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說通俗點就是「二道販子」,講的高雅有文化內涵些就是「信息差」。把一件商品加價轉賣出去就是生意和買賣,現實中的所有商品都存在這樣的性徵,網際網路亦是如此,筆者認為網際網路中倒手轉賣可以更便於做到成本低甚至零成本,從而達到「一本萬利」的目標。網際網路中介的種類繁多,微商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筆者個人更傾向於虛擬資源這塊,相對來說不需要什麼庫存代理物流等等諸多必要環節,僅僅利用一些通訊工具進行傳輸就可以達成雙方所需,更為簡單快捷和時效性。
網際網路虛擬類產品眾多,最為常見的是課程類知識付費,什麼健身減肥課,公務員考試等等,自己隨便想一些先去百度搜索下或者某寶上搜索下,看下成交量就知道到底有多麼的賺錢,當然這些行業競爭更是非常的激烈,很多大機構都是花重金做競價廣告,據了解一個點擊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都是常識,也更說明了羊毛出自羊身上的道理。
這些項目真的太多太多了,小到重裝電腦系統,大到軟體開發,還有數據處理,會員共享等等隨處可見,這些都是有十分龐大的市場需求,可以說是毫無門檻,人人都可參與,然後用的人多,只有少部分才會去真正參與,真正的原因在於很多人意識不到網際網路上的信息差到底有多麼的龐大。
前段時間網上有篇熱文,講述的是小程序亂象,成本300賣你3000是人情賣你6000是行情。這句話的真實度可以說是百分百,筆者的一朋友是某知名公司代理商,其公司專注於小程序商城開發,有一次詢價,答曰最低6千一年,最高的版本兩萬多一年,正在猶豫價格的時候突然想起來在更早的時候買過另一個建站的會員,在上面還有三千多的餘額,趕緊登陸上去查看,只需要幾百塊錢足以,你說有區別嗎?說實話,用起來感覺不是很大。諮詢過一個做軟體開發的朋友,談及此事,講述到在網際網路中往往一個軟體的開發成本就是幾百幾千,翻十倍以上的價格到終端用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後來筆者有幸完成了幾款的軟體開發交易,該朋友的收的費用單款在三五千,成交價均在三萬以上,朋友的收費也是在賺錢的基礎上的,這期間的利潤差不言而喻。
有些朋友看到這些可能會說,你這都是理論,吹牛誰不會吹,筆者在這裡捫心講,上面所述絕對真實,這就是網際網路的魅力所在,在網際網路上的需求關係源源不絕,再講個最最常見的,微信清粉,其實這個真的不需要花一分錢就可以辦到,但你在某寶上去搜索,月成交量上萬的大把都是。關鍵還是看你怎麼去操作,再會玩的朋友還會更高段位的玩法,免費給人清粉,然後把流量集中過來二度轉化產生更大的利益。也會有朋友反駁道這麼小兒科的東西,下載個免費的工具就可以完成,你就算知道,難道其他人都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