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
過年,最高興的是孩子,不僅有好吃好玩的,更有紅包可以拿。
然,孩子高興,大人卻總是犯愁,特別是開放二胎以後,很多家庭不僅有兩個孩子,甚至還會有三個,而之前「只生一個好」的人,面對比自家孩子多的親戚,又該如何互送紅包呢?
最近明一收到來自百家網友「安女士」的來信,信裡她說「真怕春節回老家過年,小叔子家一兒倆女,大姑子家倆兒子,只有我們家,一個女兒,過年回去紅包都是賠錢……」
安女士每年包給各家孩子,從小時候的200到漸大後的600,每個孩子都按這個數來算,她說「別人家那5個孩子,分走我近一個月的薪水,而我們家孩子,只收回一個份,你說我心疼不心疼?」
也正因為如此,逢年過節回老家,不僅成了一件頭疼事,還成了夫妻間爭執的事,老公認為「都是自家孩子,給就給唄」,而安女士卻認為「太吃虧了!」
那麼,春節遇到發紅包時,二孩兒和獨孩兒的親戚,應該如何互送紅包呢?
明一認為,不妨從以下兩點來著手考量。
【互送紅包這種事,圖的是吉利,靠的是自覺】
像安女士一樣,別人家的孩子是自家的兩倍甚至三倍,每年她給對方每個孩子600,小叔子家收到1800,大姑子家收到1200,那麼,相應的,小叔子和大姑子應該著情多給安女士的獨生子一份紅包,做到「人心不失衡」。
互送紅包,高興的是孩子,為難的卻是大人,孩子可以不懂事,但大人必須心中有桿秤,圖的是吉利,靠的是自覺,多為別人著想,親戚之間才能越處越和諧。
【互送紅包應少攀比,多從實際情況入手】
親戚之間,親情是一樣的,但財力肯定不相同,總有人富裕些,也總有人捉襟見肘的時候比較多,特別是春節忙年,本就是一件消費大事,在孩子的紅包問題上,應該少些攀比,多從實際情況入手。
條件好的親戚應該學會體諒條件差的,可以借孩子紅包的事,不妨多備一份,順手拉一把親戚,對方一定會對你心存感激。
明一認為,世間最珍惜的,不是你遇到了千古一遇的愛情,而是你得到了血脈相連的親情。
愛情隨風可逝,親情卻因血脈永難割捨,趁著春節,多關心家人,從發紅包開始吧!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