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寫了好幾首詩讚美嶽飛,辛棄疾的作品為何對嶽飛一字不提

2020-12-21 歷史小火鍋

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金國人南下侵佔整個中原。康王趙構渡江南下,在江南建立南宋,繼續與金國抗衡。在南宋初期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以嶽飛為首的一批抗金名將擔負起保家衛國的歷史重任,與金國侵略軍展開殊死搏殺。

嶽飛對南宋忠心耿耿,在抗金之戰中身先士卒,指揮若定,多次創造了中原王朝對抗遊牧部族騎兵的經典戰例,不僅使得南宋迅速穩定了風雨飄搖的危機局面,他本人也成為南宋軍民心目中的一面旗幟和精神偶像。

不幸的是,在南宋朝廷中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逐漸佔據了上風,嶽飛身為主戰派中流砥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遭到他們的瘋狂攻擊陷害。嶽飛長期手握重兵,且威望越來越高,也找來了宋高宗趙構的猜疑防範之心,嶽飛由此在劫難逃,在公元1142年被冤殺在臨安府詔獄中,釀成千古奇冤。

嶽飛是當時名震天下的大帥,是南宋婦孺皆知的重量級人物,他的死也是當時萬人矚目的焦點之一。南宋的很都詩人和此人,都對嶽飛的死表示了極大的同情與不滿,並形諸筆墨,在詩詞作品中表達出來。

南宋大詩人陸遊,就寫過很多懷念嶽飛的作品。比如《書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羶實未聞。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嶽家軍。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燻」。

他的《感事》:「堂堂韓嶽兩驍將,駕馭可使復中原。廟謀尚出王導下,顧用金陵為北門」,在另一首《絕句》中更是直言不諱地寫道:「帷幄無人用嶽飛」,都表達了對嶽飛深切的讚美與追思之情。

令人不解的是,南宋另一個大文人辛棄疾,與陸遊的表現截然不同。辛棄疾也是南宋抗金主戰派的標杆人物,他的詞作中,很多都表達了熱血澎湃的抗金為國之心,耿耿丹心讀來令人感喟不已。

但辛棄疾一生留下的600多首詞中,提到嶽飛的幾乎沒有,也可以說是一字未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按理說,他應該對主戰派老前輩不吝筆墨熱情謳歌才對呀,無論如何也不應該一字不提。

原來,其中另有原因。第一是因為生活年代問題。嶽飛卒於1142年,陸遊生於1125年,也就是說嶽飛遇害時,陸遊已經十七八歲,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故此嶽飛之死在他成長曆程中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也成為他的作品中的內容題材之一。

但辛棄疾生於公元1140年,嶽飛遇害時,他還是個兩歲的娃娃,不諳人事。等到他長大成人、能夠寫詩填詞時,嶽飛之死已經是陳年往事了,故此他對嶽飛遇害一事的感受,並未有陸遊那樣強烈。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身份官職問題。陸遊一生仕途坎坷艱難,大部分時間裡擔任的都是一些微末職務,如寧德縣主簿、隆興府通判等等雞肋小官,要麼就是給達官貴人做幕僚,因此相應地牽掛羈絆也很少,敢於直抒胸臆抒發對嶽飛懷念之情。

而辛棄疾則不然,他的官職要比陸遊高得多,擔任過江西、湖南等地轉運使、安撫使,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浙東安撫使等職,最高做到龍圖閣待制,都是手握實權的重要官職,因此必須與朝廷保持一致,在嶽飛遇害等敏感問題上不能暢所欲言。

加之辛棄疾一生矢志不渝堅持抗金,如果因寫詩填詞觸犯朝廷忌諱,導致丟官罷職,縱然他視功名富貴如糞土,但也會實實在在影響他施展自己的抗金抱負,因此他在詞作中才會對嶽飛一字不提。

參考資料:《劍南詩稿》《稼軒長短句》《宋史》

相關焦點

  • 辛棄疾為何寫詞從來不寫嶽飛?是不敢寫還是不屑寫?
    但是奇怪的是,嶽飛作為一個典型的悲劇英雄,卻很少有詩詞提及過他。就連和嶽飛一樣專心抗金的同時代大詞人辛棄疾,也從未為他做過詩詞。看過辛棄疾詞的人都知道,辛棄疾非常喜歡用典。辛棄疾做詩詞6000首,就寫過劉備、劉裕、孫權、曹操、陳登、桓溫、張翰等英雄人物。
  • 宋朝沒有詩仙、詩聖,但嶽飛、陸遊等人也留下了不少詩詞佳作
    首位當推舉抗金名將嶽飛公元1127年,從東北地區南下的金兵滅亡了北宋王朝,並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繼位的宋高宗趙構不得不遷都東南,建立了偏居一隅的南宋。此後的30年間,金兵一次又一次地南下入侵,奸淫擄掠,激起了以嶽飛為代表的愛國軍民的極力反抗。在抗擊金兵的過程中,嶽飛留下了那首讀來讓人激情澎湃的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 嶽飛是箭垛,《滿江紅》是偽作?
    ,卻獨不涉這首《滿江紅》。關於文本內證,主要有兩句核心爭議,辨析如下:(一)、「靖康恥,猶未雪」句是用典而非實寫,不然於禮、法不合其一:「靖康恥,猶未雪」句太過實寫犯忌。揆諸嶽飛生平及詩詞作品,皆以遵循儒家思想為圭臬,表現忠君憂國之思想。
  • 嶽飛的《滿江紅》被移出課本,被另一首同名作取代,這合理嗎?
    所有的英雄都應該被銘記,而作為英雄的他們也許會將心中的熱血化作文字,這些文字雖然有力量,卻鮮少能被放到教材裡,嶽飛便是其中的例外,但是近年來,嶽飛的《滿江紅》卻成為了教材書上的過去式,它被同名的詞所替代,這究竟合不合理呢?
  • 《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原作者是「明朝的冒牌貨」,你信服嗎
    嶽飛英名流傳千古,除了他在抗金事業中立下的汗馬功勞和不朽功勳,也和他的文學作品相關。其所填作品《滿江紅·怒髮衝冠》可以說是史上最有名的英雄心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英雄兒女為保衛祖國而赴湯蹈火。然而,關於他的這首《滿江紅》,在學界是有爭議的,部分學者認為,這首詞不是嶽飛寫的,而是明朝人寫的。
  • 嶽飛《滿江紅》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到底何意?不少人理解錯了
    顯然,嶽飛的《滿江紅》就是這樣的作品。雖然近幾年,有學者稱這詞可能不是嶽飛寫的,但他們給出的理由顯然無法說服所有人,所以目前多數學者還是認為是嶽飛所作無疑。這是一首通篇都是千古名句的作品,它的存在讓我們明白了宋詞也能寫得如此豪邁,它的存在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錚錚鐵骨。
  • 抱負難以實現的嶽飛,用這首詞寫下了他的痛苦與無奈
    就在這時,宋高宗趙構不願意傷害宋金兩國的關係,再加上主和派秦檜的極力勸說,抗金之戰不得不被迫停止。此時的嶽飛內心極度鬱悶,對於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是既生氣又無可奈何,煩悶之情難以排解,所以就寫下了這首《小重山》,來直抒胸臆,緩解自己抑鬱難平的複雜心情。
  • 嶽飛書法,非一般的霸氣!
    1103年3月24日,民族英雄嶽飛出生。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 高中生讀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提個問題,難住了不少老師
    嶽飛、文天祥、陸遊等一批能文能武的硬漢,在這段歷史裡抒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在這群人中,筆者總會想起當年那個率50多人勇闖數萬人營地的少年:辛棄疾,那一年他22歲。敢打敢拼、果敢勇猛,讓辛棄疾一戰成名。所以哪怕他自小生活在金人屬地,宋高宗還是重用了他,當上江陰籤判時,他才25歲。本以為從此便能建功立業,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朝廷是這麼膽小怕事。
  • 辛棄疾的這首詞寫得極有意思,把鄉村頑童描繪的活靈活現!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一代偉大的詞人,同時他也是抗金名將,帶領過軍隊真正的上過戰場,這一點他與陸遊和嶽飛是很像,都是屬於那種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作為一位愛國的文人,辛棄疾完全可與眾多人相媲美,例如他的才華,那在南宋也是首屈一指,他寫過很多非常優美的詞作,並且還在自己的詞作中,處處流露出自己的雄心壯志
  • 《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英雄詩必須英雄寫,句句凝聚志士豪情
    是嶽飛寫的,我沒有懷疑的理由。一、沒有真情實感,寫不出如此豪情的詞嶽飛在紹興六年(1136年)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正值他第二次北伐受挫。先後攻佔了河南的伊陽(嵩縣)、洛陽、商州(陝西商洛)和虢州(河南靈寶),接著嶽飛想圍攻並收復蔡州(湖北棗陽西南),但州城防守嚴密,很難攻下。
  • 嶽飛的《滿江紅》其實是近代人偽作?37年前,浙江一古籍揭曉實情
    嶽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軍事家,偉大的民族英雄,他還是一個出色的詩人。但是近年來關於嶽飛的英雄事跡的爭論越來越多,以致有人想將他從歷史中移除出去,甚至連他下面這首《滿江紅》的詞都說是明代有人冒充嶽飛而寫的。
  • 誰說《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來看看嶽飛填詞過程及時人的品評
    除了將牛皋、董先撥歸嶽家軍統屬外,趙構考慮到嶽飛任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全面負責淮南西路舒州和蘄州的防務,兵力嚴重不足,便再命江南西路兵馬鈐趙秉淵將駐守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一萬多兵馬併入嶽家軍。
  • 嶽飛人物雕塑作品展覽;走進名人生活了解武將故事
    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書法家、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曾先後四次從軍,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1140年,他揮師北伐,大敗金軍,逼近北宋故都開封,後被誣陷入獄。
  • 殺氣重的那些詩:李白遊俠夢,嶽飛慷慨激昂,最後一首霸氣又經典
    但也能透露沖天的殺氣……比如這首李白的《俠客行》。《俠客行》中經典的句子莫過於這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莊子也曾說,「臣之劍,十步一人,千裡不留行。」這裡,李白說的是燕趙之地那些俠客。唐時,遊俠之風盛行。這也是李白的遊俠夢。相當於周星馳《功夫》裡的那個小混混,最後使出如來神掌的那個,我們小時候也有過功夫夢。
  • 李清照和秦檜的關係,決定了她的生命中不能出現嶽飛
    李清照在1084年出生,家境殷實,是一個書香門第,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李清照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基礎,早年的時候生活在安定的環境下,李清照看著繁華的京都寫出了流傳古今的《如夢令》,而且李清照還喜歡讀史書,總結了唐朝「安史之亂」的教訓,寫了《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一詩,來告誡宋朝的統治者,不說結果如何,就單單這份對國家的關注對社會的憂慮
  • 男兒到死心如鐵——最霸氣的十首古詩詞,一字一句都讓人熱血沸騰
    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何為「俠」?「俠」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神聖的字眼。一個「俠」字,代表了中國文化中的堅毅擔當,血性豪邁。說起來,俠客與聖人其實是一種人,身在朝堂為聖,浪跡江湖則為俠。人年少時最嚮往的,就是做個仗劍走天涯的俠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首詩講述了詩人年少時的夢想,結交天下英雄,仗劍走天下。
  • 李玟讀完《滿江紅》,激動的問:嶽飛是誰?能請他幫我寫歌詞嗎
    而「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的說法,也在數百年後依然流傳。 而坊間關於嶽飛的英雄壯舉,也流傳甚廣。像《嶽飛傳》、《說嶽全傳》等等故事中,嶽飛的人物形象更是千古流傳。到現如今這個時代,嶽飛幾乎已經是人盡皆知的英雄人物。 對於許多人而言,尤其是那些對歷史了解不深的人來說,不知道宋高宗的人可能有很多,但不知道嶽飛的人,恐怕沒幾個。
  • 10首激昂報國詩,送給每一個中國人!
    《滿江紅·寫懷》 宋代:嶽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此詩為詩人陸遊的絕筆詩,臨終前他披肝瀝膽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收復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生命終點仍掛念著統一大業,這份生死不息的愛國之心實在令人動容!永遠愛國,永遠熱淚盈眶!
  • 宋高宗為何對嶽飛恨之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了秘密!
    南宋政權剛剛建立,還極其的不穩定。外有金兵虎視眈眈,內有遊寇盜匪,極大地威脅著南宋的統治。斟酌再三後,宋高宗趙構不得不違背「壓制武將」的祖宗家法,開始籠絡重用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