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海鮮」曝光:你吃的每一口,可能都是垃圾

2020-12-12 騰訊網

每年,人類排入大海的塑料廢物達800萬噸。

海洋中有超過5萬億個塑料碎片,足以圍繞地球400周。

塑料無法被降解,被海洋生物吞下後,將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類餐桌。

一名海鮮食客一年中通過海產品攝入的塑料微粒高達 1.1 萬粒。

這,是一場遍及全人類的塑料危機。

01

「雙十二」的快遞都收完畢了嗎?

雖然今年的購物節已經全部過完,但相信剁手黨們並不會就此停下腳步,又開始蠢蠢欲動,投入到新一輪的買買買中了。

有人說,拆快遞的過程充滿了期待和喜悅,但拆完之後,卻是一片狼藉。

快遞紙箱、泡沫塑料、快遞袋、冰袋、填充氣囊、塑料緩衝膜、保溫棉、塑料封等。

每次都要丟棄大量一次性包裝垃圾和纏滿的膠帶,造成極大浪費。

前不久,曲先生在網上買了4塊牛排,一盒羊肉和一塊巴掌大的黃油。

幾天後,3個同樣大小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塑料箱送到了家門口。

曲先生拆開箱子,像大海撈針一般,拿開沉甸甸的冰袋,厚厚的氣泡枕,再撕開幾層氣泡膜,才終於找到最底下壓著的幾塊肉,和一片黃油。

「這麼大一個箱子,裡頭空蕩蕩就放這麼點東西,實在太浪費了。」

曲先生把快遞包裝堆成高高一摞,竟然比商品的體積還要大十幾倍!

如今,很多快遞都存在過度包裝的問題,特別是塑料材質的包裝。

澎湃新聞曾拍過一組圖片,揭示了這個現象。

「 金屬鍋包裝拆解 」

「 兩條魚包裝拆解 」

如此直觀的對比,每天都在千家萬戶上演。

根據預測,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

其中消耗塑膠袋約300億個,這還沒包括塑料填充料和透明膠帶。

中華環保聯合會曾在發布的《關於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的報告》中提到:

中國快遞的塑料包裝主要以聚氯乙烯為原料。

這類塑料價值低、回收難度大,更多隻作為生活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生存環境。

圖片來源 | 荔枝新聞

02

塑料星球

從上世紀50年代起,人類開始大量生產塑料。

低廉的價格,方便好用的特點,讓塑料製品在各行各業大行其道,產量逐年增加。

2016年,全世界塑料製品總量已達3.35億噸,但回收利用率卻不到14%。

塑料垃圾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大自然。

紀錄片《塑料海洋》裡揭露道:

每年排入大海的塑料廢物有800萬噸。

塑料瓶及瓶蓋是被衝上海灘最常見的物品之一。

每一秒鐘,就有3400個可樂塑料瓶被丟掉。

曾經有著峇里島最美海岸之稱的庫塔海灘。

近兩年變成了「塑料垃圾島」。

密密麻麻成噸的塑料垃圾,漫無邊際,觸目驚心。

就連峇里島的土著居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稱自己在這裡生活了17年,從未見過有這麼多的垃圾。

其中的塑料製品,很多採用不可降解材料。

在自然中完全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如今的海洋中有5萬億個塑料碎片,足以圍繞地球超過400周。

《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稱:

到2025年,海洋裡每3公噸的魚就有1公噸的塑料。

如果不加限制,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將會超過魚類。

到時,無數的海洋生物將遭受滅頂之災。

03

塑料食物鏈

2018年,在西班牙一個海灘上,出現了一條巨大的抹香鯨屍體。

奇怪的是,它的外表並無明顯傷痕。

為了研究死因,西班牙政府把它運到相關部門進行屍檢。

當工作人員剖開它的肚子後,眼前的一幕震驚了所有人。

裡面竟然有上百個塑膠袋,甚至還有一個大油桶。

由於不斷吞噬大量塑料垃圾,鯨魚患上了嚴重的胃炎。

獸醫估計,這些垃圾在胃中至少折磨了兩年,最終變得不能進食,痛苦而死。

這樣殘忍的事情,並不是個別現象。

每年在不同海域,因為塑料垃圾死亡的鯨魚數不勝數,而且數量逐年增加。

研究發現,如今海洋裡至少有180種動物,微小到浮遊生物,巨大到鯨魚,都在食用塑料。

更可怕的是,其他依附海洋生存的動物也不能倖免。

根據《節能未來》報導:

每年有超過100萬隻海鳥,因誤食塑料垃圾失去生命。

研究人員在一隻剛滿90天死亡的雛鳥體內,檢測出276塊塑料,佔它本身體重的15%。

導致無法飛翔,也無法進食,只能被活活餓死。

如果換做人體的話,相當於一個人的胃裡有6-8公斤塑料。

《藍色星球2》製片人大衛 阿滕伯勒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我曾經看到一隻信天翁回到巢穴餵養幼崽,嘴裡叼著的不是魚或烏賊,而是塑料。

這真的很奇怪,要知道信天翁捕食範圍非常廣,能在數千公裡內尋找它們喜歡的獵物。」

能力如此強悍的鳥,從漫長的飛行中歸來,都無法帶來天然的食物。

不敢想像,塑料垃圾對世界的侵襲,已經深入到哪種程度。

04

塑料人類

有人可能覺得,塑料汙染只危害到了其他動物。

大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但要知道,大自然食物鏈是循環的。

當海洋不斷為人類提供大量能源與食物的同時,人類早已成為了塑料汙染最終的受害者。

去年10月份,歐洲聯合胃腸病學會發布了一項新的研究:

科學家在8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實驗對象糞便中發現了塑料微粒,平均每10克糞便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大小在50~500微米之間。

塑料種類多達9種,幾乎覆蓋了全部塑料類型。

報告指出,估計全球約50%人口的體內都能找到塑料微粒。

這是一場遍及全人類的塑料危機。

由於塑料無法被降解,在海洋裡不斷衝擊,或是被海洋生物吞下後,會碎裂成非常微小的塑料顆粒。

它們隨著人工提煉,進入到海產品或是食鹽裡。

有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一名海鮮食客在一年中通過海產品攝入的塑料微粒將高達 1.1 萬粒。

還有人研究了中國各地超市常賣的15種普通食鹽,同樣發現其中含有用於生產普通塑料水瓶的塑料顆粒。

在塑料面前,沒有一個物種是安全的,包括人類自己。

根據塑料的化學成分,其中最危險的物質要數雙酚A和增塑劑。

它們會在體內模擬荷爾蒙,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

破壞大腦組織;

導致胎兒性別錯亂;

早熟,刺激乳腺組織成熟;

縮短生育期,卵巢變形,不育;

增加脂肪形成,肥胖;

多囊卵巢綜合症;

乳腺癌,子宮頸癌和陰莖癌。

德克薩斯大學研究者指出,即使含量非常少,雙酚A和增塑劑也會打亂細胞功能,造成代謝紊亂。

除此之外,塑料還具有極強的吸附性。

研究發現,1克塑料微粒中含有持久性汙染物可高達24000納克。

它們具有高毒、持久、生物積累性、親脂性和疏水性等特點,在低濃度時也會對生物體造成傷害。

當塑料微粒進入人體,入侵血液循環系統,並在內臟中沉積。

長此以往,毒性不斷累積,後果不堪設想。

05

塑料危機已迫在眉睫,假如不立即採取行動,未來我們將面臨無法解決的災難性難題。

那麼,該如何避免塑料危害呢?

國際環保界有著名的3R原則:

少用(Reduce);

重複用(Reuse);

回收再利用(Recycle)。

少用: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水杯,選擇塑料包裝、含量最少的產品。

重複使用:各種塑料購物袋、包裝袋儘量不丟棄,重複利用。

回收再利用:關鍵在於分類,要知道垃圾只是放錯的資源。

最後,用紀錄片《塑料王國》導演王久良的話作為結尾:

「我們生產多少塑料,最終就會有多少塑料垃圾出現。

即便重複利用,最終還是會變成真正不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

挽救塑料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減少使用!」

資料來源:

1.北京日報,《買巴掌大的黃油,收枕頭大的箱子,過度包裝你怕了嗎?》

2.中國海洋報,《海洋塑料微塑料汙染及應對》

3.新華網,《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塑料垃圾海」令人觸目驚心》

4.鳳凰網,《觸目驚心!塑料危機席捲全球,86%的塑料沒有被完全回收》

5.紀錄片,《塑料海洋》

6.科學雜誌

7.國家地理雜誌

8.紐約時報

編輯:好書指南 微信號:aidushuba

看都看完了,還不點這裡試試

相關焦點

  • 飲用水、海鮮、啤酒裡可能布滿「微塑料」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海水之下都藏著些什麼?一幅「維納斯」用了24萬個塑膠袋,相當於每10秒鐘世界各地消耗的塑膠袋數量;一幅「神奈川衝浪」則用了240萬片塑料碎片,而這個龐大數字不過是每小時世界各地流入海洋的塑料總磅數……這些都是藝術家們用海洋垃圾做成的雕塑和繪畫,希望以此喚起更多人對海洋汙染的關注。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海洋塑料汙染嚴重綠色和平組織估計,每年有1270萬噸的垃圾進入海洋。另外,塑料製品的產量最近幾十年已經飆升到驚人的水平,人類每年生產大約3億噸塑料。據統計,2002—2012年,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比整個20世紀都要多,對動物和海洋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 地球這麼多垃圾你吃了其中一份嗎?每年產生的垃圾都去了哪裡?
    有聰明的商人甚至用垃圾餵奶牛產奶,你還別說這些商人還真洞悉了地球的奧秘。在地球看來根本沒有垃圾這一回事,動物排除的二氧化碳植物吸收還能吐出氧氣,座頭鯨隕落能形成3年的海底小生態。屎殼郎一輩子住在牛糞裡,人類瘋狂追捧貓屎咖啡。甚至幾億年動植物殘骸淤積成的石油,從1907年開始都會被人類瘋狂的製成萬能的塑料,各種飲料瓶子爽完後隨手的扔掉。
  • 北極下起「塑料雪」!塑料垃圾正在吞噬我們的星球
    連北極都被微塑料汙染了。昨天,有研究者於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一項令人不安的研究。該團隊發現,從挪威北極斯瓦爾巴爾群島收集的雪中,每升含有多達14400個塑料顆粒。研究結論是,大量微塑料被運送到高空,以降雪的形式落在格陵蘭和斯瓦爾巴德群島之間的弗萊姆海峽。
  • 華女吃了一口這個被截肢、有人全身潰爛而死!人人都可能感染,死亡率超高!
    朋友都以為Jeanette LeBlanc這是對海鮮過敏,半信半疑的Jeanette LeBlanc吃了一點抗過敏的藥物就沒管,難受的睡了過去。萬萬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天,Jeanette LeBlanc情況直轉急下,全身都出現巨大的紅斑,腿部顏色變深,而且無法呼吸。
  • 地球人丟棄的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但就像所有偉大的故事都有一個平凡的開頭一樣,這趟專屬於塑料/橡膠/合成纖維的華麗變身之旅,也始於那輛早已默默消失在巷口的垃圾車。堆積如山的塑料垃圾 | 圖源@VCG 01踏上旅程:塑料去哪兒? 03永恆的塑料:人類文明的紀念碑塑料碎片已經實現了字面意義的「無處不在」:從天上的雲中水滴到地下的石油鑽井,從數千米高的高山之巔到幾千米深的大海之淵,從赤道地區的偏遠島嶼到兩極和高原的冰層,從馬裡亞納海溝的深海動物到夏夜路邊攤上的小海鮮,大大小小的塑料碎片分布在你我不曾注意的地方,甚至也分布在你我體內
  • 塑料垃圾的危害
    塑料垃圾的危害1.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日常使用的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而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使用溫度達到65°C時,其中的有害物質就會滲入到食物中,
  • 體內現塑料垃圾,對人類或是不好徵兆
    當然,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對海洋的汙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並且如今隨著塑料垃圾的急增,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呼籲「綠色」塑膠袋等等,但是很多生活用品還是離不開塑料垃圾,所以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科學家們發現這似乎永遠都控制不了一樣,完全是在不斷增加,每年約800萬噸塑料垃圾入海,可以現象下。在自然條件下無法直接進化了的塑料垃圾還會堆積多少。
  • 十二食辰 |冬日吃海鮮,一口一個鮮!
    有著挑剔味蕾的順德人,吃海鮮那最愛的莫過於清蒸了。這次我們就來到【優食坊·桑拿蒸鮮餐廳(順德歡樂海岸店)】,解鎖順德人最愛的海鮮吃法!都說生蠔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全憑無汙染的獨特蠔場環境,這裡的每隻生蠔都清甜脆爽,新鮮肥美,絕對是誰吃誰愛。偷偷跟你說哦~吃這裡的蒜蓉生蠔千萬不能矜持,一定要一口悶!感受蒜蓉香氣在嘴裡爆炸的感覺,絕對是廣東人最愛的味道沒錯了!
  • 「塑料包裝」對人體危害全曝光,你敢看嗎?
    據《每日郵報》報導,在一封呼籲信中,10位頂尖食品安全專家和醫生都發出警告稱:在超市食品的塑料包裝裡發現了隱含的危險成分!也就說你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他們提出,在無法降解的塑料包裝裡含有毒的鄰苯二甲酸鹽,它是塑化劑的一種,對塑料起軟化作用。
  • 小心你食物中的微塑料顆粒
    微塑料顆粒已經能做到進入這些通用的食品添加劑,說實話我覺得它們很鹹。我們都聽說過令人作嘔的術語「微塑料顆粒」,正如字面意思,塑料垃圾被風化成極小的碎片通常直徑在5左右甚至更小,當我們提起它多半會關注這種垃圾是怎樣影響海洋生物的?
  • 人類胎盤內首次發現微塑料,可能來自BB霜、睫毛膏、粉底液……
    黃色微塑料,可能源於塑料聚合物及BB霜、粉底液;藍色微塑料,可能來自於肥皂、睫毛膏、眼影或其他彩妝產品。義大利科學家們表示,由於胎兒體內存在微塑料,其免疫系統一開始就會受到幹擾,對新生兒未來的影響將是長久持續的。海洋是微塑料汙染重災區為什麼胎兒體內會有微塑料?
  • 海鮮重金屬超標,正在殘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吃海鮮有幾點注意事項
    隨著穀雨過後,人們又開始蠢蠢欲動想著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尤其是市面上逐漸多起來的海鮮品種,讓人胃口大開。可喜歡吃海鮮的人,總是食用淡水蝦、淡水魚,卻很少買海水裡的海鮮,詢問一名顧客才知道。大家也不用恐慌,即便是這樣,在深海魚擺放在銷售市場之前,也都做了檢測。相關管理部門,也會根據人體健康的耐受範圍,來規定海產品。對於塑料微粒,大家可能對它不是很熟悉。它主要指的是直徑能夠小於5mm的塑料碎片,目前來看算是一種環境垃圾。
  • 你扔掉的塑料垃圾,它當做食物吃下!曾經的天堂,如今成了它們的墓地
    成年信天翁會在一星期內飛行逾16000公裡去覓食當信天翁媽媽千辛萬苦從海上把「食物」帶回餵給幼鳥吃時,它們並不知道:所謂的「食物」,其實是塑料垃圾一隻只死去的信天翁肚子裡充斥著大量塑料垃圾打火機、瓶蓋、塑料片、牙刷柄……塑料垃圾讓中途島從信天翁曾經的天堂
  • 央視曝光醫療垃圾做成餐盒,嗯?
    因為對於醫療廢品的分揀、運輸、存放和回收處理,都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和控制,這是因為在醫療廢品中可能攜帶著病毒病菌,以及各種對環境有害的殘留藥品,如抗生素等等。如果像新聞中曝光的這樣違規黑作坊型的回收,主要造成的嚴重風險,是在運輸、生產過程中。
  • 最新研究,水果蔬菜也被塑料汙染,每周吃一張信用卡的塑料
    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有人覺得,我每天在家裡吃得特別健康,怎麼可能吃進去那麼多塑料?(幾乎每天都吃)的水果和蔬菜。 除了我們經常吃的水果和蔬菜,還有很多塑料來源。 瓶裝水 人吃進去的大多數塑料,可能主要是來自瓶裝水,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水瓶中都含有微塑料。
  • 減少塑料垃圾,使用環保牙具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曾發布一則報導,稱人類生產的塑料垃圾其實已經流回到我們的餐桌,我們可能在不經意間吃回了丟棄的垃圾。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實在是太多了...以一個人為單位舉例,平均每年使用並扔掉超過100公斤的塑料製品。
  • 你以為買到了古著孤品?實際上可能是洋垃圾!
    7月26日,廣西東興,海關對7車共計75噸「洋垃圾」進行無害化銷毀。據介紹,這些走私入境的廢舊服裝來源複雜,主要是從國外的垃圾場、廢品處理廠、醫院太平間等地搜集而來,不僅有明顯汙漬,還可能攜帶病菌。2010年後,網絡上和實體店內開始出現大量外貿店,其中售賣的衣物摻雜著不少這些「洋垃圾」的影子。而因為這些商品大多時髦好看又便宜,就成了大部分青年人的最愛。後面或許是因為新聞漸漸開始曝光關於「洋垃圾」的新聞,某些不法商販就開始換了一個名號:古著,來售賣這些衣物。
  • 可口可樂被評為最大塑料汙染者 對付塑料垃圾可以從這幾件事做起
    去年,在被調查的51個國家中,可口可樂品牌的塑料垃圾也是最多的。該事件在網絡上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關於塑料垃圾,這些事情你了解嗎?最深的海底,最高的山頂,都有塑料垃圾的蹤影2019年,美國德克薩斯的探險家們成功潛到了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928米的位置,超過了1960年的世界最深記錄16米,達成了新的世界紀錄。
  • 我們用掉的塑料轉一圈回到了我們的肚子裡!
    當下正是饕客大啖生蠔等海鮮的季節,但你有想過品嘗海鮮的同時也會把塑膠吃下肚子嗎?比利時與英國的研究團隊發現,6隻生蠔中平均就含有50顆塑膠微粒,而在餐廳中,一份淡菜(又名青口)內含多達90顆塑膠微粒,常吃海鮮大餐的饕客,1年內可能將逾萬顆的塑膠微粒吃進身體裡。塑料微粒,通常指直徑小於2mm的塑料顆粒,屬於微塑料的一種,是造成汙染的一項主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