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首次為0,全國實現本土新增清零。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5省實現徹底清零。從疫情爆發到搶建火神山醫院,再到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幾十個日日夜夜的堅守,終於迎來了「戰疫」標誌性的這一天。0新增確診病例,0現有疑似病例,0新增疑似病例!3月19日,湖北多地無新增病例。春天來臨,好消息陸續傳來。
隨著多地清零,關於#摘口罩#的相關話題不斷湧入人們的視野。根據輿情監測軟體鷹擊早發現對#摘口罩#相關網絡熱度進行分析,3月17日輿情熱度達到巔峰,這與疫情發展趨勢呈現一定關係。
1、感性訴求:向英雄致敬
疫情發生時,各地醫療隊逆風而行,不畏生死毅然前往湖北支援一線,來的時候一切都是未知數,一天、一周、一個月看不到盡頭,只知道堅持、再堅持。這場勝利來之不易,當看到清零的那一刻,共同的堅守終於有了成果,可以平安回家了。
隨著各地援鄂醫療隊開始分批撤離,公眾對於醫療隊員們的感謝和不舍之情溢於言表,援鄂醫療隊返程家鄉人民也用最高規格舉行了歡迎儀式。過水門寓意「接風洗塵」,山東、福建、河北、雲南、貴州、內蒙古、安徽、重慶、陝西等地機場,用「過水門」的方式迎接醫護人員凱旋而歸。
想見你摘下口罩的樣子,想見你的笑,「請讓我看看救命恩人的臉」的訴求成為大家的迫切願望。關於#山東援漢醫療隊慢動作摘口罩#、#廣西援鄂醫療隊摘口罩報菜名#、#醫療隊員慢鏡頭下摘口罩#等話題不斷在網絡及朋友圈刷屏,當隊員們終於摘下口罩,讓我們牢牢記住他們最美的樣子。輿論感謝的聲音不絕於耳:「感謝奮戰在一線所有的醫護人員和工作者,向你們致敬」、「最美的笑容」、「辛苦了,英雄們」。
疫情中,口罩隔離了病毒,但隔絕不了彼此的愛。對於公眾而言,表達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尊敬、感謝、由衷敬佩之情,是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
2、理情訴求:對疫情何時結束的關切
一方面是表達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感謝,另一方面,是對疫情何時結束的關切。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工作、生活、上學等戴口罩多有不便,不少網友表示想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摘下口罩。當然,也有人擔心如果貿然摘口罩會不會面臨感染風險,讓好不容易漸漸平息下來的疫情再次爆發。
據輿情分析,北京、廣東、上海網友最為關注#摘口罩#相關話題,這與三地經濟發展及網友交互頻繁有一定關係,從關注此話題網友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華中、東北等地區,這些地區也是馳援湖北醫療隊的主力軍,對於#摘口罩#相關話題的議論度較高。
什麼時候才能「摘口罩」?
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對普通公眾、特定場所人員、重點人員以及職業暴露人員進行分類。其中普通公眾: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建議不戴口罩。
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估計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基本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可能要比全國晚1個月左右。即使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秩序了,口罩還是慢一點摘比較好。就算全國都「清零」了,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也要保持一段時間。畢竟,現在疫情下半場國外的形勢還是很嚴峻,要防範輸入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