與當時社會對王室的認知大致吻合。危機源自王室內部的改變力量,而戴妃便是這一力量的代表之一。也是因此,不少英文媒體的劇評都圍繞戴妃展開。

當代劇的優勢與困境

相比許多歷史劇裡所呈現的人物大多已經作古、需要依靠有限的文本和歷史考證來編寫故事,《王冠》第四季中有多個頗具爭議、仍然健在的角色,尤其是英國儲君查爾斯王子。與這些人物相關的影像資料、傳記文學和報刊資料,為服飾化妝道具部門重現人物提供了極好的素材,為演員復刻人物的口頭和肢體語言提供了樣本,也為編劇撰寫故事提供了基礎,整體呈現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以至於英國的王室傳記作家和媒體人都建議網飛在電視劇的開頭打上字幕,說明這只是基於歷史事件的同人劇,而非對歷史的真實還原,以減少對重要王室成員的誤解。也有眼尖的評論人指出,伊莉莎白二世檢閱軍隊時穿的衣服並不合禮制。

劇中的女王

當代劇和當代史都具有的優勢在於豐富的資料遺存,為還原歷史現場提供了紮實的細節支持。雖然英國國家檔案館中大量涉及王室的卷宗有長達100年的保密期,但王室的傳記作家已經為主要王室成員出版過傳記,還有些曾經在宮廷中任職的工作人員可能會出版英國本土禁止銷售的王室生活實錄。電視媒體對王室活動的直播和對王室成員的採訪為影視劇拍攝團隊複製歷史現場提供巨大便利,也可能揭露王室秘聞。英國小報上的王室八卦,既可能編排一些「宮闈密辛「,也可能爆出證據確鑿的黑料。

以查爾斯和黛安娜為例。從《王冠》的選角來看,扮演查爾斯的喬西·奧康納雖是拿獎拿到手軟的實力派青年演員,並和原型有著同款耳朵,但把查爾斯演出了莎士比亞戲劇中理查二世的神經質、懦弱、冷酷,易妒又易怒。扮演黛安娜王妃的艾瑪·科林雖然年輕,但無論容貌還是對戴妃的肢體動作的模仿,都讓人產生「戴妃還魂」的錯覺。前者雖然形似,但有王室傳記作家認為醜化了查爾斯;後者神形兼備,我見猶憐,收穫一片好評。同樣擁有豐富的素材可以借鑑,兩位演員的表演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評價。但也不排除是兩位原型原本就有截然相反的社會評價,觀眾只是把對原型的態度帶到了對角色的評價上。

左:艾瑪·科林扮演的黛安娜王妃;右:黛安娜王妃

劇中的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

從故事情節來看,會發現編劇選擇的敘事確實對黛安娜更為友好,將之描繪為婚姻的受害者,而查爾斯從婚姻開始之初就無意對妻子忠誠。至於查爾斯何時與卡米拉舊情復熾,劇中的說法是王子在結婚後便與卡米拉重新建立聯繫。有英國評論家採納了查爾斯的表述,認定要到1986年,也就是王子認為和戴妃的婚姻無法維持之後才重回卡米拉的懷抱,以此抨擊《王冠》失實。但根據2017年播出的紀錄片《黛安娜:她自己的話》中戴妃的芭蕾舞老師的說法,戴妃在1982至1983年間已經知道查爾斯和卡米拉恢復舊情。在兩種說法裡,很顯然《王冠》的編劇傾向於後一種。

恰是因為有關人物的資料極為豐富,使影視劇編劇需要選擇一種立場來講故事。《王冠》的編劇對查爾斯的「黑化」既可以理解為編劇對戴妃的個人偏好,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市場策略,畢竟喜歡戴妃的觀眾數量遠大於喜歡查爾斯的觀眾數量。但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說,即便是戴妃自己的陳述也不意味著更接近「真相」。尤其,對這對曾經受到媒體過分關注的夫婦來說,他們十分明白各種訪談、影像和報導資料可能會產生的「實在效應」,而他們的婚姻走向也一直都受到了媒體的影響。

被媒體左右的婚姻

2020年11月初,戴妃的弟弟查爾斯·斯賓塞要求英國廣播公司再度調查1995年製作了其姐姐的訪談節目的記者馬丁·巴舍爾,認為巴舍爾偽造了戴妃身邊工作人員收錢出賣王妃消息的證據,從而接受了這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記者的訪問,道出「我們的婚姻裡有三個人」。這場訪談播出時的收看人數僅在英國就有2300萬之眾。節目播出一個月後,英女王要求威爾斯親王夫婦離婚,不再維持無法挽回的婚姻。

這只是戴妃和查爾斯的婚姻受到媒體影響的例子之一。對生活在20世紀90年代的英國民眾來說,威爾斯親王夫婦貌合神離的婚姻是大小報紙和電視媒體都十分關注的事件。1992年出版的傳記《黛安娜:她的真實故事》裡雖然揭露了查爾斯出軌卡米拉一事,但二人的婚姻依然維持。半年後,英國小報上刊登了查爾斯和卡米拉大尺度通話記錄,被稱為「卡米拉門」,夫婦二人此後開始分居。1994年,查爾斯接受電視訪問,承認自己在1986年之後與卡米拉舊情復熾。前述1995年的黛安娜訪談則徹底終結了這對假面夫妻僅僅15年的婚姻。

2017年,也就是查爾斯的現任配偶卡米拉70歲生日這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她的傳記,名為《公爵夫人:未說出的故事》。該書以卡米拉的視角講述她如何受到黛安娜的威脅,如何在很短的時間裡失去了母親、婚姻和住處,以及如何在輿論的風浪中屹立。書中還指出黛安娜擅長利用媒體為自己塑造好母親的受害者形象,因此帶孩子出去玩的場景都能順利被記錄下來,並向社會公布。不過,這本書的反響遠不如不久之後在英國第四頻道播出的紀錄片《黛安娜:她自己的話》。片中使用了1995年黛安娜接受演講訓練時留下的影像資料,以平穩而真誠的口吻講述了婚姻中的失落,對其他人的愛,甚至預言了自己會遭遇不測,一時激起媒體熱議,似乎讓關於戴妃之死的陰謀論有了支撐。

《王冠》中的卡米拉

無論黛安娜是否有心利用過媒體,這位王室的「外來者」得以在去世多年後持續獲得大量媒體和民眾的關注,確實是因為她在電視媒體和小報新聞發達的英國提供了太多具有話題性的創作素材。以童話般開場的婚姻最終以分手收場,美麗動人的王妃得到了無數人的愛卻無法贏得王子的心,高高在上的女王作為婆婆對媳婦冷酷無情……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這些狗血橋段都太適合影視劇,加上悲情的女主角離婚次年便香消玉殞,所有開篇看到的幸福場景,都是為了與之後的痛苦形成鮮明對比。

情感維度如何演繹

正因為《王冠》第四季中關於黛安娜的大量劇情涉及她的情感,對演員而言,表現的關鍵在於展現王妃如何從不諳世事的貴族少女變為不堪王室婚姻重負的年輕母親的心路歷程。艾瑪·科林的拿捏目前為止得到了比較多的肯定。但不少劇評人對其他角色就不那麼買帳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查爾斯之外,伊莉莎白二世作為《王冠》全劇的當然主角,自然也受到劇評人的關注。該劇第三和第四季邀請了著名英國演員奧利維亞·科爾曼出演女王,儘管從造型、髮型和步態來看,她在片中的形象確實和當時的女王形象高度契合,而且科爾曼不久之前還曾扮演另一位英國女王安妮並獲得了許多獎項,在《王冠》第三季中的表現也為她贏得榮譽。但就第四季來看,伊莉莎白二世身上不時浮現起安妮女王的身影。無論是在和柴契爾夫人的對談中顯現的勝負心,還是在談話中不時揚起眉毛,都顯得太過戲劇性。誠然,戲劇性是影視劇區別於歷史紀錄片的很重要的特點,也是戲劇性讓歷史劇成功調動起觀眾的情緒,其中包括如何通過表演傳遞角色的情緒。然而正史中對歷史人物的情感記錄通常很少(甚至沒有),雖然傳記和小報繪聲繪色的編排中會包含對情緒的描寫,但究竟一個人物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需要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和聲線。而觀眾在看過許多新聞報導和訪談之後,對特定人物的情感表達也可能存在預設。即便人物的服裝、道具和體態都可以通過已有的影像資料還原,一旦演員的表演超過了觀眾接受的範疇,即便細節上極為可靠,卻也不一定能讓觀眾感受到人物的「真實」。

這一季的另外一位重要女性角色柴契爾夫人同樣由知名演員吉蓮·安德森出演。目前為止對這個角色的爭議有兩點,一是安德森雖然在聲音上和姿態上極力模仿柴契爾夫人,但每次和伊莉莎白二世交談時的體態顯得過於僵硬,像一尊木偶。二是她應該不會像劇中那樣穿著錯誤的衣服前往女王的城堡度假。這兩點分別對應了觀眾預期柴契爾在面見女王時「應有」的姿態,和作為資深政客「應有」的常識。與角色的情感面一樣,這些細節很難在史料和傳記中找到,即便在個別文本中存在,也很難說特定的表述展現的就是「歷史真實」。

劇中的柴契爾夫人

雖然當代歷史劇和當代史都可以使用極為豐富的材料,可以選擇「特型演員」來表演,可以還原出一件和戴妃婚禮上所穿婚紗一模一樣的婚紗,但二者也同樣面臨更多的當代人的懷疑,因為親歷過這一段時期的人太多,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發言權。一位年逾七旬的學友曾與我說起,他有次去母校聽講座,主講人是一位八零後,內容是關於該校在20世紀60年代的學生活動。聽完之後他覺得,講座的內容和自己的經歷相去甚遠。很難說到底是學友的記憶還是八零後學者的研究更接近歷史真實——但這似乎也是當代史和當代劇的魅力所在,也就是巨大的開放性和高度的話題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真亦假時假亦真.
    《紅樓夢》裡有一句經典說話:「真亦假時假亦真另外,男性命格中財星代表配偶,而在命盤裡,財星亦分正財與偏財兩種。正財指正妻,偏財指妾侍。正財或偏財多,當然不用擔心衣食,但命格中兩者太重皆容易令人四處留情,養小三的風險便相當高。
  • 真亦假時假亦真,只因當時太愛你
    TIPS:點擊上方公眾號名字可查看歷史消息那一夜發出了引人深思的假設「
  • 亦真亦假的音效設計
    說到「恰當的音效」,就要引出「亦真亦假」的設計理念了。|「超現實音效超現實音效,是基於現實聽感而設計的音效。 一般來說,寫實音效可滿足大部分玩家的聽感需求,在此基礎上強化某個關鍵元素,就可以設計出超現實音效,以提升表現力。
  • 美劇《王冠》影射王室成員,英國急了:假的!
    熱播美劇《王冠》(The Crown)把英國王室寫進了電視劇,播到第四季,英國人急了。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2月2日報導,在美國奈飛(Netflix)公司熱播網劇《王冠》第四季中,不少涉及英國王室成員的內容引發爭議。英國各界人士認為劇中王室形象負面,對其群起而攻之,指責其「不符史實」。
  • 彼岸花:宋威龍林允因戲生情,戲裡戲外全是愛,假亦真時真亦假
    《彼岸花》是一部純愛懸疑劇,講述了在繁華的大都市中、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上,如何才能千錘百鍊,讓一份愛情得以生根發芽、收穫重生的故事。該劇由王小康執導,林允、宋威龍、何潤東、王耀慶、李心艾、謝彬彬等主演。在劇中,宋威龍一改往日溫潤暖心的校草形象,飾演策展人林和平。
  • 假作真時真亦假
    仔細思考我在別人面前到底真不真實,似乎我也不知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愛也迷離。    我以為愛情會使我們走向更好的自己,可我今天聽到了他說,談戀愛後我們都變了。    「你越來越不好了。」    可不嘛!以後精神點,不廢物了吧。
  • 熱播劇《王冠》遭英國文化大臣吐槽?還原尺度太難把握
    網飛出品的人物傳記式歷史劇《王冠》,講述了近代英國皇室的點點滴滴,有著絲絲入扣的情節,外加昂貴的製作經費,一躍成為全球矚目的一部火劇。《王冠》歷經四年,現在已經拍到了第四季。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在第四季中重現了查爾斯(Charles)王子和黛安娜王妃的這段歷史,不斷引起各界高層人士們的爭議。
  • 《王冠》第四季柴契爾夫人登場,與女王矛盾重重,歷史真是這樣嗎?
    據MSN網站11月29日報導,網飛(Netflix)劇集《王冠》第四季播出,柴契爾夫人登場,全球觀眾再掀波瀾。 本季《王冠》是否真實地還原了柴契爾夫人的生平,劇本又是否足夠尊重歷史呢?
  • 《王冠》第四季開播,黛安娜王妃重回聚光燈下
    在《王冠》(The Crown)第四季開播幾分鐘後,我們第一次看到黛安娜·斯賓塞女爵(艾瑪·科林[Emma Corrin]飾),她打扮成了一棵樹,躲在一棵植物後面——一個穿著裝飾著樹葉的緊身連衣褲的長腿天真姑娘形象。「對不起,我不在這兒,」她害羞地對查爾斯王子(喬什·奧康納[Josh O』connor]飾)說。
  • 時光書簡之《真亦假時假亦真》
    時光書簡之《真亦假時假亦真》作者:董昕楓如果我告訴你,這是在某一空間裡真實發生的事兒,你會相信嗎?三月走到盡頭時,老天早已褪去了大半寒意,一些暖融融的氣息開始騰升,瀰漫。這天就跟女人的心思一樣,陰晴總是叫人難以琢磨。剛剛還揚起笑意,轉臉就淋下一場雨,地面變得溼漉漉的,心也開始潮溼起來。
  • 英國皇室影集《王冠》第四季預告,聚焦於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
    而《王冠》第四季開拍以來也一直是劇迷們最關注的事,因為這一季的故事聚焦於「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渲染了童話色彩卻坎坷卑微的一生。《王冠》第4季將於11月15日上線,Netflix近日釋出了《王冠》第四季首支前導預告,短短2分鐘的畫面,讓我們看到了英國皇室的世紀婚禮、查爾斯王子的背叛、伊莉莎白女王的難題。
  • 假作真時真亦假:人們為什麼相信假新聞?事實核查有用嗎?|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在川普年代,其中一個最常見的時髦術語 (Buzzword)相信便是「假新聞」。而因為川普不時以此詞語批評和他意見相左的媒體,亦賦予了假新聞一詞複雜的含意,它常被用以指稱沒有事實根據的假消息,亦不時被用作針對政敵,尤其是不同意識形態取態的新聞機構的攻擊用詞。而事實上,近年在社交媒體上的確有大量不實信息被廣傳,更令「假新聞」成為美國政治一大焦點。
  • 《王冠》第四季首波評價出爐:大師級的演出,這一季絕對是《王冠...
    備受好評的Netflix影集系列《王冠》(The Crown) ,第四季將在11月15日正式上線。而目前影集首波評價已釋出,目前爛番茄新鮮度為96 %,評價為23則。
  • 假是真來真亦假,《吐槽大會》思文夫婦揚鑣不分道
    而現在他們倆真的成了上下鋪,反倒叫一眾吃瓜的將信將疑,這才叫假是真來真亦假!說起來,儘管藝術來源於生活,然而思文和程璐分手,總還是叫人覺得有些不妥。雖然這倆說還是會做兄弟,雖然海源沒有受到較大的傷害,但裂痕還是有的,家庭的改組也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吧?果然,隨後兩人再次框,只不過思文不再說婚姻這個事。大概思文在挽回最後的一點體面。
  • Netflix《王冠》第五季要等兩年?第五季劇情走向演員整理
    講述英國皇室故事的Netflix影集《王冠》,開播至今吸引了大批死忠粉絲,近期第四季上線後,藉著超人氣新角色「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首度登場,《王冠》劇中超高還原度的造型與劇情線又再次引發影迷討論,而早在第四季推出之前,製作團隊便率先公布將繼續製作兩季內容,並在第六季為全劇劃下句點
  • 天冷宜觀劇,跟隨《王冠》開啟一段皇家之旅!
    美劇《王冠》以伊莉莎白二世的生平為主線拍攝,高投資、高還原度使其一直為觀眾所熱捧。如今,《王冠》第四季落幕,在等待第五季的漫長日子裡,我們不妨跟著劇集重溫一下那些和《王冠》還有英國王室緊密相連之地。
  • 英國皇家宮闈秘事惹爭議,《王冠》是否需要標記「純屬虛構」
    但英國文化大臣和不少故事相關人士卻認為,《王冠》誇大的劇情可能會誤導觀眾,讓大家「把虛構誤認為是事實」。向觀眾說明《王冠》是一部虛構作品英國文化大臣道登(Oliver Dowden)告訴《星期日郵報》,他認為Netflix需要向觀眾充分說明,《王冠》是一部虛構作品,而不是歷史事實。
  • 多情王子和世紀婚禮——《王冠》第四季
    1、王冠作為圍繞英國女王展開的一部寫實性質的英劇,《王冠》可以說是相當的客觀了。整個系列從喬治六世去世,年輕的伊莉莎白二世登基開始,講述了女王家庭生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這麼說可能會有點無聊,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無論歷史如何書寫,作為大眾看到的永遠是冰山的一角,而《王冠》展現出了許多王室背後的秘辛故事和眾多人物細膩的情感。相信第三季結束的時候,資深粉都在翹首期盼第四季。沒有別的,就是八卦,因為黛安娜王妃要上線了!與此同時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柴契爾夫人也來了,人稱「鐵娘子」。這兩個人就是這一季的絕對主角。
  • 面對英國王室指責,製片方表示不會為《王冠》增加免責聲明,稱觀眾...
    據《都市報》12月6日消息:英國文化部長奧利弗·道登呼籲爆紅英劇《王冠》應提醒影迷,這是一部虛構的作品。然而,這家集媒體製片一體的巨頭予以反擊,堅稱觀眾意識到這部劇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為依據的,第四季不會額外增加任何免責警告聲明。
  • 《王冠》之下,皆是局外人
    《王冠》第四季落幕了。由網飛打造的美劇《王冠》,講述的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統治背後的政治鬥爭和愛恨情仇,以及改變20世紀下半葉的重大歷史事件。這部製作精良的長篇宮廷劇自2016年推出以來,不僅持續保有超高人氣,還橫掃各大獎項,每季豆瓣評分均維持在9.2以上。最新的第四季講述的是1977年到1990年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