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兼職教授顏寧獲國際榮譽,17年離母校,是為諾貝爾獎努力嗎?

2020-12-22 愛學習的小天天

2020年的高考基本上已經落下了尾聲,因為出了一位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同學,因而今年大家的注意力多半都集中在了北京大學了。而對於今年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學霸們,也很少有像武亦姝、楊晨煜那樣引起公眾注意力集中的知名學霸們。

不過,就在近日,媒體報導了一則新聞,還是將學術界的注意力,聚焦在了清華大學,以及在23年前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學霸——顏寧。

提起顏寧,勢必要提到另外一位重量級的生物學家,在90年代之前考入到了清華大學,並且成功地於95年獲得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的施一公院士。

顏寧在國外求學期間,是施一公院士在美國工作、研究期間的博士生,顏寧的博士後階段,也是在施一公院士手下工作。所以說,顏寧教授目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雖然施一公無法佔據大部分,但這多少也是施一公院士科研方向的繼續拓展和延續。

再回到顏寧,1997年顏寧考入清華大學,經過了4年的努力學習之後,顏寧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當年顏寧就選擇了到國外深造,在普林斯頓大學接受了博士課程學習,並且於4年後完成了學業,從一名學士成長為博士。

此後,2005年到2007年,顏寧繼續在普林斯頓大學施一公院士所教授的專業內擔任課題組輔助成員的博士後工作。

在這裡,要特別的說明,顏寧完成了在美國的學習之後,就在2007年返回祖國,並且在返回當年就被清華大學招聘為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間,顏寧一直在清華大學擔任教授,並且為國家培養了數名博士生。

再來說一下顏寧最近發生的事,世界性的組織女科學家組織將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頒發給了顏寧。在這裡,顏寧的身份是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

這是因為,在2017年顏寧離開了全職工作的清華大學,轉而成為兼職教授;而對於顏寧來說工作的重心,則是轉到了其博士以及博士後母校普林斯頓大學。

對於當初顏寧的出走,眾說紛紜,不過說到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劃和想法。顏寧雖然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科學家,當然也是有著自己的抱負和追求的。

或許在生物學領域,我們與西方醫學、細胞以及分子理論的發源地西方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可能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顏寧教授於2017年再次漂洋過海,離開了自己的本科母校、博士期間恩師施一公擔任院長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去到了美國。

值得指出的是,2017年以前,顏寧曾經參加過央視的相關節目,因為與撒貝寧彼此的互動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個時候,距離顏寧離開清華和祖國,不到一年的時間。既然那個時候還有上節目的心情,可以說顏寧最終選擇美國,應當是一個相對偶然的決定。

眼下,顏寧在國外的科研再次取得重大成就,比如數月前顏寧及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重量級的論文等。

而且從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得出來,顏寧所帶的學生或者助手,絕大多數都是亞洲面孔,不排除是我們國人居多。最後,希望顏寧教授能夠在學術研究中再次取得更加矚目的成就,當然,如果能夠成長為諾貝爾獎級別的生物學家,這就更好了。

還有,國家一直在發展,哪怕是剛剛到美國沒有幾年,不過國家的發展以及相關環境的改變,可謂是日新月異。更何況顏寧教授當初的離開,也勢必引起了一些方面的變化,所以,返回祖國、進入到專業的單純研究機構內潛心研究,對於顏寧教授來說,依舊是一種選擇。

相關焦點

  • 離開清華的一流科學家:獲得科研自由的顏寧,能獲得諾貝爾獎嗎?
    截圖看到網上談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兼職教授顏寧的網文,有些想法想說說。顏寧博士後出站後於2007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7年出生於山東的她當年才30歲。37歲率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顏寧曾在其微博裡提到,30歲那年入職清華正教授時年薪為10萬元,從來沒考慮過柴米油鹽的問題,之後也沒有被這些問題困擾過。有人覺得,那時教師的工資普遍不高,顏寧能拿到10萬不算低。而有人覺得,按照科研貢獻看這個年薪低了。
  • 清華女神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不準備結婚的她,找到了歸宿……
    2014年,這個姑娘帶著團隊在清華實驗室裡,攻下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來未解的世界難題,成為全球最頂尖的生物學家之一。學術界一片沸騰。2017年5月,顏寧因為離開清華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掀起社會的一大波討論熱潮,時隔兩年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一公布,顏寧在列,國內炸了鍋,分分鐘就把她送上了熱搜榜。
  • 清華女博導顏寧:6個月攻克生物界難題,為何出走美國慘遭罵聲?
    在經歷無數失敗後,終於在2003年1月11日,顏寧得到了導師認可,成功做出第一個實驗,自此以後,顏寧的實驗再也沒有失敗過。2004年12月,顏寧順利通過博士生答辯,獲博士學位。次年獲得《科學》雜誌和通用電氣醫療評選的北美地區「青年科學家」獎。2005年到2007年間,顏寧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每天都不低於13個小時的工作,讓顏寧在短短時間小有所成。
  • 顏寧19歲入清華,30歲成清華教授,40歲成美國院士,為何仍單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顏寧,是中國科學界一個比較傳奇的存在。她是我國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之一,年近40歲就成就了院士,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雖然她的名聲很大,但是她卻是一位只有43歲的女科學家。顏寧為何會收到那麼多人的追捧呢讓我們一起開了解一下顏寧的傳奇人生吧!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為美「再立新功」
    那麼如果有個人才華超眾,為世界做出過貢獻,而她本人又是一位美貌佳人,這就更加鳳毛麟角了,比如我們今天關注的顏寧教授。顏寧教授是生物領域的牛人,她就讀於世界名校,畢業後成了清華女教授。然而這麼一個生物領域的天才教授,後來卻放棄清華,選擇了遠赴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天朝最牛閨蜜:一個是清華最年輕教授,一個幫世界首富「花錢」
    42歲的李一諾和顏寧,各自擁有不少很精彩的標籤——全球青年領袖、職場精英、科學家、院士……但她們依然在為一些事情努力著。 也許,從這對20多年好友的經歷中,能感受到女性的邊界正在一點點被拓寬。 2006年,她受邀回到了清華,成為了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在美國讀博,一般會選擇繼續做博士後,然後爭取留在那裡謀個獨立教職。客觀看來,當時清華的科研條件遠沒有普林斯頓先進,但顏寧還是回來了。 10年後,40歲的顏寧又離開清華,選擇重新開始。
  • 顏寧在清華當教授時年薪僅10萬,不如明星一場走秀,如何留住人才
    國內廣為人知的一位美女教授——顏寧,最近就透露出了自己剛入職清華正教授那年的年收入僅有10萬元。所以說顏寧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科學家,在2007年回到國內,回到清華大學任教,一直到2017年,她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選擇再次出國。如此優秀的一位科學家的年薪僅僅是10萬元,再看看很多的明星隨便一個出場費都可能不止10萬。
  • 清華大學美女教授顏寧,為女性正名,優秀女性並非「滅絕師太」
    有一位清華女教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回國後廣受好評,被人們稱為「美女學霸」,但是在2017年她做的一件事情令人費解,那就是她離開任教10年的清華,跑回美國,入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還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玉安評論:一個是清華最年輕教授,一個幫世界首富「花錢」:閨蜜的最高境界,是人生一起開掛
    42歲的李一諾和顏寧,各自擁有不少很精彩的標籤——全球青年領袖、職場精英、科學家、院士……但她們依然在為一些事情努力著。也許,從這對20多年好友的經歷中,能感受到女性的邊界正在一點點被拓寬。▲ 顏寧在實驗室顏寧身上有一股執著卻不鋒利的傲氣,而且總是喜歡逆流而行。2006年,她受邀回到了清華,成為了清華最年輕的教授。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16):顏寧
    2005年獲得了由《科學》雜誌評選的「青年科學家獎(北美地區)」。2007年博士後畢業,年僅三十歲的顏寧直接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在清華大學的10年間,顏寧層帶領科研團隊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19篇。2016年,顏寧被《自然》評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 顏寧在微博表露自己在清華的年薪,網友大驚:怪不得她會辭職
    如果提起清華的教授,想必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清華顏寧,這位美貌與智慧並存,而且年紀輕輕就獲得了清華青睞的美女教授。而大多數人知道顏寧想必都和她放棄清華的教授職位去美國有關。而其中的緣由,大多數人並不知悉。
  • 中國最牛閨蜜:顏寧出走美國飽受爭議,李一諾幫世界首富「花錢」
    18歲那年,有兩個女孩同上清華,四載同窗,她們成了閨中密友,被世人稱為最牛閨蜜。時光荏苒,最牛閨蜜畢業後紛紛出國深造,其中一位拿下了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榮譽後回歸母校任教,走上了三尺講臺,而另一位則馳騁商海,作為全球青年領袖替世界首富花錢。不得不說,兩個女孩各自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而她們走上人生巔峰的種種經歷,遠比她們的成就更加精彩。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落選中科院後赴美任教,輿論圍攻卻入選美科院
    此時的顏寧年僅42歲,以四十出頭的年齡當選為美國外籍院士,這份榮譽當真是輝煌無比,用一句俗點的話來形容:「真給咱中國人長臉」! 同年,顏寧離開執教十年的清華大學,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1962年,謝曉亮出生於北京;1980年,謝曉亮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他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他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他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8年,36歲的謝曉亮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
  • 顏寧在清華的年薪只有10萬,明星一年卻上億,難怪人才流失嚴重!
    大學教授的工資一直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許多人覺得大學教師的工作輕鬆,又能夠拿到項目基金,整體的收入會非常的可觀。但是,我國大學教授的收入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高。最近,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清華大學的正教授顏寧在媒體平臺發布信息透露:自己剛入職清華,成為正教授那年,年薪只有10萬元!這是顏寧自己說的話,相信真實性是非常的高。可能很多人會想年薪10萬,每個月有8000元左右,已經是相當不錯,而且大學老師工作很輕鬆,這樣的待遇已經讓很多人羨慕。
  • 他辭去普林斯頓終身教授放棄美國國籍,將清華計算機帶至世界之巔
    他前半生刻苦努力,默默無聲,後半生獲無數大獎,震撼全球!1986年普林斯頓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 ,教授。從1966年開始設立至今,圖靈獎的大多數獲獎者,都是美國人,少數為歐洲人。  而姚期智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裔科學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學者!圖靈獎組委會說,這是為了表彰他在計算機領域,所為人類做出的重大的貢獻!
  • 顏寧教授43歲了,還是單身一人,她曾向母親傾訴:不結婚罷了
    顏寧教授為何一直單身?43歲獨走科研路,她並不孤獨也不孤單顏寧教授已經43歲了,但她一直是單身的狀態,大多數女人到了43歲的年齡,已經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甚至孩子都有好幾個了,但是顏寧教授還是獨自一人。
  • 清華校友再次捐贈「汪家鼎勵學基金」傾心助力母校人才培養
    齊心校友談到,在多年來不懈的「自強」努力中越來越多地開始思考如何踐行「厚德」,他對「厚德」的理解就是「利他和奉獻」,自己「奉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感恩母校、幫助學弟學妹。李次會校友深情回憶起入學時汪家鼎先生給新生上第一堂課的情景,作為出身農村的孩子,在清華化工系受教育是自己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畢業後的事業發展也受益於與清華校友的合作,汪先生勵學基金項目給自己提供了回報母校和化工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