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創意足跡早已遍布全球,其咖啡品牌與世界各地文化融合,設計店面總是designboom、wallpaper等設計網站報導的常客。
01
智慧灣科創園x星巴克
上海 寶山
9月9日,星巴克中國大陸首家貨櫃店在位於上海寶山區的智慧灣科創園店亮相,同時這也是星巴克在中國的第800家門店。
其前身是上海第三毛紡廠的倉庫用地,位置毗鄰黃浦江支流薀藻浜,可以通航百噸級貨船的河道,「貨櫃」成了重要元素,所以該園區散落了多個貨櫃,這也是這家星巴克選用貨櫃作為建築主體結構的原因之一。
這家具有現代藝術感的貨櫃門店,以貨櫃為設計載體來闡述品牌故事、傳遞星巴克文化。店鋪由六個大小不同的貨櫃創意拼搭在一起,錯落有致的堆疊設計,十分獨特。
主體貨櫃為吧檯和飲料等候區,其他貨櫃則為座位區,外觀為落地玻璃全透明呈現整家店,其中幾處為透明玻璃天窗,消費者可以直接在室內邊喝咖啡邊仰望天空,二層還有露臺座位區。
室內牆上有掛具有現代氣息的咖啡主題藝術畫,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幅長畫:一尾3D列印的巨幅星巴克美人魚,站在室外透過落地玻璃看去,貨櫃猶如一個大型「水族館」。
02
太宰府天滿宮×星巴克
日本 福岡
隈研吾用 2000 根窄木條斜向編織,組成一個有著獨特流動感的空間,原木的質地讓這間店面擺脫星巴克以往的現代感,與街道整體的古樸氛圍融為一體。
而隈研吾也打算好好延續自己一貫的風格,深挖這個區域的藝術與自然,將日本傳統設計與星巴克獨特的現代表達融合到一個空間,讓新的烘培工坊代言新時代的生活方式。
03
海運貨櫃×星巴克
美國 西雅圖
星巴克公司的總部大樓位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港口,老闆們靈機一動:為何不用貨櫃當店面呢?於是誕生了第一家汽車穿梭星巴克。
這個450平方英尺的咖啡空間位於西雅圖的市郊Tukwila,由4個回收翻新的貨櫃組成。從國外進口的咖啡與茶經由貨物貨櫃運輸,最終也在貨櫃裡被人們消費。
這個設計為星巴克之後處理供應鏈的舊物提供了思路,未來會繼續減少總體環境碳足跡,向更環保的可持續商業發展。
04
前銀行金庫×星巴克
荷蘭 阿姆斯特丹
這家星巴克藏在倫勃朗廣場上的一個老銀行裡,作為全球首家「咖啡實驗室」,這間概念店將用於測試新的釀造和烘培方法。
設計師Liz Muller帶領由藝術家與手工藝人組成的團隊,為咖啡店帶來了獨特的荷蘭設計——古典的代爾夫特瓷磚、自行車內胎改造的牆壁、Delfts blauw壁畫。
店內17米長的吧檯、大量的木製桌椅均由荷蘭當地回收的橡木製作,波浪式天花板由1800塊單獨切割的木塊組成,與經過翻修的大理石和混凝土地板相映襯,整個空間都是溫暖的色調。
05
蘇黎世火車×星巴克
瑞士 蘇黎世
這間星巴克由瑞士聯邦鐵路公司將列車的某一節車廂改造而成,它不僅是星巴克首家車載概念店,也是星巴克最小的一家咖啡店。
這間雙層設計的車廂依舊由設計師Liz Muller負責,「將功能與美學相結合,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比如火車的恆定運動、狹小的空間限制與嚴格的安全標準」。
整個空間僅容納50個座位,設計簡潔而舒適,專門為短途乘客服務,路線從日內瓦機場(Geneva Airport)出發,到瑞士聖加侖大學(St.Gallen in Switzerland)。
06
Nendo書屋×星巴克
日本 東京
Nendo工作室為東京的星巴克精心設計了一次「星巴克濃咖啡之旅」,讓書本與咖啡親密接觸。整體空間如同一個空曠的圖書館,一排排書架上豎著咖啡色的小冊子,密集而整齊,與懷舊的象牙白地板相映成溫暖的格調。
這些小冊子並不僅僅是裝飾,九個色調的小冊子經過顏色編碼,拿鐵、卡布奇諾、摩卡等咖啡的知識詳盡地寫在書裡。
客人可以選擇中意的一本書,去換購一杯與之相應的咖啡,閱讀一本書與享受一杯咖啡在這個空間裡融合,創造出一次互動的咖啡體驗之旅。
07
富山環水公園×星巴克
日本 富山
日本富山的這家星巴克是眺望環水公園景色的最佳位置,與其說店的內外設計美,不如說 「能和水邊景致融合」的氛圍美。
這間星巴克還有一個「世界第一」的故事。據說,這個店在星巴克舉行的「店面設計大獎」中得過2008年的年度大獎,藉此機會便有了「世界最美」的名號。
來源:51design我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