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佳明日記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精彩內容
所謂刺血療法即用三稜針在恕張的淺表靜脈血管刺出血的一種方法。也叫放血療法。本法不太嚴格刺什麼穴,所謂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對一切以痛為主的病症有特效。臨床中對頭痛,麥粒腫,紅眼病,頸椎病,肩周炎,中風偏癱,風溼關節炎,心臟病,高血壓,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闌尾炎等效果顯著。
本法取得療效的關鍵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認準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後再撥罐。如恕張的血管,則血後任其流出,自然停止為止。
刺血手法
1、認定血位後,腕勁快速點刺,一秒鐘要求刺6---9次。
2、對恕張的脈絡要求一針見血,一般都會噴湧而出,要有所準備,不要給汙血淺到。
刺血後的反應
1、80%的病人刺血後即感到輕鬆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癒的速度要比馬上感到減輕的人要快得多。
2、經5---10次刺血無感覺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時間
1、對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減輕症狀後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見效後5---7天一次,可以撥罐的部位刺後撥罐15---20分鐘。
刺血的禁忌
1、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嚴重的心臟病。
3、性病,皮膚病,皮膚潰爛者。
4、孕婦或經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過飢過飽,驚嚇後,精神過度緊張者不刺。
6、對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療法要求一樣)不要將血碰到自己,千萬不要將血碰到傷口上,否則即會傳染。
對任何療治「暈針」的救治
1、即刻用手掌將病人的大椎穴擦熱。
2、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3、再按內關,湧泉,太衝,有條件者必需叫病人馬上飲一杯溫糖開水或葡萄糖水。
4、立即叫病人臥下,(頭低腳高)
從出血看病法
1、凡出的血很淡為炎症,初病。凡風溼病,肝病,血中夾水,血出如墨,則為久病,於血阻絡。
2、凡白天刺血痛減,而晚上又加重者為於血,必須再刺一次,直至減輕
臨床經驗
教材中的刺血經驗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須認真研讀運用。以下這些經驗同樣效果好。
1、對腦出血(中風)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陽、太衝、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減輕偏癱的程度。記住:凡病人昏迷超過24小時者,偏癱率在90%以上。如超過72小時,則100%偏癱後遺症。極難治療。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萬金不傳的秘技,病人醒後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則病人有望康復。
2、坐骨神經痛:如屬膽經痛者,(大小腿外側痛)應認真檢查陽稜泉、豐隆穴帶,有無恕張的血脈,如有往往血出病癒。
3、凡容易生長疔、癰疽之人,應刺血後心穴。
4、凡紅眼病初起,麥粒腫末化膿者,刺血太陽穴,擠7—9滴血,雙腳中趾尖擠3—5滴血則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5、凡風溼病的腿為重者則在胸三、四、五椎旁開3寸點刺出血,即見大效,數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數。
6、胃、十二指腸潰瘍者取腳內庭至解溪上的青筋點刺,外踝間附近點刺出血。胃潰瘍則應在條口穴上0、5寸及條口穴下2、5寸範圍內找血脈。
7、慢性腎炎:(1)儒俞穴刺血有黃水者,黃水盡,人即愈。(2)腎臟周圍。(3)臍周圍刺血。(臍中間不能刺)
8、肝炎刺血:陽交,足三裡,曲澤,陽陵泉,三陰交。
9、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腎俞,腰俞,條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10、痔瘡特效穴:(1)齪交穴,(嘴裡面)找到白粒點,1—3次即愈。(2)對肛門紅腫潰爛者刺血委中,其痛即減。
11、失眠:(1)神門,行間,足三裡。(2)大椎,神道,中脘,刺後撥罐。
12、頸椎病:壓痛點,天宗,肩貞,尺澤穴。
13、凡胸部內傷必須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後才是傷部。
14、肩周炎:腎關穴,(陽陵泉下1、5寸)尺澤穴,1次見效。
15、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靜脈,少商,曲池,太陽,血出痛減。
16、陽萎病:(1)腎俞,復溜刺出血,關元,膀胱俞撥罐15分
鍾。(2)刺血三陰交,命門,撥罐腎俞,血海。
17、高血壓:太陽,大椎耳尖,耳背靜脈曲池,刺血後血壓即降,注意:刺血後一小時內不能喝水,否則效差。
18、哮喘病:(1)大椎,肺俞,風門,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撥罐15分鐘。
19、高血脂病:大椎,太陽,腰俞,委中,曲池。
20、風溼心臟病:陽交,尺澤,太陽。
21、眼睛羽狀一肉:少澤,至陰,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療程。
22、中耳炎:外踝關節刺血。
23、癲間:方1、太陽,曲澤,委中,陽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撥罐15分鐘。方3、後頸骨低部找出痛點及內關穴用梅花針彈刺出血。
24、精神病:太陽,曲澤,委中,術衝,陽交,豐隆,心俞,刺血後撥罐。
25、背診要點:脊背不應有血管突出,如有則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久治不愈的疾病,當用什麼方法都無效時,就應在雙踝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漆關節,找那些恕張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這是本人的經驗。
註: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應在上中午為好.
今天就長期治療的的一些手法和進針針感,談及個人的認識。
針刺前,針具煮沸消毒,同時戊二醛浸泡。針刺部位,常規用75%酒精消毒。右手拇、食、中指持針,左手拿位患者針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需以左手作捏、按、提拿動作配合,便於找準放血點。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下列各種刺法:
1.緩刺:用針緩慢地刺入穴位0.5一1分深,隨即緩慢放血。適從於肘窩、膕窩部等處放血。
2.速刺:用針迅速刺進0.5一1分深,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挑刺:用三稜針挑破細小筋節,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胸背部和耳後等處。兒童挑疳積,也常用挑刺。
4.圍刺:圍繞病痛區,腫處四周點刺,一般常配合拔火罐。
5.叢刺:用三稜針在某一較小局部,多次點刺,使之出血。叢刺多結合拔火罐。
6.散刺:又叫豹紋刺,用於點刺較寬的面積或循經點利,結合拔火罐、運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拿提點刺部位出血。
7.順利:由下向上作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點,以除惡血為主。
8.逆刺:由上
刺血絡放血法薈萃
1.刺太陽穴絡脈法:治療偏頭痛:取太陽穴充盈的血管用三稜針刺之,並加火罐,使出血量有15—30 m1。
2.刺耳背筋脈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其治療方法是:在患者耳背部尋找1—3根較粗且走向較明顯清晰的靜脈,每次用三稜針點刺l條靜脈的遠心端放血數滴;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大多數患兒經點刺出血後咽痛減輕,吞咽困難緩解,體溫逐漸下降,扁桃體腫大隨之消失。
3.刺舌下絡脈法:治療周圍性面癱,緩解內科急腹痛。
4.刺膕靜脈、肘靜脈法:單純性胃炎:在雙側膕和肘窩部找到怒張細小的靜脈,也可用膕、肘窩上下靜脈或較大血管處。常規消毒後,用三稜針點刺靜脈,放出粘液、黑紫色而易凝血液數滴或數10滴,配合舌下雙側靜脈點刺放血。治療腦後瘡:患者站立,醫生用手掌輕輕拍打膕窩部,讓局部血管充分暴露,在委中穴處常規消毒後,用三稜針或毫針緩緩刺人膕靜脈0.5—1分深,然後將針緩慢退出放血,放血量以血液流到足跟後即壓迫止血,約3-4ml。腰扭傷其方法是:令患者俯臥,屈其膝於膕窩正中點定其穴。手指不放,再令其腿挺直,原點處正是此穴,即在膕窩中央,當膕橫紋之中點。隨後手指沾生理鹽水,輕輕拍擊委中穴數次,讓紫脈浮絡充分暴露,再嚴格消毒,左拇指端固定穴位處,右拇、食指持三稜針對準穴位,在0.3—0.4cm直徑範圍快速點刺,一般出血量以濃紫色者轉紅為度。此方法治療腰扭傷、坐骨神經痛、中暑、鼻出血、等麻疹、療瘡下肢靜脈炎等疾病均在1—4次內治癒。
5.刺局部靜脈法:治療大隱靜脈急性炎。其方法是:在患肢條索狀紅腫的患處治療,一般以紅腫靜脈管道的兩端或其分支處,以及最突出的隆起處,用三稜針快速進針。速刺3—5下,三稜針進針深度需穿透靜脈管壁,出血後用閃火法迅速將火罐拔於出血部位,此時可見到火罐內開始有血液積蓄,約1分鐘左右出血停止。每點放血至少lo的,留罐時間約15分鐘,每日1次。下肢靜脈曲張半年的患者,用三稜針點刺雙下肢疲滯之靜脈六、七處,待出血約300ml後,以幹棉球止血。l周1次,3次而愈。治療急性乳腺炎。其具體方法是:取局部結塊下方之靜脈,經碘酒棉球消毒後,用三稜針快速刺人使之出血3—10m1,血止後再拔罐5分鐘,起罐後再行局部常規消毒。
6.刺經絡循行處絡脈法:反覆感冒2個月之患者,診其背部與兩季肋區脈絡浮現而紊亂,尤其背部脈絡滿布。脈診合參,診斷為感冒,辨證為肝血淤阻,營衛不和。治以破血逐淤,調和營衛之法。取兩側期門、風門、肝俞6處之靜脈點刺加拔火罐放血約100 ml 配合舌下靜脈放血5ml,隔日1次,3次而愈。用刺經絡走行部位之靜脈放血法為一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效果非常明顯。該病人因膝關節紅腫、疼痛、活動受限而就診,後經用三稜針刺太白、公孫之間的靜脈放血10數滴後疼痛即刻緩解。
皮膚病的放血療法
1、耳尖放血,在耳尖部位,用三稜針點刺放血5-6滴。
2、耳背放血,在耳背部上1/2和1/3處至耳輪結節段內側,耳殼外側面耳根部,消毒後,用刀片割一條3-5mm的切口,出血5-6滴。病重多放一點。兩耳交替使用。
3、背部各俞穴,每次放血5-6個俞穴。
4、委中、腰陽關、曲澤、血海、陶道常規消毒後點刺,拔罐。每穴最好放血5-6ml或更多。
再加上針灸,效果會更好。
扁平疣的刺血療法
三稜針刺血法
取穴:耳背靜脈
操作方法:消毒後,以三稜針或小刀片刺破耳背靜脈血管,以出血為度。每周1 次,兩耳交替。
急性咽炎的刺血療法
1.三稜針刺血法
取穴:(l)少商 十宣;(2)耳輪穴;(3)螺針穴(位於食指螺紋正中處)操作方法:任選1組,常規消毒後,以三稜針點刺放血數滴,每天1次。2.針刺耳輪穴法取穴:耳輪穴操作方法:常規消毒耳輪穴,以採血用簧式刺血針分別彈刺各穴,並令針孔出血及彈刺耳輪穴出血,每日l~2次。 銀屑病的刺血療法1.三稜針刺血法
取穴:耳背顯露的靜脈 耳根三穴(位於耳後根部)內中魁3穴(位於中指第一指節處)
操作方法:常規消毒,以三稜針刺破耳背靜脈或穴位,使出血數滴即可。
2.刻血加拔罐法
取穴:主穴大椎 陶道 肩胛岡 肩髃;配穴曲池 腎俞
肝俞 隔俞 血海 百會
操作方法:每次取主配穴2~3消毒後,以三稜針點刺,隨即拔罐5~10分鐘,以拔出0.3~0.6毫升血液為度。每天或隔天1次。
3. 割治出血法
取穴:耳穴心 肺
操作方法:以三稜針或小刀片刺破耳穴,使出血少許。亦可於割治部位埋入預先配製好的藥末,敷料固定。
4.梅花針刺血加艾灸法
取穴:病灶處
操作方法:先於皮損處以梅花針叩打至有點狀出血,再用艾條懸灸10~15分鐘。每天1次,2周為1療程。
5. 耳穴埋藥法
取穴:耳廓肺 心
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於穴部劃一長2~3釐米小口,使之微有出血,隨即把煅成炭末之中藥(艾炭、血餘炭、野菊花、地榆、苦參、蛇蛻、大楓子、乳香、沒藥等煅後研末)
急性腰扭傷:針刺人中向鼻根15度進針強刺激,同時囑咐患者轉動腰部。1次即愈!
2.失語:刺雙側湧泉,亦可電針。一般1-2次即可痊癒。)
3.偏頭痛:頷厭透懸顱、懸釐。針患側或雙側,留針30分鐘。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雙側內關,強刺激2分鐘再留針15分鐘。1次即顯效或痊癒。.落枕:後溪透勞宮。病程短者1次即愈。
5.舌伸不縮症:針內關,直刺或齊刺。1次顯效或痊癒。
6.心悸:神門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氣後予中等強度刺激。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針刺內關效果理佳。
7.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顯效,3-10次痊癒。
8.急性扁桃體炎:刺血雙側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癒,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黴素皮試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脹感為度,然後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9.自閉:舌針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帶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為1療程。3-20次愈。
10.流淚不止症:針承泣(患側)、肝俞、太衝,日1次1-3次顯效。配合內服中藥可較快痊癒。
11.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壯。一般1次愈。
12.雞眼:火針燒紅快速刺入雞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時將針拔出,針後局部塗碘酒,貼上膠布,1-4周雞眼會自行脫落,有效率96%。
13.閉經:針長強,進針1.5-2寸,留針30分鐘。1-2次愈,若未愈為無效。
14.功能性子宮出血(崩漏):針刺隱白。1-2次愈!
15.脫肛:百會進針2寸沿皮刺,留針30分鐘,每5分鐘行針1次。一般1次即痊癒。
16.強直性脊椎炎:針刺人中、長強、湧泉,配合舌針肝穴、心穴。1次顯效,1-5次痊癒。
17.癲閒:舌針心穴、肝穴,日1次。輕者一般3-10次痊癒。重者加服中藥。
18.喉風閉塞:針刺雙側合谷透勞宮,一般1次即愈。或刺內關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稜針刺血雙側少商效果更佳!
19.胃痛:針刺血海,可以當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針刺升胃穴(臍側2指寸的天樞穴上方2寸處即是)斜刺。
還有疑惑?問題還沒解決?想要更多乾貨?
回到主頁,在對話框中回復任意你所關心的關鍵詞:
站樁、催眠、潛意識、美顏、育兒、揉腹,拍打,損陽、便秘、月經不調、小孩哭鬧、排邪氣、拍痧、燙傷、扶陽、頭暈、小柴胡、柴胡龍骨牡蠣湯、頸椎病、焦慮、抑鬱、扶養陽氣、乳腺增生、艾灸、放血
【分享】 :如果您有收穫、熱愛分享渴望幫到更多的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或轉發給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