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莫奈」帶著他的朋友圈
來中國上海開展了
57幅法國國寶級大師巔峰巨作
包含《睡蓮》《紫藤》《玫瑰》等多幅巨型莫奈油畫
都將一一呈現!
據悉,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十分珍貴。
為了讓更多觀眾欣賞到這些傳世經典名作,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將攜57幅經典館藏作品亮相中國上海,我們將不出國門即能欣賞到法國國寶級印象派大師們的巔峰巨作,享受一次與印象派絕世真跡零距離接觸的視覺盛宴,走進莫奈及他的印象派朋友們為您營造的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人稱「印象派之父」。
莫奈《歐洲之橋,聖拉扎爾站》,1877
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其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他對於色彩的運用非常細膩,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的完美表達。他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莫奈的藝術生涯長達70年左右,共遺留了500餘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其間,他所創作的作品為我們呈現了一位孜孜不倦、不懈尋找繪畫風景、勇於追求靈魂主題的畫家。
在諾曼第地區,他描繪自己的成長之地;在布列塔尼、克勒滋,他首度開啟系列畫創作;在挪威、倫敦,他用畫筆描繪工業霧霾下的變形風景;最後到了吉維尼,池塘中的睡蓮、萱草、鳶尾花、百子蓮......一一躍於畫布之上。
莫奈對睡蓮的迷戀,可謂是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他總共畫過181幅以《睡蓮》為主題的作品。
1914-1915年,為了營造更好的創作空間,莫奈把塞納河畔的一棟房屋改成了畫室,為巨幅《睡蓮》組畫的問世做了大量的準備。《睡蓮》組畫成為了莫奈晚年一個成熟的作品系列,也進一步成就了他「印象派大師」的稱號。
莫奈《睡蓮池塘》,1917-1919
這幅《睡蓮》高2米,畫中淡藍色水面上盛開著潤玉般的睡蓮,而池邊的花草則按照四季時令和植株高低來種植,莫奈巧妙地運用反射原理讓睡蓮池畔的植物在水中形成倒影,以營造夢幻般的氛圍。看著畫作,就如同佇立在池塘邊,領略到的是大師精湛筆觸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唐詩意境。
莫奈《紫藤》,1919-1920
1903年,莫奈種下沿著拱形花橋攀爬的紫藤花,覆蓋住了臨水花園中的日本橋,後來莫奈便開始創作超大幅作品,這幅長達3米的巨幅畫作《紫藤》,是為數不多的莫奈大裝飾作品。此次展覽也將會呈現這幅罕見的大作。
莫奈《日本橋》,1918
醉心於大自然的莫奈基於浮世繪的靈感,在自己的花園建造了一座日本式的拱橋,並在池邊種滿了各式各樣的水生植物。1900年莫奈共創作了18張以吉維尼花園的日本橋為景觀的油畫。在《日本橋》這幅作品中,隨著光影的規律與物體肌理的走向,各種粗礦的大筆觸與零碎的小筆觸讓樹叢、水面和倒影完美地融為一體,而木橋和睡蓮恰好為容納這一切創造了各自的空間。在光與影的流動之間,給人一種無限的嚮往和稍縱即逝的瞬間印象。此次展覽將會展出莫奈的多幅日本橋作品。
莫奈《吉維尼的黃色鳶尾花》,1887
印象派運動可以看作是19世紀自然主義傾向的巔峰,也可以看作是現代藝術的起點。克勞德·莫奈的名字與印象派的歷史密切相連。莫奈對這一藝術環境的形成和他描繪現實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貢獻都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創始人雖說是馬奈,但真正使其發揚光大的卻是莫奈,因為他對光影之於風景的變化的描繪,已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莫奈《雪中的火車頭》,1875
除莫奈外,此次展覽展出的還有法國印象派大師馬奈、德加、莫裡索、雷諾瓦等印象派大師之作。
《朱莉·馬奈的肖像》,雷諾瓦,1894
《拿著扇子的女子》,莫裡索,1875
展覽信息
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
展覽時間:近日-2020年7月12日
參觀時間:10:00-18:00(17:30停止入場)
展覽地址: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外灘壹號)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巧蓉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巧蓉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