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這天,冬至。
承德市區最低溫度—13℃,最高氣溫1℃,北風0級。
避暑山莊熱河泉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霧凇。
如此美景,樂壞了遊人和攝影愛好者。
冬至這天清晨,熱河泉邊枝幹虯曲蒼勁的古樹,一夜之間變成了玉樹瓊林,晶瑩剔透的冰凌,掛滿了枝枝叉叉,使人仿佛進入了仙境一般。
霧凇就是我們平時說的「 樹掛」,是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形成的冰晶。
一般的講,形成霧凇有四個必要條件,一是要有足夠的水蒸氣,二是要有足夠的低溫,三是需要無風的天氣,否則水蒸氣一出來,就會被風吹散,第四就是要有形成樹掛的介質——樹枝。
冬至這天,這些條件恰好都具備。
首先是熱河泉。
熱河泉是燕山斷裂帶中湧出的深層高壓水泉。在早的時候,避暑山莊內有八處溫泉,都是低熱泉,溫度為4—8℃,秋冬時節,每天的清晨,都有熱氣騰騰,雲蒸霞蔚,水天一色的美景,為避暑山莊造園增加了天然情趣。
避暑山莊裡最早有八處溫泉,可惜現在水流量大的泉眼只剩下了兩個,一個是現在的熱河泉,一個在文津閣東面,其他泉眼的消失,使我們無緣再見到避暑山莊裡到處都是雲簇濤湧的壯麗景觀了。
現在泉邊的「熱河泉」石刻,是解放後所立,熱河泉名字的由來,始於光緒時期。
光緒時期,人們誤以為熱河發源於此,以訛傳訛,才有了「熱河泉」這個稱謂。
避暑山莊內的熱河泉水溫為8℃,冬季,承德最低氣溫也達到零下二十多度,其他湖面凍冰厚度為50cm時,這裡依然有泉水噴湧,霧氣繚繞,藻綠水清,錦鱗遊泳,蔚為壯觀。
大量的水蒸氣,是產生霧凇的必要條件。
關於熱河泉,按照清史專家袁森坡的觀點,在園林建築上,最初是與金山亭有關。
江蘇鎮江的金山島,位於長江的江心,康熙皇帝南巡時,多次到金山島的江天寺,金山的景色美不勝收,他為此寫了很多讚美詩:
金 山
一覽江天勝,東南勢盡收。
帆檣來極浦,臺榭起中流。
路出丹崖上,煙同碧漢浮。
登臨豁心目,浩蕩俯滄洲。
鎮江金山之西一裡,有中冷泉。一百年前,與金山同在長江之中,汲泉水烹茶,水質被譽為「天下第一泉」。
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莊,先是仿照鎮江的金山,建造了現在的金山亭。
金山亭東北面的半裡處,也有溫泉,金山亭與溫泉的布局,就是仿鎮江金山與中冷泉的意境而設計的。
秋天的時候,泉水溶溶,過了白露和霜降,這裡的重臺、千葉等荷花,依然「翠蓋臨波,朱房含露,流風冉冉,芳氣竟谷」,康熙皇帝於是在這裡修建了一座「香遠益清」。
夏天,這裡浮萍點點,灑滿水面,泛起陣陣清香,乾隆皇帝就在湖東北岸修建了一組建築,叫萍香泮。
在修建避暑山莊裡樓臺殿閣的同時,康乾二帝更是把這裡建成了一個巨大的植物園,康熙「隨樹築堤,蒼翠交映,而古幹更具屈蟠之勢」,泉水形成小溪,小溪流入湖區,溪旁林木蒼翠,枝葉扶疏。
水蒸氣附在枝枝叉叉上,就形成了獨特的美景。
中國北方的冬季,無風的天氣不多。
承德市環保部門在研究承德氣候時,提出一個「暖舌區」概念,為承德市的溫暖區,避暑山莊正處的中間。
這個暖舌區的氣溫高於周邊地方,有多種因素,期中與承德四面環山有關,群山環抱,擋住了寒風。這也是冬至這天北風的級數為0的主要原因。
溫泉有水氣,北方有低溫,湖邊樹枝婆娑,又沒有風,這就是霧凇形成的必要條件。
此外,熱河泉水除了是湖的主要來水源外,還與園中很多建築有關。
水汽蒸發,與天相接,就形成了雲。
康熙皇帝站在金山島上,俯瞰蔚藍色的湖水,白雲在水面上飄動,魚群在雲裡遨遊,寬闊的湖面上,有騰騰的霧氣升起,雲水相連,說:「仰接雲霄,俯臨碧水,如登妙高峰上,北固煙雲,海門風月,皆歸一覽」。
於是,就把身邊的五間大殿,取名鏡水雲岑。
康乾七十二景裡與「雲」有關的還有雲帆月舫、雲山聖地、水流雲在、雲容水態、宿雲簷、一片雲等等,都與這些雲水相間的美景有關。
人們常說承德避暑山莊是夏季避暑旅遊的地方,其實,冬季的景色也很美。
本文圖片由攝影師郭紅傑、劉金鐘拍攝。
由承德日報資深記者曹平宵女士轉交給我,在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