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原鄉,汨羅文旅有了魂

2020-12-15 湖南頻道

汨羅,端午源頭,詩歌原鄉,龍舟故裡。素有「香草美人地,詩韻汨羅江」的美稱。

原本就充滿詩意的汨羅,這些天更加迷人:一場詩和歌的融合伴隨著音樂走向永恆,讓全世界記住了詩歌原鄉的魅力。

詩歌原鄉向世界敞開懷抱

▲12日晚,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開幕。

2300多年前,屈原在汨羅江懷沙自沉,自此,國之詩魂,化身河流,開啟了浪漫主義詩歌世界。詩聖杜甫漂泊湖湘,追尋屈原的行跡,將一葉孤舟永遠泊在汨羅江上。

12月12日晚,「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新落成的國際龍舟競渡中心舉行,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正式啟動。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等參加。

汨羅江畔「星」光閃耀,大咖薈萃,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國的詩人學者相約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以詩歌之名,跨時空對話。

舞臺流光溢彩,將汨羅江渲染得如詩如夢。晚會分為「詩魂·上下求索」「詩脈·滋蘭樹蕙」「詩意·香草美人」「詩情·鳳鳥飛騰」四個篇章。古樂團演奏、古典歌舞、詩詞吟誦、兒童歌舞、情景劇等接連登場,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文化盛宴。

作為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周最重要的一環,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也受到廣泛關注。自去年8月正式啟動首屆「汨羅江文學獎」徵文以來,得到了海內外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的積極響應,收到各類應徵稿件156250篇,其中287件作品獲獎。

▲2020中國汨羅江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

緣何「汨羅江文學獎」會受到這麼多文人騷客的熱情參與,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顧問吉狄馬加道出了其中的奧秘:汨羅作為中國詩歌的重要源頭,國內外詩人都渴望走進其中,感受偉大的詩歌傳統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來的一切。

作為此次現代詩離騷獎獲得者,來自河南的監獄基層民警龐小偉很激動,「來到屈子行吟之地,尋找詩歌源頭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如今在詩歌原鄉收穫了這份肯定,讓我更加堅定了創作的初心,希望能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努力和汨羅人民的積極參與。

2017年,汨羅與世界許下「三年之約」,三年來,汨羅不僅先後舉辦了「更有清流是汨羅」文學採風、中外詩人汨羅行、詩歌音樂會、屈原學會年會、溯源汨羅江等系列活動,還將詩歌引入公眾生活,讓詩歌進社區、進校園。

▲汨羅市正則學校的詩教活動。

汨羅正則學校詩教活動,現場千人頌《離騷》令人為之動容,熱淚盈眶;詩歌擂臺「戰鼓」擂響,你方唱罷我登場;臺上學生演繹原創詩詞,臺下詩人大咖中肯點評,這種「新」與「老」的互動,讓人看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

正則學校校長何發意說,學習傳統文化要從娃娃抓起,學校以打造「詩香校園」為抓手,開展詩歌進校園、詩歌進課堂、詩歌進課表等活動,根據不同學齡孩子因材施教,目前,學校共創作原創詩歌2000餘首,詩集30餘冊。

如今,學詩詞、頌詩詞儼然成為了汨羅人民追崇的新風尚。

讓詩歌原鄉「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這是一場文化的盛宴,是一場詩歌的歸來,這更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鮮活闡釋,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的有力舉措,也是汨羅市傳承精神文明,發展詩歌文化,生動宣傳與推廣汨羅文化旅遊品牌,提升城市形象,豐富旅遊名縣文化內涵的生動實踐。

屈原、杜甫和黃庭堅三位文化名人的加持,汨羅江被賦予了更多內涵,使其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名河。那麼如何在旅遊中注入文化之魂?

觀潮君認為,就是要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把中華文化的價值理念和鮮明特點更加生動地呈現出來,從而更好地實現文化的保護、利用和傳承。

▲汨羅江國際龍舟節龍舟賽現場。

汨羅既有湘楚文化的深厚底蘊,又有黛青江碧的靈山秀水,文化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漫步詩歌原鄉,暢遊香草美人地,有美景更有文化,有民俗更有詩意,有特色更有融合。

為打造「汨羅江文化大IP」,汨羅以舉辦「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活動為抓手,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推進改革創新,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上做出很多探索,用文化的養分滋養旅遊,用旅遊的載體繁榮文化,促進嶽陽乃至湖南省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資源是可持續的資源,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汨羅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和底蘊所在。如何塑造汨羅品牌?汨羅市堅持項目優先,盤活文旅資源,做強產業支撐,不僅讓汨羅「亮」起來、「活」起來,更「燃」起來、「熱」起來。

▲冬日漫步長樂古鎮,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長樂甜酒,暖心!

長樂鎮是汨羅江注入汨羅的首站,古鎮有著傳承千年的獨特民俗非遺文化,是汨羅遺存永久的璀璨明珠。走進「回龍門」,漫步麻石老街,品一碗長樂甜酒,賞一出抬閣故事,在遊玩中了解長樂非遺文化。

「長樂古鎮文化活動豐富,形式多樣,全民參與,讓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也讓遊客能從中了解到當地文化的深度和厚度,堅定了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信心。」西藏詩詞學會副會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國寶欣慰地說道。

▲長樂非遺文創展示體驗基地,舞龍舞獅表演。

近年來,汨羅圍繞「建設更高品質生態文化活力汨羅」奮鬥目標,強化「融合發展、全面發展」兩大理念,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資源,推進屈子文化園配套建設,改造屈子碑林豐富景區文旅體生態,創新吸引遊客的多種旅遊產品,創建5A景區,打造成一個帶動全市文旅體融合的核心景區。

同時,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做好「旅遊+文化」「旅遊+農業」文章,開展文旅、農旅示範創建,保護民居民宿,升級農旅產品。研發推廣長樂甜酒、屈原酒、馬復勝、玉池山珍、汨羅香囊等文旅產品,「汨羅優品」旅遊產品初具規模。屈子文化園先後獲批湖南省首批中小學研學旅行實踐基地、長江中遊城市群優秀研學旅行基地,晉升為國家4A旅遊景區,長樂甜酒小鎮獲評國家3A旅遊景區,白水鎮西長村入選全國第一批鄉村旅遊重點村。

▲屈子祠。

配套設施建設也逐步加快,屈子文化園建成屈子書院、香草湖、飲馬塘、濯纓橋等景點,建好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餐廳酒店等服務配套,新市慢城古鎮建成濱江古街,長樂甜酒小鎮建成故事文化街。與白水西長花海、大荊櫻花園、羅江楊梅園、新茶村茶園互相補益。

文化有文化的傳統,旅遊有旅遊的經驗,文化與旅遊融合,離不開創新發展。「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的成功舉辦無疑為打造汨羅江「中國詩歌」文旅IP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開啟了汨羅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汨羅正逐步形成以屈子文化園為核心,以弘揚屈子文化為重點,以汨羅江文化生態保護區為主線,充分利用人文和自然資源,努力開創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中秋節,新市古鎮有燒寶塔的習俗。

截至目前,汨羅市共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處、國家3A級旅遊景區3處、五星級鄉村旅遊區點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文旅企業660家、規上文旅企業38家;有包括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汨羅江畔端午習俗」和國家級非遺項目「長樂故事會」在內的27個非遺保護項目和220餘個非遺登記項目;還有「長樂甜酒」「汨羅粽子」兩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資源優勢明顯。

汨羅市委書記喻文表示,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是彰顯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是凝聚上級關懷和社會關切的文旅盛典,是展示「三個汨羅」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提升文化地標國際影響的有利契機,汨羅將舉全市之力迎接中外詩人、作家、學者到 「藍墨水的上遊」,來感受詩意的生活,弘揚屈原文化與時代精神。

來源:觀潮的螃蟹

編輯:廖浩宇

相關焦點

  • 四川十大詩歌之旅線路發布!江安有這裡……
    近日 四川省十大詩歌之旅線路正式發布 包括「詩意成都之旅」「詩仙詩聖之旅」「品子昂風骨,賞漢賦風採」「曲水流觴,宜人宜賓」「宜學宜遊在川西」「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旅」「遊相如故城,觀蒹葭古驛」「青山存骨氣,參禪悟道之旅」「革命詩人故裡之旅」「豪放詩人故裡遊」。
  • 原鄉慢食:吃的是原生態食材,品的是慢格調生活
    來大美銅梁,除了觀龍燈龍舞,賞原鄉美景外,一定要來嘗嘗原鄉慢食(↑點擊觀看視頻) 「原鄉慢食」是由銅梁西郊綠道沿線各村集體、返鄉大學生攜手打造的原鄉原味的文化餐飲品牌。它提倡「原鄉原生態」的食材主張和「慢食慢生活」的格調,讓遊客在西郊花語悠遊谷全方位體驗「悠遊、悠食、悠購、悠玩」,滿足都市人群快旅慢遊、休閒度假的全方位需求。
  • 洛夫詩歌的想像與聯想
    作者:沈家莊詩人洛夫去世以來,人們以詩歌朗誦會、鑑賞會等各種活動來紀念他。歲月流轉,詩心永恆。每讀洛夫的詩,就發自內心地湧起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激情。然後,由這個精神疙瘩,生發出由語言符號呈現的詩歌意象。這才可謂詩人靈感的觸鬚真真探得了詩歌的靈魂。換言之,洛夫畢生所拳拳執著的詩歌靈魂,也即這精神疙瘩,就是「根」。「根」即「原鄉」——這是洛夫執著一生揮之不去的終極情結。正如屈原《離騷》《九章》等體現的漂泊者「原鄉」情結一樣,表達與寄寓著詩人終生的抑鬱和終極關懷。
  • 重慶銅梁邀您感受原鄉風情 品嘗「原鄉慢食」
    曾祚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11月22日上午,在2020重慶銅梁原鄉風情馬拉松半程比賽的終點——西郊綠道河水村會客廳,河水豆花、烤紅薯、老鴨湯等多種美食小吃,香氣撲鼻,吸引了眾多「吃貨」駐足打卡。參賽「銅馬」的選手們高興地免費品嘗著「原鄉慢食」,紛紛為大美銅梁點讚。據介紹,「原鄉慢食」是銅梁西郊綠道沿線各村集體、返鄉大學生攜手打造的一道原汁原味的餐飲品牌。記者在河水村會客廳裡看到,這裡環境優雅,菜品豐富,河水豆花、燒白、蒜香手抓骨、烤紅薯等16個菜餚,所選食材均是當地的土雞、土鴨、土泥鰍、土黃鱔等土貨和綠色新鮮蔬菜。
  • 以「原鄉」為「故鄉」《周末去銅梁》詞作者推出作品集《我在銅梁...
    李慧敏 李承舜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相較於春夏兩季的繁盛熱鬧,十二月的巴嶽山有一種孤峭冷寂的美感」「笑容在農人們的臉上滿溢,清苦的艾草香瀰漫於鄉村的角角落落」……近日,重慶銅梁本土作家、詞作家高曉濤的新作《我在銅梁等你》一書面世。
  • 關注|再認識原鄉:探尋銅梁「原鄉城市」生命美學設計力
    何處是原鄉?提到「原鄉」,它總是與「精神」一起出現。這一極具純中國化的詞彙以具有能喚起人們共情力和想像力的力量而著稱。01有學者說,城市是一種在空間中長久持存的價值構造。這大概正是為什麼,不同價值追求的城市生長會對生命共同體的精神特質和生存狀態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 原鄉小艾,香自銅梁
    今年的端午節,在銅梁第一書香、蘭亭別院等23個小區以及主城雲湖天都、陽光小鎮、舜山府、水晶酈城等33個小區的居民,卻有機會免費分享到1萬個艾香包和85000束艾草昌蒲,過一個有別樣驚喜的傳統節日,「原鄉小艾·送福送愛」進小區活動一下讓龍鄉銅梁的艾草產業及其系列衍生產品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品牌」。
  • 四川省十大詩歌之旅線路發布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於2020年11月1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11月7日在重慶市閉幕。中國詩歌節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作家協會聯合省級地方人民政府主辦的國家級文化活動,是目前國內最高規格的詩歌藝術盛會。記者從四川省文旅廳了解到,四川省十大詩歌之旅線路也正式發布。
  • 在異域南洋追溯心中的原鄉|書單
    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張錦忠提出,馬華文學的複雜情狀是因為作家們有三個「家鄉」,即「文化的原鄉、地緣的故鄉與流寓的異鄉」。這或許能夠解釋作家們在處理原鄉想像與身份認同上的焦慮。近來,一些經典的馬華文學作品再版或引進,如黃錦樹的《雨》《烏暗暝》,張貴興的《猴杯》《野豬渡河》等,為讀者閱讀華文文學開啟新視角。
  • 時刻知道丨舉辦詩歌盛會,汨羅與詩歌為何結緣?
    12月12日晚,「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汨羅江畔舉行。 2017年,汨羅與世界許下「三年之約」:2020年將舉辦「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繼而辦成獨具汨羅地域文化特色的全國性、永久性文藝盛事。
  • 溧陽別橋原鄉美田集市重磅來襲!
    內部分為售賣中心、電商中心、營銷展示中心和遊客中心,集展示、休閒、售賣功能於一體,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01、售賣中心近年來,原鄉的遊客越來越多,很多遊客在遊玩後想帶點特產給親朋好友,別橋原鄉結合別橋豐富的自然資源,研發了原鄉品牌系列特產,在美田集市售賣中心進行線下銷售,同時
  • 我想牽著你的手,去湖州原鄉小鎮
    在莫幹山脈北麓的湖州妙西,有一個深受都市人喜愛的地方——湖州原鄉小鎮。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中所描述的就是這個地方,同時這裡還是茶聖陸羽的故裡,萬畝茶山環繞的景象想必能讓每一位慕名而來的遊客感到震撼。當你來到這裡,便來到了自然與淳樸的原始鄉間。
  • 大豐區大中街道做新「梨」品牌 加快農旅融合
    中國江蘇網4月13日鹽城訊 今年以來,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積極放大恆北「名人、名村、名品」效應,著力打造農旅融合的產業名村。堅持重點重抓,加快300畝的藍城原鄉度假生活小鎮和非遺文化園、袁家村美食街區、文創一條街四個文旅融合項目建設,打造恆北旅遊新亮點。整合資源,強化宣傳營銷,提升原鄉溫泉度假村、星星樂園、原鄉民宿、果酒吧、美滿人家、恆北春秋等現有景點及配套運營水平,不斷豐富恆北梨文化旅遊新內涵,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 迎接「詩歌周」|外國來汨詩人均長期定居中國,汨羅防疫有度安全辦節
    為詩歌藝術周與會嘉賓準備的口罩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張為 姚望)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以下簡稱詩歌藝術周)是詩歌的盛會,是文化的交流。受「屈子詩魂」和「詩歌原鄉」強大號召力的影響,此次共有500位專家、學者及中外詩人來到汨羅參加活動,共同追尋汨羅江水流淌的無窮詩意。出於疫情防控方面的考量,詩歌藝術周組委會經過認真研究,細心安排,已針對詩歌周活動採取一系列綜合措施,確保疫情風險之下「中外文化交流」的安全有序。在被邀請的500位嘉賓中,包括約20位有廣泛國際影響的外國詩人、作家。
  •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將於25日正式開業迎客
    梅州鼎盛翼天文旅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客都人家」即將正式開業迎客,作為粵閩贛邊首個以客家文化為載體的文旅綜合體,將為梅州發展全域旅遊、推動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新活力。「『客都人家』項目建成後,可以輻射周邊區域加快鄉村振興,形成『生態+文化+旅遊+城鎮化』發展模式,帶動丙雁片區資源互通、要素共享、連片發展,推動產業融合、城鄉融合發展。」
  • 原鄉飄渺處:霹靂高人篇(七)
    (1),蘊果諦魂蘊果是非因,諦魂千萬身,原鄉飄渺處,天佛度貪嗔果子大師的詩號真的是我看到過的最簡單易懂的,完全就是這一個人的履歷介紹,告訴了世人他的名字,以及工作單位和上級。但他依舊是一名真正的佛門修者, 身披白裟,頭頂寶冠,手持枯禪輪杵,背負眾生相,雖為了蒼生與佛鄉而手持兵刃,卻始終留有一絲慈悲。
  • 田園風,原鄉流溪別院,外部融入自然,內部精簡現代,借喻手法
    方案解讀原鄉流溪,田園夢想今天給大家分享雅居樂騰衝原鄉·流溪別院——回歸田園的夢。整體有流水小溪營造慢生活的格調,是有別於城市快節奏的另一種情調田園生活。大基調是基於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溯源以及本身項目所在的位置,以最少幹預、保留和微更新處理,讓整個地塊的感覺融入山林自然之中,與臨水駁岸的三種類型,以行清幽之境、借山林之景、取原鄉之寓的借喻、模仿和精簡轉換,讓地塊內的內景更趨於現代簡潔舒適,是感受田園生活,另一種生活情調的絕佳之處。原鄉流溪別院——回歸田園的夢。
  • 銅梁:望山見水寄情原鄉 市民樂享公園福利
    1月6日晚,當夜幕降臨,位於重慶銅梁區城區淮遠河畔、白龍大道側的望山公園、見水公園和原鄉中央公園華燈齊放,七彩燈組和樹上的燈籠交相輝映,璀璨的夜景吸引了大批市民走出家門前去觀賞。望山公園一景望山公園、見水公園、原鄉中央公園,是銅梁在城區南郊建起的城市市民公園。這些公園的建設不僅提升了銅梁城市品質,而且也為遊客和市民提供了休閒健身觀景的好去處。它們在元旦春節期間投用,為龍鄉群眾送上了一份「節日大禮」,受到大家的一致歡迎和讚嘆。
  • 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25.湖州原鄉小鎮研學基地
    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25.湖州原鄉小鎮研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