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五常大米年產量大約在50—105萬噸,可銷量卻超過1000萬噸。」
「十個人買五常大米,可能只有一人能買到真米。」
「市面上每20斤五常大米中可能只有1斤真正出自五常。」
可能很多人都曾聽過類似的話,也有不少人曾買過假的五常大米。儘管五常大米名聲在外,但隨之而來的是日益猖獗的造假現象。
這兩年,儘管五常市政府已經持續推出保護五常大米的各類措施以及保護品牌、規範整頓市場的舉措,但從目前的的情況來看,市場複雜局面暫時難以解決。
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市面上已出現「調和米」,即摻假的五常大米,影響了米業公司對本地稻米的收購量。
這兩年出現了一種情況——原產地農戶手中的稻穀大量滯銷,但市面上對「五常大米」卻供不應求。
對此,作為主銷的米業公司給出理由:水分過多、出米率偏低、用量下降。
對於米業公司給出的理由,當地農戶普遍認為,有些年份特殊氣候造成稻米水分過多、出米率偏低,這些是客觀因素,是可以理解和認可的。
但所謂「用量下降」說法卻明顯缺乏說服力,實際上背後也是大有玄機。
很多當地糧農都知道的事實:米業公司從外地購進其他稻米,摻入五常稻花香中進入銷售,並且這兩年用量越來越大,也導致了對本地正宗稻花香的收購量下降,所以本地農戶的純正稻花香才出現滯銷現象。
這種摻雜的產品被業內稱為「調和米」,在五常當地已經算不上是秘密了。
記者曾經去五常當地一些米業公司採訪,通過知情人士處獲悉,得到的回覆是,米業公司一開始並非願意摻假,但隨著這兩年稻花香米的名氣越來越大,市場需求量旺盛,因此「迫於無奈」收購外地水稻摻入本地稻花香中,並按照稻花香米的價格進行銷售。
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講,這就是明擺著的「掛羊頭賣狗肉」。
對此,當地米業人士辯解,「調和米」是五常大米市場定位變化的產物,是消費層次變化的一種體現。
據他們闡述,純正的稻花香米種植、收購和加工成本都很高,而最終流通向市場的售價也必然居高不下,一般消費者可能消費不起。
「調和米」如果按照五常稻花香米銷售出去,外地的消費者也很難分辨出真假,價格卻肯定低於純正的稻花香,所以,「調和米」應運而生。
聽聽這話說的,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所以做出糊弄消費者的事,還將主動說成「被逼無奈」,將賣假貨說得清新脫俗。
殊不知,這種行為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五常大米口碑變差,也跟這些大型的米業公司脫不了干係。
正宗、不摻假的五常稻花香米,價格一定是高的。
別再問我為什麼五常稻花香的種植成本高了,這個問題之前已經解釋過很多次了。一年一茬和一年兩三茬的時間成本能比嗎?
另外,從種子到投入的精力也是不一樣的,感興趣自己去其他文章中搜。
我們按照今年的行情來算,正宗稻花香的收購價格,在五常當地稻穀是2.5—2.8元/斤,核心產區品質好一些的,甚至要超過3元/斤。
劃重點,這只是稻穀,我們通常把五常的出米說成是5個點,換句話講就是兩斤稻子能磨出來一斤米。
這樣來算,裸米成本就是5—6元/斤。再算上加工費、人工費、成本費和包裝費等其他費用,最低的出貨價格也在7—8元/斤。
如果按企業的層面上,還要算運營成本和店鋪的租金費用。外包的運營團隊每年的價格在10萬左右,個人要做的話運營成本也要在15萬。
消費者在市面上買到低於10元/斤的五常大米,可以說十有八九都是假貨。
今年第三屆國際大米節中,五常市委常委也說過「五常大米的官方指導價格是15元/斤」。這個價格是流通到市面上的價格,並不是原產地的售價。
所以市場上買到十塊錢以上一斤乃至更高的五常大米,也是常見現象。
五常當地雖然有300多家的大小米業公司,經營時間最少也有十餘年,為五常大米整體知名度提升做了很大貢獻。
但米業公司掌握了絕大部分的銷售渠道,經營的也畢竟是商品,本質上是為了盈利。
在糧食行業本身利潤不高和當地稻米產量有限的情況下,就勢必要擴大銷量來創造更多利潤。相對地,產品質量也會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一再強調,大家買大米別看牌子,因為大品牌中的產品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客觀來講,當地對五常稻花香和五常大米的質量有嚴格管控和要求,不是正宗的稻花香,不得使用「五常稻花香」或「五常大米」等顯著字樣。
可使用「東北大米」、「臻香米」等字樣,但因為產地是五常,外地消費者也會誤認為是地道的五常大米,這也成為當地米業熱衷推廣「調和米」的重要動力。
其實從2018年年末開始,五常市政府就持續發布公告並開展專項行動,整頓、規範當地米業市場,所採取的行動中包含了嚴厲打擊使用域外水稻冒充五常大米的違法違規行為。
為了防止企業在五常大米摻雜其他大米欺騙消費者,還投入資金購買先進的光譜檢測設備。
通過目前的情況來看,作為當地重要稻米收購去到的諸多米業公司,確實存在收購外地水稻冒充本地五常大米的情況。
五常當地米商熱衷於銷售「調和米」,五常大米在原產地之外也被廣泛冒充。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洗澡米,有一些「五常大米」在原產地之外的銷售地被摻假。舉個例子,有人從五常賣走真米,但在銷售地進行二次包裝,摻入假米,並售出高價,還打著純正五常大米的旗號。這樣的情況,也讓市場變得越發複雜。
市面上究竟有多少打著五常稻花香或五常大米旗號的大米在銷售,尚無確切攻擊數字。
在五常當地,農民們說的比較多的是1000萬噸。根據五常市政府201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五常水田面積175萬畝,按每畝平均產量600斤算,可產稻穀100多萬噸。平均按出米率5個點算,可生產大米50萬噸。
換句話說,大體上市面上每20斤五常大米,可能只有1斤是真正原產於五常的。
這兩年,五常當地的水田面積增加到了200萬畝,而出米率也算較高。如果單單說今年,雖然東北前後經歷了三場颱風,水稻倒伏嚴重,但出米率卻較高。可香氣和品質卻不及往年。
而隨便打開某個網購平臺,輸入「五常稻花香」等關鍵詞,搜索到的賣家數量過百,銷量也是可人,其中不乏價格折合每斤3元左右的賣家。
簡單來說,市場層面上的造假屢禁不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兩個字。
關於五常大米這個品牌,想要走遠,就要每一個層面都仔細做好本職。最後給個建議,想要吃點純正的好米,有門道的還是直接找當地的農戶吧,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文章最後,打個廣告,不喜勿噴,請划走~文明交流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