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不傳之秘──睡功

2021-02-22 武術之家

道家不傳之秘──睡功-
一.丹家修煉方便法門道家傳統內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虛極,守靜篤」,然後「以觀其復」,才能進入到「還丹」、「結丹」、「金液還丹」等層次。做為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很難做到專事靜功。在傳統丹學體系中的「睡功」,為現代人開創了一個大方便法門。「睡功」的核心在於睡,以睡做功,以功為睡,充分利用了每個人都必須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 8 小時,一生中有 1/3 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這是多麼寶貴而充裕的時間呀!做為每一位煉功者,都應把握住這個大好時機,莫讓其白白浪廢。-

二.睡功溯源(附師承)蟄龍睡丹功,又叫做睡丹功,簡稱「睡功」。睡功源遠流長,產生於人類的社會勞動中,在勞動疲勞後,必須睡眠休息,以恢復體力和精神。在不斷的休息實踐中,提煉精華和訣竅,終總結而成睡功,因此睡功傳承甚古。孔子說「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煉而著名者,當首推華山隱士陳摶( 872-989 ),曾高臥華山,一睡數日不起,後竟於睡中得道。陳摶傳道於火龍,火龍傳於張三丰,並作《蟄龍吟》以表之,中曰:「圖南(即陳摶)一派儔能繼?邋遢道人張豐仙。」西派初祖李涵虛(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呂祖(呂巖)、豐祖(張三丰)於禪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虛真人小傳》)。民國•玄靜子徐海印在《天樂集》中也講:「涵虛真人初遇三豐仙師,次遇純陽道祖,匯文始、東華兩派之心傳,道成創立大江西派。」其師承源流為張三丰→李涵虛→吳天秩→汪東亭→徐海印。故陳摶蟄龍睡功,於西派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三.睡功丹理雖雲睡功,實為內丹,假借睡臥之中修煉內丹耳,丹書謂「借假修真」。因此,丹學理論即是睡功原理。徐海印在《天樂集》中云:「予參汪師(汪東亭)首尾四年,蒙師一再傳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餘返還口訣、火候細微,皆大定真空之餘緒。」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始、東華兩派之肯綮①,九還七返之玄要也。」-

宋•張紫陽在《青華秘文》中說:「靜中行火候,定裡結還丹。」宋•白玉蟾在《玄關顯秘論》中也說:「採精神以為藥,取靜定以為火。以靜定之火,而煉精神之藥,則成金液大還丹。」元•李道純在《中和集》中說:「藥物只於無裡取,大丹全在定中燒。」體真山人汪東亭也講:「丹法攝歸一定字,所謂至簡至易之道也。」(《體真山人丹訣語錄》,徐海印輯。)因此,造丹的方法無他,只是一「定」之功,能「定」則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睡與定極為相似。睡中無思無慮,定境混混沌沌,故稱「睡」為「相似定」。於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進而採藥煉丹,其法甚易,其效甚速。修士每稱「睡」為「睡魔」,靜功中惟恐睡去,終宵打坐,強忍不睡,稱之「斬睡魔」。殊不知,睡是生理特性,若強行終夜不睡,違反生理規律,使神經調節系統發生錯亂,反惹睡魔,流弊百出。先天大道,無為自然。故丹家大德,以睡煉睡,轉識成智,漸生定功,睡魔不斬而自斬之,以神足不思睡耳。起初做功,能迅速睡去,就是效驗。得「定」最易,故「睡」是「大定真空」的前奏。-

四.睡功臥式 睡功採用臥位,與平時睡眠基本相同,因篇幅所限,不作詳述。-

五.睡丹功訣 一.睡丹總訣: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 1880-1969 )最欽仰陳摶(希夷)一派丹法,認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個字,確是真知灼見。張三丰在《道言淺近》中說:「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就是下手工夫,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斷乃可。」徐海印在《天樂集》中也說:「昔以因緣,得遇汪師(汪東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門,方知玄宗確有真傳。」李涵虛在《道竅談》中也講:「調息之法自調心始,凝神之法自調息始。」因此,修功總訣就是將調心和調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心調息,以息攝心,總名為「心息相依」。心息相依交抱,性命相融矣。-

二.第一口訣:心息相依,神定虛空。放鬆身體,靜臥在床上,將自己的心念和意識集中守住「身外虛空」之中——鼻孔外方圓徑寸之地。此處是修煉上乘丹法的「玄關一竅」,又名「玄牝之門」,異名很多,不勝枚舉,是古人千金不傳之秘。意內守「身外虛空」之虛境,目內照「身外虛空」中呼吸來往之氣,耳內聽「身外虛空」中呼吸之細聲。意守、目照、耳聽,三位一體,俱屬於心;「身外虛空」中往來的呼吸,謂之息。心念與呼吸相依交抱,綿綿不絕,纏扭不斷,故謂「心息相依」。鼻孔外虛空徑寸之地,不著色身,虛靈一竅,心念冥合於此處,是為「神定虛空」。修煉之道,以「神定虛空」為目的,「心息相依」是手段。心神一離虛空,雜念襲來,即用「心息相依」的「降龍手」將「元神真意」牽回,如似「青龍劍」將雜念斬斷,心神靜守不離「身外虛空」。-

張三丰在《道言淺近》中云:「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云:『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李涵虛在《道竅談》中云:「凝神之際,務要與息相依,毋以神逐於息,毋以神運息。逐息則神散,運息則神搖。只要息息動蕩,任其天然,隨其自然,斯其神愈覺凝然。」又說:「蓋其存神於虛,則內息方有。所以,息戀神而住,神依息而留。神息兩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為息,息之為神也。」體真山人汪東亭也講:「丹書說來說去,不出一個心息相依。起初須知微息之出入,在外面虛空中遊揚宛轉如遊龍。片刻之後,即可放下(心念),順其自然。若有雜念來,再心息相依,之後再把心放下,自然心靜而得衝和之效。不知放下(心念),便往往做成以心逐息,則壞矣。」(《體真山人丹訣語錄》)-

三.第二口訣:心息相忘,神氣合一。先天大道,神氣合一。神無影,氣無形,故神不可見,寄之於心;氣不可得,求之於息。神氣寓居於心息之內,心息是神氣的寓所。欲將神氣合一,必先將心息相依。心息,在丹經中喻為「龍虎」。丹經謂「龍情纏綿,虎性猙獰」,不過喻心息的燥動不寧。所謂「降龍伏虎」,就是降伏心息,其功訣不外乎「心息相依」。又有「驅龍就虎」者,即是以心去與息相依。虎(息)無情,龍(心)有意,必用有意的心主動地去與息妙合,方為合法。-

以心調息,以息制心,心息相互鉗制相依於「身外虛空」之中。心因息調而漸靜,息因心靜而漸平。蓋此僅能降伏思慮,平凡靜氣,尚不能達到「神氣合一」。惟有不去做有為的「心息相依」,放下有為的意識,不再去主動的調動,一任自呼自吸,闔闢自然,才能過渡到「心息相忘」。將心息忘掉,不知心息的存在,惟融合於一片虛空之中,身心與虛空合一。混沌空忘之內,自由無束之中,心息才得到真正的相依,神入氣中,氣包神外,神氣才能相融合一。「心息相忘」,仍然屬於「心息相依」,惟前是「有為法」,此屬「無為法」耳。只有「心息相忘」(後天心息),心息才能真正相依(先天心息),神氣才得合一。所以, " 心息相忘」是「心息相依」的深入階段,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是能否進入「睡鄉」,以及「大定真空」的關鍵,也是「陽生藥產」、「烹藥煉丹」的秘機。有修煉靜功多年者,尚不能「陽生藥產」,均以不能味此理耳。-

張紫陽在《青華秘文》中云:「吾本無他術,為能定心故。」又云:「能靜則金丹可坐而致也。」白玉蟾《玄關顯秘論》云:「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只此忘之一字,如能味此理,就於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入大道之淵微,奪自然之妙用,立丹基於頃刻,運造化於一身也。」張三丰在《道言淺近》中說:「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氣融合,不覺恍然陽生,而人如醉矣。」汪東亭也講:「心息相依之功夫純熟,必轉入心息相忘,方能入定。尚不能心息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入睡乃相依最初效驗,但苟心息不能兩忘,即不能入睡。睡尚不能,況定乎?」-

四.第三口訣:恍然而睡,大定前奏。定境,混混沌沌;睡鄉,無思無慮。睡與定極為相似,故稱睡為「相似定」。所以,睡是定的前奏,睡功不離定訣。「心息相依」純熟,必須轉入「心息相忘」,於空忘之中,不知不覺之內,恍惚間自然睡去。睡於「心息相忘」中產生,能睡熟就是「心息相忘」的最初效驗。若能迅速睡去,則去「定」境不遠矣。故此「心息相依」法門,是古今修煉之真功,是最簡易、最高效的微妙法門,是踏破鐵鞋無處覓,萬兩黃金無處買的修真秘訣。-

凡初做心息相依,若能勿忘勿助,綿綿若存,片刻之久,心息兩忘,即能自然睡去。一覺醒來,百骸調理,氣血融和,精神舒暢,其妙難以形容。若工夫稍進,自然由睡而轉為入定,睡是定的嚆矢②,定從睡中產生。初學有睡無定,久修則有定無睡,終則定就是睡,睡就是定,睡定無異矣。故能睡著就是效驗,能自然速睡尤妙。禪客坐禪,惟恐其睡;玄宗心息相依,惟恐其不睡。善煉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睡,功夫自然不斷得到提高。若熬夜守更,反惹睡魔。《參同契》中云:「寢寐常相抱,覺悟候存。」即示睡眠之中,惺惺不昧,漸趨「大定真空」,待承妙有真陽,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

六.睡功效驗睡功的核心就是「心息相依」法門,確是古今真仙修煉真功,是最圓融、簡易、高效的微妙法門。是踏破鐵鞋無覓處,萬兩黃金無處買的修真秘訣,切勿等閒視之。如若不信,不妨一試,親自做做,當可自得答案。今將睡功效驗,略舉如下:-

一.悠然速睡。普通人睡前思前想後,輾轉難眠。修煉睡功,心息相依漸而相忘,恍然間不覺睡去。初做相依功夫時間稍長,待純熟之後,數次呼吸之間即能心息相忘,自然睡去,則去「大定」不遠矣。-

二.睡中無夢。普通睡眠,會經歷淺睡階段,大腦皮層活躍,夢境紛起,幹擾睡眠,影響睡眠的質量,次日或有頭昏腦脹、疲勞之感。睡功則以速睡為宗旨,超過淺睡階段,直入深層睡眠,自然無夢境幹擾,確保了睡眠的質量,一覺到天明。醒來百脈調理,精神舒暢。-

三.感陰攝陽。常人夜間睡熟,至靜極之時只能感招天地之真陰,作為次日精神的張本。若以心息相依而獲睡,以我心息之和感招天地之和,天人合發,則真陰、真陽能同時感招,其為利益,豈有量哉。-

四.防疾祛病。身中疾病,多因呼吸氣結,神氣不調,導致氣血阻滯所致。心息相依,氣息平和,先天真陽一到,全身酥軟快樂,氣血疏暢,疾病自去矣。天天做功,日日感招真陽,則全年無疾痛之苦。-

七.睡功古訣舉要-

一.陳希夷《蟄龍法》 龍歸元海,陽潛於陰。人曰蟄龍,我卻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高臥,世無知音。 二.陳希夷《勵睡詩》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濃。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遊仙。真人本無睡,

相關焦點

  • 道家的不傳之秘睡功,睡眠不好的秘訣
    道家有很多的不傳之秘,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睡功,聽說聯繫會可以活到125-145歲。
  • 解密:道家真傳洗髓功在湖北一脈的傳承!
    本功法,對方外之人,是修煉內丹術的「精、炁、神」之源泉;對俗間人士來說,人的衰老首先是從生殖系統和經絡的衰老開始的,洗髓功則是一種非常簡單、高效的無上養生功法,對各類慢性病症,特別是氣血不足、腰腎虧損等造成的男性陽痿早洩、女性宮寒月經不調等症狀,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療效。既沒有手術的風險,也沒有藥物的毒副作用;通過研習,可實現身體內分泌平衡、延緩衰老,永葆青春。
  • 養生之秘法,睡功篇!
    道家睡功法訣為:「東首而寢,側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龍之盤。一手屈肱枕頭,一手直摩臍眼。一隻腳伸,一隻腳綣。神不外馳,炁自安然。收心下藏丹田,神炁和合成丹。」 此訣大意是說:頭靠東方而臥,側著身體而眠。 好象犬之屈身而睡,又似龍之盤曲環繞。一手屈臂而枕頭,一手直撫於臍眼(丹田)。一隻腳伸展(左手屈則右腳伸,右手屈則左腳伸),一隻腳綣回(左手伸則右腳綣,右手伸則左腳綣)。
  • 道家哲龍強腎洗髓功的原理
    道家哲龍強腎洗髓功,本名為遲老還機術之法,其最早可追溯至漢初黃老之術,已傳承兩千多年,秘而不宣,從未失傳,它是呼吸運動,脊椎運動,經絡運動,臟腑運動和卵巢運動的集合,其擁有易筋易骨洗髓,洗滌骨髓,淨化血液的特點,同時也是最快打通任督二脈的一種修習方式,中醫說任督二脈通百病不生。
  • 道家玄門睡仙功
    睡功源遠流長,產生於人類的社會勞動中,在勞動疲勞後,必須睡眠休息,以恢復體力和精神。在不斷的休息實踐中,提煉精華和訣竅,終總結而成睡功,因此睡功傳承甚古。孔子說「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煉而著名者,當首推華山隱士陳摶( 872-989 ),曾高臥華山,一睡數日不起,後竟於睡中得道。陳摶傳道於火龍,火龍傳於張三丰,故陳摶蟄龍睡功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 中醫---睡功
    道家的不傳之秘睡功,睡眠不好的秘訣道家有很多的不傳之秘,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睡功,聽說聯繫會可以活到125-145歲。1、希夷睡「至人本無夢,欺夢乃遊仙;真人亦無睡,睡則浮雲煙。睡功是外形上以睡為練功姿式的一種靜功。睡功在道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武當派道家功夫裡,行住坐臥皆可練功。武當道家五行養生功靜功中睡功的原理是摹仿龜、蛇、龍、虎、仙鶴等動物的呼吸方法,最終實現胎息。在武當派的傳承裡有著很多關於睡功的記載和傳說。以善睡聞名天下的陳摶在武當山修煉的二十多年。他的睡功稱作為「蜇龍法」。關於陳摶練習睡功思想體現在兩首詩詞裡。一是《喜睡歌》; 二是《睡歌》。
  • 道家華山派秘傳——龍遊功
    龍遊功是中國古代道家華山派秘傳功法。練此功時,軀體扭動,形如蛟龍出水,卷屈層出,故稱「龍遊功」。又因做功時兩手在體前、體側上下左右移動的軌跡是3個連續的圓,其狀如環,故又名三環功。練功前,我長期患神經衰弱,再加上20多年的胃病,使我面黃肌瘦,枯槁無華,終日蒙頭蒙腦,丟三忘四,記憶力大減,加之患有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整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不舒服。5個月來,不但治好了十幾年的痼疾,而且連一些小病也都甩掉了。現在覺得渾身順暢,吃睡都香,精力過人,從無疲勞之感。偶有傷風,也堅持練功,結果,隔夜自愈。養生術的主功之一——龍遊功,是該功的典型功法。從外表看來,不過是些扭扭擺擺的動作。
  • 睡功探冥
    因此,道人下面述分睡眠機理、睡功功法、睡功修證次第、睡功讚頌舉要等五部份具體闡析,以資拋磚引玉。並贊之於作《勵睡銘》: 一枕清靜放無憂,夢於物外不嬉戲。睡裡乾坤出天地,壺中日月自運矣。息之深深百脈理,消陰攝陽復根歸。神安精固是小驗,白雲深處仙家即。
  • 睡眠養生法:道家睡仙功與中脈修煉
    陳摶老祖創立睡仙功,已流傳千餘年,被稱為中華睡功。張三丰真人為此撰寫了「蟄龍法(即睡仙功)跋」。現代道教學者、前道教協會會長陳櫻寧書寫了上述睡仙功詩和跋(《陳攖寧仙學精要》)。睡仙功影響之深遠,由此可見一斑。詩中提示:一、以靜修為本,收心止念。「龍歸元海,陽潛於陰。人曰蟄龍,我卻蟄心。」全神貫注於呼吸之中,進入靜態。作到耳無所聽,目無所視,心無所思。如痴如聾。
  • 法不傳六耳,道不傳非人.(道家打坐秘法)
    玄關與祖竅同樣都是過去道家三口不說、六耳不傳之秘。玄關與祖竅往往連在一起,實際玄關是玄關,祖竅是祖竅。可以說:祖竅是玄關出人的門戶。玄關不在身上,祖竅不在身外。玄關者乃玄妙之機關也,不在身上,離身難尋。《節要篇》云:「一竅玄關要路頭,非心非腎最深幽。膀胱谷道空勞力,脾腎泥丸實可羞。神氣根基常恍惚,虛無窟穴細搜求。原來只是靈明處,養就還丹跨鶴遊。」
  • 練道家內丹「龍遊功「半年判若兩人,效果奇佳哦!
    後來,我試練道家內丹功中的動功功法——龍遊功,收到了奇蹟般的效果。練功一周,便覺精力大振。兩個月後身體轉衰為興。練功前,我長期患神經衰弱,再加上20多年的胃病,使我面黃肌瘦,枯槁無華,終日蒙頭蒙腦,丟三忘四,記憶力大減,加之患有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整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不舒服。5個月來,不但治好了十幾年的痼疾,而且連一些小病也都甩掉了。現在覺得渾身順暢,吃睡都香,精力過人,從無疲勞之感。偶有傷風,也堅持練功,結果,隔夜自愈。
  • 道家睡功
    華山十二睡功總訣       夫學道修真之士,若習睡功玄訣者,於日間及夜靜無事之時,或一陽來之候,端身正坐,扣齒三十六通,逐一喚集身中諸神,然後鬆寬衣帶而側臥之。訣在閉兌,目半垂簾,赤龍頭抵上顎,並膝,收一足,十指如鉤,陰陽歸竅,是外日月交光也。然後,一手掐劍訣,掩生門;一手掐劍訣,曲肱而枕之。
  • 秘傳蟄龍睡功,睡覺也可以練的功法!
    上古時代道家傳有「宴息法」:每當夜晚之時,耳無所聞,目無所視,口無所言,心無所住,息無所促,形無所動。只留一點元神元炁,相依相便,如同爐中一點火種相似,綿綿不絕,若有若無。久久純熟,自可達到「神滿不思睡」的境地。
  • 無極八卦睡功大成法\八大金剛氣功
    就練功而言,古人說道:行、站、坐、臥,不離這個。就是講練功的體系各個方面皆有其功,可以對應不同年齡、身體素質差異及各階層各方面人士練功的需要。對體質較好,起居行為方便的人,行、站,坐皆可行功。然而尚有身體較虛弱,甚至臥床不起者,則不便矣。於是睡功彌補了這個缺憾。
  • 【道教養生】道家睡功
    華山十二睡功總訣        夫學道修真之士,若習睡功玄訣者,於日間及夜靜無事之時,或一陽來之候,端身正坐,扣齒三十六通,逐一喚集身中諸神,然後鬆寬衣帶而側臥之。訣在閉兌,目半垂簾,赤龍頭抵上顎,並膝,收一足,十指如鉤,陰陽歸竅,是外日月交光也。然後,一手掐劍訣,掩生門;一手掐劍訣,曲肱而枕之。
  • 廣莫曰:再傳一個道家秘傳調心法門
    本文摘自廣莫曰公眾號,作者為廣莫先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上次老前輩傳給廣莫一個道家秘傳清肺調理功法。反饋不錯,都是說好的,沒有跟廣莫說沒用的。
  • 撞牆功——推薦一種道家養生功法
    撞牆功法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熊腰功,簡稱撞牆能量功。現如今這種簡單易行的養命妙法已經被冷落。撞牆能量功可以說是太極拳練內功發勁的一個竅門,這是太極拳致用於實際生活中的一種功法。 撞牆能量墊它是張三峰太極拳不傳之秘,過去都要經三師,引進師,冠巾師(佛門:剃度師),度師(佛門:受戒師)投門拜帖升疏的弟子才能得到真傳。撞牆功老少皆宜,可幫助疏通督脈,打通督脈及兩邊的膀胱經,一條督脈就可以治療數不清的病症!
  • 隱芝的不傳之秘?道家美顏飛升仙方—天門冬的神妙之處!
    關於它的神妙之處,《道書八帝經》裡說如果想不怕冷,就把天門冬和茯苓研成粉末服用,每天服食一次,天寒地凍的時候只穿一件單衣也會出汗。道家經典《抱樸子》說:「杜紫微服天門冬,御八十妾,有子百三十人,日行三百裡。」《列仙子》說赤松子吃了天門冬,牙齒頭髮脫落了還能再長出來。《神仙傳》說吃了天門冬人能活三百歲。
  • 道家清淨功:採天地能量的功法
    目前在社會上推廣的靜坐班,教授的內容都差不多,筆者在此介紹的道家清淨功,同樣是利用靜坐的形式松靜身心,並調和呼吸以促進能量的吸收,以和暢氣血、疏通經脈。練功步驟練前文我們已經分析了呼吸吐納的原理,道家前輩對呼吸都極為重視,馬丹陽在《論練氣》一書示其妻孫不二曰:「練氣莫教麤,上下寬舒,綿綿似有卻如無。」呼吸緩慢細長,有助於身心入靜,才是真訣。他又說:「坐則勻鼻端之息,睡則捉臍下之珠。」身心松靜,佐以輕緩的呼吸,這就是清淨功的精髓。
  • 道家不傳秘方,如果你身體虛、睡不好、記憶力差一定要試試!
    上周看醫書,看到一個治虛勞、失眠健忘的好方法,是道家不傳的秘方,當時真的眼前一亮,這麼簡單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實在太需要了,因為整天喊累身體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