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蔫蔫萎萎」在孝義話中可以讀yē mī dǎ niǎng,還可以讀yē mī dèng niǎng,有「萎靡不振,無精打採」等意思。
1.怎的啦咧?今日怎的蔫蔫萎萎的咧?
2.兀家爹的局長給撤啦,兀家這會兒也不張狂啦,天天兒蔫蔫萎萎的。
3.快考試的啦,還蔫蔫萎萎的,你又想不及格咧?
○《漢語大詞典》中有「萎蔫」,解釋為「植物體由於缺乏水分而莖葉萎縮」。
○《現漢》中有「萎蔫」,讀wěiniān,解釋為「(形)植物體由於缺乏水分而莖葉萎縮」。
普通話的「n」與孝義話的「y」之間存在對應關係。
1.哪一個:yā一個
2.黏纏黏婆:黏纏yǎo婆
3.黏纏黏婆:黏纏yuǒ婆
4.婆娘:婆yī
5.面放的濃啦:面放的yōng啦
普通話的「ian」與孝義話的「e」之間也存在對應關係。
即「蔫」是可能讀yē的。
普通話的「n」與孝義話的「m」之間也存在對應關係。
普通話的「ian」與孝義話的「i」之間也存在對應關係。
即「蔫」是可能讀mī的。
普通話的「w」與孝義話的「d」之間也存在對應關係。
1.頑頑:頑dàng
2.頑頑:dǎo頑
3.頑頑頑頑:頑頑dī頑
4.頑頑頑頑:頑頑diāo頑
5.頑頑頑頑:頑頑diē頑
6.頑頑頑頑:頑頑diuō頑
7.望遠不望近:dǎ遠不dǎ近
8.畏生:dǎ生
9.為官兒:dāng官兒
10.問聽:dǎ聽
11.耽誤:耽daә(四聲)
12.耽誤:耽dàng
普通話的「ei」與孝義話的「a」之間也存在對應關係。
普通話的「ei」與孝義話的「eng」之間也存在對應關係。
即「萎」是可能讀dǎ,dèng的。
我的分析是,寫作「蔫蔫萎萎」是對的,下列寫法值得商榷。
1.《太原方言詞典》中有「蔫眉處眼」,解釋為「形容人柔弱,性子慢,做事不乾脆利索:跟個蔫眉處眼的人搭幫,累不死也得急煞」。
○《說文解字》中,「蔫」的解釋為「於乾切,菸也。從艸焉聲」。
○《說文解字注》中,「蔫」的解釋有「不鮮也」。
○《康熙字典》中,「蔫」的解釋有「物不鮮也」。
○《漢語大字典》中,「蔫」的解釋有「植物因失去水分而枯萎;物不新鮮」,還有「精神不振;洩氣」。
○《現漢》中,「蔫」讀niān,解釋有「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縮」,還有「形容精神不振」。
○《說文解字》中,「萎」的解釋為「於偽切,食牛也。從艹委聲」。
○《說文解字注》中,「萎」的解釋有「以谷萎馬。則牛馬通稱萎」。
○《漢語大字典》中,「萎」的解釋有「餵牛馬」,讀wèi。
我的理解是,「萎」可能是「餵養」的「餵」的本字。「蔫」可能曾讀「萎」聲,人們不知道這一音變,於是記為同音或近音的「萎」。
我的理解是,寫作「蔫蔫蔫蔫」也對。
舊文參考:
蔫蔫(2020年12月25日)
萎蔫萎落(2020年12月26日)
萎蔫萎蔫(2020年12月30日)
萎蔫混沌(2021年1月8日)
萎蔫萎落(2)(2021年1月17日)
萎蔫萎落(3)(2021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