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交公糧,我想70、80後都還有很深的記憶,還記得小時候,每當收完麥子,生產隊裡就會組織交公糧,那個時候交通還不發達,條件好的地區是用拖拉機拉倒鎮上,一些條件差的地區,就只能靠驢車或者人工挑了。交公糧的時候,事先得把小麥曬乾挑選乾淨,不然的話還有可能不合格。
除了交公糧之外,村裡還有一些義務工,就是每家每戶都得出勞力,50、60年代的人,應該都還記得。我們村修水庫的時候,周圍好幾個村來了上萬人,那場面是相當的壯觀。按理說糧食也交了,義務工也出了,農民老了應該有點退休金吧!但事實情況就是,農民只有基礎的養老保險,沒有也只能領100元左右,比起城裡老人幾千的退休金,實在是差距太大了。
現在的農村老人,就算自己還種有糧食,每月100元也很難維持生計,於是就有人建議,給交過公糧的農村老人,每月發1000元的退休金。這個建議很快就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但是也有持不同意見的人,因為城裡的工人,之前交的有社保,而農村老人,則只交了每月200的養老保險,如果退休金一樣的話,肯定也不合適。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我國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目前大概有1.2億,假如每人每月發1000元,那就是1200億,這麼大的一筆開支,目前國家恐怕也無力承擔,就算沒人真發1000元退休金,每月這麼一大筆錢流入市場,恐怕還會引起物價的上漲。
有人建議:給交過公糧的農民,每月發1000元退休金,可行嗎?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