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常見的薄膜材料物理氣相沉積方法(PVD)

2020-12-23 振華科技

常見的沉積薄膜的方法,包括:真空蒸鍍(vacuum evaporation),磁控濺射(magnetron sputtering),電弧離子鍍(arc ion plating/deposition),三種方法均屬於物理氣相沉積(PVD)。

什麼是物理氣相沉積(PVD)?

物理氣相沉積技術表示在真空條件下,採用物理方法,將材料源———固體或液體表面氣化成氣態原子、分子或部分電離成離子,並通過低壓氣體(或等離子體)過程,在基體表面沉積具有某種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術。物理氣相沉積的主要方法有,真空蒸鍍、濺射鍍膜、電弧等離子體鍍、離子鍍膜,及分子束外延等。發展到目前,物理氣相沉積技術不僅可沉積金屬膜、合金膜、還可以沉積化合物、陶瓷、半導體、聚合物膜等。

1、真空蒸鍍

原理:真空蒸鍍的原理極為簡單,可以簡單解釋為,在真空室內通過加熱使材料靶材蒸發,形成蒸汽流,同時保證待鍍件較低的溫度,使得靶材在待鍍件表面凝固。

優缺點:優點是真空蒸鍍無論是從原理上還是從方法上都比較簡單。而其主要缺點是,靶材對於鍍件幾乎沒有衝擊,薄膜與基片(待鍍件)的集合不是十分緊密,此外其鍍膜速度較低,繞射性差(對基片的背面以及側面的沉積能力),此方法只適合製備低熔點材料薄膜。

2、磁控濺射

原理:磁控濺射是在真空室內加入正交(有例外)的電磁場,空間中的電子在電磁場的作用下不斷做螺旋線運動,電子運動撞擊空間中稀有氣體粒子(一般氮氣、氬氣),使其離化,離化了的粒子又會產生運動著的電子,繼續撞擊其他稀有氣體粒子,於是電子越來越多,形成電子云環繞在陽離子周圍,構成等離子體,陽離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轟擊靶材(靶材接負壓),濺射出靶材離子,在基片上沉積。

優缺點:先說優點,磁控濺射相比於蒸鍍,磁控濺射能精準控制膜層厚度,沉積薄膜的緻密度有所加強,既可以沉積金屬膜層,也可以沉積非金屬膜層、化合物膜層。缺點是,離化率較低,基片轟擊不夠強。

3、電弧離子鍍

原理:實現電弧離子鍍的第一步是引弧,其原理與電焊時的引弧類似。引起的弧斑在靶材上運動(可以通過磁場進行控制),利用電弧的高溫和高壓使靶材產生離化的氣體,並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轟擊基片。

優缺點:優點是離化率高(可達100%),沉積速率大,轟擊劇烈,膜層緻密與基片結合好。缺點是由於電弧處的高溫以及離化粒子的撞擊,電弧離子鍍極易產生一些大顆粒,這嚴重影響鍍膜質量。

物理氣相沉積的應用:

1.在刀具、模具中的應用

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最早應用於模具和刀具中。通過沉積TiC鍍層,可以有效延長模具的壽命;在高速鋼刀具中沉積鍍膜,可提高刀具的抗磨損性、抗粘屑性和刀具的切削速度,同時經鍍膜的刀具還具有高硬度、高化學穩定性、高韌性、低摩擦係數等特點。目前超硬沉積材料如(TiAl)N、TiCr-N,多鍍層如TiC/Ti(C,N)/TiN已經應用於生產。

2.在建築裝飾中的應用

因物理氣相沉積技術具有沉積過程易於操作,膜層的成分易於控制,不存在廢水、廢氣、廢渣的汙染等特點,目前,這一技術在建築裝飾中得到廣泛應用。德國的Leybold公司近年來推出的磁控濺射沉積新型ZrN技術,具有青銅色外表,極低的電化學電位,耐蝕性極好,同時也很耐磨,是一種非常好的表面處理方法。陽光控制膜的幕牆玻璃,常用的膜系由3層薄膜組成,最靠近玻璃的內層薄膜,通常選用TiO2,並用反應磁控濺射製備,該膜具有高折射率、透明性好、耐腐蝕性能強等諸多優點;中間層是厚度為10nm-40nm的金屬膜,膜料通常為金屬Cr、Ti、Ni及其合金,該層也是利用濺射沉積技術製得。對於建築瓷磚及鏡面不鏽鋼薄板的鍍膜來說,通常製備的膜係為金黃色的TiN,這種仿金色彩在裝潢業上特別受青睞。

3.在特殊薄膜材料製備中的應用

霧化沉積技術可以顯著地擴大合金元素固溶度,獲得細小均勻的等軸晶組織,減小合金元素的宏觀偏析,增加第二組的體積分數,細化第二相粒子,從而避免了傳統冶金工藝中由於冷卻速度低而導致的化學成分宏觀偏析以及組織粗大等諸多弊端,可實現大尺寸快速凝固材料的一次成型,目前多應用於顆粒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如用霧化沉積技術製備MMCs等。另外,利用脈衝雷射弧沉積技術製備類金剛石薄膜的方法,國內已經開展了研究。

4.在電學及醫學等領域裡的應用

具有鐵電性且厚度尺寸在數十納米到數微米的鐵電薄膜具有良好的介電、電光、聲光、光折變、非線性光學和壓電性能,主要被應用於隨機存儲器、電容器、紅外探測器等領域,其製備方法主要有濺射法、脈衝雷射沉積法等。羥基磷灰石(HA)屬於磷酸鹽無極非金屬材料,它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與嵴椎動物的骨及牙齒的礦物成分非常相近,且與生物組織有良好的相容性,目前在種植牙和人工骨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羥基磷灰石薄膜同樣可以採用物理氣相沉積技術製備。

目前,薄膜技術作為材料製備的新技術,已從實驗室的探索性研究轉而應用於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並且正在向各個行業中滲透,其應用範圍和作用還正在不斷地擴大和深化。

這門新技術不僅涉及到物理學、化學、 結晶學、 表面科學和固體物理等基礎學科, 還和真空、 冶金和化工等技術領域密切相關。

薄膜技術作為材料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和研究。

為了不斷地提高薄膜的研製水平,必須重視薄膜技術的礎理論研究,力求把一般性的技藝和經驗上升為科學理論。

從薄膜的製作過程來看,應當著重把握薄膜的形成過程,即形成薄膜時的形核和核長大的全過程以及影響這些過程的主要因素。

此外, 對薄膜工作者來說,還應當掌握國內外薄膜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與簿膜質量有關的相關技術。

聲明:本文內容僅用於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光學薄膜的製造技術
    光學薄膜可以採用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和化學液相沉積(CLD)三種技術來製備.1、物理氣相沉積(PVD)PVD需要使用真空鍍膜機,製造成本高,但膜層厚度可以精確控制,膜層強度好,目前已被廣泛採用.在PVD法中,根據膜料氣化方式的不同,又分為熱蒸發、濺射、離子鍍及離子輔助鍍技術.其中,光學薄膜主要採用熱蒸發及離子輔助鍍技術製造,濺射及離子鍍技術用於光學薄膜製造的工藝是近幾年才開始的.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其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金屬表面處理工藝1、表面處理工藝簡介利用現代物理、化學、金屬學和熱處理等學科的技術來改變零件表面的狀況和性質,使之與心部材料作優化組合,以達到預定性能要求的工藝方法,稱為表面處理工藝。以鍍鎳為例:將金屬製件浸在金屬鹽(NiSO4)的溶液中作為陰極,金屬鎳板作為陽極,接通直流電源後再製件上就會沉積出金屬鍍鎳層。電鍍方法分為普通電鍍和特種電鍍。4、氣相沉積氣相沉積技術是指將含有沉積元素的氣相物質,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沉積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的一種新型鍍膜技術。
  • 一次帶你了解磷化、電鍍、化學鍍、電泳等釹鐵硼常見鍍層方法
    之前懂磁帝也有文章為大家介紹過幾種常見鍍層,今天我們將系統地為大家梳理和比較一下釹鐵硼常見的鍍層。表面防護處理可以分為幹法和溼法兩大類溼法是磁體在純水、無機溶液或有機溶液下實施的表面防護處理,如電鍍、化學鍍、電泳、噴塗和浸塗等。
  • 圖文講解5種常見的電鍍工藝
    在機械設計中,電鍍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零件表面處理工藝。幾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5種常用的電鍍工藝。什麼是電鍍?電鍍的方法有很多種,電鍍類型因材料、位置和應用等條件而異。化學電鍍(化學電鍍):化學電鍍是指在不利用電能的情況下,通過反應電鍍溶液的還原物質和金屬離子,將金屬離子沉積在其他材料表面。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無論材料形狀如何,都可以相對均勻的薄膜。
  • 華為全固態絕緣透波PVD技術
    【嘉德點評】華為的該項專利採用複合材料作為圖層材料,整體膜層具有絕緣性以及極低的高頻介電損耗,同時在光學性能方面為非透明塗層,可以在異質結合基體上獲得一致的裝飾效果,且具有優良的機械保護性能和耐候性能。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案在沉積過程中氣壓、靶功率維持一致不變,從而使其生產工藝流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 派瑞林(Parylene)有機高分子真空氣相沉積設備/派瑞林粉材/派瑞林鍍膜加工
    開發應用的一種新型敷形塗層材料,它是一種對二甲苯的聚合物,根據分子結構的不同,Parylene可分為N型、C型、D型、HT型等多種類型。0.1-100微米薄膜塗層,厚度均勻、緻密無針孔、透明無應力、不含助劑、不損傷工件、有優異的電絕緣性和防護性,是當代最有效的防潮、防黴、防腐、防鹽霧塗層材料。
  • 新型薄膜塗層把隱形眼鏡變成電腦屏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迅速發展,人們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基質和塗層新材料。最近,南澳大利亞大學未來工業研究所(FII)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聚合物薄膜塗層,能在隱形眼鏡上導電,為造出微型電路帶來了可能。研究人員指出,製造這種導電的塗層式水凝膠,對於未來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很有意義。
  • HRD鑽石文化知識系列——CVD(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鑽石
    CVD是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的首字母縮寫詞,意思是某種物質從空氣中沉積到基底材料上,其中伴隨著化學反應。 什麼是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鑽石?指的是採用化學氣相沉積工藝製成的人造鑽石。
  • 原子層沉積技術——「自下而上」精準構建和調控異質催化劑結構和...
    原子層沉積(AL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是一種用於薄膜生長的氣相催化劑合成技術,目前已成為一種異質催化劑合成的替代方法。和化學氣相沉積(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一樣,其原理是基於兩種前驅體蒸汽交替進樣,並在載體表面上發生分子層面上的「自限制」反應,實現目標材料在載體表面上的精準沉積。通過改變沉積周期數、次序和種類等方法可以實現對催化劑活性位結構的原子級精細控制,進而為研究者提供了一種 「自下而上」精準可控合成催化劑的新策略。
  • 手錶的PVD真空電鍍、DLC電鍍原理是什麼?
    其實常看到這種價格好入手的金色澤感手錶,有不少都是採用PVD(物理氣象沉積,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工藝所製成,這種表殼加工工藝的好處顯而易見,既能讓手錶看起來非常華麗高雅,但是也能顧及到消費者的錢包,不用動不動就上五、六位數的售價,因此具有經過PVD處理表殼的手錶,長久以來在市場上也是有著很高的人氣基礎。
  • 極奢腕錶血統論——PVD 鍍金與真假勞力士
    PVD 是英文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物理氣相沉積」,是指在真空條件下,用物理的方法使材料沉積在被鍍工件上形成薄膜的製備技術。採用 PVD 鍍膜技術鍍出的膜層,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低摩擦係數)、很好的耐腐蝕性和化學穩定性等特點,膜層的壽命長,同時膜層能夠大幅度提高工件的外觀裝飾性能。
  • 物理所在反鐵磁金屬氮化鉻超薄膜的電子態相變研究中獲進展
    超薄導電材料在透明顯示、柔性電子皮膚、可穿戴光伏器件等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是應用材料領域的前沿領域。現代微電子器件不僅要求這些超薄材料具有優異的導電性和透光性,而且要求它們具有更豐富的物理特性,如磁性、熱電性、延展性和抗腐蝕性等,為設計下一代移動智能多功能器件提供備選材料。過渡金屬氮化鉻(CrN)是集這些優良物理特性於一身的理想材料之一。
  • 蘋果下一代確定用不鏽鋼中框,5G時代PVD真空鍍膜設備大火(附主要供應商名錄)
    真空鍍膜是真空應用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以真空技術為基礎,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並吸收電子束、分子束、離子束、等離子束、射頻和磁控等一系列新技術,進行薄膜製備的一種新工藝。簡單地說,就是在真空中把金屬、合金或化合物進行蒸發或濺射,使其在被塗覆的基體上凝固並沉積的方法,稱為真空鍍膜。
  •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SiC和GaN 的研究現狀
    在過去的30 年中,工業界已研發出採用升華的方式製備SiC 襯底的技術,使SiC 材料在低壓惰性環境中升華,Si、SiC2、Si2C 等分子沿溫度梯度遷移,並按照設計取向在單晶SiC 種子層上沉積而重新結晶成SiC 晶體,如圖2(b)所示。採用新的物理氣相傳輸(PVT)技術能夠將晶體製備溫度控制在1900~2400℃範圍內。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超平整石墨烯薄膜—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高力波教授團隊領銜,協同學院四個青年學者團隊,以「質子輔助生長超平整石墨烯薄膜」為題,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將質子輔助生長用於高質量石墨烯製備的研究成果
  • 鍍膜工藝:光學薄膜在高真空度的鍍膜腔中實現
    光學薄膜在高真空度的鍍膜腔中實現。常規鍍膜工藝要求升高基底溫度;而較先進的技術,如離子輔助沉積(IAD)可在室溫下進行。IAD工藝不但生產比常規鍍膜工藝具有更好物理特性的薄膜,而且可以應用於塑料製成的基底。
  • 質子輔助生長超平整石墨烯薄膜
    正因為如此,石墨烯一經發現,便迅速成為物理、化學、材料、電子等多個學科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並開啟了包括石墨烯在內的多種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構的研究熱潮[2]。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相繼有多達500 多種的二維材料開始深入表徵與研究。一般來說,新材料的未來應用前景,不僅取決於材料自身的性質,更取決於如何可控地製備這種新材料,即「製備決定未來」。
  • 材料化學分析的物理方法
    本文對上述各種分析方法的物理原理、儀器以及應用等逐一做扼要的介紹。本文是基於筆者2003年前後講授材料化學分析技術的課件撰寫而成的,原發表於《物理》雜誌2004年第33卷第4、5期。此次重新整理發表,希望讓更多人能明白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天下沒有現成的、不言自明的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 當年的圖片解析度太低,倉促間不及更替,抱歉。
  • 手機/筆電等常見十大表面處理工藝
    如下為你看到的筆記本是這樣子:實際上未經任何表面處理的半成品機殼是這樣子:下面介紹一些常見的表面處理方法:>一、拋光一般分三種拋光,即機械拋光,化學拋光,電解拋光。動圖來源YouTube陽極氧化後效果五、PVDPVD 即物理氣相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