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作為補氣藥,有「補藥之長」的美譽,功專補氣昇陽。而枸杞與麥冬均為補陰藥,但側重不同:
枸杞則有益氣養血之功,而麥冬則重在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三者均有補虛之功,一起泡茶則有補益氣血、滋陰生津的好處。三者的整體功效,則需從各自的功效來進行分析——
黃芪的功效
黃芪味甘、性微溫,有補氣昇陽、利水消腫、益胃固表之效。黃芪歸脾、肺二經,尤其補肺、脾二氣,對於因肺氣不足、從而外邪入侵、導致的感冒流涕等症,或是脾氣運化失司從而導致腹痛、腹瀉、嘔吐、乏力、食少便溏等問題,均有很好的作用。
黃芪補氣,相較於人參來講,藥性更為溫和,更適合補益臟腑。在補氣的同時,黃芪又能溫陽,溫通經絡,可以改善因陽氣虛弱無力推動氣血運行,從而產生怕冷、四肢冰涼、麻木、心悸、面色蒼白、神疲乏力、食少懶言、貧血等各類虛證。
此外,黃芪力走肌表,有固表止汗、託毒生肌之功,可緩解因氣血虛弱導致的瘡瘍日久不愈、潰後久不收口,以及因衛氣不固導致的表虛自汗、陰虛盜汗等症狀。
枸杞的功效
枸杞味甘性平,又稱「明眼子」,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益氣養血之功。
枸杞甘平而潤,性滋補,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此乃平補之藥。——《本草綱目》
枸杞入肝經,可以平補肝血,適合因肝血不足從而長期眼睛乾澀、疼痛、流淚、眼睛疲勞、視物昏花等症狀。
而枸杞同時入腎經,故有滋腎精之功,適合因經常熬夜、疲乏無力、工作壓力大、飲食不節、作息不規律從而導致腎之陰血不足的人群食用。
枸杞子補氣養血,且其味甘,有滋陰之功,且能助陽,可緩解因心脾之氣血虛弱導致面色淡白、肢寒怕冷、體虛無力的人群食用。
枸杞味甘,雖滋陰但略滋膩。故而泡茶則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飲用。
麥冬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將麥冬列為潤燥之上品,因其味甘、微苦,性微寒,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之功,主要作用就是補充體內陰液的。
麥冬泡水喝,其一入肺經,有養肺陰、清肺熱之功,可緩解因陰虛肺燥導致的乾咳、口乾舌燥、少痰、口渴、鼻燥咽幹、聲音嘶啞等症狀;
其二,麥冬入胃經,故而適用於因熱病傷及胃陰,從而導致腸燥便秘、胃脘疼痛、大便乾結、內熱消渴等症狀,有滋陰潤腸通便之功;
其三,麥冬入心經,可養心陰、清心火,適用於因心之陰虛火旺導致的心煩、失眠、多夢、熬夜等症,有除煩安神腎之功。
三者泡水的好處及禁忌
枸杞、麥冬、黃芪三者共同泡水喝,有益氣養陰的好處,其中黃芪功專補氣、麥冬滋陰生津、枸杞則滋補肝腎,故而此飲更適合氣陰虧虛的人群飲用,表現為氣短乏力、口乾舌燥、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汗出過多等症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黃芪補氣雖性溫和,但速度過快,容易引起氣滯,且易散,故而不宜過量;枸杞味甘,略滋膩,故而痰溼過重的人群不宜食用過多;而麥冬味略苦、性略寒,故而外感風寒或脾胃虛寒的人群不宜食用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