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的「共鳴」

2020-12-12 當代文學評論

文學作品的「共鳴」,肯定不是只有少數人才能產生的,不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共鳴。優秀的文學作品,是讓多數人產生共鳴,體會文學作品「當事人」的情感。如果只有少數人才能產生共鳴,證明文學作品很失敗。

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劉備帶領文臣武將創業艱辛的形象,就呈現在讀者面前。讀《出師表》而動容,也不是說非得是居於高位的人才能感受到。

朱自清的《背影》,通過對父親買橘子的動作細節描寫,使得「父親」這個形象,高大上起來,每一個讀者讀到此,都忍不住掉眼淚。

閻連科的《日光流年》,對苦難描寫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對藍四十的刻畫,更讓人悲痛。

不過我不是要列舉文學作品中的種種讓人感動的描寫,而是提出自己的一點個人偏見。

苦難文學,從相對角度上來說,「比較」好寫——加了引號的意思是,是想從另外角度來闡述,而不是說苦難文學真的好寫。像《平凡的世界》雖然技巧和文筆都談不上優秀,但之所以能獲得多數人的認可,我覺得主要的還是在於對「苦難」的「崇拜」。「苦難」一直被視為一直高尚的道德。比如說某某人受過苦,經歷過洪水和地震,挖過海河,老一輩的人這麼一講,年輕人都覺得長輩了不起。即便你不寫成文學作品,「長輩」的形象也足夠高大上。所以,多數人對《平凡的世界》能夠產生共鳴。

「苦難」其實不僅僅是一段經歷,而是大多數人的一種共同語言。只要你經歷過苦難,對方毫無疑問地就能夠理解你。當然這種苦難屬於大背景下的,比如老一輩經歷過的那些事兒,今天就是創業的艱辛了。

前幾年流行的《人間失格》,其實是少數人產生了共鳴——主要是患了心理疾病的讀者(比如抑鬱症),沒有患抑鬱症的讀者也能產生共鳴,我覺得還是同情葉藏的悲慘經歷。

其實我看《人間失格》的時候,覺得葉藏雖然悲慘,但表達情感的時候,會給人一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嫌疑」。當然葉藏的痛苦,我覺得屬於「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葉藏和一個女人一起跳水自殺未遂後,被家裡斷了供,後來有女人提供他住所和金錢資助。我對書的細節一般不怎麼記憶,反正葉藏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直有女人(或男人)關懷他。但是也正因為他獲得了很多女人愛,他反而痛苦。

《人間失格》裡面,看到作者的不斷訴苦,然後不斷地去批判周圍人的虛偽。像是學生一般。

有些人不理解《人間失格》裡面葉藏的痛苦,覺得這部小說是宣傳消極思想,頹廢思想。而反駁者說:你沒有感同身受過,所以不理解。

比如有人無法理解電影《少年的你》,無法理解校園欺凌。反駁者說:你沒經歷過,所以不理解。

我覺得一個只有少數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一種情感,這種作品是非常失敗的。

少數人經歷的痛苦,如何讓多數人體會到,這需要作者去思考。

相關焦點

  • 文學IP改編層出不窮 為何改編作品總是難以讓書粉信服
    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
  • 偉大的文學作品,應該允許讀者間的對立
    作為文學讀物的摘錄,它巧妙糅合音律、意象,像開篇就忍不住迸發的吟唱,美得不可方物,讀起來令人為之一顫,甚至驚心動魄。這是納博科夫特地為人物調配的發音。女主角需要一個「詩意、念起來節奏歡快又小巧可愛的詞」,他想到最清澈明媚的字母之一「L」,後綴「-ita」則充滿了拉丁語的溫柔,拼在一起,就有了「Lolita」。
  • 2019年掌閱文學獲獎作品匯總
    2019年8月,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等單位主辦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北京舉行,對優秀IP作品、IP作者和IP項目的進行集中表彰,掌閱獲得多個榮譽。
  • 外國古代文學名家及作品
    「學得小課堂」外國古代文學名家及作品1.史前神話① 古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英雄傳說。③ 赫西俄德:古希臘詩人,著有敘事詩《神譜》,最早一部比較系統地敘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譜系的作品。④ 古希伯來神話:《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⑤ 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又稱《一千零一夜》。
  • 漢語言文學本科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知識要點
    漢語言文學本科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知識要點一、荷馬《伊利亞特》(1-19)荷馬史詩《伊裡亞特》(共24卷,15693行。運用宗教文學中常用夢幻故事的寫法,以前隱喻、象徵等手法,具有一部宗教文學作品的特徵;素材取自現實生活,從現實出發評價人物、表示態度,富有現實感,使虛幻的的地獄具有可感性。塑造出有立體感的人物,主觀抒情色彩強烈。用義大利文寫成;兼有中世紀文學的一般特徵,也表現出新文學的特徵。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現場。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汪仕林) 12月10日,由中國作協《民族文學》雜誌社、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舉行。與會專家和學者圍繞秦錦屏的相關作品展開研討,充分肯定了秦錦屏的戲劇創作,她善於以小見大,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作為創作的原動力。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0日,由《民族文學》雜誌社和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三編輯中心主任宋娜、文學評論家白燁、《中國作家》副主編高偉、《民族文學》副主編陳亞軍、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長文恆益、《中國教育報》副編審張貴勇、江西教育出版社教育期刊出版中心副主任吳晶、深圳市作協副主席於愛成等出席研討會,並就相關作品展開研討。
  • 國外中世紀及之後時期的文學名家及作品
    「學得小課堂」國外中世紀及之後時期的文學名家及作品1.中世紀文學名家及作品但丁:義大利詩人,與莎士比亞、歌德並稱為「世界文學三大巨匠」,被馬克思稱為「2.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名家及作品① 塞萬提斯(西班牙):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堂吉訶德》標誌著歐洲長篇小說發展的新階段,堂吉訶德更是世界文學畫廊中的經典形象。
  • 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文學作品《洗河》
    當下文學作品種類繁多,每年新出版公開發行的文學作品約計在上千種左右,多元化的文學作品滿足了不同讀者群的需求,從而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文化觀。雖然在眾多類型的圖書中,文學圖書關注度不是頂部流量,但依然是圖書市場中的主力軍。
  • 淺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蝴蝶作為愛情意象的成因
    [關鍵詞]蝴蝶;意象;古代文學;愛情[中圖分類號] I206.2-4[文獻標誌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8-0226-02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漫漫長河中,縱觀古代文學作品
  • 「魏州杯——生態文學作品」 徵文活動在京啟動
    據悉,此次徵文面向全國,作品以反映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文學原創作品為主,包括報告文學、散文隨筆及詩歌等多種文體。本次徵文共設一二三等獎9名、優秀獎若干名,獲獎者將獲得證書及獎金鼓勵,獲獎作品將結集出版。 徵文時間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8月31日止。
  • 10部必讀美國文學經典作品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說:「一切現代美國文學來自一本書, 即馬克·吐溫的《赫克爾貝裡芬歷險記》……這是我們所有書中最好的。一切美國文學都來自這本書,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後,都不曾有過能與之媲美的作品」。Martin Eden by Jack London 《馬丁.伊登》 傑克.倫敦著 在美國文學發展史上,《馬丁·伊登》起著先驅作用,後來不少描寫「美國夢」破滅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響。
  • 文學IP作品改編電影,華夏星光文學與電影系列活動舉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近日,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華夏星光文學與電影系列活動談文學IP作品改編電影主題沙龍在華夏星光影城舉行。文化學者胡野秋、影評家王樽及影視編劇孫海帆出席活動並分享交流。▲主持人與嘉賓交流活動首先播放了由經典文學IP改編而成的電影片段,片段欣賞完畢後,胡野秋點評道:「這些年的熱門文學IP改編嘗試,大多屬於網絡文學改編,本身具有一定的熱度,在大流量加持下,已經逐漸變成了『粉絲影視』,路人並不買帳,甚至有時粉絲也不滿意。」
  • 「情感」不是文學的審美特徵
    再看看什麼是文學的審美。依據「審美是物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這一命題,從閱讀的角度,我們認為,文學的審美是文學作品與讀者之間的情感系。有「文學的欣賞,也就是文學家從情感的表現出發,經由客觀化的形象塑造,最後達成與欣賞者情感交流與共鳴的活動」佐之。現在能說文學的審美特徵了。
  • 2020年度「城市文學」排行榜入圍作品名單
    「城市文學」排行榜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的原則,探索城市精神和價值觀,鼓勵題材、主題、風格的探索和創新,聚焦城市經驗書寫、城市人物群像塑造、城市審美多元化呈現,深入發掘反映時代變革、體現時代精神、記錄城市發展軌跡且充滿現代意識、與時俱進的優秀作品。2020年度「城市文學」排行榜,本社再次力邀50家國內知名文學刊物共同締造這份特別的文學榜單。
  • 駐馬店市作家田春雨作品再登名刊《北京文學》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日前,西平縣作協主席田春雨的詩歌作品《驚蟄》、《詩五首》分別刊發於2020年第7期《北京文學》和2020年第4期《北方文學》。大型純文學期刊《北京文學》創刊於1950年,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大核心期刊。創刊至今發表了大量文學名篇、發現和培養了大批文學新人。原由黑龍江作家協會主管主辦的《北方文學》雜誌創辦於1950年,現屬於中共黑龍江省委奮鬥雜誌社主管主辦,是新中國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文學期刊之一。據了解,這已是田春雨在《北方文學》雜誌上第四次發表作品。
  •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前的文學發展——浪漫主義文學運動
    再一方面,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秩序的建立,直接為資產階級個性的產生提供了社會條件,資產階級社會的現實又不斷使這種個性的發展和大量衍生有了良好的溫床,而資產階級個性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感情的膨脹、自我之愛、自我崇拜的盛行,正構成了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不斷產生和深受歡迎的社會心理的基礎。
  • 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在此期間,傑克重拾文學之筆,開始寫小說,發表在網絡文學平臺「起點國際」上。「我的作品分成兩個系列:吸血鬼系列和龍系列。一個來自西方的民間傳說,一個來自中國的傳統神話。主角的身上都背負著巨大的秘密,去趕赴一場奇幻的探險之旅。這種融合神話和傳奇色彩的故事,在東西方都很受歡迎。」傑克說。
  • 2020年《廣西文學》年度優秀作品揭曉
    人民網南寧12月18日電 2020年《廣西文學》年度優秀作品日前在南寧揭曉。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和專業、嚴謹的精神,評委們從《廣西文學》2020年刊發的小說(含小小說)、詩歌、散文、評論、報告文學作品中,最終評出優秀作品獎14篇。
  • 殷健靈:教孩子從文學作品中尋找人生答案 | 青苑線上小講堂
    本期直播,我們力邀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2015年度「中國好書」獲得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與大小讀者分享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告訴孩子,該如何理解文學作品的宏大主題;幫助孩子應對校園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成長難題;與家長和孩子共同探討,該如何以積極陽光的心態度過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