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央文明辦近日宣布重大調整,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攤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長沙多地也已經行動起來,在確保不影響居民、交通和不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情況下,允許擺攤設點,助力商戶恢復經營和經濟復甦。
初入夜的長沙
沒了初夏的燥熱
華燈初上時分
「煙火氣」慢慢多了起來
街頭巷尾熱鬧不已
北正街、漁人碼頭等美食街上人頭攢動
格外熱鬧
瀟湘北路的漁人碼頭美食街,有序擺放的露天餐桌、攤擔前,吃夜宵或排隊的人群與前來納涼的的路人交織,就像置身鬧市街區。
5月30日晚8時,位於瀟湘北路的濱江新城的漁人碼頭,美食街上吃夜宵或排隊的人群與前來納涼的的路人交織,就像置身鬧市街區。
「吹著江風、吃著小龍蝦、喝著啤酒,在街邊一邊擼串,一邊納涼消夜,長沙的味道回來了!」從事教育工作的吳女士說,湘江大碼頭的這些露天餐桌和路邊攤,是她剛上班時的奮鬥記憶,「那時候一到周末,就和朋友們一起去吃街邊的麻辣燙、糖油粑粑,享受地道的長沙風味。
湘江大碼頭前坪裡,有序擺放的露天餐桌上坐滿了市民和遊客、與前來納涼的的路人交織,就像置身鬧市街區。
一江之隔的湘江北路盛世路口,「蝦司令」口味蝦館外廣場上,有序擺放的夜宵桌上,坐滿了前來品嘗美食的年輕人。家住瀾北灣的市民王先生也對「放開擺攤」連連點讚。他認為這種管理很人性化,既能避免狹小店面人員過於集中,還有利於提振消費。「街邊有擺攤的,更熱鬧,攤前人來人往,感覺城市更有煙火氣。」
漁人碼頭市民們坐在江邊品嘗美食,煙火味十足。
晚9時,改造一新的北正街的老字號名食街,路口的糖葫蘆攤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從上個月開始,生意越來越好,一天收入能達到五百元左右。」攤主劉先生告訴記者。「當然,擺攤還是不能嚴重影響交通,要保障安全。」記者注意到,北正街上的門店都已開始營業,到馬復勝、玉樓東、雙燕樓等百年老字號門店品嘗地道長沙小吃的市民絡繹不絕。周邊的涼麵攤、油炸攤、奶茶攤也時有遊客光顧。
市民們在露天吃著美食開懷暢飲。
開福區湘江北路盛世路口,市民們坐在路邊吃宵夜。
北正街老字號名食街上的糖葫蘆攤前,吸引了眾多年輕人。
◆
◆
◆
來源:掌上長沙
原標題:《「路邊攤」回來了,長沙夏日夜市別有一番風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