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瓶頸已現?一年內34次回購股票 6次重大人事調整

2021-01-14 新浪財經

來源:商學院

一年內34次回購股票、6次重大人事調整!小米「退燒」,瓶頸已現? 

文:王倩

小米(01810.HK)又回購股票了。

12月3日,小米發布公告稱,斥資1.69億港元回購1878.2萬股B類普通股,回購價格為每股8.97~9港元。

12月2日小米發布公告稱,擬回購2242.4萬股。按照當天股價(最高價8.93港元,最低價8.85港元)計算,此次回購涉及資金2億港元。距離前一個交易日11月29日回購4482.8萬股僅僅兩個自然日。

也就是說,小米連續三個交易日進行回購股票的操作。《商學院》記者梳理小米2019年的股票回購行為,截止到12月3日,共計回購股票34次。

頻繁的股票回購,也依然阻擋不了小米股票的下行。

截至12月3日收盤,小米市值約為2172億港元。然而,其股價最高時為21.55港元,市值接近5000億港元。這也就意味著,小米市值已經腰斬。

11月29日,小米發布重大人事調整,其中黎萬強離職、盧偉冰接替雷軍出任中國區總裁。這是小米2019年以來,第六次重要的人事調整。事實上,2019年以來,小米進行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調整相加達15次之多。

《商學院》記者就小米人事調整等相關問題向小米方面發去採訪提綱,截止到發稿,對方並未回應。

2019年接近尾聲,但對於小米來說,這一年過得並不平靜。一年6次重大人事調整、34次回購股票、市值腰斬……

小米瓶頸已現?

一手建立起小米營銷體系的黎萬強,「二進宮」之後再次離職。他的離職飽受關注,卻並不意外。

雷軍給了黎萬強高度評價。「感謝阿黎創業以來的長期付出和巨大貢獻,阿黎帶領MIUI、小米網(小米銷售與服務體系)、小米品牌市場體系等多項業務持續開荒,在商業模式驗證執行、企業文化及品牌建設等多個領域,都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黎萬強是小米的核心聯合創始人之一。曾經多次被提起的那鍋「創業粥」,就是黎萬強的父親凌晨五點起早熬製的。MIUI的整體研發,小米網的運營、營銷、服務等業務都由黎萬強直接負責。他還一手創建了小米社區、米粉節等曾經引爆網際網路的小米熱詞。

與黎萬強相關的另一件事是叫做《參與感》的一本書。當初的《參與感》引爆了網際網路營銷模式,甚至有米粉認為,《參與感》一書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在《參與感》一書中,黎萬強將小米的戰略總結為「三三法則」:即三個戰略和三個戰術。三個戰略包括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三個戰術包括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擴散口碑事件。

仔細回顧小米的成長經歷可以看出,在其成長的重要節點,都是通過自己的媒介向外發聲,包括小米社區、小米微博、再加上後來的小米微信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小米吸引了大量的粉絲。也正是這種參與式互動營銷,這種純粹的網際網路營銷模式,為小米節省了大量的線下營銷費用,沒有多餘的成本,也讓小米成本價銷售手機成為可能。

甚至在米粉的心目中,小米能起來,很大程度由於黎萬強。當年的小米社區,米粉等網際網路營銷概念,深深的印在小米粉絲中。甚至直到現在,多數人認為小米的成功源於營銷。

有意思的是,2014年8月《參與感》面世,三個月之後,黎萬強第一次離開小米。

第一次離職的黎萬強,閉關學習、舉辦攝影展,生活愜意。而另一邊的小米,正面臨著其第一次危機。2015年年初受制於高通810的發熱問題,小米將原本要發布的小米5臨時變更為小米note。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次讓小米錯過了向高端轉型的機會。

而彼時,華為已經開始向高端商務機轉型。自從小米創業以來,每一年小米1代、2代、3代、4代都能如約而至,但是2015年米粉們最終也沒有等來小米5的面世。2015年年中,紅米note2深陷「換屏門」,其屏幕供應商從夏普更換為天馬,這也使得小米陷入誠信危機。

兩起重大事件,使小米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首次出現下滑。2016年年初,黎萬強再次回歸小米,這一次主要負責小米影業,但小米影業並沒有掀起多少漣漪。 回歸後的黎萬強,也鮮少在公眾面前出現。

但是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認為,小米公司這兩年的發展勢頭不如前兩年,但是不能完全讓黎萬強來背鍋。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周穎認為,以營銷起家的公司,當公司成功之後,一定要回歸產品。丁道師也認為,小米需要突破自己的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沒有突破,核心技術主要包括作業系統和晶片。全世界排名前幾名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擁有其中一項,或者兩項都擁有。」丁道師說道,「如果小米無法在核心技術上突破,那麼小米的發展難有大的突破。」

黎萬強的這一次離職,正值小米再次面臨挑戰,這次比2015年更為嚴峻。

小米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作為小米營收主力的智慧型手機,在2019年第三季度出貨量為3210萬臺,2018年第三季度出貨量為3330萬臺,下降120萬臺。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營收為32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8%。

出貨量嚴重下降,與小米本土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有關。根據小米出貨量與營收測算,小米手機第三季度銷售均價為1006元,而2018年第三季度手機銷售價格均價為1052元。這也就意味著,小米手機銷售均價在下滑。

而小米CFO周受資在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曾說,小米已經站穩高端機市場,「我們定義的高端手機是售價2000元以上」。一年過去了,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不升返降,且離小米自己定義的「高端機」最低價也有一定的差距,也從側面反映了其「上攻」的策略並不順遂。

小米手機業務佔小米整體營收的60%以上,智慧型手機業務的增速放緩導致小米整體營收增速放緩。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營收增速為49.1%,2019年小米整體營收增速下滑至個位數,為5.5%。

IDG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中國手機市場上,小米市場份額度已經跌至9.8%。周受資在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解釋稱,「我們正在處於4G向5G切換期,手機市場大環境承壓,我們選擇了穩健增長,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儲備,把不良的庫存都消化掉了。」

如周受資所講,手機市場大環境承壓,但是IDG數據顯示,小米的降幅是主流手機廠商中降幅最大的。

小米不能不焦慮。在今年第二季度,小米中國區的業務手機出貨量就成為主流廠商中降幅最大的。今年5月份,小米進行人事調整,雷軍親自出任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中國區業務的開展和團隊管理。

不同於2015年,這一次小米麵臨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華為逆勢上揚,OPPO、vivo後來者居上,小米一直擅長的性價比遭到嚴重的降維打擊:華為另闢子品牌榮耀與紅米打擂臺,OPPO另闢realme大談性價比,vivo子品牌iQOO緊跟小米步伐。

小米的「性價比」已經不佔優勢。

另一方面,在高端機市場,國金證券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4000元以上的機型銷售佔比中,華為以80%的份額位居第一,OPPO以16.4%位居第二名,vivo以1.7%位居第三名,小米佔比僅僅為0.04%。

多個業內人士表示,小米如果上攻,需要另闢新品牌,而非用原有的品牌上攻,升維要比降維難的多。

顯然,雷軍親上陣,也沒能挽救小米手機中國區下滑的現狀。那麼,盧偉冰可以麼?

去年年底,盧偉冰加入小米集團獨立負責Redmi的工作。Redmi note 7是盧偉冰負責的Redmi品牌獨立之後的第一款機子,在上市四個月後,其全球銷量破千萬,成為小米歷史上銷量最好的爆品之一,同為Redmi品牌的K20系列手機發布首月銷量過百萬。盧偉冰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相對來講,盧偉冰比較適合通過新零售的產品來獲取市場份額增加的業務。」丁道師談到。但是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在小米集團內部,雷軍作為精神領袖的能力、在手機行業的資源都遠超盧偉冰,在目前的競爭格局下,盧偉冰能否將小米中國區業務做得更好未可知。

無論是周受資在三季報業績電話會議上的解釋,還是雷軍在內部信中所提到的,都透露出小米要押注5G。然而根據IDC統計的數據,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5G手機整體出貨量約為48.5萬部,其中vivo奪下了54.3%的份額。

先機已經被別人所搶。押注5G會是小米破局之道麼?

《商學院》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粵宏遠A:回購註銷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部分限制性股票
    東莞宏遠工業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2020年4月10日審議通過了《關於回購註銷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議案》,現對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及此前實施情況概述 1、2017年11月24日,公司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會議審議《關
  • 股份有限公司終止實施2018年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並回購...
    2019年12月2日,公司監事會第七屆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回購註銷部分限制性股票和註銷部分股票期權案》,同意公司對不符合2018年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解除限售/行權條件的激勵對象不得解除限售/行權,其中:回購註銷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不符合解禁條件的8名激勵對象的限制性股票38.4萬股,根據不同激勵對象回購註銷原因,
  • 英維克: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授予第三次解除限售上市流通...
    根據公司 2017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授權及《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的規定,公司辦理了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部分第三次解除限售的上市流通手續,現就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已履行的相關審批程序簡述 1、2017年3月28日,公司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關
  • 衛星石化: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二次修訂稿)
    2、激勵對象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將其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董事會將收回其所得收益。第十四節 限制性股票回購註銷的原則 一、回購註銷的情形 1、公司因發生本激勵計劃第七節第一條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而終止實施本激勵計劃的,應對已授予但尚未解鎖的所有限制性股票進行回購及註銷; 2、任何激勵對象發生本激勵計劃第七節第一條第(二)款所列不得成為激勵對象的任何情形之一的,公司應對該激勵對象已授予但尚未解鎖的所有限制性
  • 雲南白藥: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的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2020年6月17日,公司首次通過股票回購專用證券帳戶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票335,404股,公司披露了《關於首次回購股份的公告》(公告編號:2020-49)。
  • 小米集團擬增發10億股股票 籌資至多32億美元
    12月1日消息,據文件披露,小米集團將增發10億股股票,價格區間為23.7-24.5港元/股,籌資至多32億美元。小米集團還將發行8.55億美元的零息可轉換債券。   數據顯示,截至1日港股收盤,小米集團收跌1.32%,報價26.15港元,最新市值為6313.14億港元。
  • ...期解除限售條件成就及回購註銷部分限制性股票相關事項的法律意見
    鑑於華榮股份於2020年12月23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同意本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第一個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條件已成就及回購註銷部分限制性股票事宜,本所就前述相關事項出具本《法律意見》。        (二)本次解除限售及本次回購註銷的批准及授權        2020年12月23日,公司根據公司2019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決議授權召開了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第一個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條件成就的議案》及《關於回購註銷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議案》,同意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第一個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條件成就以及同意將已不符合激勵條件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合計
  • 金橋信息:上海金橋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回購併註銷部分已授出但...
    上海金橋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已於2020年12月18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回購併註銷部分已授出但尚未解鎖的股權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的議案》,同意公司對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的激勵對象甘汛標所持有的已獲授但不具備解鎖條件的2,340股(公司於2019年6月12日實施完成公司
  • 賽輪輪胎: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第三次...
    2020年5月25日,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擬回購註銷離職員工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計780,000股。本次回購註銷已經公司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並實施完畢,公司總股本已變為2,699,480,678股。
  • 元隆雅圖:關於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部分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的...
    12、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審核確認,公司71,400股限制性股票回購註銷事宜已於2018年12月14日辦理完成。        13、2019年11月25日,公司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和第三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回購價格的議案》、《關於回購註銷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議案》、《關於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第二個解鎖期可解除限售的議案》、《關於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部分第一個解鎖期可解除限售的議案
  • 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激勵限制性股票回購註銷實施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本次註銷股份的有關情況■一、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購註銷的決策與信息披露2019年12月30日,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分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會議、第七屆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回購註銷部分已授出股權激勵股票的議案
  • 星巴克(SBUX.US)正執行50億美元加速股票回購計劃
    美股 星巴克(SBUX.US)正執行50億美元加速股票回購計劃 2018年10月15日 14:34:11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獲悉,市場消息稱,星巴克(SBUX.US
  •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2020年第三...
    如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作為被激勵對象在限制性股票授予前6個月內發生過減持公司股票行為,則按照《證券法》中短線交易的規定自最後一筆減持交易之日起推遲6個月授予其限制性股票。2、激勵對象為公司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將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董事會將收回其所得收益。
  • 中國平安自購公司股票,一年已花145億!
    3月1日,中國平安公告透露稱,在過去的一周內(2月24日至28日),公司分別動用「2020 年度核心人員持股計劃」和「2020年度長期服務計劃」,買入公司A股股票,合計動用資金超過46億元。上證報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3月至今,通過核心人員持股計劃、長期服務計劃和回購等三種方式,中國平安自購公司A股股票的資金超過145億元。而自2015年3月核心員工持股計劃首次自購公司A股至今,中國平安通過以上三種方式自購公司A股股票,已耗資165億元。
  • [快訊]雲南白藥回購公司股份情況通報
    2020年6月17日,公司首次通過股票回購專用證券帳戶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票335,404股,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披露了《關於首次回購股份的公告》(公告編號:2020-49)。2020年7月2日,公司公告了《關於實施2019年度權益分派方案後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暨股份回購進展的公告》(公告編號:2020-55),鑑於公司2019年年度權益分派方案已實施完畢,公司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由95元/股調整為92元/股。
  • 金固股份: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方案
    3、風險提示: (1)本次回購存在回購股份所需資金未能籌措到位,導致回購方案無法實施的風險; (2)本次回購存在回購期限內公司股票價格持續超出回購方案披露的回購價格上限,導致回購方案無法實施或只能部分實施等不確定性風險; (3)本次回購存在因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重大事項發生或公司董事會決定終止本次回購方案等事項導致方案無法實施的風險
  • 銀信科技: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二次修訂稿)
    持有人在附加回售條件滿足後,可以在公司公告後的附加回售申報期內進行回售,該次附加回售申報期內不實施回售的,不應再行使附加回售權(當期應計利息的計算方式參見(十一)贖回條款的相關內容),自動喪失該回售權。
  • 女裝巨頭拉夏貝爾末路:一年內四換總裁,名下已無可供執行的財產
    執行裁定書落款時間為2020年11月6日。而在此之前的11月5日,拉夏貝爾還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聘任總裁的議案》,同意聘任章丹玲為公司總裁,任期自董事會審議通過日起至第四屆董事會屆滿日止。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公司近一年時間第四次更換總裁。除此之外,拉夏貝爾近兩年業績也持續大幅下滑,大規模關閉門店以期自救。
  • 又現"忽悠式"回購?凱樂科技遭通報批評!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超...
    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本身回購股份、獲得重要股東增持等,都是彰顯了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和業績預期的堅定信心。但近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違約的情況頻現,或延期或擱淺,增持變成「畫餅充飢」的資本遊戲,變成戲弄投資者的欺詐手段,只是虛晃一槍。
  • 湯臣倍健:2020年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三次修訂稿)
    重要提示 1、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相關事項已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和第四屆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已經公司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相關修訂事項已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和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第五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和第五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