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不離婚」是最自私的謊言

2021-02-19 孟婆說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這樣一個女孩,到了適婚年齡,和男友感情也很穩定,但就是不敢結婚,相處三年的男朋友求婚,她竟然恐懼得要分手,最後,男友帶她去看心理醫生。

 

在心理醫生催眠她之後,她終於說出心裡的恐懼。

她說:「我害怕婚姻,我不相信男人,也不信婚姻。

我爸媽結婚那麼多年,他們相敬如賓,雖然從來不吵架,可是,我也從來沒有感覺過一天、一小時、哪怕一分鐘的家庭的溫暖。

我的家裡是沒有溫度的。

我害怕以後我結婚有了孩子,我的家裡也會成為那樣的家庭:

冷冰冰的、毫無人氣、就像是兩個陌生人,

與其那樣,還不如保持現在的關係,至少現在很美好……」

 

這個女孩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父親是政界精英,母親是金牌律師,外人眼裡的完美家庭。

然而從小,她聽過母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

她的母親,以此為由,控制她的全部人生,除了結婚這件事,她無論如何都不結婚,母親還責怪她不識好歹。

 

那次催眠治療之後,醒來,她淚流滿面,看著一旁守護她三年的男朋友,看著男友眼神裡的心疼和柔情,她終於確定,自己和男友如果結婚了,大概不會重蹈父母的覆轍。

她用了很長時間跨過自己的心理障礙,半年後,才終於同意和男友的求婚。

 

這是我的一個心理醫師朋友給我講述的真實故事,其故事情節遠比我敘述的精彩複雜,這半年中,女孩對婚姻的態度反反覆覆,許多次都因為恐懼而不顧和心理醫生的約定,深更半夜給心理醫生打電話求助。

 

女孩很幸運,遇到了一個真正疼愛她的男人,最終,讓她相信男人,相信婚姻。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她這麼幸運,能夠遇到這樣有耐心的愛人。

 

即便遇到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治癒因為童年見識過父母婚姻不幸而產生的恐婚心理。

 

十年前,二十年前,父母感情不和,女性選擇不離婚,理由是「為了孩子。」我可以理解。

因為那時物質條件不發達,女性在職場上公平競爭的機會遠不如現在,離了婚,女人獨自帶娃,也許根本無法生存,輿論壓力也會壓死人。

 

可是,今天是21世紀,隨便找個工作都能養活自己,哪怕是餐廳服務員,在大城市裡薪水也足夠生活了。

而在這樣一個時代,很多母親口口聲聲說,不離婚是「為了孩子」,exm?這只是你為自己的懦弱找藉口罷了。

 

為什麼會講這個故事?緣起於,今天,有個讀者跟我聊起情感問題,她說,和現在男朋友彼此真心相愛,但卻不能在一起,為此她很痛苦。

 

而我的關注點是,她和男朋友都結婚了,都有孩子,各自都有家庭,卻都選擇了不離婚,而僅僅是婚外偷情。

當我質疑這並非愛情時,她說這是愛情,他們都不愛自己的伴侶,伴侶也都知道雙方出軌,只是不希望因為兩個成年人要享受愛情,就讓兩個家庭破碎,讓孩子承受痛苦,不願意做自私的父母。

 

我反而覺得,明明對伴侶沒有感情了,卻不離婚,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這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自私。

 

這種「為了孩子」的觀念,曾經害慘了多少夫妻,他們以為離婚了,孩子就深受其害,因此不敢離婚,或者等孩子高考之後再離婚。

 

又或者,他們離婚了卻還住在一個家裡,以為孩子感受不到父母離心離德。

 

但這些父母可能忘記了,孩子是最敏感的。

尤其對於兒童來說,父母就是天,就是最重要的人,如果父母彼此不相愛,孩子是感受最深的那一個。

 

絲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雖然有爸媽,但是家裡從來沒有笑容,也不知道正常家庭裡的父母如何相處,這樣的孩子是很可悲的,他們甚至成年以後都無法妥善處理親密關係。

 

而那些父母卻說,不離婚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在我看來,這不過是自私、懦弱罷了。

 

一個貌合神離的家庭,無法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愛、溫暖、安全感。

 

我們通常會說,孩子需要一個健康完整的家,很多人卻理解成了表面上的完整,卻不顧這個「家」內裡的千瘡百孔。

 

若是真心為了孩子,那麼,就別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愛、沒有溫度的家庭,這樣貌似齊全,家人彼此之間毫不關心,甚至互相憎恨的家庭,你期望給你的孩子帶來什麼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你選擇在無愛的家庭裡苟且,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正常的家庭就是像這樣,父母之間很冷淡,沒有愛。這就是生活」

 

但這其實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永遠是多面化的,是你選擇了悲觀的那一面。

 

你若不希望你的孩子生活在暴力、恐懼、陰影、以及各種家庭暴力和精神虐待之下,那就遠離這樣的環境。

 

別再說什麼「為了孩子」,孩子們背不動這個鍋。

 

孩子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愛,溫暖,關心,安全感,信任,成長。

 

如果你給不了,那是你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

 

那些說如果離婚了,孩子就沒爸爸/沒媽媽的言論,都很奇怪,難道離婚了,她爸爸/媽媽 就死了嗎?不再關心孩子了嗎?

離婚,只是夫妻關係破裂,卻不影響親子關係。

若是成年人離了婚,彼此處理不好關係,無法友好協商對於孩子的撫養方式,那也是大人的問題,請不要甩鍋給孩子。

 

從今天起,我們拒絕「為了孩子」這種可笑的謊言。

人生只需要真相,你若痛苦,只是因為你不敢面對自己的痛苦,永遠別把孩子當作你不幸婚姻裡的背鍋俠。 

真正的為了孩子好,是窮儘自己一生的努力,建造一個真正溫暖健康的家庭,給孩子以真正的愛和支持。


ps:打個小廣告,婆婆的漫畫公司正在招聘漫畫運營編輯,有擅長運營,懂漫畫內容或者想要成為作家的寶寶們,歡迎私信聯繫婆婆,

請添加婆婆個人微信:mengposhuo

-End-

孟婆:以文字熬湯,療愈你靈魂的傷。

作家,編劇,燃夢動漫創始人,廣東作協成員,女性平權主義倡導者。

情感博主,寫作10年,30000例女性婚姻情感問題諮詢,2000篇相關文章。

深耕兩性情感、職場與自我成長。

公眾號:孟婆說(ID:mengpo23)

微博@孟婆在修行

我想讓你更懂愛,我想陪你在人生這條路上,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第一批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媽媽,後來怎麼樣了?
    媽媽說,早已經不愛了,只不過因為你,我們才湊合著不離婚。李媛很難過的說:「媽媽,我不需要你為了我假裝很幸福,如果你實在過不下去就離婚吧!」媽媽說的一番話讓李媛記憶深刻,媽媽說:「如果我們離婚了,你就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裡都矮人一截,你求學、交友、找對象都會被人詬病,我不希望媽媽離婚的陰影跟著你一輩子。」
  • 為了孩子不離婚?別傻了,貌合神離對孩子的傷害不比離婚小
    不離婚全為了孩子,孩子的一句話讓她崩潰,自己竟然不如孩子看得清每次看見有孩子的夫妻離婚,必定有人說「為了孩子不該離婚」這樣的話。網友小童也是這樣的想的,離婚後孩子就成為了單親家庭的孩子,成績下降、抽菸喝酒、逃課打架……一想到這些後果,小童就害怕。
  • 內疚的人最不自私,委屈的人最自私
    他們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做。還有一些同學會對父母產生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沒有按父母的期待成長,就是辜負了他們的期待。內疚的深處,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一個很深的評價:「我很自私」。內疚的人經常體驗到自己是自私的。無私的境界就是如此:我做了一些,但我覺得還不夠,我還可以做更多。感覺到自己自私的人,其實並不是真的自私。
  • 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女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她嫌他從來都不管家裡的事情,做飯、帶孩子都是她一個人。吵歸吵,但新月從來都沒想過離婚的事情,因為她媽總勸她,也就苦孩子小的這兩年,等孩子大點兒就好了。可是現在,孩子還沒長大,她卻發現老公的心已經不在她身上了,該不該離婚呢?
  • 為了孩子,我打死都不離婚!
    假如,你結婚不到2年,因為和你的老公感情不和,總是吵架,日子過得一點都沒有希望,特別沒勁,你是選擇離婚,還是不離呢?我想現在的女人都會選擇隱忍,覺得離了也 不就那樣,還不是這個坑掉入另一個坑。但是也有勇敢的女人,她們能活出自我,不願活成現在的怨婦形象。
  • 內疚的人最不自私,委屈的人最自私.|叢非從
    這時候委屈就滿足了「自私」的兩個條件:1,利己。2,損人。所以,委屈的人才是最自私的。感覺別人很自私的人,才是真正自私的人。自私其實特別常見。識別別人的自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保護自己。比如說,媽媽經常對孩子講:「你應該好好學習」。首先,這句話是為了誰呢?不排除是有為了孩子好的部分,但更不能否認的是為了媽媽自己好的部分:你學習好了,媽媽就可以省心省力去幹別的了,不用再操心你了。你學習好了,媽媽就會有榮耀,在鄰裡親戚面前就會特別有自尊感。
  • 那個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女人現在怎麼樣了?
    他們有兩個孩子,女孩10歲,男孩6歲,每次看到爸爸打媽媽就哭的昏天黑地。在這樣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日子裡,孩子們本該明亮的眼睛變得灰暗無光,天真爛漫的笑臉早已經找不到。也有人在她沒瘋的時候勸她離婚,不要跟這樣的無賴撕扯到底,也不會有好結果。可是,她不肯,她捨不得自己這麼小的兩個孩子,她心疼,於是明知是絕境,她也一天天的熬,心想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
  • 婚姻中最自私的行為:不想離婚,只想「三人行」!
    我丈夫出軌了,我給他兩條路,要麼離婚讓他跟小三過;要麼跟小三斷乾淨,我可以考慮試著跟他繼續過。從我發現到現在,3個月的時間了,我們鬧也鬧了,打也打了,最終,他提出」三人行「的想法,他不會為了小三離婚,但也不會跟她分開,他更不想失去我,希望我能夠接受。
  • 一位離婚女士的真實生活:「離婚後,我嘗盡了生活的苦楚!」
    那個時候我在想,我為什麼要離婚?丈夫都道歉了,我為什麼就不能給他一次機會?相對比孩子的健康,他出軌一次又算得了什麼?我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如果孩子爸爸在身邊,我們這會兒已經到醫院了,孩子就不用跟著我站在路邊遭罪了!」
  • 【馨香女人專欄】對外遇出軌的謊言
    男人對外女的責任感常建立在:「我可以同時愛兩個女人」,或「我不愛太太了」的謊言上,這不但破壞了婚姻,也沒有辦法使外女過正常的婚姻生活,是一種錯謬的責任感。若真心為外女著想,不應該自私的抓住她在這個不正常的關係裡,而應放開她,祝福她能在正常的關係裡得到真實的幸福。
  •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離婚了」|孩子成為了多少人懦弱的藉口?
    以至於每次吵完架,母親都會對著咚咚一頓哭訴,哭訴男人的自私與自利,哭訴男人的無情與冷漠,哭著哭著還會說:要不是為了咚咚,早就跟她父親離婚了!後來,在一次爭吵後,在她母親又一次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跟那個混蛋離婚了」的時候,咚咚沒忍住,終於把心裡話說了出來:「你們倒是離啊!為什麼不離婚!你離婚了我過得肯定比現在好!」
  • 婚姻諮詢:為了孩子該不該離婚?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大嗎?
    如果你正在考慮離婚,孩子的需求將是你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許多不幸福的夫妻「為了孩子」選擇呆在一起,但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 如果你正在為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而掙扎,你可能想知道對你的孩子來說,與不幸福的父母生活在一起,還是與離異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更痛苦。那麼,對你的孩子最好的事情是什麼呢?
  • 「為了幸福,讓我們離婚吧!」|原創
    2016年8月29日,上海,人們在離婚登記處排隊辦理離婚手續。有時候,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圖/ Alamy Stock Photo)7年時間裡,阮唐遇到過上百對婚姻出現問題的夫婦。嘗試拯救婚姻的阮唐,給來諮詢的夫婦們布置過任務:擁抱、對視、送伴侶上班……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那也好聚好散。「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阮唐說。
  • 為了孩子不離婚是對是錯?父母將就的態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其實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關注到這件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只有當人們意識到了童年的重要性,那麼孩子就能夠有更多的關愛了。相信大多數孩子,父母離婚對他們的傷害肯定是很大的。所以有的父母,即使夫妻感情已經非常糟糕了,但是為了不傷害到自己的孩子,他們還是不會選擇離婚。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父母這種將就的態度,比起離婚來說,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 為了孩子不離婚有錯嗎?覺得自我犧牲了很偉大?問過孩子的想法沒
    婚姻不幸,夫妻間感情已經破裂,硬湊在一起,大家都痛苦萬分,但是一句為了孩子,便能咬牙忍著不離婚。人的本能反應,是騙不了人的,好的婚姻好的家庭,氛圍是溫馨美好的,不好的婚姻,家裡就是一池死水,甚至充滿了負能量,充滿了負磁場,讓人走入就會難受至極。你為了孩子硬撐著不離婚,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難道不知道嗎?
  • 感情中,如何區分善意的謊言和真正的謊言?應該怎麼去面對?
    導語:一段戀情或者是婚姻,最怕的就是欺騙。一個謊言往往是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支撐的,很多人對於感情中出現的謊言都是0容忍的,但是有些人總是在謊言被揭穿的時候,說自己說謊也是為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是一個「善意的謊言」。現實中有很多人都分不清什麼是善意的謊言,什麼是真正的謊言。
  • 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女人,後來都過得怎樣了?十之八九是以下結局!
    文丨木棉媽媽如果你問一個男人:會不會為了孩子選擇隱忍、不離婚,可能只有少數男人不會這樣選擇。但如果你問一個女人:會不會為了孩子而在一段婚姻裡隱忍,為了孩子不離婚,90%以上的女人都會這樣做。那麼那些為了孩子選擇隱忍不離婚的女人,後來都過得怎樣了呢?50多歲的阿姨開車自駕遊上個月抖音平臺火了一位大媽。大媽五十多歲,要開車自駕遊,目的地還沒想好,在車上那段話卻讓很多人觸動。
  • 韓劇《謊言的謊言》:劇情再狗血,也掩蓋不了李宥利精湛的演技
    韓劇《謊言的謊言》是由被稱之為"狗血劇女王"的李宥利主演。這部劇充滿了狗血的全配方:財閥,愛情,弱女子,惡婆婆,被冤枉。綜藝現場的視頻回放中,其中一部是《優雅的母女》,正在播放女兒扇女主巴掌的情節,這時的李宥利趕緊評論了一句,"我最會演這個了","國民惡女"、"狗血劇女王"的稱號肯定不是白來的。如果不看簡介,只看第一集的開頭,看到李宥利戴著帽子,一身幹練的形象,你會覺得這是一個很A的女人,本以為會是王者,結果卻是青銅。
  • 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
    所謂黑色謊言,就是徹頭徹尾地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符;所謂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被冠以「白色謊言」的頭銜,不意味著脫離了謊言的實質,並且值得原諒。隱瞞部分真相,可能讓人覺得無關緊要,白色謊言由此成了最常見的撒謊方式。
  • 為了孩子不離的婚姻,給孩子的是愛還是傷害
    看完這段留言,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的經歷和這個女人類似,口口聲聲為了孩子不離婚,可是不離婚的婚姻,就真的給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嗎?就像這個孩子的爸爸,估計從出生到現在,父親也沒有過陪伴吧,有父親跟沒父親,又有什麼區別?當著孩子的面,對母親的冷落,甚至是辱罵,還有的會家暴,這樣的父親除了給孩子帶來恐懼,又還能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