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詩歌周」|外國來汨詩人均長期定居中國,汨羅防疫有度安全辦節

2020-12-12 湖南24小時

為詩歌藝術周與會嘉賓準備的口罩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張為 姚望)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以下簡稱詩歌藝術周)是詩歌的盛會,是文化的交流。 受「屈子詩魂」和「詩歌原鄉」強大號召力的影響,此次共有500位專家、學者及中外詩人來到汨羅參加活動,共同追尋汨羅江水流淌的無窮詩意。出於疫情防控方面的考量,詩歌藝術周組委會經過認真研究,細心安排,已針對詩歌周活動採取一系列綜合措施,確保疫情風險之下「中外文化交流」的安全有序。

在被邀請的500位嘉賓中,包括約20位有廣泛國際影響的外國詩人、作家。為確保疫情防控方面的安全,組委會邀請的這20位外國詩人、作家均長期定居在中國,如俄羅斯詩人、翻譯家唐曦蘭,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將近7年。

「中高風險地區的,我們一概沒有邀請。本次邀請的全是定居在國內的詩人,而且經過北京專業雜誌社初審和推薦,比如唐曦蘭老師、永思源老師,這都是居住在我們國內的俄羅斯的、巴西的留學生,定居在國內已經好幾年了。」詩歌周組委會聯絡接待工作人員何雪介紹,「我們對被邀請的外國詩人,也根據國家有關方面的要求做了一些溫馨提示,比如要提供通信行程大數據,提供健康碼等等。所以通過以上一些綜合措施和考量,確保我們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安全。」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組委會還積極備足各類防疫物資,組織協調市衛健局、交通局、公安局等相關單位在各場所活動期間從嚴從緊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並在高鐵站、嘉賓入住酒店啟動掃健康碼、查看行程碼和體溫檢測等工作。另外,市疾控中心還將在12日晚舉行的「汨羅江之夜」頒獎晚會現場出入口安裝熱成像紅外測溫儀。

「針對疫情防控,組委會現在準備了口罩,2萬個口罩用於派發給嘉賓。我們也會要求各個現場點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詩歌周組委會物料負責人黎定介紹。

作者:張為 姚望

責編:柳勤進

來源:汨羅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汨羅時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時刻知道丨舉辦詩歌盛會,汨羅與詩歌為何結緣?
    12月12日晚,「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汨羅江畔舉行。 2017年,汨羅與世界許下「三年之約」:2020年將舉辦「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繼而辦成獨具汨羅地域文化特色的全國性、永久性文藝盛事。
  •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12月舉行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彭揚飛 通訊員 歐陽林 楊志)11月12日,記者從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以下簡稱「詩歌周」)工作調度部署會上獲悉,詩歌周定於12月11日至14日舉行,將納入「嶽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2020年嶽陽國際旅遊節活動中。
  • 微頭條|可以,這非常汨羅!
    去新疆昭蘇看雪地萬馬奔騰,太冷~~ 那就來湖南汨羅吧!而這一食俗,就由汨羅一帶流傳下來。 一杯茶裡,有姜的辣味、芝麻的香甜、豆子的清爽。夏可清暑解熱,冬可祛寒去風。這麼冷的天,確定不來汨羅,喝上冬天的第一杯姜鹽豆子芝麻茶嘛~
  • 聚焦「詩歌周」|93件攝影作品展示生態汨羅建設成果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彭曉 李亞)「引蘭入市」工程的隧道攻堅戰、屈子生態溼地公園美景、喝甜酒演故事、「紅馬甲」勸導交通和撿拾垃圾……一幅幅生態汨羅建設場景印上牆、展出來。12月12日晚,生態汨羅建設成果展在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開展,93幅攝影作品生動展現了生態汨羅建設歷程。
  • 詩歌原鄉,汨羅文旅有了魂
    作為此次現代詩離騷獎獲得者,來自河南的監獄基層民警龐小偉很激動,「來到屈子行吟之地,尋找詩歌源頭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如今在詩歌原鄉收穫了這份肯定,讓我更加堅定了創作的初心,希望能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努力和汨羅人民的積極參與。
  • 成都國際詩歌周|外國詩人紛紛打call: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2020年成都國際詩歌周邀請到6位在中國教書或學習的外國詩人參加對於本次活動,外國詩人一致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成都國際詩歌周對於促進中外詩歌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今年是哥倫比亞詩人李戈來中國的第13年,作為一位成都女婿,李戈對於受邀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很感動。
  • 2020海外僑胞故鄉行走進湖南汨羅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任可 姚望)12月10日,"2020海外僑胞故鄉行——走進湖南·汨羅"活動舉行。來自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120餘名海外嘉賓走進湖南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汨羅屈子文化園,領略"端午源頭、龍舟故裡、詩歌原鄉"汨羅的文化底蘊和經濟社會發展新面貌。
  • 聚焦兩會|代表委員走進正則學校,感受詩歌芳華
    汨羅「四大家」在家領導和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欣賞「詩歌進校園」匯報演出「詩歌進校園」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匯報演出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張為 胡清 周敏 何俊)詩意的校園,梁間瓦上儘是詩。12月23日晚,汨羅「四大家」在家領導和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正則學校欣賞「詩歌進校園」匯報演出。當晚,正則學校體育館內座無虛席,1650名學子以詩為戈,開展詩歌擂臺賽,洪亮的誦詩聲響徹體育館上空。以此為序幕,巫風楚韻十足的《九歌》舞蹈、情感充沛的《橘頌》唱讀、氣勢磅礴的《離騷》千人誦……精彩的詩歌節目銜尾相隨,代表、委員們紛紛舉起手機,追隨精彩的瞬間。
  • 迎接「詩歌周」|倒計時三天,「汨羅江之夜」宏大舞臺正在呈現
    舞臺正面舞臺效果圖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胡清 實習記者 何俊)12月8日,距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開幕還有3天。在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舉辦場地——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晚會主舞臺的搭建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整個舞臺寬大氣派,將為前來赴約的觀眾打造極致視聽盛宴。兩名工作人員正在搭建舞檯燈光現場,50多名工人正緊鑼密鼓地將舞臺射燈連接到燈光架上。
  • 追蹤汨羅江的源:在「非遺日」中搜索「中華詩河」
    (記者胥揚周敏歐陽Lin姚望)是第十五屆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和「溯源汨羅江」詩歌採風活動的第二天。當天,集合團從汨羅市長樂Zhenhui龍門出發,跟隨汨羅江,來到平江縣安定鎮,尋找中華詩河裡的另一個名字。汨羅江的獨特性不同於普通習俗。
  • 中外詩人看汨羅 琴中古曲是幽蘭
    琴中古曲是幽蘭——國際詩歌藝術周之中外詩人看汨羅活動側記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周磊 馬如蘭萬頃重湖悲去國12月12日,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啟幕,懷著對藍墨水源頭的嚮往,中外詩人來到汨羅市長樂古鎮,探尋古老的傳說與故事。古老的小鎮,連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也古香古色,放眼望去,仿佛穿越到從前。下市街回龍門前,8名鼓手英姿颯爽,八面威風鑼鼓表演虎虎生風,引得詩人紛紛駐足、拍照留念。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期待在這座詩意之城,和...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12月9日,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
  • 第四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在奉節開幕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蕎/文 奉節縣委宣傳部供圖 臍橙成熟季,來這裡見證一場詩與橙的相遇。今(14)日,2020 第四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暨綠色發展·消費扶貧大會在奉節開幕。
  • 詩與歌的和鳴,2020汨羅·香草美人獎頒獎典禮暨歌以詠志音樂會落幕
    10月3日晚,湖南汨羅屈子文化園,2020「香草美人獎」首屆青年三行詩大賽頒獎典禮暨歌以詠志音樂會在「詩與歌的和鳴」中落下帷幕,詩音嫋嫋飄蕩在汨羅江畔。頒獎典禮和音樂會由「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組委會指導,汨羅市文旅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汨羅市屈子文化園、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發起,湖南衛視知名主持人盧思伽、湖南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偉翔主持,著名主持人李兵、湖南廣播電視臺主播金伶、方舟朗誦「香草美人獎」優勝詩歌作品,周深、夢然、廖佳琳等青年音樂人用音樂現場演繹詩與歌的和鳴,為頒獎典禮留下最鏗鏘有力的青春之詩。
  • 秉周和他的朋友們:秋分同題詩歌之寒詩報(2020)卷
    秉周和他的朋友們:秋分同題詩歌之寒詩報(2020)卷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中……解見春分」。《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俄羅斯女詩人學中國古詩詞:屈原也可成為外國人的偶像
    【解說】湖南汨羅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居住、寫作和沉江殉國之地。在這裡,屈原創作了《天問》《離騷》《九歌》等傳世經典,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12月11日至14日,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在此舉行,數百位中外詩人、作家、高校文學院長以詩會友,齊聚一堂促進詩歌國際交流。
  • 吉狄馬加獲徐志摩詩歌節「銀柳葉詩歌終身成就獎」
    新華社英國劍橋7月30日電(記者梁希之 張代蕾)第三屆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組委會29日授予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銀柳葉詩歌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對中國和世界詩歌交流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  詩歌節組委會主席艾倫·麥克法蘭教授在頒獎時表示,吉狄馬加是中國最卓越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活躍於當今世界詩壇的著名中國少數民族詩人。
  • 微頭條|了解這些關鍵詞,走一波2020年汨羅「回憶殺」
    嚴格查處違法建設365起4萬平方米,推進安全生產「打非治違」,拆除橋下市場,屈原橋安全隱患得到徹底整治。 播種糧食97萬畝,糧食總產41萬噸,出欄生豬95萬頭,為糧食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 清遠詩歌節全國各地30多名詩人走進連山 探討民族詩歌的走向和生態...
    11月29日,以「風情壯瑤,邊城氧吧」為主題的第七屆清遠詩歌節走進連山,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著名詩人在連山,感受壯瑤風情,欣賞生態風光,開展詩歌的創作與研討。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代表,中國作協《詩刊》社副主編王冰在開幕式上說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清遠是生態之城、也是詩歌之城,每年清遠詩歌節期間,全國詩人為了共同推動詩歌發展的志向和願望來到清遠,對於推動當地詩歌發展,推動新時代詩歌發展繁榮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