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當中這樣描寫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可以想像,雍容華貴的楊玉環出浴之後,由宮女攙扶著向前走,突然聽到有人喚她,便回過頭來,嫣然一笑。這一笑,該有多動人啊。
也有人說:今生的相遇,是前世千百次的回眸。
那不曾轉身卻戀戀不捨的回眸又寄託了多少深情?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首古詩詞裡動人的回眸,一切盡在不言中。
《南鄉子·歸雁轉西樓》宋代:陳允平歸雁轉西樓。薄倖音書日日收。舊恨卻憑紅葉去,颼颼。春水多情日夜流。楊柳曲江頭。煙裡青青恨不休。九十韶光風雨半,回眸。一片花飛一片愁。
宋代詩人陳允平的這首詞,像是在描寫自己的思念,又像是在惋惜光陰。也許,兼而有之吧。
秋天來了,大雁要飛走了,幸好我天天能收到你的消息。
但分離便像是那風中飛舞的紅葉,無法挽留。也像是每天奔流不止的江水,曲江池畔的煙柳承載著我戀戀不捨的心情。
一共90天的春天,有一半時間都在下雨,回頭看,那片片落花就像是我凋零的心。
《海陽十詠.吏隱亭》唐代:劉禹錫結構得奇勢,朱門交碧潯。外來始一望,寫盡平生心。日軒漾波影,月砌鏤松陰。幾度欲歸去,回眸情更深。
唐代詩人劉禹錫偶然去了吏隱亭(又叫梅仙亭,在如今的江西南昌),讚嘆於它巧奪天工,除了這首詩之外,還寫了一篇散文《吏隱亭述》。
劉禹錫說這個亭子,依山而建,構造奇妙。紅色的門與碧綠的溪水交相輝映。從外面遠遠地看,仿佛自己一生的心事都交付在這裡了。
早上的陽光把亭子倒映在碧波之上,夜晚的月光遍撒亭外矮小的松樹上。我幾次都要走了,但還是捨不得。於是屢屢回頭望,每次回頭,都更愛它幾分。
《虞美人偶賦》清代:彭孫遹小樓昨夜霜華凝。膏薄蘭心冷。紅煙幾縷暗香濃。可惜一場歡會太匆匆。今朝行到紗窗下。剛值梳頭罷。回眸一笑轉嫣然。恰似三生石畔舊因緣。
清代詩人彭孫遹,遇到了讓自己心動的姑娘。他是這麼形容的:
昨天晚上天氣很冷,小樓外凝了霜。那昏暗的油燈也透不出熱氣來。在香爐裡升騰的嫋嫋煙霧中,暗香襲人。只可惜,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今天早上,我走到你的紗窗下,正好你剛剛梳洗完畢。你回頭看著我,嫣然一笑,就好像我們已經有了三生三世的緣分,早就定好的。
《浣溪沙.其六》清代:嚴繩孫瘦損腰支不奈愁。扇欹燈背晚庭幽。不如眠去夢溫柔。昨夜涼風生玉砌,舊時明月在蘭舟。一生真得幾回眸。
清代詩人嚴繩孫的這闕《浣溪沙》是描繪了一個愁心滿滿的女子。
她瘦弱的身體仿佛已經禁不住那麼多的愁怨了。夜晚幽暗的燈光下,她背對著院子。唉,還不如去睡,說不定夢還會溫柔一些。
昨天晚上站在臺階上,吹著涼風,想起那年在小舟上遇到的那輪明月。人這一生啊,有那麼多美好值得回憶啊!
《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唐代:白居易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回眸雖欲語,阿母在傍邊。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描述的這位叫做阿容的女孩,只有16歲,像天仙一樣美貌。更像是那姑山上的白雪,綠色瑤池裡的一枝荷花。
她晚上會站在院子裡看花,伴著月亮入眠。她回過頭來,似乎想要說什麼,但是,因為母親在身邊,所以,什麼也沒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5首「回眸」古詩詞,不管是對於美景的戀戀不捨,還是對於回憶的深深眷戀,再或者是女子回頭一看的嬌羞神態,都是人生難得的動人瞬間。
最憐惜,塵世煙雨中的一回眸,繾綣之情,難捨難分,一切盡在不言中。
感謝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