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很迅速,但是人們的身體素質反而有下降的趨勢。
就拿大中學生群體來說,1000米體測的及格標準一降再降,一個班引體向上及格的居然是個位數。所以,在經濟進步的同時,人們對於健身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了。
健身行業針對的主要對象是大、中學生和精英人群。他們是有時間也有精力去健身房進行消費的一個人群。但是就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健身行業在我國發展並不順利。
一、學生的消費能力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經營不善的健身房絕大多數是針對學生群體的。學生群體的收入很少,所以不可能在健身房付出太多的金錢,這一條就使得健身房的收入很有限。而且很多學生尤其是高校學生是在剛入學時辦一張健身卡,三分鐘熱度之後就再也不去了。
健身房除了辦卡本身的費用,提供的零售、餐飲、洗浴等服務也是其收入的重要來源,學生不去,自然這部分收入是沒有的,只好在每一屆學生剛入學時靠賣卡一次性賺取會員費,之後收入就會大幅下降。
二、健身房之間的惡性競爭
比如在一個大學或者中學的門口,常常看到許多家健身房的推銷人員在發傳單。甚至出現過搶人的情況,為了搶人,不得不壓低會員的價格,價格低了自然收入就少了,收入少了無法及時維護和更新健身設備,無法高薪聘請專業人員,自然服務水平下降。最後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倒閉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三、缺少品牌效應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視為上一個問題的延伸。我們可以看一下大洋彼岸的美國,美國是一個健身大國。Planet Fitness、LA Fitness等健身品牌,都是在全美有數百家門店的大品牌,其營收也連年增長。
大品牌可以形成品牌效應,或者說在行業內有一定市場份額,掌握了一定的定價權,可以實現合理的盈利模式。有了合理的盈利模式,自然收入會提高,服務態度也會提高。
四、維權成本高和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由於很多學生辦卡之後不去消費,甚至卡過期了都不知道這家店已經倒閉了,自然也談不上維權。這就助長了某些投機分子的氣焰,降低了他們的違法成本,搭個空架子騙一波就跑。甚至出現了「傳銷式」發展,靠發展下線抽成、拉人頭,付出成本的卻是學生。以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資格審核,完善市場競爭機制,才能促進這一行業良性發展。
其實很多針對學生的所謂「促銷活動」都是一個陷阱。除了健身房,還有網吧、理髮店等地方,也都是催學生辦卡,多繳費多優惠。待充值之後不久,就捲款跑路,如果一家門店突然放出比之前大得多的優惠力度,就要加一個心眼了。或者說,根本不接觸預付消費,對於學生群體來說也是防控風險的一個必要選擇。
五、新興行業的不穩定性
除了投機者們的主觀惡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新興行業的市場基礎並不穩定。為什麼高爾夫球場不會倒閉?為什麼在高檔酒店裡針對特定人群的健身房不會倒閉?而針對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群體的健身房會倒閉?因為高爾夫球場針對的是收入較高的人群,甚至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圈子」。而普通健身房是針對收入低且流動性高的大中學生,所以就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收費高了沒人來,收費低了入不敷出,不然就得降低服務質量。
總結
總的來說,之所以健身行業出現這種現象還是因為我國發展階段尚沒有到達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程度。所以就會出現老年人沒有健身的觀念,中年人為了生活加班加點,疲於奔命,沒有健身的時間和精力,青年人雖然有健身的意識,但是因為本身消費能力不足,所以暫時撐不起這個市場。隨著進一步發展,現在的青年人成為社會中堅,相信這一狀況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