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的風口如何持續吹風?

2020-12-26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藍莓財經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雷軍的這句經典名言被眾多創業者奉為聖經。羅永浩老師正是這一理論的狂熱追隨者,他數次前往風口,企圖起飛,但每每結局都是壓滅風口,失敗告終。

2019年是直播電商元年,直播帶貨成了新的風口,羅老師在2020年3月份宣布加入抖音,開始直播帶貨,立志成為「帶貨一哥」。然而幾次直播帶貨翻車,道歉聲頻繁出現。

5月20日晚,羅永浩在微博致歉。因為在直播間售賣的「花點時間」玫瑰花束有質量問題,羅永浩團隊在售賣商原價退款的同時自掏腰包補償消費者同等現金(約100萬),晚上十一點多,花點時間微博也發布道歉,再補一份現金。羅老師直播翻車的商品堪比理財產品,買一賠三。

羅老師的道歉讓大眾感受到了他的體面,畢竟羅老師「第一代網紅」的成名史就有在北京西門子總部砸西門子冰箱的事件。而此次「520花點時間玫瑰」事件的最終結果,三方互有得失。消費者損失520玫瑰花束獲得三倍賠償金,商家名譽受損得到曝光度,羅永浩掏錢補償贏得體面喝彩。

從此次的羅永浩致歉事件可以看出,直播帶貨這個行業仍存在很多問題。而一眾明星、企業家、草根、網紅湧入的直播帶貨是怎麼興起的呢?

網紅的「剃鬚刀」+產品的「刀片」

直播帶貨的出現是對直播行業和電商行業的重新定義。

2016年是直播元年,進入爆發期。4G網絡全面普及為線上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持,以打賞為主要盈利方式是直播商業的1.0時代。這時候大多數直播以「直播+內容」的方式,以「秀自己」得到打賞變現。

這種商業模式很快到了天花板,在2019年,「直播+電商」的形式將直播的變現能力推到新的高度,直播進入商業2.0時代。2019年,是直播帶貨元年。李佳琦、薇婭等人紛紛出圈,「OMG買它買它」在大眾間洗腦。

電商行業此前都是以搜索為主的「人找貨」轉變為了「貨找人」。電商從業者從之前思考如何優化關鍵詞、增加權重來提升排名和曝光機會,變成了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提升銷量。

2020年一季度遭受疫情,線下市場受阻,眾多商場、企業、農副產品產品滯銷,紛紛前往線上自救。直播帶貨在這期間達到高潮,陳赫、潘瑋柏、李小璐一眾明星,董明珠、攜程梁建章等企業家,雪梨、李佳琦、薇婭等淘寶主播,還有縣長、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以及千千萬萬受困於疫情的服裝廠、普通農戶,都開始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這一條生產線中,打造的是「網紅主播」與「售賣貨物」這兩個產品。

除了董明珠、羅永浩還有那些帶貨的明星們,更主流的帶貨主播都是在這浪潮中興起的。銷售的產品可能是會隨時改變,但都能打造出一個雪梨、李佳琦、薇婭就是平臺最大的成功。

網紅主播與產品之間就像是「剃鬚刀」與「刀片」,「刀片」隨時都能換,但只要用戶認可了個「剃鬚刀」,後續的「刀片」就好賣多了。

不過如此火爆的市場也對應產生了嚴監管。廣州地方政府甚至出臺了《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要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企業名牌、產地品牌、產品品牌、新品等)、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直播帶貨現今被網際網路行業視作一大風口,政策扶持,資本熱錢湧入,為這個風口帶來許許多多的問題。

互動版的電視購物就這麼香嗎?這麼多人瘋狂湧入直播帶貨的風口,直播帶貨是否已經從藍海轉為紅海?直播帶貨是不是割韭菜?直播帶貨是否像O2O一樣,過分誇大,是泡沫撐起的浮華呢?直播帶貨行業如何持續活躍,成為像「逛超市」一樣的普通行業。

業界「藥丸」?深陷阿倫森效應

直播帶貨是什麼?

直播+帶貨,其本質就是互動版的電視購物。

直播帶貨牽連幾方面利益?

品牌+平臺+MCN+主播+消費者。

而從這幾方面來考慮,直播帶貨仍存在諸多問題。

從品牌來說,收益可能不及盈利。

既然來到了線上,摻和進了網際網路,那就聯合一下流量思維。對於品牌來說,和明星、網紅主播合作主要是為了曝光度,增加流量。

全網最低價、高額佣金提成和坑位費對品牌來說基本就是賠錢賺吆喝,與聲譽不好的KOL合作搞不好還會降低品牌形象。在電視廣告、請代言人方面花費諸多塑造起來的品牌形象,和主播的合作失誤就有可能一落千丈,比如美的和萬能的大熊合作。

而且明星網紅的直播帶貨是利用其私域流量,眾多品牌一閃而過,觀眾很少會記住品牌,只記得「上連結」「買它買它」,流量質量沒有保證。

眾多品牌在和明星、網紅的合作中失去議價權,被迫拿出全網最低價虧本合作。樸西電商透漏,和李佳琦合作5次,3次虧損。一些商家頭部主播用不了,而中小型主播有可能是簡易房量產,專賺甲方坑位費,效果不好。

線上的全網最低價也影響到線下經銷商的利益,一些之前以線下經銷商渠道為主的企業,在線上賣出的低價是線下萬萬賣不到的,品牌在線上尋求自救的同時可能會失去線下經銷商的支持。

從平臺來說,競爭激烈。

品牌燒錢佔主播坑位的同時,平臺也在燒錢搶流量。抖音籤約羅永浩、李小璐,阿里請來劉濤、歐陽娜娜入職,快手、京東請董明珠直播瘋狂補貼,百度姍姍來遲,CEO下場直播,並提出「歡迎大家來直播帶貨」,哪家都不願意在直播帶貨方面落下了。

以快手、京東為例,董明珠在抖音首場直播因為卡頓翻車,銷售額僅有23.25萬元。在快手直播時,快手請來二驢夫婦、李鑫,為格力的每個產品進行官方補貼,實現全網最低價,創下3億銷售額。京東則是請來王自如,補貼產品+大額優惠券,許多產品實現全年最低價,收穫7億銷售額。

假如董明珠再換個平臺呢?還有平臺繼續加大補貼嗎?

宏觀經濟學中有一種理論是,如果你的產品沒有可持續的差異化,那麼就會出現價格競爭,結果就是顧客永遠會贏。現在直播帶貨的本質就是價格戰,比拼的就是全網最低價。

根據心理學中的阿倫森效應(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各大平臺、品牌商補貼越大,消費者越積極,補貼減少,消費者用戶就會減少,不可持續。

自帶流量的明星企業家是平臺增加影響力和證明帶貨實力的有效手段,但高額的補貼不會長久。

從MCN機構來說,魚龍混雜。

資本進入直播帶貨領域後,帶來許多熱錢,同時也會帶來許多投機者。根據天眼查顯示,最近一年開的MCN公司有194家,很難說其中沒有投機取巧的。

加之最近爆出很多商家被MCN機構坑錢的例子,有合作後不上直播連結開淘寶客,有以李佳琦、辛巴等頭部主播無坑位費純傭騙取合作費立馬拉黑,有坑甲方錢去投資的。

甚至有些MCN機構兩頭坑,坑了商家坑主播。主播籤約之後扣取直播提成,開設直播帶貨培訓課程其實什麼都沒講,割創業者韭菜。

長期混亂下去的話,會造成MCN機構信任缺失,大型MCN機構獨大,小型MCN機構無人敢合作。

從主播來說,頭部固定,小網紅翻身難。

「明星帶貨」(陳赫、劉濤等)和「帶貨明星」(李佳琦、薇婭等)具有龐大的私域流量,與品牌有議價權,有全網低價,而全網低價能吸引更多的人進入直播間,中小主播流量越來越少。品牌商找頭部主播成本高,中小主播效果又不好,頭部主播會因為馬太效應越來越固定,而新的「帶貨明星」很難脫穎而出。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權益難保障。

很多主播的宣傳是違反廣告法的,「最好」「最佳」之類的詞誇大宣傳,保健品說出醫療效果虛假宣傳。線下把固體飲料當成奶粉宣傳造成「大頭娃娃」近期熱議,和線下一樣,線上一些主播在帶貨時毫無顧忌,虛假宣傳層出不窮。

在追求一些全網最低價的結果就是收貨時發現「貨不對款」,要麼就是閹割款,消費者維權難。頭部主播也不例外,在黑貓投訴上,有關李佳琦的投訴達252條。

「文似看山不喜平」,直播也如此。許多直播帶貨有固定的劇本,抓住消費者佔便宜的心理,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主播的圈套,匆忙下單,以為撿了便宜,實際被割了一刀。

精細化場景的5A模型

縱觀各個行業的發展史,無一不是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直播帶貨行業日漸火熱,想持續火熱下去,還需要從業者共同努力,而不是一擁而上,瓜分資本。

我們以現代企業的工作流程來分析消費者上層的品牌、平臺、MCN機構、主播。

對於消費者上層的品牌、MCN、平臺、主播來說,要明白自己的產品是什麼,品牌是貨,MCN是資源,主播是推廣能力和流量,平臺是基礎服務,分析確定需求和定位,然後研發打磨自身產品,通過提高產品的價值,實現最大程度上的盈利。

品牌的貨是否有瑕疵,MCN能否提供最有效的主播給商家,能否為主播帶來資源,平臺的技術、流量能否撐起直播帶貨,主播是否有強推廣能力。

產品研發好之後就是運營,也就是做好產品的營銷。

根據《營銷革命4.0:從傳統到數字》一書中提到的消費者購買路徑的5A模型:認知(aware)—吸引(appeal)—詢問(ask)—行動(act)—擁護(advocate),位於消費者上層的品牌商、平臺、MCN、主播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對自己的消費者做到這路徑的5A模型打通,最難的就是擁護,也就是消費者的留存率。

在網際網路行業,流量質量大於流量數量,場景大於流量,留存大於拉新。品牌商要找符合自身產品消費者和主播粉絲、平臺用戶畫像重疊大的KOL、平臺做直播帶貨,平臺同樣可以籤約和自身平臺符合的主播、明星。做好流量質量保證的同時,深挖場景需求。比如平臺的官方推廣、小主播前期入門指導。最後留存率,也就是復購率是關鍵。都應把自己的品牌、服務、能力做成「刮鬍刀」生意,深挖用戶的長期價值。

從消費者層面說,一定要擦亮眼睛,提升自己的洞察力,理解自己的真是需求,不能盲目消費,警惕劇本帶貨。同時要拿起自己維權的武器,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舉報投訴商家和主播。

行業初期的野蠻生長需要行業相關人員共同努力,將行業引向正當化可持續發展,不能只想著掙快錢。如電競行業,早期一片荒蕪,正是行業從業者和電競愛好者的熱愛,持續開墾,引入資本,成了現在頗具規模的樣子。

「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的下半句是「長個小翅膀,就可以飛得更高」。許多人都只看到了上半句,期望攀上直播帶貨的風口,可下半句卻沒幾個人關注。進入直播帶貨風口的人們,長出自己的「小翅膀」了嗎?用自己的「小翅膀」為直播帶貨行業煽動起持續的風吧。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的火熱 到底是一陣風還是風口?
    隨著獲客成本越來越貴,各大平臺持續投入以及流量傾斜,很多電商企業通過直播帶貨有效地促進了轉化率和成交額,提升流量變現效率。受疫情之下,品牌線下營銷乏力,而線上直播通過相對低廉的流量成本和高回報率吸引了商家的注意力,直播帶貨也就成為了眾多商家挽救銷量下滑的救命稻草。
  • 2020年直播帶貨風口下的群魔亂舞,翻車案例
    1、魚龍混雜的MCN 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在直播領域大器晚成的抖音系,從2019年底開始持續發力,儘管扶持政策來的有些晚,但的確有一批抖音達人趁著「好產品、好市場、好價格」成功轉型,如:陳三廢gg、陳婷mm、唄唄兔_、韓國媳婦大璐璐、天津一家人等; 還有一些以種草
  • 2020年直播帶貨潮:品牌是否需要抓住主流直播風口
    疫情期間,國內出口企業受到威脅,紛紛轉變經營和銷售模式自救,去庫存,穩經濟已成為主流,直播帶貨無疑是2020-2021年最大的風口,30秒帶貨數百萬,一場直播帶貨過億的消息屢見不鮮。不可否認,直播帶貨的確帶來了天量的成交,直播帶貨的火爆甚至帶動了直播帶貨培訓課程的熱銷,據國內「直播帶貨」專業領域資深網紅提供商環亞兄弟總裁毛志明介紹說:「直播帶貨創造了商業的奇蹟,重構了商品交易模式,近一年內很可能是萬億級的大市場。
  • 直播界的新新人類 董明珠、梁建章等BOSS抓住帶貨風口
    若以月為單位計算,董明珠今年已實現「一月一播」,並憑藉不錯的成績成為BOSS直播界的一顆明珠。作為直播界的新新人類,董明珠不僅抓住了帶貨的風口,還創造出有別於紅人主播的直播形式。在剛過去的雙十二當天,董明珠在格力電器的大本營珠海進行直播帶貨,創下25.1億元銷售額。
  • 沙溪「直播帶貨」持續升溫,龍瑞國際服裝城潮流直播間已經開啟!
    試水直播帶貨 拓寬銷售渠道 4月12日下午3點, 龍瑞國際服裝城直播 有播和抖音兩個平臺 的主播團隊正分別同步進行直播。 有播團隊當中大多都是帶貨達人,她們通過自身口才和親和力,向屏幕前的消費者介紹一件件經過精心挑選的衣服,感覺就像身邊的朋友在向你推薦好物,讓人忍不住剁手。
  • 從辛巴燕窩到老羅漱口水直播帶貨風口下的「法律風險」
    2020是極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影響,傳統行業受到巨大衝擊;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以「線上教育」、「直播帶貨」為代表的線上經濟迅速搶佔頭條。特別是「直播帶貨」,以極高的成交額,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大家的認知。然而,一旦風口的風小下來,那些隱藏在風沙下的「妖魔鬼怪」就逐步浮出了水面。
  • 直播帶貨這麼火,淺聊直播背後如何斂財千億的騙局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的原因,線下的各行各業出現了幾個月的停擺期,從餐飲到汽車,從商超到美發,涉及實體經濟的大小老闆們,都叫苦不迭前兩年,本就持續升溫的電商直播,站在這個流量的珠穆朗瑪峰上,又是一夜颳起的風口,不少豬都被吹了進來電商直播,瞬間成為了可以匹配萬物的萬金油!
  • 當虛擬主播也開始直播帶貨,行業內會迎來下一個風口嗎?
    此外,還有眾多虛擬IP正在籌備或已經入局,以虛擬主播為主體的虛擬直播正在掀起新一輪的直播帶貨潮流。那麼,虛擬主播的直播帶貨潛力有多大? 與真人主播相比,它們就有哪些優勢劣勢?直播帶貨行業會迎來新的風口和機遇嗎?
  • 義烏北下朱村的追夢人:墜落在直播帶貨風口
    直播帳號被封禁後,英姐給兒子打電話。在義烏北下朱村,很多人相信風口是存在的。醒目的廣告牌提醒著,這裡是網紅直播小鎮,更早的時候,這個牌子上還寫著「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人們從各地來到這裡做直播帶貨,他們期待的,是一個爆單的機會。
  • 飛利浦攜手淘寶直播一姐薇婭Viya 全新薇婭金吹風造型梳七夕浪漫首發
    試試備受精緻女孩們喜愛的飛利浦吹風造型梳!天貓旗艦店熱銷70,000件,好評如潮,在家即可輕鬆打造百變造型。今年七夕,飛利浦牽手淘寶直播一姐薇婭Viya,帶來全新升級薇婭金吹風造型梳HP8657,8月5日強勢登陸薇婭的七夕直播間首發亮相,薇婭將親自帶大家種草這款「解救手殘黨「的全新吹風造型梳,「薇婭的女人」更可專享「首發優惠直降200」的獨家粉絲優惠!
  • 官員直播帶貨熱
    閻良甜瓜獲2.6億次播放量,柞水木耳一天賣掉24噸,安康石泉古鎮播放量達4260萬次 熱潮冷思考 謹防買水軍點讚、搞攤派刷單等作秀行為,還需思考如何打通售後質保、渠道拓展等堵點 「Amazing!也太好吃了吧!買它!買它!買它!」 聽到這樣的話語,你以為你看到的是李佳琦的直播帶貨嗎?
  • 「直播帶貨」提升銷量!雄安容城毛絨玩具趕上了「新風口」?
    如今,在雄安新區容城縣,毛絨玩具銷售門店的老闆們紛紛化身「網絡主播」,一邊拿著毛絨玩具展示,一邊和看直播的網友互動。「直播帶貨」在這裡正如火如荼。雄安新區容城縣的毛絨玩具產業,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毛絨玩具產業帶。僅在雄安北方毛絨玩具城內,就有毛絨玩具生產企業和加工戶2800多家。幾年前,這裡藉助電商平臺異軍突起,毛絨玩具產銷量一度達國內的80%。
  • 抖音月入千萬,在帶貨直播的風口,「惠子ssica」把才藝直播做到了極致
    03 在直播帶貨的風口創造佳績,她憑藉的是什麼?@惠子ssica 直播一個月就可以入帳千萬,和現在火爆的直播帶貨相比,惠子的變現能力也是十分可觀的。抖音今年宣布入局電商直播之後,直播帶貨在抖音格外的火熱,相比之前傳統的才藝直播表現平平。才藝直播作為抖音較早開展的業務,現在發展的已經十分成熟。
  • 2020直播帶貨賺錢嗎 普通人怎麼把握這個風口
    據數字統計,直播電商已經成為了一個將近5000億規模的大行業,而2020年,更是給了直播帶貨更好的成長空間。廣州等地更是加速培養和引進電商直播人才,並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據數字統計,直播電商已經成為了一個將近5000億規模的大行業,而2020年,更是給了直播帶貨更好的成長空間。
  • 電動開瓶器成跨境電商爆款 直播風口掀起帶貨熱潮
    (原標題:電動開瓶器成跨境電商爆款 直播風口掀起帶貨熱潮)
  • 直播帶貨頻現售假風波,「羅永浩們」該如何痛定思過?
    題圖 / 圖源:網絡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最近直播帶貨登上熱搜卻多與「假貨」、「虛假宣傳」、「打假」等關鍵詞有關。那麼,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邁入下半場及未來的直播帶貨前景?日前直播帶貨「女王」薇婭名下的服飾公司因為搬遷導致被列入異常經營名單,也陷入輿論風波。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2020年中國經濟最火爆的風口行業之一,無論是在疫情之下,還是在經濟恢復期,起到了關鍵驅動作用,為零售業注入了新活力。
  • 直播帶貨成為農業轉型「風口」
    對於作為農業大省的黑龍江來說,直播帶貨為農產品銷售找到新出路,成為農業轉型新引擎。高向秋建議,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典型帶動,讓廣大農民充分認識直播帶貨這種新的銷售方式,從而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在行動上更加積極,努力通過直播帶貨打開新的市場空間。此外,還應加大對直播帶貨的培訓力度,讓廣大農民不僅成為「看客」,更應成為直播帶貨的「主角」。
  • 如何玩轉快手直播電商?快手直播帶貨技巧有哪些?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直播帶貨這種新型的電商模式開始真正爆發。隨著李佳琦、薇婭、辛巴等頭部網紅帶貨效應顯現,直播帶貨已經成為這個疫情年的新風口,也對傳統零售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顛覆。董明珠、梁建章、張朝陽、丁磊等商界大佬也紛紛走進直播間,而風口的代名詞羅永浩同樣沒有缺席。據商務部統計, 2020 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 400 萬場。
  • 直播帶貨需要重建人貨場
    這與近半年來直播帶貨引發一系列「流量造假」「產品造假」,以及主播直播間翻車等問題不無關係。自2020年初直播帶貨因疫情而變得愈加火爆之後,糾紛數量也在不斷攀升。但穿透諸多亂象背後,當人們鼓吹直播帶貨已然重構人貨場關係之時,或許事實的真相是,人貨場從前的運行模式可以說基本上被徹底「破壞」,但在創造性破壞之後,基於直播帶貨這一全新銷售渠道的人貨場系統並未真正建立。
  • 直播帶貨能否保持長久火力
    閱讀提示任何一個新鮮事物都有「保鮮期」,如不加以正確引導,直播帶貨很可能會像大多數網紅一樣「曇花一現」。如何將直播帶貨常態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值得各方關注。「老闆,你直播了嗎?」近來成了一句流行語。從商界跨領域跳入電商直播帶貨的企業家不在少數。5月15日晚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現身京東直播間,開啟品牌福利直播,全場直播帶貨7.03億元,創下家電行業直播帶貨史上最高成交紀錄。如果說電商直播在2019年迎來了暴髮式增長,那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則讓直播帶貨徹底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