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童星小兵張嘎謝孟偉,直播帶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然而嘎子哥的直播帶貨,並非像薇婭或者李佳琪等主播一樣,以成績出名,反而是經常以「嘎子賣假酒被噴,嘎子怒懟職業黑子」、「被噴破防,潘長江深夜告誡,嘎子淚流滿面」等等消息出來。
嘎子所賣的酒是否真假,也不好說。
但是但看這個優惠力度,確實有讓人浮想聯翩的空間。
市面上,價格成百上千的茅臺、五糧液等等知名酒水,在嘎子的直播間統統只需要29.9塊就能買到。
甚至下單還送平衡車、電動車、大米等等福利。
按照道理來說,別的主播都是讓觀眾和粉絲,花錢送火箭、遊艇等等虛擬禮物,或者購買直播間的貨物。
而嘎子這種不讓粉絲花錢送禮物,反而還自掏腰包貼錢給粉絲送「福利」的主播,真可謂良心了。
然而,伴隨著嘎子直播帶貨的,卻總是「假酒」等等的消息傳出。
作為曾經知名的童星,嘎子謝孟偉當年主演的《小兵張嘎》可以說是十分知名的。
在當年,就連張一山都是給嘎子做配。
然而時過境遷,張一山現在在娛樂圈雖說不是風生水起,但也是不缺資源。
而嘎子卻淪落到了十八線開外,成為一個帶貨主播。
甚至在去年,還被一個不知名的主播嘲諷,在娛樂圈混不下去了,才來直播撈錢,一度成為熱搜。
當時的路人還站在嘎子這邊,認為嘎子站著掙錢不寒磣。
然而口碑翻轉得很快,一年時間還沒過去,嘎子就深陷直播賣假酒的羅生門消息當中。
且拋開酒水的真假,來看過氣明星、或者不怎麼出名的明星,直播帶貨是否會成為他們的退路呢?
明星契合直播
直播需要流量,明星自帶流量。
就這點看來,明星是很適合做直播的。
但直播又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流量,流量並不等於銷量。
衡量明星的咖位,除了流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商務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代言。
當一個明星的咖位下降的時候,他的代言資源就大幅度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當路人不喜歡乃至是討厭一個明星的時候,就會去到他代言的商品中進行差評。
這一套在粉絲圈內叫做「狙擊商務資源」。
而直播其實本質上,也可以看作是粉絲經濟的一種。
所謂直播,很多人都說和當年的電視賣貨的「八星八箭」是一個套路。
但事實上現在的直播,更多的還是直播間的「粉絲」在進行消費。
但這個「粉絲」和明星的粉絲,卻又是有所差別。
明星的粉絲是源自觀眾對於明星的某項業務能力,或顏值、或演技、或歌唱等等的喜愛,進而隊整個人的喜愛。
也就是說,對於粉絲而言,自家的愛豆至少是具有一項的不可替代性。
而帶貨主播的「粉絲」是源自對主播的深沉的愛嗎?
不排除有這種可能,畢竟某個因為教唆粉絲而被封殺的遊戲主播,到現在還在各種穢土轉生,在復出的邊緣反覆試探。
但我想,更多的是出自對優惠和福利的熱衷,才使得「粉絲」關注的了某個帶貨主播。
然後在不斷的消費過程中,發現主播的優惠力度,啊,不是,是推薦的產品確實好用,於是慢慢誕生了信任感。
才慢慢轉變成為這個主播的粉絲。
換而言之,直播帶貨的本質也是粉絲經濟的一種。
畢竟優惠是一時的,只有信任才是永久的。
而明星的粉絲,就契合直播的需求。
在飯圈之中本就有粉絲經濟的說法,這也是明星代言的內部邏輯。
明星自帶流量,以及粉絲的信任支持,再加上直播的優惠套路,自然就能夠在直播界風生水起了。
當然,並不是說頂流的明星,就是頂流的帶貨主播。
畢竟兩個職業是不同的。
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主播,不僅僅需要流量和粉絲的支持,還需要對帶貨產品的熟悉。
像李佳琪對於口紅的熟悉程度,即使放在主播當中,也是首屈一指。
但是明星呢?
在趕通告、錄節目、拍戲之外,還能抽出多少時間來對產品進行熟悉呢?
再加上,頂流明星的待遇可是要比主播好太多了。
不僅在收入超過主播,更是在知名度上也是遠超主播。
所以,對於頂流明星而言,成為帶貨主播,是暫時沒有這個打算的。
但是,對於一些三四線乃至十八線的明星,卻是一個不錯的退路。
不說成為李佳琪那樣的頂流主播,即便是腰部主播,收入也是蠻可觀的。
再加上,即便是明星過氣,也還是有一定知名度,以及一定量粉絲的。
更何況是嘎子這種有著一定代表作的明星演員?
所以說,明星成為主播也不是不可能。
但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因為帶貨直播本身可以看做是一種信任消費。
去年就因為某主播賣假燕窩,而遭到唾棄,甚至被立案調查。
這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任何買賣都是需要合理合法的。
而嘎子作為昔日的童星,現在成為一名帶貨主播,自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