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樣東西日常所見,價格穩定二十年如一日,說出來你或許都不信,那就是我們每天都在吃的糧食。
20年前,稻穀價格是每擔120元左右,農民種地倒也安居樂業,如今稻穀價格徘徊在每擔133元左右,與房價瘋漲、農藥化肥劇漲無關。
你肯定給俺算錯了,俺明明交了15年,養老金怎麼可能才129元!
老大哥的咆哮聲響徹在社保局大廳,嘆息聲直擊每個老人內心的痛點,農村朋友的養老問題總是會令人唏噓不已。
如今農民也可以繳納社保,領取養老金了!可多數人仍舊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接下來【社保精算師】將用數據深度解析以下4個問題,建議將本文收藏:
1、 參保15年,為啥僅領100多元,農民養老金究竟是怎麼算出來的?
2、 怎麼參保回本最快最賺便宜?人一旦去世,錢會不會充公?
3、 參保15年和參保30年,養老金是兩倍關係嗎?
4、 新農保最高檔次與職工社保最低檔次,哪個更划算?
01、農民養老金究竟是怎麼算出來的
總有人質疑養老金算錯了,繁雜的計算公式為何搞不懂?今天我們來揭秘農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農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的支出來源於當地的財政收入,也就是說,無論你參保多少年,繳費哪個檔次,基礎養老金是在同地區完全一樣的。
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支出來源於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等,也就是說繳費年限越長,繳費檔次越高,政府補貼越高,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的總錢數/139)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