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網友分享了一個故事:
他同學父母是上海本地農民,45周歲時,交了農村養老保險。60周歲,養老金每個月拿了1100多塊錢。他有些不解,家裡一個親戚繳費標準一樣,結果養老金不到200元/月。
實際上,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大家社保繳費一樣,退休時養老金卻千差萬別,高低不一。
我們先來看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根據規定,城鄉居民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而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自繳費用+財政補助)÷計發月數。
這裡面,不論男女、參保人員均需年滿60周歲才能申領養老金,計發月數是139。基礎養老金,來自於財政補助。目前,國家規定的基礎養老金是88元/月。各地區具體實施時,不得低於這個標準。
其中,
個人自繳費用指的是城鄉居民自己繳納養老保險的總金額。一般情況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的繳費金額在100元~2000元之間。
財政補助,指的是國家為了鼓勵城鄉居民多繳、長繳,予以的財政補助。比如繳費檔次100元/年,大多補貼30元/年;繳費500元/年,補貼大多在60元/年。
城鄉居民每年繳費500元、交滿15年,養老金有多少?
根據上面分析,在不考慮利息收益的情況下,每年交500元、交滿15年,其個人養老金帳戶總金額=(500+60)*15=8400元,個人帳戶養老金=8400÷139=60元/月。
而基礎養老金每個地方略有不同,導致每個城鄉居民最終領到的養老金差異很大。
比如,
合肥的基礎養老金110元/月,養老金=110+60=170元/月;天津的基礎養老金295元/月,養老金=295+60=355元/月;北京的基礎養老金830元/月,養老金=830+60=890元/月;上海市基礎養老金全國最高、1100元/月,養老金=1100+60=1170元/月。當然,如果當地是國家基礎養老金88元/月、養老金=88+60=148元/元。由此可以得到,繳費15年,每年交500元,城鄉居民養老金在148元/月~1170元/月之間。
然而,實際上很難領到最高值,大多數人可能不會超過200元/月。
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基礎養老金比較高的地區,大多經濟比較發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往往也比較高。比如上海,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分為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1700元、2300元、3300元、4300元、5300元等10個檔次,500元/年完全是屬於最低的繳費檔次。
需要注意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不一定能立刻申領養老金,還需要滿足年齡滿60周歲。
綜上所述,
城鄉居民每年交500元、交滿15年,在上海的話,每月養老金是超過1000元的,但是換做其他城市基本不可能。要不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有些是天生的。除了家庭,地域同樣至關重要,對於當今的我們來說,這就是現實。
拾壹說社保,大型國企人資工作經驗,歡迎關注、交流、評論,每天分享職場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