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颱風口,豬也會飛。這是雷軍的名言,也是他40歲才悟出的成功秘訣,也就是順勢而為。他37歲從金山退休,閉關三年深刻反思,自己是第一批進入計算機行業的,每天工作16個小時,被稱為中關村勞模。
可為什麼年近40,自己還是一事無成,一天晚上他悟了,是因為他沒有抓住時代的趨勢,騰訊阿里的巨大成功是因為他們乘了網際網路的東風,於是有了他的這句名言,站在颱風口,豬也會飛。
他判斷未來10年的時代風口是以手機為載體的移動網際網路,於是創辦小米,所有的業務都是聚焦移動網際網路,小米成為了世界上用最短時間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
移動網際網路不但成就了小米的雷軍,還成就了一大批年輕人,其中最幸運的當屬這兩個80後,他們創業3年多,最後離場收穫超過10億現金。
第一個幸運的80後是位美女,她就是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1982年出生於浙江東陽,畢業於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2004年畢業後進入《每日經濟新聞》經濟部成為一名汽車記者,後來又去了《新京報》、《商業價值》和《極客公園》做科技報導.
記者幹了10年,收入並沒有改觀,尤其和汽車圈那些從業者的收入相比,讓她覺得沒有尊嚴。35歲那年,她深刻地意識到靠打工改變不了命運,於是她準備博一下,辭職創業。
她在大城市的痛心經歷給了她創業的靈感,她在北京和上海都呆過,也都買過自行車,但基本上都是不到一個月她就放棄了,要麼就是被偷了,要麼就是覺得在大城市裡面騎其實非常不方便。
很多次加班回來的夜晚,從地鐵站出來時,路上沒有幾個人了,打車也不方便,自己很害怕,有時不得以坐黑摩的。
她那時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如果我像一個機器貓一樣,當我想要一輛自行車的時候,我就能從口袋裡掏出一輛自行車騎走,那該多好啊。
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歷,她把創業的方向鎖定到了共享單車,她把這個想法和自己汽車朋友圈易車網的李斌說了,兩個人一拍即合,李斌作為天使投資人給了胡瑋煒一筆創業資金,摩拜就這樣誕生了。從這一點上也看出人脈的重要性,胡瑋煒10年的記者生涯雖然沒有掙到什麼錢,但積累了寶貴的人脈。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摩拜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兩大風口,瘋狂生長。3年後賣給美團,胡瑋煒套現15億從容離場,留下的是一串串的羨慕嫉妒恨。
另一個80後的故事更加彪悍,他就是餓了嗎的張旭豪。時光回到2008年,85年出生的張旭豪當時正在上海交大讀研究生,晚上和室友們經常打遊戲到凌晨,毫無困意,就是肚子咕嚕咕嚕叫,他們打遍了學校附近的餐館電話想點份外賣,結果不是關門就是不送,搞的幾個人非常鬱悶。
但天生具備商業思維的張旭豪卻看到了其中的機會,他琢磨有咱們這樣需求的同學肯定很多,為什麼不能開一個專門送餐的公司解決同學們的痛點。說幹就幹,於是張旭豪和同學們幹起了外賣服務。
沒想到服務剛推出就格外受歡迎,張旭豪意識到這是一個大機會,他們請來了學校BBS論壇的技術高手入夥,搭建了餓了麼網上訂餐平臺,網絡訂餐系統初運營時,已有30家加盟店支持,日訂單量達500—600單。很快餓了麼的服務進入到了上海幾乎所有的高校,並開始向生活小區滲透。
2010年年底,餓了麼手機網頁訂餐平臺上線,訂餐業務不僅覆蓋了全上海,還有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很快餓了麼引起了眾多投資機構的注意,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紅杉資本都競相入股。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餓了麼成長為超級獨角獸。
最後,張旭豪選擇了賣掉餓了嗎套現離場,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以95億美金合計人民幣665億人民幣收購餓了麼,張旭豪也被稱為地球最牛85後,30歲出頭就手握幾百億現金,人們關心的是這麼多錢他可咋花啊。
這兩個80後的故事,我們除了羨慕,更應該做的是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
1、敏銳的商業嗅覺,解決人們的痛點。胡瑋煒的摩拜解決了大城市人們自行車出行不方便的痛點。張旭豪的餓了嗎解決了懶人們不愛在家做飯的痛點。
2、合適的時機幹了正確的事情,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紅利。如果沒有移動網際網路,摩拜和餓了嗎都很可能失敗,因為單從技術上就不支持他們做大,外賣服務很早就有人做過,但是沒有移動網際網路的加持,根本做不大。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是移動網際網路創造了這樣的商業奇蹟,胡瑋煒和張旭豪成功地抓住了這個風口。
3、人脈很重要。胡瑋煒如果不認識易車網李斌,就不會獲得天使創業基金,行業大佬李斌不但給了他金錢上的支持,也給了她思維上的幫助,否則摩拜不會進化的如此之快。張旭豪的餓了嗎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助力,包括技術高手同學的加盟,讓餓了嗎如虎添翼。
大家對於這兩個80後的創業故事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