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發展規劃高考志願填報

2020-12-15 騰訊網

——未來20年哪些領域最需要人才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2020年高考已經落幕。

現在還有20天時間,學生們還能再拼一拼。

家長們更是天天盯著高考新政策。

城市>大學>專業

高考志願怎麼報?

兩個原則:城市優先,名校優先。

首選,北、上、廣、深,儘量選擇北京、上海及周邊(南京、杭州)以及廣州一流的大學。這些地方的機會要比中國其它地方多很多很多很多。

接下來,除了南京和杭州,還應該考慮武漢、成都、西安和哈爾濱這四個城市。從大公司的校招我們分析出,他們只到上述城市進行校招,

從企業角度看,上述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大學聚集的程度和絕對水平很高,去這些城市招聘成本相對低,而西安和哈爾濱能夠入圍,是因為大專院校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經濟發展的因素。

有數據顯示人才競爭最激烈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以及外企Google、微軟、高盛等投行,麥肯錫和普華永道等諮詢公司,也只到這幾個城市招人。

所以其他城市的畢業生,即便你再優秀,學的專業再好,能夠被招進去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城市>大學>專業」

1、好的城市對應的是更多的工作機會,有著行業內最完善的技術知識與行業規範,這些是我們在學校學不到的,再好的城市視野自然變得開闊,無形中提升了個人的見識。

2、好的學校相對會更有好的教育資源與同學圈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些都是我們將來走向社會的隱形財富。

3、多元化的社會已經不存在絕對好的專業,人才的流動隨著市場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專業也常常面臨著「由熱到冷」的處境,另外專業知識也並不是日後工作的全部,我們需要鍛鍊的是跨界合作的能力,這樣在面對多元化的發展時,自身才能根據市場發展,實現快速轉型。

專業、專業、專業

在確定學校後,就要考慮專業了。而在這方面大家遇到最多的三個問題是:

1、什麼專業對我來說最好學?

2、是報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

3、今後什麼專業發展的前景最大?

利用「點線面體」,來說說我個人的體會:

1、弄明白個人的特長興趣是點;

2、選好城市、學校是線;

3、看好專業的變遷和未來行業的機會是面;

4.、看清國家層面的大機會是體。

越靠前的越具有個性化,但越靠後的越具有決定性。

因此,選擇專業要考慮的幾個因素應該是:

1、國家層面的大機會。

2、個人的特長和興趣。

3.、專業的變遷和未來行業的機會。

目前高中只開6、7門課,而且大部分時候是根據考試決定成績,沒有給大家思考問題的機會,因此大部分高中生所知道的專業數量特別少。

其實,大學的專業有幾百種可供挑選,因此選專業時完全不需要將自己限制在自己成績還算好的幾門課所對應的專業裡。

有些看起來很小眾的專業,因為競爭性小,反而比較吃香。

而熱門專業往往競爭性強,門檻高,畢業找工作競爭也很激烈,想找好工作也是很難的。如果能依照個人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將其發揮到淋漓盡致,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補充點和具體選什麼專業無關的建議,給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

1、無論選擇什麼專業,在大學四年都要讓自己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2、許多新興的機會都產生在交叉學科,多關注那些和自己專業密切相關的外圍專業,包括這些專業的最新進展和基礎知識,讓自己變成一個複合型人才。

3、高考之後成績已經不再是衡量你的唯一標準,大學期間要有意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文化修養、團隊協作能力這些職業素質。

孔子說三十而立,指的是人一般到三十歲才能把一生的志向確立下來。

因為人都需要時間來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在自己擅長的和社會需要的當中取一個交集,確立自己人生的願景。

因此大多數人從事的職業往往跟自己本科專業沒關係。很多人讀了某個專業之後才發現原本自己以為喜歡的其實並不喜歡也不擅長。

在大學裡,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學習的能力,學習怎麼學習,怎麼將知識轉化成技能,再轉化成為社會創造的價值。

至於具體哪個專業不是最重要的。

擁有全局視野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現在很多職業將被大量淘汰,如果現在學著擁有全局的視野就能幫助我們審視行業的動態發展規律,為我們選擇專業作出更好的決策,比如計算機行業的底層支持是數學專業。

1、所有工作都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協作,對於社會心理學的學習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方向。

2、技術帶動行業發展,計算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行業在未來也是一個就業環境相對寬泛的選擇。

3、經濟的飛速發展,必將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國際化融合的跨國合作,在合作中需要的是我們的領導力、見識與格局,因此政治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4、人生是一場軍備競賽,到達終點的方式有很多,一時的選擇並不能決定你的成敗,重要的是你如何正確看待並實現跨領域學習的能力,實現在專業遇到瓶頸期時快速轉型。

在大學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用。

也許我們在大學學習的內容,不能直接應用在實際的工作上,但是如果能在大學培養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富有邏輯結構的判斷能力,並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這些基礎的能力遠比你的具體的專業知識實用。

事實上,真正決定你職業成就的,是你在職場的學習和調合能力。

在大學的基礎功課學得再好,如果在職期間鬆懈了,不堅持學習了,過不了幾年你的知識過時了,也就泯然於眾人矣

是的,沒人能依靠學校學習的內容支撐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能否做到與時俱進,主要就看學習能力了。

吃著鍋裡看著盆裡

其實不論選擇了哪個專業,都有可能後悔,犯了「吃著鍋裡的看著盆裡的」毛病

這就看你站在什麼出發點上、想怎麼比較了。

因此,如果不滿意,也不要太沮喪,上大學更重要的目的是從一個只會考試的學生變成一個社會人

課程學業真的不是大學生涯的唯一,多閱讀各類書籍、參加社會活動,才能拓寬視野,鍛鍊溝通協作的技能,這些出到社會後,才是走好職業生涯的護身符。

除了從老師身上學習,同學們之間相互學習也非常重要。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和愛學習的朋友接觸,你就更容易獲得正向激勵,組團去圖書館。

如果你的未來靠不上爹媽,那麼從踏進學校大門的那天起,就要努力和同學搞好關係,建立起一個好的朋友圈,這將受益終生。

最後,今天的學習並不受大學圍牆的限制,就算學校和專業真的不滿意,通過網際網路還是可以聽到大師們教授的課程。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米恩教育」 第一時間收穫更多職場乾貨。

6月18日最新推文:《從職業發展規劃高考志願填報》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考成績放榜,如何填報志願?升學規劃專家談「前途」與「錢途」
    如果落榜了或者對分數不滿意,究竟該不該復讀…… 根據各省份此前公布的「放榜」時間,從7月23日起各地陸續公布高考成績,查分時間主要集中在23至26日。高考成績公布後,接下來將進入到志願填報的關鍵環節。 針對這些直擊靈魂的叩問,中國新聞周刊邀請專注於高考志願、升學規劃方面的專家梁挺福,聊一聊填報志願時的那些關鍵事。
  • 高三填報志願進行時:一位高三生家長對職業規劃的思索
    作者 | 漢族玲兒帳號 | 寶媽加油站 (mamapinaa)一直質疑「職業生涯規劃」一詞近兩年這麼火,作為一名高三黨的家長,昨晚聽《升學在線》關於高三填報志願的講解,一下子明白啦。「3+2」新高考模式選科與填報志願的關係密切,它要求學生及家長在高一或者最好在初中小學就開始進行生涯規劃。
  •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大全,家長考生們最需要的志願填報技巧都在這裡了
    誰對自己的實力定位得越準確,在志願填報的時候目標性就越強,就越不會出現偏差。所以,了解自己在填報志願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考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方能在高考這場戰役中絕塵而出! 知己是考生對自己的高考競爭實力和德、智、體綜合狀況的自我定位,那麼怎麼才算知己呢?
  • 填報高考志願前,先來做做這份性格測試
    填報高考志願時,哪些因素會被你納入考慮範疇?7月15日,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提醒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前,充分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及興趣愛好。各位考生,快來仔細看看,並完成這份性格及興趣測試吧!【了解你的性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性格特徵。
  • 志願填報真正的功力在於切合本心謀劃未來
    志願填報本身並沒有多少難度係數,家長與志願老師之間的差距其實就那麼一點點,信息積累的差距,當前高考的相關信息都是透明的,只要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通過一到兩年的學習,完全勝任對自己的孩子的指導,當然這一切只是志願填報表面所顯示的,高考志願填報背後的真正內涵家長是很難真正學會的。
  • 一名合格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需要具備哪些過硬的素質?
    所以,如果能秉持這樣的初心去服務每一位考生,我們的職業水平一定會達到相當的境界,所謂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也能讓自己儘可能地幫助考生去規劃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 高職院校如何填志願? 用職業規劃來定位學校和專業
    【前提】 結合興趣特長做好職業定位 「職業教育和本科教育不同,其是以直接就業為主要目標而開展教育與教學活動的。所以,考生在填報高職院校志願時,首先要做好職業定位。」黃士軍認為,考生要以興趣為導向,結合自己的特長和優勢選擇職業。要在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上選擇高職院校和專業。
  • 深入探討:江蘇什麼是填報志願
    江蘇什麼是填報志願還有一點,我國排名全國第三第四的高校很多,排名前十的高校更多。不要去了某些學校就開始到處吹自己的學校全國第三第四,前十。做人,低調一點。說句不好聽的,你上的那些號稱全國前十的高校的專業的分數線,可能還沒某些非985的提檔線高。也不要去了某些985,就開始到處吹說自己上的985。
  • 高考志願填報怎樣選擇專業,有一種方法非常實用
    前天,和一位高考志願填報專家交流,他說,高考志願填報,使用霍蘭德興趣測量的方法非常管用。這種方法,不但在志願填報時使用,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也會對員工進行相關方面的測試,效果非常的好。我們知道,高考志願填報,有兩個重要內容,一個是專業的選擇,另一個是院校的確定。如何找出考生適合的專業,方法很多。一般的做法是:首先,家長和考生要認真的考察考生個人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一個人,最幸福的事就是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
  • 數說2020高考志願填報 知乎「高考志願」相關搜索同比增長383%
    近日,全國多所高校陸續進入了錄取階段,全國高考生們能否在這個夏天實現自己的志願,即將揭曉。  8月12日,知乎發布「數說2020高考志願填報」數據報告,回顧志願填報期間,知乎用戶關於高考相關內容的搜索情況。
  • 距離高考志願填報還有不到20天時間 儘早醞釀志願
    距離高考志願填報還有不到20天,市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特地提醒,高考「下半場」,考生與其糾結考得好或不好,不如儘早了解學校和相關專業,醞釀志願,避免留下遺憾。招錄工作整體延後,應儘早熟悉流程和高校專業今年受疫情影響,普通高校秋季統一考試招生錄取工作整體延後,市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稱,根據日前發布的招考日程,7月30日上午10:00—8月1日下午2:00,考生填報本科階段志願,包括含綜合評價批次。
  • 高考填報志願這5件事千萬不要做
    人生有很多轉折點,高考那絕對是一個重量級的轉折點,也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雖然高考只包含了「考」字,但其實不僅要重視考,也是重視「報」。因為志願才是進入理想高校的重要前提。其實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或者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出現了大的失誤,留下了遺憾。為了將這種遺憾降到最低,在填報高考志願時,這5件事情可千萬不要做。
  • 高考三段平行志願填報後天開啟
    根據高考招生錄取進程,目前,浙江高考一段二段的平行錄取工作均已完成。接下來,三段線上考生的平行志願填報工作即將開啟。9月5日8:30至9月6日17:30為第三段平行志願填報時間,藝術、體育類還有少量計劃未招滿,也在同一時間填報徵求志願。
  • 怎樣填報高考志願,給今年高考學子的一點經驗
    高考分數已經公布,又到陸續填報志願的關鍵時候。 作為一名曾經的大學生以及現在的老師,將自己填報志願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有所幫助。
  • 填報高考志願前,先來做做這份性格測試
    人民網成都7月16日電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興趣選擇學校和專業,7月15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提醒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前,充分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及興趣愛好。實踐證明:在影響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眾多主觀因素中,興趣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推動著我們選擇。那麼,什麼是興趣?興趣是怎樣發展和影響個人職業生涯的?什麼是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或者說,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
  • 手把手教你填報專科志願的機會,就在...
    8月27日至29日(每天9:00—18:00)這三天,你們將填報本專科志願,範圍包含:普通類、體育類常規批第2次志願;藝術類專科批第1次志願及春季高考專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願填報。還有一周倒計時,為了考取一所心儀的院校,是時候瞪起眼來了!
  • 決戰高考、等級考成績查詢、志願填報……上場了,後浪!
    下周,「見證歷史的一屆」將迎來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篇章——高考。 奔湧吧,後浪!沒有什麼不可能。在此預祝大家金榜題名,鵬程萬裡。 本月裡,等級考查分、綜評批次志願填報、本科志願填報等高招大事,與考生息息相關。
  • 高考志願怎麼填有利於提高錄取率?專業建議來了
    新華網北京7月30日電 高考「出分」後,志願填報成為最讓考生和家長糾結的話題。該填報什麼樣的專業?該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擇專業?平行志願怎麼填更合理?新高考地區考生該怎麼填志願?一起來聽聽高校招辦主任們給出的專業建議。
  • 高考後不估分是否可行?出成績一周內完成志願填報,要打好提前量
    高考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志願的填報,原本以為高考結束就能放鬆的考生才發現,似乎這才是開始。每年考生從考場出來之後,當所有考試結束,就應該準備估分這件事情。因為這個時候學生的短期記憶還存在,這個時候估分是最好的;但是有一部分同學卻不敢進行估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高考結束後不估分,等待成績出爐再報志願是否可行?高考之後,是否必須進行估分?
  • 高考成績公布在即,「壓線生」如何填報志願?高考專家分享經驗
    高考成績公布在即,「壓線生」如何填報志願?高考專家分享經驗2020年高考已經過去一周多時間,高考成績也即將公布,預計是在7月下旬和8月初,成績公布後,就是填報志願的問題了,這對於高考生來說很重要,堪比第二次高考,難度不比高考差,只有高考成績和志願都達標,學生高考才算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