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別名:麥門冬、沿階草
入藥部位:乾燥塊根。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歸心、肺、胃經。
功效:養陰生津,潤肺止咳
主治:用於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乾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等證。配沙參、川貝可治肺陰虛乾咳。
1、清心除煩:適於內熱擾心之證,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等症。還適合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幹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者。
臨床應用:
1、治燥熱咳嗽,適於肺陰虛久咳患者,多用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炎等之燥咳,可加配半夏祛痰,黨參益氣,方如麥門冬湯。
對外感所致的燥咳,前人有謂忌用麥冬,因其性較滋膩,補肺而助痰,不利於解表。實際上,當外感較嚴重,有發熱、鼻塞、惡風、欲汗不能,需用宜通透表治法治療時,麥冬缺不宜用,但如外感較輕,不發高熱,無鼻塞,只有燥咳,可以用麥冬。
2、治熱病後期之津虧便秘,虛熱煩渴,配生地、玄參等涼藥,進一步清熱,方如增液湯。
如屬熱病恢復期之陰虛血虧,可用麥冬配其他養陰補血藥調補身體,方如養正湯。
3、用於強心,尤其適宜於虛脫患者出汗過多,有心跳過速、血壓低,可用麥冬配人參、五味子等水煎服,方如生脈散。此方也是夏令養陰主方,傷暑汗服之,可收生津益氣的效果。
汗後虛煩不安者,則用麥冬15g,配黃芪6g,當歸9g,五味子3g,甘草3g,水煎服。
1.虛寒洩瀉者:麥冬性苦,寒涼之品,因此因虛寒引起的洩瀉者是不能食用的,否則會加重病情,拉肚子過重,還會引發身體脫水,引起生命危險。
2.溼濁中阻者:溼濁中阻主要是指溼邪阻滯中交,運化水溼功能減弱引起的,而麥冬主要是滋補陰液,應用於燥熱證,實熱證的的病人,對於溼濁中阻的人禁用。
3.風寒或寒痰咳喘者:麥冬屬於寒涼之品,對於因寒而引起的咳嗽痰喘者不能服用,風寒咳嗽的人再食用性寒之物如麥冬,是會加重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