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胸妹子容易得乳腺癌?醫生說不能看大小,而是應該看密度

2020-12-23 普外科曾醫生

江湖傳言,胸越大,越容易得乳腺癌,這裡頭有沒有道理呢?

目前主流的觀點,均不支持這種說法,任何一個乳腺癌的預防或者治療指南,均沒有把胸大列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胸大容易得乳腺癌,只是很多朋友自己一廂情願或者主觀臆斷的,胸大不等於乳房的腺體多(有可能是脂肪含量多)。

目前已經比較明確,增加乳腺癌的因素,有以下一些:

1、年齡增加

2013-2015年美國女性發生乳腺癌的概率如下:

●出生至49歲–2.0%(每49名女性有1人);

●50至59歲–2.3%(每42名女性有1人);

●60至69歲–3.5%(每28名女性有1人);

●70歲及以上–6.7%(每14名女性有1人);

●出生至死亡–12.4%(每8名女性有1人)。

2、女性

男性也可以患乳腺癌,但是女性發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3、體重和體脂

體重指數BMI大於30與乳腺癌的總體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關,研究發現,肥胖的女性,增加絕經後得乳腺癌的概率。即使BMI正常,體脂率較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仍然增加。

不同於絕經後的女性,絕經前的女性中,BMI增加,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但是具體原因未明。

這裡提示我們,絕經前稍微胖一點是可以的,在圍絕經期,就要開始減肥,控制體重了。

4、高身材

身高較高的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 有研究顯示,身高大於175釐米的女性,比身高160釐米的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20%,可能與青春期的營養狀態有關係。

5、雌激素水平

無論是絕經期還是絕經後的女性,體內高雌激素水平,都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絕經後長期補充外源性雌激素,也會增加乳腺癌發病率。

6、乳腺良性疾病

有一些類型的乳腺增生,可增加乳腺癌發病率,例如異型性增生。

7、緻密的乳腺組織

乳腺的密度反映了腺體組織和結締組織相對於脂肪組織的含量,腺體組織越多,脂肪組織越少,乳腺越緻密。在乳腺X光下,緻密的乳腺組織通常定義緻密組織佔整個乳腺≥75%。

乳腺組織緻密,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是同年齡段女性的4至5倍。

這裡要提示大家,乳腺緻密不等於胸大,很多胸大的妹子,其實只是胸部的脂肪多而已,相比於歐美國家,我們國家的妹子,普遍胸要小一點,但是乳腺的腺體組織豐富,更為緻密。

8、月經初潮早或者絕經晚

月經初潮早或者絕經晚,乳腺長時間暴露在雌激素的環境中,有研究顯示,月經初潮的年紀每晚一年,乳腺癌風險下降5%,絕經年齡每晚1年,乳腺癌相對危險度增加1.03%。

9、未經產和多產

沒有生孩子的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增加,儘管經產女性在分娩後最初幾年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高於未經產的女性,但經產狀態會在分娩後產生數十年的保護作用。

多產是否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還有爭議,有研究顯示,妊娠次數增加,會降低乳腺癌風險。

生孩子的年齡,也會影響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首次生產年齡為20歲、25歲及35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累積發病率(直到70歲)分別降低20%、降低10%和升高5%。未經產女性的風險與首次足月產年齡為35歲的女性相近。

從乳腺癌的發病情況來看,越早生孩子,乳腺癌的發病風險越小。

10、乳腺癌個人史

有乳腺原位導管癌或者浸潤性乳腺癌的個人史,會增加對側乳腺患乳腺癌的發病率。

11、乳腺癌家族史

如果有1位一級親屬患癌,你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至近2倍

如果有2位一級親屬患癌,風險增加至3倍

受累一級親屬的確診年齡也影響乳腺癌風險,如果一級親屬在30歲前確診,則風險增至3倍,但若是60歲後確診,則風險僅增至1.5倍。

12、基因突變

所有乳腺癌病例中,僅5%-6%直接由以下基因突變導致: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包括BRCA1、BRCA2、p53、STK11、CDH1、PALB2、PTEN以及錯配修復基因。

以BRCA1突變為例,如果攜帶這個基因的突變,到70歲時,患乳腺癌風險高達55%-70%,卵巢癌終生風險為40%-45%。

對於這些高危人群,可以考慮行預防性乳腺及卵巢切除手術,例如安吉麗娜朱莉。

13、飲酒和吸菸

飲酒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一致性證據表明,與不飲酒者相比,低水平飲酒量(<1標準杯/日)到高水平飲酒量(≥3標準杯/日)的女性乳腺癌風險均更高。

多項研究表明,吸菸者的乳腺癌風險輕度增加。

14、夜班工作

國際癌症機構和WHO公認夜班很可能致癌,不過證據不太一致,2012年一項護士研究報導,午夜後上班與乳腺癌風險增加相關(OR 1.8,95%CI 1.2-2.8),且白班和夜班長期輪換的護士風險最高(OR 2.6,95%CI 1.8-3.8)。

兩者的關係可能與夜間光暴露有關,其抑制了松果體產生夜間褪黑素。

15、暴露於治療性電離輻射

年輕時胸部暴露於電離輻射,如治療霍奇金淋巴瘤或原子彈爆炸或核電站事故的倖存者,則乳腺癌風險增加。

可能降低乳腺癌風險的保護因素,有以下三點:

1、哺乳

多項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及meta分析已顯示哺乳有保護作用,作用的大小取決於哺乳時間的長短和產次的混雜因素。

一篇大型的匯總分析納入了47項流行病學研究的個體數據(50,302例浸潤性乳腺癌女性和96,973例對照者),估計每哺乳12個月,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下降4.3%。

2、體育鍛鍊

儘管沒有直接的證據支持缺乏運動與乳腺癌風險增加有關,但定期體育鍛鍊似乎對乳腺癌有輕度預防作用,尤其在絕經後女性中。

3、飲食因素

地中海飲食,特徵為富含植物性食物、魚和橄欖油,可能減少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植物雌激素是天然存在的植物物質,化學結構類似於17-β雌二醇。它們主要包括異黃酮類(黃豆和其他豆類中分布濃度高)和木酚素類(在多種水果、蔬菜和穀類製品中存在)。低質量證據顯示,富大豆膳食可預防西方女性乳腺癌。

總而言之,乳腺癌的發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遺傳因素、家族史、又有生活飲食習慣、月經生育情況。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來看,胸大與乳腺癌沒有必然的聯繫,沒有任何指南將胸大列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主要參考資料:uptodate

相關焦點

  • 「健康科普」胸越大,是不是越容易得乳腺癌?
    看到這個話題,我不禁低下了頭......然而只看到了自己的小肚腩~只要一提到胸,就一定繞不開一個話題:胸大好,還是胸小好?擁有優秀A cup的朋友,一直都很羨慕那些胸大的,感覺身材賊棒~直到耳邊聽來這樣一個消息:胸越大,越容易得乳腺癌!
  • 女人胸越大越容易得乳腺癌?誘髮乳腺癌的因素,究竟是什麼?
    經常聽到有人說胸大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聽的比較多,就會讓人信以為真,到底胸大是不是更容易被乳腺癌青睞,還需具體了解一下。誘髮乳腺癌的因素,也要及時了解清楚,才能更有效地避開,或許就能遠離乳腺癌。還不清楚的人,真的很有必要了解背後誘因,以免給身體帶來麻煩。
  • 大胸妹易得乳腺癌?這樣做能預防
    大胸妹易得乳腺癌  其實,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隔壁妹子的胸確實足夠大,但誘發女性乳腺癌的元兇不是大胸,而是肥胖。調查的結果發現,除了乳房密度之外,肥胖也是誘發女性乳腺癌的元兇之一。  研究人員認為,大多數肥胖的女生胸圍也會相對較大,會給人產生「胸大就會容易患有乳腺癌」的錯覺,但造成她們乳腺癌發病率升高的罪魁禍首不是大胸,而是身體肥胖在作祟。  瘦子就不會得乳腺癌了嗎?
  • 大胸比小胸更容易得乳腺癌?這幾種人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別不重視!
    不少女性都認為,乳房越大,患乳腺癌的概率越大。因為體積越大,出問題的範圍和「機會」 就越大嘛~ 嗯,聽起來沒毛病。胸小的妹子聽到這裡略感安慰,上帝雖關上了一扇門,總算還打開了一扇窗。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影響乳腺癌發病的五個因素,胸大容易得乳腺癌?
    胸大的女性常常自帶話題性,什麼「胸大無腦」、「胸大顯胖」,近些年又有了一個新的議論點:胸大容易得乳腺癌。胸大的人真的更容易患乳腺癌嗎?其實並不是。人體脂肪含量較多的部位是我們的腰腹部和大腿,應該沒有人聽說過「腰癌」、「大腿癌」吧,能發生癌變的前提是正常細胞,而乳腺腺體就不一樣了,它是細胞組織,是最有可能發生癌變的。既然大胸和小胸沒有乳腺腺體上的區別,那麼就不存在誰更容易的乳腺癌的問題。
  • 大胸比小胸更容易得乳腺癌?這幾種人需要重視
    不少女性都認為,乳房越大,患乳腺癌的概率越大。因為體積越大,出問題的範圍和「機會」 就越大嘛~嗯,聽起來沒毛病。胸小的妹子聽到這裡略感安慰,上帝雖關上了一扇門,總算還打開了一扇窗。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人的胸部大小主要是和脂肪、乳腺腺體有關。
  • 胸大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預防乳腺癌記住這兩點
    擁有大胸是很多女生的夢想,尤其是平胸女生羨慕大胸女孩的曼妙線條,性感身材,但是有傳言大胸的女生容易得乳腺癌,讓很多大胸女生惶恐,真相是這樣嗎?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嗎?乳腺癌發生在乳腺,而不是乳房,乳房大,是因為脂肪多,乳房的大小與乳腺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胸部大小不能只看罩杯,還得看這個地方!
    據一項統計表明,無論是男女生都認為,巨乳/大胸的最低標準,是D罩杯。而作為一位擁有2.4萬粉的推主,相信她也是通過自己長年對人體繪畫的經驗而得出來的結論。這個知識點就是:胸部大小並不能只看罩杯,還得看軀體骨骼的生理形狀。
  • 胸大更容易患乳腺癌嗎
    而我們國家的一項研究,調查了18000例乳腺癌女性和同年齡階段184000例未患乳腺癌的女性的結果顯示:乳腺密度是乳腺癌很大的一個預測因子,也就是說,乳腺密度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高。而我們國家的女性,有一半以上,是屬於緻密型乳腺。那麼,這個跟胸大、胸小有沒關係呢,哪個更易患乳腺癌呢?
  • 平胸比大胸更易患乳癌,如何預防乳腺癌的發生
    女性朋友們在生活中一定要預防乳腺癌的發生,而且平胸的妹子應該要特別的去重視起來,有研究表明平胸肯定會比大胸更容易得乳腺癌,所以我們大家就應該多多的了解一下,在平時的時候怎麼樣很好的去預防乳腺癌的發生呢?
  • 胸大的女生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主要與乳腺腺體有關,與脂肪無關。35歲以後,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緩慢下降,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風險。因子宮或卵巢疾病導致的非自然停經,乳腺癌患病風險會提高10—12倍。選擇母乳餵養,乳腺癌患病機率會減低20%—30%。乳腺組織細胞在第一次分泌乳汁時才算真正的發育成熟,可以保護乳房抵禦外界侵害。簡單說就是月經初潮早於12歲,絕經晚於52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率較高。
  • 胸被切除!《嫉妒的化身》貢獻了第一個得乳腺癌的韓劇男主!
    第二集結尾女主告訴男主他的胸跟自己患乳腺癌的媽媽、外婆胸部摸起來手感一樣。最後一擊簡直不能更殘忍!雖然醫生安慰他全韓國有100多個患乳腺癌的男性,可這個消息聽起來也開心不太起來呢。大男人換上乳腺癌不可怕,可怕的是竟然要把胸部切除!我還怎麼遊泳、穿襯衫、怎麼結婚、怎麼帶著一個不完整的胸生活!
  • 女人胸越大,患乳腺癌機率越大?醫生闢謠,4個因素才該早避開
    乳腺癌是女性的健康殺手之一,近幾年的發病率也一直在被不斷的上漲,時刻威脅著女性的健康,因為它主要發生於胸部的位置,因此,有不少女性會有這樣的擔心,是不是胸越大,患乳腺癌的機率也就越大?女人胸越大,患乳腺癌機率越大嗎?醫生闢謠,4個因素才應該早點避開答案肯定不是,這兩者沒有直接的關係,決定乳房大小的關鍵因素是脂肪,而乳腺癌卻是發生在乳腺導管和小葉組織當中。
  • 胸如果比較平,乳腺癌篩查要提前到35歲嗎?
    為了探索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下:1、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怎麼區分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2、胸小的亞洲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嗎?3、權威指南推薦的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是怎樣的?01、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怎麼區分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
  • 女性胸大竟比胸小患此病的機率大的多
    研究人員認為,胸部是女性性徵之一,其大小代表身體發育的狀況。豐滿的胸部看起來更漂亮,但是過大可能不利健康。研究人員也特別指出,2型糖尿病是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經過多年過程而形成的,胸部大小並不起決定作用。女生胸大常見的20個壞處女生胸大有什麼壞處?很多女人總是致力於豐胸,但其實胸大也有壞處的。
  • 「看、摸、捏」自檢 有助發現早期乳腺癌
    體檢報告上的這一行字,總會讓不少女性開始緊張,擔心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因此,每到年底,伴隨著體檢季的結束,前來乳腺科門診諮詢、就診的人就會明顯增多。「的確,部分乳腺結節可能是乳腺癌,但也不要因為看到乳腺結節報告就陷入恐慌。」原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張軍介紹,通過「看、摸、捏」自檢,有助發現早期乳腺癌。
  • 多摸摸能讓胸變大?性生活對乳房竟有這麼多好處!醫生:但前提是…
    「看你胸這麼小,肯定沒有性生活!」「胸太小?多摸摸就大了!」……嘿!小康妹兒這就不服氣了!胸小怎麼了!瞧不起誰呢!我&%……¥*#@!(各位不好意思,這位暴躁的小康妹兒我帶回去了)那麼,胸真的可以越摸越大?性生活對乳房真的有好處?
  • 胸小的女人最好命,不信你看!
    不過,target map 做過一個全球女人胸圍地圖,地圖顯示在非洲中部、東亞以及東南亞,小胸才是主流,以A罩杯為主。話說在時尚界,微乳都成了時尚潮流的風向標,若想穿衣範兒十足,平胸才是王道。名模杜鵑,胸可以說是很平了,不過她曾在某採訪中說,「大胸在我身上是不好看的。」一直以來她都將小胸的優勢和美感展現得淋漓盡致,穿著打扮總給人一種高級冷豔的感覺。
  • 哪些女性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什麼症狀?如何自測?一文說清楚
    根據研究發現,有些人容易發生乳腺癌,也就是日常所說的高危人群。這個數據是基於調研大數據比對薈萃分析等得出的結果,說明了發病機率要高,但並非這類人一定會得乳腺癌。這個話題的提出,大家應該客觀的對待,尤其對號入座到高危人群中的人,不要由此擔心恐慌,日常做好自我檢測,這才是我們科普的真正的目的。
  • 總有幾個是你幹過的:多摸摸胸會變大?多吃木瓜豐胸?乳房按摩可以排毒?
    有人因此調侃小胸妹子們:胸小不要緊,以後有男朋友了讓他幫忙多按按就大了……對此,小編只想問這些人一個問題:如果胸能揉大,你憑啥認為臉就能揉小?說到臉的時候,按摩就是能瘦臉;說到腿的時候,按摩就能瘦腿;說到腰,按摩又能瘦腰;怎麼到了胸這兒,就變成能豐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