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對比太生硬。
中國傳統,說到門第高下,都是以宗法,也就是從父系的角度來比量的。四春都是賈家的女兒,沒有什麼高貴不高貴的。
要說到家庭官爵,迎春的父親襲「一等將軍」之爵,元春探春是「員外郎」的女兒,惜春的哥哥是「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似乎是賈赦的爵位最高,賈珍次之,賈政只有官職而沒有世襲的爵位,應該最低。但赦、珍是虛銜,不比賈政有實際權力。
如果非要區別,無非加入母族的因素。元春是王夫人所生,探春是趙姨娘所生,迎春的生母是個不知名的侍妾,惜春則根本沒寫母親是誰。
也就是說,迎春、探春是庶出,元春是嫡出。而惜春呢,書中並沒有寫明她的嫡庶。
有人說,冷子興介紹惜春是賈珍「胞妹」,所以惜春就是賈敬的嫡妻所生。這結論太荒誕。
一來,「胞妹」未必就是一母所出。不信可以參考夏金桂的簡介:「父親去世的早,又無同胞弟兄」。如果「同胞」非得是一母所生,這句話就是強調金桂有異母兄弟。但是事實是「可惜他竟一門盡絕了後」,不管同母、異母,任何兄弟都沒有。
二來,作品中並沒有提到賈珍是嫡子。即使惜春與他同母,也不能證明惜春就是嫡生女兒。
當然,一般繼承爵位,都是嫡長子繼承。問題是賈敬只有賈珍這一個兒子,不管嫡庶,總不會放著兒子不理,把爵位傳給侄子吧?所以,賈珍襲爵,仍不能證明他是嫡子,也就不能證明惜春是嫡生女。
又有人說,惜春敢跟尤氏叫板,難道一個庶女竟有這樣大的膽子?
呵呵,這純粹是想當然了。探春倒是庶女,還有趙姨娘這麼個不靠譜的親娘,可是要說膽子,還有比她更大的嗎?不光是罵婆子王善保家的、頂撞王熙鳳,就連王夫人,她也敢在背後議論,就連賈母說錯了話,她也敢當面糾正——連被寵得像「鳳凰」一樣的寶玉,都沒有這膽量呢。
惜春的嫡庶問題,沒辦法分辨清楚。但是出身高貴對她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成為她的負累:出身越貴,身份越高,要派用場的時候就越值錢。像迎春,是被用來抵「五千銀子」的債。如果是嫡出小姐,恐怕就不止這個身價了。
賈家越敗落,就越會把腦筋動到女人身上。不管是用迎春抵債也好,送探春遠嫁也好,甚至早些時候送元春入宮也好,都是犧牲女人,來換取家族的苟延殘喘。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已經看出賈家敗落,但是從黛玉進賈府之後,我們看到了繁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繁榮。這延續數年的重新繁榮,是元春封妃帶來的。可見越是出身高貴的小姐,越能賣個好價錢,就越不可能有自主權、選擇權了。
惜春現在還小,等她長大,也脫不了一樣的命運。她之所以矢志出家,不是一時興起、一時賭氣,而是只有這看似可憐的道路,卻是唯一能夠避免被抵債被變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