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和什麼茶搭配最好呢?
一、黃芪和茶各自的特性
1、黃芪:
中醫講黃芪,味甘,微溫。歸脾、肺經。有補氣健脾、昇陽、固表止汗、利尿消腫的功效。臨床上運用很廣泛。
黃芪平時生活中也可以泡茶飲用,幫助人體升發陽氣。
2、茶:
味苦性偏涼,根據其苦涼之性判斷能洩火能堅陰,另一種性大多數人都有過親身體會,那就是初次喝茶的人都會有的一種體會「夜間失眠」,這說明茶還有另一種作用那就是行上而清竅;
二、黃芪與什麼茶搭配最好?要根據兩個方面來決定!
1、首先是要搞清楚黃芪的藥性。
黃芪是一種性溫的藥,味道甘甜。
可以補氣提氣、利水消腫、固表止汗,託瘡生肌。
主要用來治療氣虛乏力,出汗多,胃下垂、子宮下垂、四肢浮腫以及傷口久不癒合等病證。
它的特點是向上向外走散,同時呢,性質偏溫一點。
2、其次是服用者的體質。
每個人的先天後天條件都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體質,
比如:面色發紅,耳鳴目赤,經常上火的人,屬於火熱體質;
經常手腳發冷,脈搏微弱的人,屬於陽虛體質;
怕風、容易出汗,經常感冒的人,屬於氣虛體質;
手心、腳心發熱,咽幹口燥,屬於陰虛體質;
身體沉重,舌苔厚的屬於水溼體質。
三、黃芪泡茶
《本草匯言》曾經記載:
黃芪,補肺健脾,衛實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由此可見,黃芪能夠健脾補肺,能讓我們肺氣足,抵禦外邪侵襲。
1、黃芪作為一味中藥,具有健脾補肺的作用,自然也是新冠肺炎預防的一員。我記得在我們新冠疫情肆虐的時候,中藥配方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也貢獻自己強大的力量。
2、我們將黃芪泡茶喝,與平時茶葉泡茶沒什麼區別。一般而言,我們都是將黃芪片當做茶葉放入杯中,倒入沸水衝泡即可。值得一提的是,要想強身健體,必須堅持上一段時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沒什麼用的。
3、在黃芪泡茶時,我們最好選用炙黃芪。如果體質陰虛的人群可以將黃芪搭配麥冬、沙參、熟地等一起悶燒泡茶;如果體質溼熱的人群,可以將黃芪搭配黃連、黃芩等一起悶燒泡茶。
4、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使用黃芪的量每天控制在3-5g,而且還要善於觀察自身的情況,比如是否上火,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等,此時有異常情況出現就不要喝黃芪了。如果喝完之後,自身情況一切良好,我們可以適當增加黃芪的量,不過一天絕對不能超過12g。
四、黃芪和什麼茶搭配最好
1、陽虛體質的人應該搭配生薑、紅糖和普洱紅茶。
2、火熱體質的人應該搭配金銀花、生甘草,以及綠茶。
3、黃芪與紅茶:
黃芪與紅茶搭配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喝,
因為中老年人都有一定的骨質疏鬆的問題,
黃芪紅茶可以很好的彌補這個問題,老年人的肌肉變得更加好。
4、身體溼氣大的人可以搭配蓮子、苡仁。
4、氣虛的人應該搭配人參、白朮、大棗等。
5、眼晴發癢、視物模糊的人,搭配菊花、枸杞
6、陰虛口乾的人最好搭配麥冬。
7、發枯便秘的人搭配黑芝麻。
五、黃芪和哪些茶搭配最好的量是多少?
1、黃芪配菊花茶
取黃芪6-8克,菊花6克一起泡水喝。有養肝明目,清熱解毒,清肝消暑,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尤其適合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的人飲用。
2、黃芪配紅茶
取黃芪6-8克,紅茶2克一起泡水喝。不僅補氣健脾,還養胃,適合中老年人飲用。
3、黃芪配生薑茶
取黃芪6克,生薑1片泡水喝。可以起到補氣昇陽調理中焦的功效。如果陽虛氣虛的症狀明顯,比如乏力倦怠,不想吃東西,食後腹脹或大便溏瀉最適合飲用此茶飲。
4、黃芪配枸杞茶
黃芪6克,枸杞6克一起泡水喝。有調節氣血,養肝明目的功效。平時眼睛乾澀,婦女月經不調最適合飲用。
六、溫馨提示:
黃芪有溫性,對於熱性體質或者腎陰虛、溼熱以及熱毒熾盛的患者,那麼千萬不要服用黃芪泡水,因為這不僅不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反而會加重病情。
男性最好與枸杞一起用;女性可配入當歸、玫瑰花茶。
高血壓的人最好不要用黃芪,會導致血壓升高;感冒發熱時不要用,陰虛頭痛的人不要用。
注意用量:黃芪量用於泡水,最好不要超過15克,以避免過量這一可能不良情況的出現。
黃芪雖是補氣佳品,也要因人、因時而用,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呦!
就像現在有許多人聽說蒲公英治胃病,菊花治眼病,
哪哪開了按摩店專治啥啥病啊,按摩哪哪穴位可以治療啥啥病啊等等一路跟風啊,
到最後結果呢是得不償失啊,
錢花上了病沒治好,所以治病需要找正規或專業大夫治療,還是不要隨意亂用,
當今中醫的這些好東西亂整不知整瞎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