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音樂深度融合,上海民族樂團與七地演奏家同臺奏響「錦繡中華」

2020-12-16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記者潘麗娟9月24日報導:昨晚,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別推介演出,上海民族樂團《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民族音樂現場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錦繡中華》系列音樂會是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為彰顯中華文化魅力而創立的品牌項目,意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56個民族和諧共融。從2017年創辦以來,每年嘗試攜手不同的地域板塊,全面展示地廣物博的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及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

多民族音樂共話同胞情深

今年音樂會以「共飲江河水」為主題,選取湖北、重慶、新疆、雲南、西藏、青海、貴州等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的音樂元素進行採風創作,通過全新編創的民族音樂作品、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樂器,一展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文化魅力。藏族傳統樂器扎木念、雲貴高原的月琴蘆笙、新疆的彈布爾,與竹笛、馬林巴、笙、琵琶等樂器交融對話。

本場音樂會由樂團駐團指揮姚申申、彭菲執棒,特邀上海對口支援七省市的演奏家同臺共同呈現。

音樂會開篇聚焦母親河長江,竹笛、扎木念與樂隊《江源弦歌》以充滿民族特色的音樂語言描繪三江源頭青海的自然奇景和人文風貌;雙二胡與樂隊作品《三峽隨想》以兩把二胡的對話展現三峽精神的堅韌傳奇。隨後的音樂風格將轉向西南,月琴、馬林巴與彈撥樂隊作品《彩雲悠悠》融合多種雲南少數民族音樂風格,以中西合璧的編配,勾勒彩雲之南的浪漫仙境;取材於貴州民歌《好花紅》的蘆笙、笙與樂隊作品《紅土花開》將帶領觀眾走進青山秀水,體驗笙歌歡舞的熱烈場面。而琵琶、彈布爾與樂隊作品《天山意象》、人聲與樂隊作品《雪域吉祥》,則展現西部邊疆的濃鬱民族風情。

音樂會最後的兩首作品,將串聯起一江相連的湖北與上海,民族管弦樂《楚風頌歌》展現荊楚大地的歷史風華和激蕩情懷;壓軸曲目《情滿浦江》,展現同心築夢、攜手同行的同胞情深,抒發浩蕩江聲裡的融融大愛。

多媒體融合呈現視聽盛宴

上海音樂家協會與上海民族樂團自去年起圍繞「脫貧攻堅」主題,籌劃打造了這臺充滿各地域、各民族藝術特色的民族音樂現場,著力呈現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的藝術風貌和人文風情。

在舞臺呈現方面,本場演出採用多媒體音樂現場的表現形式,通過多媒體影像與音樂語言的交融呼應,帶去「移步換景、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雪域雲端的淨土天籟、彩雲之南的綠霧金風、大漠絲路的燦爛雲霞,將一一盡現觀眾耳畔眼前。

對於這一場民族融合的音樂盛宴,參與了全程的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深有感觸:「在我看來,這一場音樂會的成功之處,或者說困難之處,就是我們並不想做成民樂拼盤。我們想做的,是他們的藝術家、樂器、音樂,和我們的藝術家、樂器、音樂能有深度融合。各民族音樂的深度融合,1+1遠大於2,這是我們這場演出的一個亮點。」

本文攝影:張毓

相關焦點

  • 紫禁城、絲竹春秋……上海民族樂團端上全新音樂大餐
    《海上生民樂》同時拉開了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的大幕,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音樂會、《絲竹春秋》四大名家音樂會等「音樂大餐」,即將被端上舞臺《海上生民樂》《海上生民樂》在海派民樂裡,看見中國的山中國的水
  • 色彩與旋律共舞 上海民族樂團攜手上海美術館點亮「中華藝術宮之夜」
    近日,由上海民族樂團、上海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中華藝術宮之夜——「海上生明月」藝術體驗專場活動在中華藝術宮舉辦。活動現場華燈璀璨,「東方之冠」在夜色中熠熠生輝,民樂演奏家進展廳,在「海上生明月」展覽現場為觀眾表演,靜止的畫面隨著音樂的奏響,美妙的旋律與傳神的畫作交相輝映,為遊客帶來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
  • 上海民族樂團復演!將為600歲的紫禁城創作一部史詩
    因疫情暫別數月的上海民族樂團,7月10日晚在上海大劇院回歸,演繹《海上生民樂》。2016年,《海上生民樂》正是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足跡遍布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上一次大樂隊線下演出,還是春節期間的美國巡演,演奏家們當時並未料到,疫情會造成全球演出行業停擺,再次與觀眾在劇場見面,竟已時隔5個多月。
  • 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拉開帷幕
    人民網上海7月12日電 (記者 曹玲娟)在這個特別的初夏時節,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拉開帷幕。此次疫情中展現出的萬眾一心的強大凝聚力,讓人們更加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激發藝術家們更多思考,如何用民族音樂來表達中華文明的力量源泉。
  • 雲上創作線上考核 上海民族樂團復工擬出新招
    打擊樂首席王音睿用鍋碗瓢盆演奏音樂笛簫演奏家陳昀穎在直播儘管走進劇場聆聽一場音樂會還不能馬上成行,但在直播間見見喜歡的演奏家,點播一首自己喜愛的民樂曲目,上海民族樂團已經幫你實現了這個小小心意。原定將在5月上演的2020-2021新演出季開幕音樂會《錦繡中華·春暖夢圓》,所有新創作品初稿已完成,後續將繼續對初稿小樣進行試奏、修改、打磨提高。樂團演奏家還將與來自全國七個省市自治區的特邀演奏家進行雲上交流、隔空排練。
  • 奏響紫禁城,共飲江河水,上海民族樂團新樂季展現傳統文化精彩
    圖說:上海民族樂團新經典《海上生民樂》開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民樂既能展現磅礴大氣的歷史山河,再現600年故宮風雲,也能觀照疫情下的現實生活,彈撥出上海與七個對口支援地區的情誼——昨晚,上海民族樂團新經典《海上生民樂》開演,揭曉2020
  • 上海民族樂團在美國圈粉,兩位武漢籍演奏家說「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演出現場,觀眾兩度在音樂尚在進行時對「炫技」演奏的音樂家報以掌聲,演出結束後則起立鼓掌,向臺上的演奏家致意。 從華盛頓到辛辛那提,再到芝加哥,上海民族樂團所到之處,一路圈粉。《海上生民樂》音樂會,勾起華人觀眾的濃濃鄉愁,也讓美國觀眾感受到海派民樂的傳統基因和當代氣質。
  • 重慶民族樂團聯手臺灣青年國樂團 迎新音樂會今晚上演
    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來到重慶,將在今(31)日晚與重慶民族樂團同臺獻上「海峽兩岸迎新春民族音樂會」,給重慶市民帶來全新的音樂盛宴。記者走進開演前的排練廳,提前欣賞了幾十位演奏家用笙、簫、嗩吶、雲鼓等多種樂器奏出的美妙音符。    此次音樂會主題為「中華韻•兩岸情」,是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成果展示。
  • 「歲月如歌·流行國樂」 廣東民族樂團2019/2020音樂季月底開幕
    「歲月如歌·流行國樂」 廣東民族樂團2019/2020音樂季月底開幕金羊網  作者:艾修煜  2019-09-04 9月30日,廣東民族樂團攜2019/2020音樂季將在星海音樂廳奏響。
  • 線上講課直播演奏,上海民族樂團疫情期間推出一系列線上活動
    雖然不能去劇場聽音樂會,但打開「直播間」,就能見到喜歡的演奏家,點播一首自己喜愛的民樂曲目,對樂迷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受新冠疫情影響,上海民族樂團取消了2月、3月的所有演出,在沒有演出的日子裡,樂團推送考級曲目課程、進行直播分享活動,演奏家們紛紛轉戰網絡,有人為即將民樂考級的同學們講起了十級考級曲目的要點和難點
  • 臺灣噶瑪蘭民族樂團在煙臺奏響華美樂章
    音樂會邀請了煙臺市市民、民族音樂愛好者和學習民樂的學生們一起走進劇院,感受民族音樂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臺灣噶瑪蘭民族樂團成立於2004年,由青年教師和中學生組成,此次來煙臺演出最小的團員12歲,雖整體年齡不大,經過學習都具備專業音樂知識和演出技巧,他們秉承發揚民樂,創新民樂,多次成功舉辦專場演出和參與大型音樂節活動。
  • 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奏響《家園》傳遞愛與信念
    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 上海民族樂團 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8日電 (王笈)華盛頓、辛辛那提、芝加哥、底特律……歷時20天,跨越數千公裡,先後到訪美國東西海岸7座城市傳遞海派民樂之聲後,上海民族樂團於2月8日回到了上海。
  • 歡樂祥和夜 奏響星城音樂情丨在中國音韻中迎接新年到來!
    長沙音樂廳湖南民族樂團聯袂特邀著名指揮家王甫建先生執棒,特邀湘籍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金獎得主劉樂教授,中國柳琴公主、當代傑出柳琴演奏家唐一雯,2019年CCTV中國器樂大賽吹管組總冠軍陳泓璇攜手湖南民族樂團優秀新生代演奏家們與您美麗相約歡樂祥和中國年,共同企盼新一年的萬象更新、蒸蒸日上。
  • 吉林民族管弦樂《高粱紅了》奏響國家大劇院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10月23日晚,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吉林省民族樂團演奏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高粱紅了》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此次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閻惠昌執棒,特別邀請了著名板胡演奏家沈誠、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高音助陣演出,樂團的百餘名演奏員在該作品首演以來30餘次的演出中不斷提高打磨,為北京觀眾呈現了一場極具吉林地域特色與深刻人文內涵的民族音樂盛宴,同時也一展吉林民樂幾十年的深厚積澱。
  • 民族交響樂《和平頌》:「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音樂符號,奏響在...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民族交響樂《和平頌》:「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音樂符號,奏響在世界各地
  • 音樂|2021廣州新年音樂會元旦夜奏響 餘隆將執棒北上廣聯合樂團
    2021 年元旦晚 8 點,"2021(第 29 屆)廣州新年音樂會 " 將在星海音樂廳奏響。本場音樂會由廣東星海演藝集團主辦,廣州交響樂團和星海音樂廳承辦。在日前舉行的音樂會發布會上,主辦方透露,音樂會將由身兼中國三大交響樂團總監的著名指揮家餘隆,執棒由廣州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家組成的大型聯合樂團,攜手享譽國際的女高音歌唱家黃英以及華人青年音樂精英王雅倫(鋼琴)、蘇千尋(小提琴)、娜米薩 孫(大提琴)、王也(薩克斯)、李筱熹(長笛)、龔爽(女高音)和陸軼文(二胡),共同呈現。
  • 沒有演出的日子裡,上海民族樂團有人轉行當起了「主播」
    「二胡獨奏《一枝花》取材於山東民間音樂,改編自鎖吶獨奏曲,裡面運用了大量鎖吶的行腔,二胡需要用很多滑音來模仿鎖吶的行腔,所以一定要注意滑音的練習和處理。」上海民族樂團樂隊首席李瑋說。受新冠疫情影響,上海民族樂團取消了二月、三月的所有演出,沒有演出的日子裡,演奏家們也不想閒著。
  • 「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原標題:「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新華網臺北1月15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15日晚,作為臺灣巡演音樂藝術周的重頭戲,中央民族樂團在臺北為島內觀眾帶來民族樂劇《印象·國樂》。精彩的演出讓全場觀眾為之驚豔,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您是誰?今天為什麼來這裡聽音樂會?
  • 《國·風》新年民族音樂會上演,「千指大人...
    唯美的《卷珠簾》、高亢的《滄海一聲笑》、恢宏的《加勒比海盜》,1月1日晚,這些風格各異的曲目在京演·民族文化宮大劇院奏響,北京民族樂團用令人意想不到的國樂演奏,上演一場《國·風》新年民族音樂會。這幾年間,民樂跨界成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
  • ...韻·兩岸情」——上海學生民族樂團與臺灣新竹縣國樂團交流演出。
    原標題:2016年7月15日下午,於楊浦區少年宮夢想劇場舉辦了「中華韻·兩岸情」——上海學生民族樂團與臺灣新竹縣國樂團交流演出。上海學生民族樂團成立於2015年,基於為促進上海青少年民族音樂教育普及事業的發展,提高學校和課外、校外民族音樂教育教學水準,充分發揮文教結合的平臺作用而建立。旨在全面提升上海學生民樂藝術水準,力爭建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上海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