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先生的《圍城》,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這本書中,男主人公和3位女子發生了愛恨糾葛,最終依然以鬧劇收場。
在這本書中,有愛戀的甜蜜,但更多的是讓我們看到了婚姻的悲劇。裡面有經典的7句話,讓我終於看見了婚姻的陰暗。
窺見戀愛與婚姻的7句話
1、「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這段話大概是圍城中流傳最廣泛的一句話,字面意思是比較好理解的,說的是不同的人對於婚姻的感受。雖然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但是結過婚與沒結婚的人仿佛就是一道分水嶺,是兩個陣營。
想來人類的婚姻竟如此平常,再怎麼愛得轟轟烈烈,都無非是芸芸眾生中的一種,甚至可以輕而易舉的歸到某一類當中,一點都不特別。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特別,反而讓我們心安,因為無論我是永遠獨身,還是結婚。無論是因為相愛而結婚,還是為了責任而結婚,圍城中和圍城外,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和我是一樣的,我並不孤單。
2、「也許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就像白水衝了紅酒,說不上愛情,只是一種溫淡的興奮。」
戀愛是甜蜜的,這句話其實對男孩和女孩都適用。戀愛固然是甜蜜的,像是一杯紅酒,如果這杯紅酒最終會慢慢淡成白水的味道,你還會去喝嗎?當然,在紅酒還沒有變成白水的時候,為什麼不去體會美酒的香醇呢?你要讓自己微醺,但不能讓自己大醉。
結婚之前,說的浪漫一些,二人結合是出於發自內心的愛。因為想要一生一世的守候。因為想要餘生相互扶持給予照顧。這種興奮與狂熱,是一時激情,還是真愛,我想只有時間能夠證明。
3、「我寧可娶一個老實、簡單的鄉下姑娘,不必受高深的教育,只要身體健康,脾氣服從,讓我做他的Lord and Master(主人公)。我覺得不必讓戀愛在人生裡佔據那麼重要的地位,許多人沒有戀愛,也一樣的生活。」
有的婚姻是出於權衡,在很多人眼中,婚姻似乎是人生無法規避的一步。既然這是必然,那麼看對方比較合適,就不願再在此事上耗費其他精力。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對有頭腦的女人總是一見傾心,但並不是因為單愛某一個人,而是因為自己胸無點墨,所以才覺得才華是一件神秘的寶貝。
有人對你的才華傾心,有人為你的美貌折腰,還有人為你的賢良心動。這時你可以沾沾自喜,但你要想想清楚,這是出於對你的欣賞,還是因為對方缺少這樣東西?
一旦他探尋了才華的本身面目,他便會失去新鮮與神秘。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有保質期,真正的愛情,是對你發自內心的欣賞,這種欣賞才是不會變質的。
4、「思想是不出聲的語言。」
當你聽到對方說出你無法理解的話,不必怨恨他為什麼說出這樣的話,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將自己所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表述出來而已。
比如在《王牌對王牌》的一期節目當中,沙溢問王祖藍豆包是什麼顏色,南方人認為白色是理所當然,北方人卻認為豆包當然是黃色的,原來雙方說的根本不是一種食物。
因此,當兩個人發生分歧的時候,你完全可以不去怪對方說「錯」了話,而是可以去想一想,也許他是將自己從小到大的自我觀念描述了出來而已,這種時候你就應該反思兩個人之間的觀念是否存在分歧,而不是糾結於他說出來的句子。
5、「真正想一個人,記掛著他,希望跟他接近,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的懷念一個人。我們一生對於最親愛的人的想念,加起來恐怕不到一點鐘。此外不過是念頭在他身上瞥過,想到而已。」
如果我們都能明白這一點,明白兩個人即便結為夫妻,但雙方依然還要在各自的軌道上繼續運行,或許就不會怪罪對方總是在忙。
但是,再忙,我們對於所愛之人的想念加起來也不到一點鐘,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從忙碌的時光中抽出來,將這一點鐘毫無保留地給他呢?
6、「旅行最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行。旅行時最勞頓麻煩,叫人本性畢現。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結交做朋友。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保證不會離婚」這句話可能有些絕對,但是這件事確實是很必要的,細節決定成敗,兩個人的結合併不會有什麼太大的事情發生,無非是柴米油鹽。
如果在小事上頻繁衝突,兩個人之間的嫌隙就會越來越大,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7、「情敵之間的彼此想念,比情人之間的彼此想念還要多。」
對於他身邊會對你產生威脅的情敵,你要重視,但你大可不必那麼掛念。最根本的其實是另一半的態度,你要讓另一半看到你的好。
人要看到另一個人的好,才會被吸引,這是人之常情,相信你選擇對方也是因為他的身上有很多令你欣賞的地方。這是需要展示的。
但如果他明明看到了你的好,卻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那你也大可不必留著過年了。
《圍城》的創作
《圍城》這本書是1944年開始創作,歷時兩年到1946年完成,那時錢鍾書30歲。1944年,中國人對於婚姻的觀念還是比較保守。
結婚後哪怕發現二人不是非常合適,大多數人也會選擇隱忍,離婚對大家而言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今天我們提到離婚,似乎是一件普遍的事情,中國每年有將近1000萬人要離婚,婚姻這座城,進進出出絡繹不絕。然而錢鍾書寫的這座城,進去不難,想要出來,卻沒那麼容易。
不過,錢鍾書可不是在一段失敗的婚姻中總結出了這些教訓,讓人酸成檸檬的是,他擁有一段神仙眷侶般的幸福婚姻。
二人結婚時,錢鍾書24 歲,楊絳 23 歲。
二人結合以後,楊絳十分支持錢鍾書的創作,甚至放下大小姐的身份,辭去了家中的保姆,甘願數十年如一日的照顧錢鍾書的生活起居。
甚至在楊絳懷孕期間,錢鍾書因為無法照顧自己,在家總是弄壞各種東西,去探望楊絳時總是羞愧地說:「我又做錯了事。」
但楊絳總是說:「沒關係,我來弄。」
後來楊絳生產完畢,出院後果然幫錢鍾書擺平了各種在家裡搞出的「錯事」。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主題實際上是多層次的,以錢鍾書的博學與遠見,自然是想通過婚姻的一隅來窺見人生。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這就是點題之筆。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圍城」的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但是我們依然要在表面的冷靜之下保持熱忱。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在文學,國學,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小說問世之後,頗受歡迎,不到兩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後,一度絕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許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楊絳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鍾書當即回應:「我和他一樣」。
楊絳答:「我也一樣。」
自那時起,他們只有生死,再無別離。
希望在看的你,也是一樣。
只需39元,也就是一包煙錢,卻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幸福!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