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穀歌 「斷供」後,華為將生態建設的優先級提至首位。對於開發者來說,這意味著一個全新流量入口的出現,以及長期以來的生態壟斷有可能被打破。
「App 經常遭遇谷歌商店的無故下架」「谷歌下架有時候不會通知原因,只能自己試著改」,多位出海開發者告訴搜狐科技,他們苦生態壟斷久矣。
目前,HMS 在海外已經實現了 「基本可用」的目標。一方面,華為搜索、華為地圖等自有應用在海外上線,以填補失去 GMS 基礎應用的空缺;另一方面,全球有 200 萬註冊開發者已加入 HMS 生態。
與此同時,HMS 生態背靠華為龐大的終端 「帝國」,打壓之下的華為手機銷量銳減,也令開發者們頗為憂心。不過,由於 HMS 帶來的流量佔比還不大,業務目前受到的影響也較小。
在近日的 HMS 出海生態聯盟峰會上,華為全球生態發展總裁汪嚴旻詳細闡述了華為生態發展的三步「打法」。
第一步是與 80% 的全球 3000 多個主流應用展開合作;第二步是在全球定了 1.2 萬應用和服務去談判合作,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第三步是讓生態進入自我循環的階段。
HMS 發展快速,但仍處於早期的探索階段。據了解,目前 HMS 月活用戶數超 5 億,應用數量達 9.6 萬個,而根據 App Annie2018 年的數據,Google Play 上有超過 280 萬個應用。
環球易購旗下品牌 ZAFUL 是 AppGallery(華為應用商店)海外首批上架合作夥伴,獲得新增下載 25W+,增長速度 500%。
環球易購副總裁駱靚雯告訴搜狐科技,因為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具體的投入與獲利還不方便透露,但對比原本的平均數據來講有一定提升。
作為 HMS 出海生態聯盟發起單位之一,小熊博望原屬於百度國際,旗下有小熊錄屏、ES 文件瀏覽器、安卓優化大師等 App。
張林(化名)是小熊博望的高級商務經理,他告訴搜狐科技,目前公司出海 App 的流量獲取主要來自谷歌和 Facebook,佔比大概在 60% 以上,第二梯隊的流量是來自於 TIKTOK、快手等。
「對於中小開發者來說,用戶要麼是 organic(自然獲取的),要麼就是花錢去買。」他表示,目前公司優先傾向於買谷歌、Facebook 的流量,HMS 的流量作為補充而不是依賴。
張林認為,目前華為 HMS 與手機等終端綁定,流量不會起得很快,廣告生態閉環也還沒做起來,市場格局比較小。但中小開發商核心在於用戶獲取、增量、變現,然後來養活整個公司,如果在華為的流量生態閉環裡面花錢去推,無形之中流量成本就會增加。
「目前 HMS 生態還處於探索階段,開發商是參與者的角色,一方面幫忙出謀劃策,一方面相互利用。」
多位開發者告訴搜狐科技,至少在未來的 1~2 年內,HMS 生態發展對於華為來說還是有很大挑戰。
雖然 HMS 還處於早期的探索階段,但大部分國內開發者對其都保持歡迎的態度,因為華為生態的建構意味著全新流量補充入口的出現。
更重要的是,HMS 的出現意味著生態壟斷格局可能被打破,而開發者苦生態壟斷久矣,最常見的騷操作」無故下架 「令開發者苦不堪言。
張林告訴搜狐科技,公司旗下有 20 多個軟體,遭遇下架的頻率很高,基本上每天都在發生,甚至一小時都可以。「谷歌通知下架有三種情況,第一是覺得產品本身有問題,第二是因為 App 濫用用戶權限,第三種是不通知原因。目前主要是遇到第一種或第三種。」
下架之後,谷歌會給一定時間整改後重新上架,開發者花費的精力非常大。「一般整改期限定三天或一周,整個產品團隊的人都要去改,經常會通宵。」
此外,一位出海工具類 App 產品經理也告訴搜狐科技,公司旗下軟體曾在谷歌應用商店上被無故下架,向谷歌申訴也沒用。「合規方面我們基本做到最好了,比如廣告方面我們連彈窗之類的都沒有。」
開發者們希望,如果未來 HMS 做起來之後,不要像谷歌無緣無故下架 App,「最好能跟大家說清楚,畢竟每一個產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有行業人士告訴搜狐科技,目前全球 top 系統生態平臺都是美國企業,中國必須有一家公司來打破壟斷格局,而巨頭華為全球化經驗更多,做這件事的成功率更高。」如果打破不了壟斷,以後國內開發者出海的道路可能會更艱難。「
「我們非常希望初期跟 HMS 這樣的生態平臺合作,因為如果未來它真的能三分天下,那麼我們就是最早的入局者。」駱靚雯向搜狐科技表示。
為了儘早實現廣告、流量的循壞,華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催生」HMS 生態,比如給予開發者較高分成比例,儘量降低開發者接入 HMS 的難度和成本,發力手錶、車機等 「1+8+N」的泛終端,為生態提供更廣的流量保障。
在出海開發者激勵計劃中,華為給予了開發者超 80% 的分成比例,甚至特點時間和領域下高達 100%,而業界普遍為 70%。比如 HMS 遊戲 App 開發者可享受 85% 的分成;教育 App 開發者在第 1-12 月可享受 100% 的分成比例,第 13-24 月可享受 90% 的分成比例。
張林表示,目前 HMS 是採取各種讓利措施,吸引開發者進入這個圈子,使開發者利益最大化,可以理解成早期的一種營銷手段。
有華為 HMS 內部人士告訴搜狐科技,華為內部提出 「三人一天 / 一人三天」的口號,即讓開發者只需要 「三人一天 / 一人三天」來完成 HMS 生態的接入。
某開發者表示,接入 HMS 生態的成本目前來看不大,約佔 10% 的人力成本。「過去只需要去參照谷歌的安卓系統研發協議就可以,現在需要專門針對 HMS 做一些適配。」
駱靚雯稱,不會專門成立一個團隊對 HMS 進行維護,「因為我們技術平臺本身就是對多個平臺進行對接的,所以成本不會增加很多。」
終端銷量與 HMS 流量直接掛鈎,而在美國三輪打壓下,華為終端業務遭受巨大損失。對於開發者來說,由於 HMS 帶來的流量佔比還不大,所以沒有太大影響。儘管業務暫時遭受的影響較小,但開發者們對此還是有不少顧慮。
為了減輕手機業務受挫的影響,華為也在努力構建泛終端生態,比如 HMS for Car 能利用華為手機的移動生態無縫連接到車上,「從一部手機再到另外一個 Mobile——車。」
駱靚雯告訴搜狐科技,希望以後不僅僅是手機,各種硬體都能進入這個生態裡面,「只要擁有交互界面,就可以進行一切意義上的交互,購物就是最大的一個交互結果,這對我們電商 App 的意義非常明顯。」
「過去一年像過山車,尤其是 9·17 之後,沒有晶片就沒有硬體,怎麼向夥伴交代?」汪嚴旻表示,既然給開發者有承諾,始終就要讓開發者在 HMS 生態有獲利和增長。
汪嚴旻認為,HMS 生態 2021 年 「要把內功練好」,第一是面向開發者服務支持技術能力,以及圍繞技術的平臺能力;第二是要把硬體銷量要做上去,銷量不僅僅是手機,還包括周邊配套產品。「只有銷量上去,消費者買單,開發者買單,生態才能走向良性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