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平硬核展示國有險企擔當 加快培育科技核心能力 科技賦能...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9月上旬,將有一大批保險科技服務成果亮相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打造的暢通雙循環、科技引領的保險服務場景,將充分展示中國保險業科技服務成果。

2020年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作為2020年服貿會八大專題展之一,以「新金融、新開放、新發展」為主題,共邀請到近150家國際國內金融機構參加線上線下的展覽展示,含26家世界500強領先金融企業。

中國太平作為參展商代表之一,應邀參展。中國太平於1929年在上海創立,是我國歷史上持續經營最為悠久的民族保險品牌,是我國唯一一家總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業。中國太平傳承著紅色基因和民族血脈,立足香港,跨境經營,服務全球。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太平快速發展,連續三年進入世界500強,2020年列392位,已經成為一家擁有50餘萬名內外勤員工、26家子公司和2000餘家各級營業機構的大型跨國金融保險集團,經營範圍涉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北美、歐洲、大洋洲、東亞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截至2020年6月底,總資產達9145億元,管理資產超過1.6萬億元。2020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1240億元,賠付支出233.5億元,提供風險保障126萬億元。

服務「六穩」「六保」顯太平擔當

今年以來,中國太平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聚焦「六穩」、「六保」大局,以實際行動踐行國有保險企業責任擔當。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太平強化央企責任擔當,利用跨境經營優勢,部署全球採購防疫物資,緊急馳援武漢抗擊疫情,捐贈現金1000萬元,捐贈保額1.15億元,向261名醫護人員支付贈險賠款1805萬元。累計對外捐贈口罩35萬個、防護服3300套、醫用手套3.9萬套。全系統捐款近1400萬元。全力支持香港抗擊疫情,及時擴展疫情保險責任,延遲繳納保費,推出在線醫療諮詢、緊急救援等服務,捐贈流動醫療車和防疫口罩。統籌有效防控和有序復工,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有效防控疫情、加強精準服務、穩定業務增長的專項政策,保證線上客服運營不中斷,並率先恢復業務經營。精準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創新開發系列專屬產品,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決戰決勝扶貧攻堅;發揮保險長線資金優勢,滿足企業低成本融資需求,為促進「六穩」「六保」、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積極貢獻太平力量。

在精準扶貧方面,中國太平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通過保險扶貧、產業扶貧、基建扶貧、智力扶貧和消費扶貧等方式,助推甘肅省兩當縣、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脫貧摘帽,為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2019年,集團在甘肅兩檔、安徽裕安兩地投入直接幫扶資金900萬元,引進幫扶資金13.6萬元以上;購買農產品金額達1350萬元,幫助銷售農產品近180萬元;培訓當地基層幹部370人次以上,技術人員近1000人次,均超額完成計劃任務。

「國家所需 太平所向」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中管金融企業,中國太平帶頭落實中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2019年5月,中國太平在香港發布《中國太平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白皮書》,部署實施了10大重點項目,推動跨境機動車輛保險、澳門巨災保險、跨境醫療保險等項目率先落地,進一步發揮了保險業在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自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中國太平粵港澳三地機構承保跨境車輛1.65萬臺,佔總通行車輛的半數以上。澳門中小企客戶2020年巨災保險產品優化方案已經澳門特區政府批准,新產品已於今年7月正式銷售。2019年11月5日,率先推出全行業首款經監管備案以「大灣區」命名的產品太平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保險,該產品不僅打通了境內外優質醫療資源,還實現了醫療服務和費用補償的無縫對接,為行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保險產品開發提供有益借鑑,獲監管機構充分肯定。

作為中資保險行業國際化發展的「先遣隊」和「排頭兵」,近年來,中國太平積極擴展「一帶一路」沿線服務網絡,進一步增強中國太平境外服務水平,為「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項目提供風險管理、保險及再保險安排、損失評估等全方位保險服務。中國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財險共在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為超過700個不同類型的海外項目累計提供了逾4000億元風險保障,其中共為東協十國135個海外業務項目提供超過1000億元的風險保障,為中資企業在東協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險支撐;今年上半年,中國太平東協保險服務中心聯合集團在港機構共同開拓東南亞市場,提供近217億元風險保障。

創新驅動新時代發展戰略

2018年底,中國太平確立了新時代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現代金融保險集團。

近兩年來,圍繞新時代發展戰略實施,中國太平聚焦長期制約發展的科技瓶頸問題,大力優化科技治理體系、平臺布局和基礎設施,不斷強化科技賦能、海外支持和服務意識,實現了太平通、易行銷、易享太平順利上線,有序推進「太平雲」、境內新一代核心系統、統一數據平臺、智能技術共享平臺等戰略性基礎平臺建設,海外財險新一代核心系統在新加坡成功落地,海外研發運維集中後援服務體系初步構建,對中國太平國際化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保險科技創新應用方面,中國太平加快步伐,重點信息化項目取得積極進展,AI 智慧機器人小慧、聲紋識別等技術加速投入應用;人臉識別、智能影像、知識圖譜、智能交互等科技創新成果向核心競爭力和基本生產力轉化。

中國太平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太平主動適應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加速發展的大勢,緊扣新時代發展戰略落地和主業發展,不斷深化科技應用,加快培育科技核心能力,為更好服務客戶、支持業務模式轉型、重塑保險價值鏈等發揮核心競爭力和基本生產力的關鍵作用。

相關焦點

  • 王志剛: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
    接下來,科技部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科技界又該怎樣強化使命擔當,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針對這些熱點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記者:如何理解五中全會對科技創新重要擺位和重大部署的內涵要義?
  • 5大上市險企淨利潤超2700億,各家「成績單」成色幾何?
    科技賦能成「熱詞」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險企紛紛提及「科技賦能」,將「數位化」轉型提到重要位置。中國平安自不用說,近年來,中國平安一直在深入推進「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轉型,對自身的戰略定位是「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 打造科技賦能創新進取的文化特色與品牌形象——華泰證券對文化...
    2019年11月21日,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上,華泰證券作為行業代表發言,介紹了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實踐與經驗,分享了如何通過長期的企業文化建設讓科技賦能、創新進取的品牌形象日益鮮明。同時,華泰證券也呼籲全行業機構以不忘初心的使命與擔當,把文化建設放在公司發展的戰略性高度,共同打造「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
  • AWS智能汽車共創營:賦能科技創業,展望智能汽車產業前景
    活動得到了行業智庫以及眾多知名企業的廣泛關注,現場邀請了眾多業界知名企業的行業專家、企業管理者與優秀初創企業負責人進行互動交流,包括AWS大中華區初創生態業務拓展總監Herbert Yang、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徐爾曼、福特中國電動車業務發展總監Nicole Yin、上海海拉汽車科技總經理王瀟瀟、圖森未來總經理薛健聰、一汽投資研究總監唐傑等在內的眾多參會嘉賓都貢獻了極為精彩的觀點
  • 科技賦能民生,鏈改激活實體,雲海藍一直在行動
    雲海藍:雖年輕,卻彰顯科技賦能本色  早在2017年,雲海藍集團創始人閆鵬宇毅然放棄自己經營十年成績斐然的傳統網際網路企業,堅持以高新技術為發展第一驅動力,開始專注於區塊鏈產業發展,成為最早研究區塊鏈落地應用實體經濟的先行者,拉開了為實體經濟賦能的探索之路。
  • 智慧科技賦能應用生態 中國人壽財險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
    會上,中國人壽財險向市場展示了「科技財險」的力量。作為大型國有保險企業,中國人壽財險不斷發力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客戶體驗數位化、運營管理智能化、商業模式生態化,推動線上化、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深化和融合,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保險創新範式。
  • 【中國IC風雲榜新銳公司候選12】憶芯科技:大數據應用的技術賦能者
    公司致力於做大數據應用的技術賦能者,為海量數據提供最優存儲、計算及解決方案,提供從端到雲,從消費級到企業級,從晶片到方案的一站式服務。據了解,憶芯科技的技術團隊由業界IC專家和資深工程師組成,具有豐富的工程化及成熟的產品化能力。核心成員具有多年研發經驗和多項研發成果,擁有從底層算法到晶片設計,再到解決方案設計等多方面的豐富經驗。
  • ...系列之六:發揮數位化優勢,華夏銀行「硬核」科技賦能企業復工復產
    貨車幫龍惠貸、菁英易貸、放薪貸·薪管家、華農貸、企悅財資管家……2020年年初以來面臨疫情下爆發出的線上化服務需求,華夏銀行全力推動數位化進程,構建「移動化+開放化」敏態服務體系,打造「金融+生活」數位化生態化生態服務,持續推出創新金融服務產品,以「硬核」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強化疫情期間零售及普惠客群金融服務,全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 全面落實科技賦能東營區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東營區委書記成秋林指出,東營區要強化要素導向,以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溼地型產業生態為引領,以「八大賦能為動力」,同時間賽跑、以改革開路、靠攻堅闖關,奮力推動「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建設強勢開局。大眾網·海報新聞策劃推出「改革攻堅看行動!東營區按下『八大賦能』加速鍵」系列報導,展示東營區改革攻堅工作亮點。
  •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召開2020年工作會議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9年工作,全面部署2020年任務,推動新時代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香港中聯辦派代表到會指導。會議指出,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複雜局面,中國太平聚焦國際化發展,狠抓賦能提升,推動經營發展躍上新的臺階。
  • 中央定調指明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方向,A股「硬核」科技...
    中央強調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自主可控能力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非常重大。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最振奮人心的表述是: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而這一表述在去年是: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今年,中國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嫦娥五號奔月挖土,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開始放電等一系列科研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
  • 河鋼集團:科技創新賦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鋼鐵產業是中國現代工業的脊梁,鋼鐵強則國家強。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河鋼集團扛起鋼鐵報國的使命擔當,在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不斷貢獻河鋼力量。挺起大國重器和超級工程的鋼鐵脊梁、打造中國鋼鐵硬核競爭力、再造產業新未來……河鋼人以蓬勃昂揚的奮進姿態,點燃科技創新強勁引擎,在極不平凡的年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奮力奔向新未來。
  • 2020年人身險4大預判:競逐下沉市場、吸納精英、大小險企分化
    保費恢復性增長之下,業務結構顯著變化,以健康險為代表的保障性產品高速增長;公司代理人數量有增有減,但摒棄人海戰術、注重質態提升已經成為共識;科技加速轉化為生產力,賦能保險價值鏈關鍵支點……更直接的改變是,老七家保險公司先後完成核心管理層更替,提出新一輪發展戰略,長期被詬病同質化的險企經營策略真正開始走向分化……
  • 上海加快金融科技中心建設 氪信科技等AI新生代大有可為
    12月9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制訂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決定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動發展,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技術,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2019年年初,《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 ...2020年下半場:國壽繼續「重振」 新華堅定「騰飛」 太平要全力...
    來源:A智慧保作者:智慧君 在疫情籠罩下,險企走完了上半場。壽險巨頭成績分化明顯,財險巨頭快慢不一。在年中工作會上,都在總結上半場,部署下半場。國壽集團、新華保險、中國太平3家保險巨頭已經 「定調發展」。保費規模稍顯掉隊的平安壽險、太保壽險、人保壽險將如何絕地反擊?
  • 企保科技Qibot:本著科技「抗疫」原則,第一時間推出「抗疫保險機器...
    數字科技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和突破口。 新冠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對社會、經濟和企業的影響巨大。同時,持續的疫情也改變了辦公習慣和商業生態,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不少數字科技企業積極應對,履行社會責任,科技「抗疫」,體現自身價值。
  • 險企舉牌創近3年新高,地產、銀行股為何成為「香餑餑」?
    《每日財報》注意到,除泰康人壽外,今年各大險企也頻頻舉牌,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已舉牌A股、H股上市公司21次,創下近3年來的新高。而且,各大險企均偏愛銀行、地產股。金科服務的收益主要來源於四條業務線,包括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社區增值服務和智慧科技服務。華創證券在公告中表示,金科服務具備內生增長強勁、外拓逐步持續發力、非住宅佔比提升、增值服務快增、智慧科技賦能等優勢,中長期業績持續發力可期。
  • 數據賦能消費產業鏈,值得買科技入選商務部第二批「數字商務企業」
    值得買科技憑藉在「用數據賦能消費產業鏈」等領域的突出表現,作為北京市僅有的2家第二批數字商務企業之一,成功入選。在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數字商務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商務領域特別是商貿流通企業通過應用先進信息技術,加快數據賦能,在提升經營能力、促進協調發展、助力降本增效、增強外貿能力、推動轉型升級、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首個整體解決方案亮相 中國平安用科技賦能智慧城市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8第四屆智博會在深開幕 國內首個整體解決方案亮相 中國平安用科技賦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8月21日,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深圳市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智博會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平安共同主辦,中國平安從「智慧、智理、智效」建設理念出發,依託智能認知
  • 長亮科技中標交通銀行信用卡新核心項目 推動我國國有大行安全可控...
    順勢而為,長亮科技成為國有大行核心安全可控的共建者交行信用卡新核心項目是國有大行首個信用卡核心系統大機下移項目,其重要程度、行業影響力及對合作廠商技術先進性的要求之高不言而喻,長亮科技以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信用卡核心領域標杆項目和單元化分布式架構領先技術,成為我國銀行界這一歷史性變革的共建者和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