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見習記者 張慧麗 通訊員 王雪飛
近年來,我國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身邊也有不少女生家長憂心忡忡:乳房發育了會不會就是性早熟?如何預防性早熟?出現哪些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
快報今天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常務副院長、現任亞太兒科內分泌學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長傅君芬教授,從專業的角度談一談。
中國女孩月經初潮平均年齡12周歲半
傅君芬教授說,近10年,我國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漲勢越發明顯,已經成為常見的兒童內分泌疾病。數據顯示,中國兒童性早熟患病率為0.43%,以此推算,全國範圍內大約有53萬患兒。
那麼,什麼是性早熟?
傅君芬教授解釋,女孩在8周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的發育(乳房增大、結節,長出陰毛,外陰分泌物增多等)或10周歲前月經初潮;男孩在9周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的發育(睪丸、陰囊增大,陰莖增長、增粗,長出鬍鬚,喉結突出等)就叫做性早熟。
「中國的女孩子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在12周歲半左右,六年級的孩子差不多就是在這個年齡段,因此,來月經是正常現象,家長不需要過多擔憂。」
當然,在兒童性早熟發病率增加的背景下,家長擔心孩子的心情她也非常能理解。
傅君芬教授說,性早熟帶來的危害主要有兩方面:孩子的性腺軸提前啟動,性發育成熟了,但是智力、心理以及體格發育等沒有跟上,和年齡不匹配,這時候孩子容易在情緒和心理上出現問題;骨骼發育早,骨骺提前閉合,生長周期縮短,結果影響最終身高。相比正常發育的情況,有時候甚至能拉開20釐米的差距。
另外,如果女孩的月經初潮來得早,性激素提早暴露,等到成人後,患上婦科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8歲半小女孩就已月經初潮
預計最終身高不到150釐米
在接診過的眾多小患者中,讓傅君芬教授印象頗為深刻的是一個叫做冰冰(化名)的小女孩。
第一次在門診見到冰冰時,她只有6歲。「當時小姑娘的個子就已經超過120釐米了,比同齡女孩子高出不少,身高快要達到8歲女孩的平均水準。而且,乳房也開始發育,隔著衣服都能看出一點小弧度,對一個6歲的女孩子來說,顯然是不正常的。」傅君芬教授回憶。
果然,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冰冰被確診為中樞性性早熟。傅君芬教授告訴冰冰媽媽,中樞性性早熟就是平常所說的真性性早熟,想要及時控制,必須採取積極的幹預措施,有效的療法就是使用專科藥物。擔心專科藥物會帶來副作用,影響孩子的身體,冰冰媽媽堅定地拒絕了,無論傅君芬教授怎麼勸都沒有用。
兩年後,傅君芬教授再次見到8歲半的冰冰。此時,她身高132釐米,乳房發育也愈加明顯。檢查發現,她的骨齡為12歲3個月,超過實際年齡將近4歲。而且冰冰已經來了月經初潮。
冰冰媽媽再三請求傅君芬教授想想辦法,但冰冰已經來了初潮,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根據估算,冰冰的遺傳身高在158釐米左右,就算立刻開始接受治療,最好的情況下,最終身高也將不到150釐米。
「不少家長因為缺乏醫學知識,對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抑制類藥物(GnRHa)不信任,反而對一些藥理不明的藥物或者偏方深信不疑,最終造成了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傅君芬教授強調,性早熟分多種類型,在用藥上一定要聽醫生的意見,否則可能耽誤最佳診療時機,甚至產生危害。
三歲女童天生愛笑
沒想到是痴笑性癲癇
根據性激素的來源不同,性早熟可分為三大類:中樞性性早熟(即真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即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
中樞性性早熟是由於下丘腦提前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活了性腺軸,使得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導致性腺發育,同時內、外生殖器也開始發育,最終致使第二性徵呈現。而中樞性性早熟又可分為兩種:特發性和繼發性。
傅君芬教授說:「中樞性性早熟中大部分都屬於特發性的,冰冰就是這種情況,原因不明,不過遺傳、飲食、社會心理、環境、亂用保健品和藥品都可能是影響因素。而繼發性的原因在於器質性病變,通常都是由於放、化療後導致腫瘤、腦膿腫或者先天性腦積水等情況造成的。」
說到繼發性性早熟,傅君芬教授想起3歲的小女孩可可(化名)。可可生得漂亮,白白胖胖還愛笑,特別招人喜歡。大人們總愛逗她,還沒怎麼逗,可可就笑開了,經常有人說這是個喜慶孩子。
可是漸漸地,可可的家人覺察出了不對勁,怎麼這一笑就停不下來?甚至有時明明她一個人安靜待在一邊玩玩具,也會毫無徵兆地一陣陣發笑。
到浙大兒院經過一番檢查,傅君芬教授告訴可可的父母,他們的女兒這是患上了性早熟。可可父母既震驚又蒙圈:愛笑怎麼就和性早熟扯上了關係?
傅君芬教授解釋,其實,可可的性早熟早有徵兆,她的乳房有一定程度的發育,只不過因為比較胖,家人可能沒有注意。而導致她性早熟的原因在於下丘腦長了一顆錯構瘤,導致性腺軸提前啟動。可可「愛笑」其實不是真正的「笑」,而是下丘腦錯構瘤的主要表現之一——痴笑性癲癇。
幸運的是,可可來得比較及時,性早熟的進展程度不嚴重,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之後,她的發育速度恢復到正常水平。
女孩乳房發育了就代表性早熟嗎?
一般來說,女孩子性早熟的首發徵兆就是乳房增大,家長們也比較容易察覺。因此,醫院內分泌科診室總能聽到這樣的話:「醫生,我們女兒胸部發育了,是不是性早熟?」「我女兒才9個月啊,怎麼好像胸部有點變大?」
傅君芬教授說,很多家長一發現孩子的乳房有增大的跡象,就非常緊張,害怕是性早熟。「女孩從出生到成年,生理情況下有三個年齡段可見乳房發育性增大,這些都是正常的乳房發育規律。」
第一階段是新生兒期。常見於生後1周內,可見乳房腫大,質地稍硬,甚至有少量乳汁溢出,這是母體的雌激素經胎盤進入兒體所致,一般2周後自然消退,無需處理。
第二階段是嬰兒期。女嬰的卵巢在出生時已具備分泌雌激素的功能,但雌激素分泌要接受來自腦部的指令,此控制系統稱之為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這一控制系統從胎兒3個月左右開始具備調節功能。部分女嬰在沒有任何外界因素幹擾下,乳房發育增大,這就是我們說的「小青春期」,大多發生於6個月到2歲,但此時乳房直徑一般不超過2-3釐米,而且不會進行性增大,不需任何治療,數月後自行消退。
第三個階段就是真正的青春期開始。9歲左右,女孩子的胸部有一點點發育是正常的,無需過度緊張。
但是,傅君芬教授提醒,當出現下列4種情況時要及時就醫:
1.新生兒期乳房持續增大,2周後都不消退;
2.嬰兒期乳房增大,直徑3cm以上、進行性增大、乳暈顏色深、2周歲後無明顯緩解;
3.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
4.8周歲後出現胸部發育,胸部增大,生長加速,腋毛、陰毛出現且進展速度快,10周歲前月經初潮。
營養過剩不可取!
傅君芬教授說,性早熟的影響因素有種族和遺傳,高蛋白、高熱卡飲食,環境汙染,網絡、媒體、書籍等相關性知識,盲目進補,外源性激素藥物等。「尤其要注意的是飲食和進補,性早熟和飲食的關係非常大,營養過剩是不可取的,這也是為什麼性早熟的患兒大多偏高、偏胖。」
傅君芬教授說,在這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單純乳房早發育患者後期可能進展為性早熟,一旦發展為中樞性性早熟,不僅影響孩子心理健康,還會影響成年期終身高。因此定期複診很重要,動態觀察性徵發育和生長速度,複查骨齡片、子宮和卵巢B超,必要時進行LHRH激發試驗,及時發現中樞性性早熟,並治療潛在疾病。
「另外,性教育不可忽視。家長平時可以多看一些科普類的書籍,自己先有所了解,再適時、適當地給孩子講講發育的相關知識。當身體出現變化時,孩子們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慌張和無措。雖然學校都會有相關的性教育課程,但家長是孩子眼裡最親近的人,接受來自爸爸媽媽的科普溝通,孩子們會更加安心。」傅君芬教授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