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投資起源於美國,國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過7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私募股權投資(PE)作為一種獨特的投資機制,其不僅有投資期長、補充資本金等好處,還可能給企業帶來管理、技術、市場和其他企業所急需的專業技能和經驗。
在美國,PE基金的出現成了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大批企業如微軟、雅虎等都是通過PE基金的支持而迅速成長為知名的跨國企業。而縱觀中國私募股權投資30多年發展歷史,行業真正快速發展是在2009年深圳交易所創業板的推出之後,也創造了2010-2012年的全民PE時代,2013年的IPO暫停給火熱的PE投資潑了一盆冷水,隨後新三板全國擴容與2014年初的IPO重開,股權投資熱情逐步重燃。
谷銀基金成立於股權熱情重燃的2014年初,依託專業的團隊和穩健的投資風格,谷銀基金專注於人工智慧、大數據、雲技術、先進位造、消費升級、網際網路+等行業的投資與研究,重點關注擁有創新型技術或顛覆性商業模式的成長型企業以及擁有可持續的市場競爭地位的成熟型企業。經過六年的發展壯大,羲和科技、海量孵化器、中馳車福、畢卡索等多家公司已經成為谷銀基金投資的明星企業。
立足投資能力圈,力爭成為私募領域頭部
截至2019年末,谷銀基金歷史上累計投資管理的規模已經接近30億元(包括公司、關聯公司、合夥企業等),最近三年規模保持增長,三年累計增加7億元左右,谷銀基金一直以「務實、夯實、平實」為理念,對標的選擇的策略是「不從零開始」,志向是緊跟國家戰略布局,堅持引導產業內的價值投資,不做機會投機者,力爭成為私募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的頭部公司之一。
優秀的人才是一家機構得以高速發展的核心所在,谷銀基金核心成員平均行業從業經驗均在15年以上,投研的核心成員大部分都來自於券商研究部門和實業領域。從投資的「能力圈」來看,目前主要覆蓋的行業領域包括醫療、生命與健康、泛金融、高端製造、TMT與人工智慧等,外部智庫方面,藉助於中科院、國防軍工院所、賽迪研究院等機構。
谷銀基金執行總裁廖深先生擁有金融及法律專業背景,擁有十二年金融和股權投資工作經歷,有著豐富的企業管理及基金管理經驗。廖深先生先後任職於中國兵器發改局、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銀河證券等機構,精通企業投資分析、企業管理諮詢和企業資本運作,熟悉境內外資本市場,擁有廣泛的行業資源。在大數據、電子商務、消費升級、人工智慧等行業以及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參與了多家企業的融資、併購重組以及 IPO。
多年的市場投資經驗,廖深先生也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風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不熟悉的行業不做;第二,不跟風口;第三,想好了規劃好了退出的路徑後再談「投資進入」的事情;第四,目前主要聚焦在:生物技術、高端製造、大消費、泛金融等領域。
全球發展視野,聚焦高頂尖水平科研及技術轉化
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一個年輕的嶄新領域。谷銀基金的進入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中國需要專業、規範、穩健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站在全球發展的視野,進行全產業鏈的價值創造,同時借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企業在全方位競爭中形成自有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谷銀基金的使命與責任。
成立六年以來,谷銀基金一直圍繞國家利益和意義的行業進行投資,希望通過投資能提高頂尖水平的科研及技術轉化,能提升國家「硬科技」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此外,谷銀在投資中也一直秉持著「三不做」的原則,即不熟悉的行業不做、公司內外研發力量和資源覆蓋不到的領域不做、不能給被投項目賦能的不做。
對於投資理念的踐行,谷銀基金也有著自己的獨特方式,第一,與多家知名投行機構、行業研究機構、國家權威智力資源等合作,分享信息、綜合評估,以提高決策水準;第二,公司股東及多位合伙人擁有實業/國資金融背景,並匯聚地方金融局及浙閩贛晉商會資源等,可以充分賦能公司;第三,與多家高端投資平臺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係,與航天科工資產公司、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中國兵器產業基金、中科院資產管理公司等,形成了較有利的業務合作紐帶。
從投資標的分布行業來看,谷銀基金主要聚焦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技術、智能製造、消費升級、醫藥醫療與健康、網際網路+等行業的投資與研究,重點關注具備填補國內外核心技術空白的高科技成長型企業及能夠引起行業顛覆式變革的商業模式創新型企業。
對於選擇上述行業的原因,谷銀基金介紹,首先現了國家利益及意義所在;其次,通過這些方向的投資,能提高頂尖水平的科研及技術轉化,能提升國家「硬科技」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第三,這些行業谷銀的能力圈可以覆蓋到、退出的路徑也可以有多種選擇。
邏輯性居首位,能力圈本身即風控
對於一家股權投資機構而言,投資項目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體的成敗,在項目篩選上,谷銀基金有著一套科學的篩選機制,通過嚴格的程序和標準來評判所面對的企業。在投的項目基本都經歷多輪的評判過程,其流程主要為投資平臺引薦項目--內部篩選--外部專家會診--行業口碑了解和調查--投資決策委員會審議--被投項目負責人最後答辯。
對於其優勢,谷銀基金介紹到,首先體現為採用內外腦相結合的方式,始終不離開能力圈進行投資;其次,始終把「邏輯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關係放在第一位,任何情況下不做緊急項目/快進項目,避免了「深坑」的可能;最後,在落實投資中踐行「綜合賦能」,能賦能就是相互需要、相互促進,只有真正相互需要,才能投出好的項目。
投資成績勝敗在於投後管理和風險控制,在風控上,谷銀基金的能力圈本身就是風控,一般都儘量做主投方,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做跟投。為了更好的避免出現項目投資失敗的風險,谷銀基金有著四步走策略,第一,沒有想好規劃好退出路徑的不投;第二,注重研究和時間複利價值規律的反證,就不會輕易「被忽悠」;第三,分階段劃付投資款,步步印證,步步體現風控;最後,加強投後管理,有專人定期跟進。
看好人工智慧投資趨勢,科技加速行業顛覆
隨著5G商用步伐的加快,科技行業發展速度和關注度也與日俱增,對此,谷銀基金介紹,科技的進程會極大地加快,行業內的顛覆性會越來越多,人工智慧、VR技術、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技術會得到極大的發展,此外,部分技術對新材料的需求也會更多、更大。
作為炙手可熱的前沿技術之一,人工智慧一直都備受市場關注。疫情之下出現了不少新的AI應用場景,如無接觸體溫檢測、AI輔助診斷、機器人噴灑消毒液等,對於疫情後人工智慧的發展,谷銀基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線上化」會變得更為廣泛和易接受;第二,人工智慧對人工的替代會更為普遍;第三,技術重要,但對行業的組織能力、產業的變現能力會變得更重要。
新年伊始,資本市場發生了很多突如其來的變化,對於如何看待2020年私募股權投資的機遇與挑戰,谷銀基金介紹,增發、併購的新規增加了更多的出口機會,外資的準入,優質供給力量增加,對整個資本市場和資管行業的質量帶來了極大的提升。整個資本行業目前正在攤大餅的過程中(利率市場化、利率下降趨勢中),同時質和量也在一起提升。
對於後市私募股權的投資機會,谷銀基金認為,可利用政策的勢能,加快退出和周轉,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強者會有大量的承接機會。資金會向優勢企業聚集,正可以順勢而為,外資環伺,內資強強聯合。最後,在機遇和挑戰面前,應加強自己對行業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時刻深度思考,有準備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結語
從2014年成立至今,谷銀基金從根本上打牢公司的投資文化和發展根基,專注於特定領域投資、專注於投資能力培養,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協同凝心聚力,品牌形象迅速崛起,也吸引了大批投資精英爭先加入。
精耕細作六年,谷銀基金依託其專業的投研團隊、專業的項目渠道,專注於對高端農業高科、生物技術、TMT、醫藥醫療、新能源、新技術等高科技行業的股權投資與基金管理,實現資本與高科技產業的無縫對接,為投資者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中國的私募市場正在變革中越來越走向成熟,谷銀基金承載著投資者的託付與期望,將全力實現財富的健康增值,從而為投資者創造最大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