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臺劇《想見你》大火,在豆瓣已經創下49萬人次評價,9.2的高分。劇中主角許光漢、柯佳嬿也收穫大批粉絲,甚至劇中配樂《Last Dance》和《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也火爆各大短視頻平臺,堪稱現象級電視劇。
《想見你》的熱播同時也讓無數觀眾回憶起包含著自己青春與回憶的一系列臺灣青春影視劇。一位穿著黑白制服打著領帶騎著單車的少年,亦或是一位穿著校服裙子陽光下羞澀撩頭髮的少女。當我們回顧這些經典,心底總是會湧上一些場景、一點回憶。
談論臺灣青春影視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一個標誌。
九把刀:「青春的陣痛就是女孩永遠比男生成熟」。
多少人遺憾自己的青春沒有這樣的回憶,但是不論誰在看到電影末尾的婚禮場景,都會在心底浮現出一個出現在自己生活的人,《那些年》講述了一個浪漫卻帶著點憂傷與心酸的故事,沒有拍攝技巧,只是用這樣的一個故事牽起了大家的共鳴。
《不能說的秘密》是臺灣標誌、青春標誌周杰倫的作品。音樂才子周杰倫用自己的完美理想塑造了一個完美的故事,一部不談及金錢和性的青春電影。在悲傷音樂中講述的一個超時空的愛情故事,配上「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與你躲過的屋簷」。音樂之於青春、愛情的意味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你回去的路上,下起來的小雨,是一種怎樣不可觸碰的存在」。那個讓你心疼的路小雨不像沈佳宜那樣在眾人之中閃閃發光,但是卻疼到了你的心底。
出演《不能說的秘密》的桂綸鎂一度成為臺灣青春女神的代名詞,「初戀」、「青春」類似的標籤一直伴隨著桂綸鎂的成長道路。對於桂綸鎂而言,進入演藝圈是一次意外,而這次意外同樣也開啟了臺灣青春影視。
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還是一名高中生的桂綸鎂被正在尋找自己電影女主角的易智言導演發現 ,在經過一系列表演課程的培訓之後,桂綸鎂順理成章的在與陳柏霖搭檔主演的青春愛情片《藍色大門》中飾演了女主角孟克柔,自此開始了個人的演藝生涯。本身就是高中生的桂綸鎂,將青春的純淨、真實和青澀演繹得恰到好處,而她對於青春的困惑、執著和隱忍,也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共鳴。臺詞中那句「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時至今日仍經常被引用。
《藍色大門》無可爭議地被視為21世紀臺灣青春電影的開山之作,它引發了當時臺灣青春電影的熱潮,也使臺灣電影走出了90年代的低谷。這類電影的持續產出也讓臺灣被貼上了大量「青春」的標籤,誕生了一系列青春電影,此番熱潮持續了10年之久,在《那些年》熱映時一度到達頂峰,此後觀眾似乎陷入了審美疲勞,而電影中只是充斥青春情愛的淺易劇情也讓不少觀眾產生反感。人們的目光開始更多的投向探討社會、探討人性的電影之中。
而《想見你》的出現重新開啟了這扇「藍色大門」,雖然包含著懸疑、時空等要素,但其青春愛情的內核沒有變化,少男少女之間的相互救贖還是令人動容。
青春是無法定義階段的,正如「提筆就老了」,當你選擇提筆記錄時,青春早就過去了。青春是一種懷著熾熱燃燒的心情,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火就不再燃燒了。你甚至不知道是因為沒有燃料了,還是沒有外部的空氣。這熄滅的過程往往是在發生了一件簡單的事情後,那一瞬間你冷靜了,決定把過往的人或事放下或者重新拾起。
那件事或許是某次深夜一個人回家的路上,或者是某一天抬頭望天看見了一片雲,亦或是坐在地鐵上突然發呆的時候。在那一刻你清楚地感受到了時間在你身邊划過,你開始在乎時間,你決定穿上西裝或是高跟鞋,你開始裝作是一個成熟的大人。
青春電影的存在就是讓這些「成年人」重新感知那股熾熱燃燒的火,讓你回到那個熾熱的夏天,有風聲、有蟬鳴、有口哨、還有心跳的聲音。
對於青春電影,你還有想要分享的嗎?
歡迎留言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