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是增強數字驅動、保險服務能力的關鍵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 迄今已連續舉辦二十二屆。是每年定期在北京舉辦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國際盛會。第23屆科博會2020中國金融論壇定於9月18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出席會議並發言。

以下為會議實錄:

感謝主持人的熱情介紹。剛才聽了李行長、蔡主席演講很有啟發,我想結合保險工作,談談保險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助力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是最熱的詞彙,如何把握好數字經濟發展這個脈搏,擁有數位技術,防範金融風險,更好的服務金融業、保險業轉型升級是我們要重要考慮的問題。

第一,要全面地把握數字經濟時代的脈搏,分享數字紅利。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國民經濟中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聯合國貿發會有一個數字統計報告,全球數字經濟規模要佔GDP4.5%到15%之間,為什麼差距那麼大,這也是數字造技術造成的,有些國家發展比較好,有些發展比較低,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權威統計數據表明,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是35萬億,佔GDP36%左右。還有一個統計,對未來的5年左右的時間的預測可能會有一個高速的發展。可能五年之後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規模會達到60萬億左右。

這個預測,我相信是基於我國數位技術廣泛應用,以及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廣泛的嵌入到生活當中所帶來的。大家知道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專門提出了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面對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的新基建進行了全面部署。我了解各省都根據需要安排了一些新基建的項目。重點是瞄準了5G和5G網絡建設、人工智慧,包括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等。

隨著全球新一輪的數字經濟浪潮,我國發布實施了新基建一系列的國家政策。領先實現5G網絡的全面覆蓋,並藉此加快實現我國金融業、保險業數位化的轉型升級,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目前作為重點的5G網絡基站建設,正在加快的推進,預計未來3到5年5G網絡新基建就會全面的普及。新基建極大推動以5G網絡為基礎的數位技術生態和數字產業鏈的構建,進而使數位技術賦能金融與金融相關的一些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融合。金融業從中會有很大的發展,從中藉助科技,實現政策性的紅利。

第二個問題介紹一下,要做好保險業的數位化轉型,我們要做哪些工作?要紮實的做好轉型工作,必須要強化數位化轉型。大家知道保險業作為金融業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已經是第二大保險市場,科技賦能保險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將是我國保險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尤其是疫情發生之後,無接觸經濟出現,要保持社交距離,數字經濟、移動網際網路給保險業帶來一個發展的契機。今年1到7月份,保險業也沒有因為無接觸,不產生業務增長。恰恰相反,隨著數位技術廣泛應用之後,保險業的增長還是穩步的提升。第一季度是增長到4%左右,第二季度增長7%左右,我預計全年保險業應該有一個雙位數的增長,在疫情條件下實現這樣一個增長是難能可貴的,得益於數位技術廣泛的應用,取得這樣的業務增長。下一步,一定要牢記保險與科技融合發展的使命,把數位技術的發展機遇應用好。保險+科技戰略布局為保險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動能,重塑了保險業商業生態,數位技術的快速跟進是保險業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激活和創新活力的助推器。面臨著新技術浪潮,傳統保險,在線保險以及專業的中介機構,要密切關注數位技術發展的趨勢,發揮保險的賦能優勢,攜手並進、合作創新,逐步推進整個行業的供應鏈、數位化的轉型。

這一點上應該得益於很多科技企業,衝勁很強,積極與保險業加強這方面合作。現在有一些保險公司把原來的保險主業,投資主業都逐步轉化成了保險+科技,投資+科技,投資數位化轉型,實現了保險業雙輪驅動+科技發展這樣一個模式。給大家舉個例子,平安保險以前是搞保險銀行投資,現在就是按照科技型的金融機構這樣的方式發展。當然也是一個金融控股公司,同樣情況下沒有科技的支撐,實現這樣一個發展是非常艱難的。所以科技數位化轉型是保險業一定要牢記的使命。

第二是要牢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增強數字驅動、保險服務能力的關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5G技術、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必將將數據智能、網絡協同融合發展。數據的理念逐步加深,數據產業和要素市場的配置、優化和完善。保險行業內外數據開放,共享以及流動性越發活躍。因為,保險是靠數據來吃飯的,沒有數據,產品品定價沒有基礎。所以大數據對保險業定價至關重要。這些數據產業鏈、供應鏈構建作為一個生產要素,推動保險業、金融業加強風險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數位化轉型將驅動金融運營和服務同樣不斷的進行升級。從金融業來看,金融是數據密切的行業,其實管理風險主要是靠數據,靠數據來運營。數據驅動下的金融業將會是更多金融創新,在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金融業、保險業獲得大量創新成果同時,一定要強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我們這次會議是由科技部、知識產權局聯合主辦的,我在這裡特別強調了,要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據我所知,有很多一些保險機構及時進行智慧財產權註冊,中國人壽、平安都有數萬件智慧財產權的註冊,特別是專利註冊標準的制定權,製作權等等。這些都是保險業在服務新經濟時代的要素生產要件。通過申請專利,商標註冊等方式,保護好自主創新的產權成果,建立起自主技術標準的體系,來替代對國外有相關技術的依賴,解決技術卡脖子的問題。

樂觀地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我國自主創新的能力將有更大的提升,構建協同金融新生態,也會進一步加快速度。

第三點我們要牢記保險價值的規律,提升在線服務、數據處理的能力。因為保險的規律是服務經濟的發展,尤其疫情暴發之後,雲上化、服務化、無接觸,給保險營銷帶來困難,同時數位化的運行之後也解決了營銷的難點、痛點。尤其是區塊鏈服務風險管控,因為我們有些中臺和後颱風險管控完全依靠數據。通過大數據運算和處理可以有效的防範風險。雲計算、物聯網服務消費金融,健康產業,汽車行旅這些產業,數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數據技術實現了數據收集,客戶的畫像,場景分析以及策略的設計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推動了保險服務的運營方式,高效而且多元化,多元化的保險生態對接了服務實體經的方方面面。

數位技術也重塑了保險價值鏈,以數位技術支撐實現了保險服務鏈條外延,保險利用了生態化連接,加快了保險服務觸達消費者的多維度,進而提升了連接的密度。保險業也進一步的堅持了用戶需求為核心,通過數位技術提供的交互和快速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優化了客戶服務的體驗,提升了保險消費者獲得感,進一步豐富了保險產品,全面提升了保險服務的全面性。以客戶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來發展人們所需要的保險產品,尤其是健康保險產品。

這是我講第二點,第三點是最後一點。要強化監管的力度,全面的防範市場風險。因為做監管就要講監管,如何監管剛才我聽李行長談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監管要把握程度,不是硬性監管就會達到理想的初衷。法律法規市場規則新技術共同作為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下的新金融體系平穩運行,這提供了建設的基礎。依法監管,要面對新一代網絡技術的升級和影響,監管方面要積極統籌規劃,從風險管控、信息保護、正向創新三個維度來綜合施策。

一要發揮新基建對保險風險管理,底層技術的支撐作用。在保險業新技術這種手段,打造的監控網絡,為保險機構反欺詐起到一個防火牆作用。

第二個是人工智慧、5G、大數據為技術支撐的金融新基建基礎之上,保險公司得以精準識別風險,進行了風險預警,達到了服務精準性和防範風險的準確性。

第三個就是在新基建作為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增長點,金融業整體風險管控,特別是行業合規軟體,以及高效的發展,持續的推進底層技術創造了一些條件。在加強監管第一個方面內容。第二個要注意信息的保護,規範這個數據商業化運行。在金融大數據的應用當中,未來對信息技術獲得性大幅度提升,有望打破金融業數據融合應用渠道不通的局面,作出不同金融業態的數據壁壘,化解了信息孤島的問題。

現在多元化的金融生態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全社會的信息不能夠共享,甚至部門信息、部門數據技術都是部門化,這個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前不久我得知上海對政府這種信息全面的開放,北京市也提出了關於區塊鏈服務這個城市發展的布局。這些都為下金融業服務經濟發展,高質量發展都會創造一個條件。我們要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前提就是要有一個高質量轉型升級。低水平轉型升級將會帶來諸多問題,拖了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後腿,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新基建其中有一條加強數據中心的建設。

第三點規範和引導信息科技守正創新,一個是要積極擁抱新科技,第二個要充分評估技術和業務融合,潛在的風險。包括審慎、包容、彈性的創新,既要劃定剛性的底線設置,一些硬條件的要求,同時我們要設置柔性這樣一個邊界,預留出充足的發展空間,努力打造符合國情與國際接軌的科技創新的工具,做好監管沙盒試點和推廣,試點六個省市要做好監管沙盒的試點,三要利用科技將金融科技價值發揮在實體經濟中,這些關乎到民生各個方面,可以推進金融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周延禮:充分發揮保險功能 構建以保險為核心的康養生態模式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日前在「中國健康保險論壇暨中國健康保險藍皮書發布會」上指出,「商業健康保險是醫療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他看來,當前中國商業健康保險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其中最突出的是商業保險供給能力不足,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保險產品發展滯後,想買的保險買不到、買不起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 「雙輪驅動」+「數字科技賦能」邦邦好朋友大會暨科技賦能生態大會...
    人保金服副總裁、邦邦汽服董事王俊在大會開場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面對數位化創新浪潮,人保金服聚焦車生活,希望通過邦邦汽服延伸保險關鍵上下遊產業鏈,形成科學生態布局,形成強大的科技研發和服務體系。
  • 平安產險連續第五年獲評「A類」:穩健發展、優質服務背後的數字驅動
    (原標題:平安產險連續第五年獲評「A類」:穩健發展、優質服務背後的數字驅動)
  • 財聯社保險早會(11月10日)
    政策方向央行部署存款保險標識11月28日統一啟用銀保監會擬修改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保險業協會擬牽頭改進車險績效考核行業動態廣東銀保監局提醒:保險惡意投訴三大新變化周延禮:2035年中國有望成全球第一大保險市場周延禮:商業保險市場未來3至5年規模將超兩萬億元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三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並已進入大規模商用時代,為保險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驅動,科技與保險的關係已從「顛覆」到「賦能」到「融合」,從競爭走向緊耦合。  面對行業發展新趨勢,國際領先的保險企業都通過實施全面數位化、科技化戰略,全方位、多領域、全鏈條、多舉措進行轉型升級。對內深耕專業,全面創新;對外客戶驅動、打造生態。
  • ITC+DIA 2020 World Tour盛大開幕,保險科技的未來路在何方?
    近幾年國內市場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國家先後出臺一系列重大戰略、規劃和舉措,大力推進科技+保險的創新,並鼓勵業內人士積極探索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發展。同時隨著國內消費者的保險需求與日俱增,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龐大的市場基礎也使得保險科技在我國得以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 周延禮:保險通過發揮投資保障功能對大健康事業發展有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延禮出席,並發表題為《保險與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生態 》的演講。周延禮表示,保險通過發揮的投資的保障功能,特別是在預防保障等這些方面,對促進大健康事業的發展是有重要的作用。
  • 「保險+科技」的破局之道——訪匯才控股集團總裁、匯智保險智庫...
    在此基礎上,匯才控股集團的轉型升級,主要聚焦於兩條生態鏈的打造:首先是當前的核心生態鏈,即涵蓋了產壽險分銷、產壽險再保險安排、保險公估、保險培訓與諮詢、保險智庫、保險科技服務平臺等方面內容的保險分銷服務鏈垂直整合平臺,凸顯的是「科技+保險+核心產業鏈」之間的關係;其次是延伸生態鏈,涵蓋了人身險後服務(醫療、健康、養老等)、財產險後服務(車險後服務、防災防損風險管理服務等
  •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圓桌會議
    張可  主持人周康:各位好,今天圓桌論壇的主題是科技保險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從第一位嘉賓開始,胡院長您作為學術和高校的學者,請您談一談科技保險未來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第一,科技保險能為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風險保障,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第二,科技保險為科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眾所周知,高科技產業的最大特徵就是高投入和高風險,科技保險的保障功能以及保險資金的長期性和穩定性特徵正好可以契合高科技產業發展上述需要。  第三,科技保險為科技產業發展提供附加服務,比如說可以給科技產業發展提供增信服務等。
  • 中國太平硬核展示國有險企擔當 加快培育科技核心能力 科技賦能...
    來源:金融界網站9月上旬,將有一大批保險科技服務成果亮相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打造的暢通雙循環、科技引領的保險服務場景,將充分展示中國保險業科技服務成果。作為中資保險行業國際化發展的「先遣隊」和「排頭兵」,近年來,中國太平積極擴展「一帶一路」沿線服務網絡,進一步增強中國太平境外服務水平,為「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項目提供風險管理、保險及再保險安排、損失評估等全方位保險服務。
  • 財聯社保險周報(12月7日)
    21萬元海外保險安聯擬收購西太平洋銀行一般保險業務怡安為中小企業推出數字網絡保險美國保險科技公司Cover Genius與電子商務平臺Shopee達成合作保險科技公司StartupCare推出健康平臺bluum保險科技公司Cover Genius與Shopee達成合作新加坡患者服務智能供應商
  • 發揮AI和大數據積累優勢,擁抱保險科技3.0時代——專訪水滴公司CEO...
    原創 羅葛妹 天下銀保編者按:保險科技是「保險+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是驅動保險業轉型升級轉型的重要引擎。「科技+保險」是保險數位化的支撐,也是保險業融入數字經濟浪潮的必由之路。
  • 2020中國保險年度排行榜發布
    中國人壽積極運用數位技術快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強力發揮科技賦能作用,有效保障業務發展和客戶服務。「科技國壽」建設成果加速投入應用,從容應對了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線上銷售、線上服務等全方位考驗,公司經營運行有序有效,科技實力加速轉化為生產力,科技賦能躍上新臺階。
  • 瞭望丨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執行長 謝永林:為服務國家、服務...
    其中,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數連續兩年全球排名第一,數字醫療科技專利申請數全球排名第二  ◇企業只有把自身發展融入國家命運、民族復興,才能基業長青1988年,平安孵化於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蛇口,是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此後,平安開創保險行業多個「第一」:第一次把個人壽險營銷團隊引進國內、發布中國壽險業第一個個人營銷體制章程、第一個啟動產壽險分設……平安通過先行先試,為中國保險行業「破冰」發揮作用。
  • 企業與委員共話老年保險市場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日前在「中國健康保險論壇暨中國健康保險藍皮書發布會」上指出,「商業健康保險是醫療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他看來,當前中國商業健康保險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其中最突出的是商業保險供給能力不足,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保險產品發展滯後,想買的保險買不到、買不起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 科技驅動 數字賦能 國美線上平臺強勢發力
    國美線上線下雙平臺生態如何實現數字經濟的賦能,如何有效整合平臺與廠商、用戶三者關係,真正實現命運共同體?作為34年深耕零售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全新生態平臺,國美給商界提供了一份案例樣本。國美線上持續發力 戰略布局釋放消費勢能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零售業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 中國平安榮獲「中國生產力發展十大卓越企業」
    本著「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理念,中國平安積極投入科技研發,深化「金融+生態」戰略,在金融科技、醫療科技、其中,金融科技專有技術申請數連續兩年全球領先,數字醫療科技專有技術申請位居全球第二位。
  • 車車張磊出席ITC+DIAWorld Tour 中國峰會,分享保險科技創新模式
    原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兼副主席周延禮發表致辭。InsuretechConnect(ITC)顧問RobertCollins、i雲保創始人兼CEO李哲、太平洋保險創新孵化中心總經理林礪等來自海內外保險行業的眾多大咖圍繞「中國保險科技:賦能與創新」這一主題展開巔峰對話,縱論中國保險科技發展。車車科技CEO張磊受邀參加峰會,並就保險科技創新模式為題展開主題分享。
  • 值得買科技CTO劉峰出席2020數字經濟產業峰會:以科技驅動消費升級...
    12月1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總決賽暨2020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在湖南株洲舉行。值得買科技獲邀參加,並憑藉旗下「星羅——以技術驅動的商品與媒體匹配的全鏈條服務平臺」,獲得大賽頒發的「信息消費產品創新獎」。
  • 施耐德|收購ETAP,增強電力數字孿生能力
    施耐德電氣持有ETAP的控股權 合併的數字產品將: 簡化日益複雜的關鍵任務電源系統 加速並改善可再生能源,微電網,燃料電池和電池存儲技術與電網的集成 為綠色數據中心,彈性電網,脫碳運輸和能源發電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