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在外,潮汕人尤其團結,倍感溫馨。
吃了那麼多潮汕美食,一直想讓更多人了解它,便試著自己動手了。(也許有一些不是本地特產,但到了潮汕,口味口感做法都改版了,也算是潮汕特產吧。)
當然,其他地方的特產也好多好多啊!有幸嘗到了各地美食,梅州同學帶來了豬腸糕,內蒙古同學帶來了牛奶條,新疆同學帶來了牛肉乾,雲南同學帶來了蘿蔔條,海南同學帶來了辣醬……都好好吃呀!
寫這篇,主要還是想讓更多人了解潮汕美食。其他地方的美食,就讓其他人寫吧,我其實也很想了解各地美食呢。
附:潮汕老厝長這樣……潮汕風俗是這樣……
潮汕口味偏向鹹,香,甜,淡……辣的成分不多。(辣的話,基本是甜辣、姜辣、沙茶辣、金不換辣。emmm…辣椒辣嘛,也有一些的。)
爐窗土炭梅花餅梅花酥
光是這個名字,就很詩意美了啊,潮汕人重情,親朋好友圍爐窗前夜話,爐窗土炭梅花酥,呷上一口功夫茶,濃濃情意盡在不言中……
花生牛皮糖芝麻鴨脖子 麥香鴨脖子糖 椰絲鴨脖子糖
是有趣的糖,此鴨脖子非彼鴨脖子,還別說,滷鴨脖還挺好吃的……外皮有裹芝麻的,黑芝麻白芝麻,也有裹麥片的,還有裹椰絲的……裡面夾心,比如夾花生。中間是牛油糖。特別好吃!
薄脆椒鹽地瓜片 鹹香紅薯片 椒鹽芋酥條 鹹香芋頭條幹反沙 蔥香反沙芋條芋條酥 反沙紫薯條
「反沙」,是一種食物做法,芋頭番薯,經過反沙後,口感會變得酥鬆膨鬆。「片」「條」是品相上的區別,實質是一樣的。當然,會有酥脆,鬆軟的區別。
拉絲花生糕 花生糖
屬於有嚼勁的一款,偏甜,有些許粘牙。外包一層麥芽糖紙,這層紙可以吃的,就跟大白兔糖一樣。其實嚴格來說,拉絲花生糕和花生糖還是不同的,不過還是歸在一類吧。看圖就能看出區別的。
南姜橄欖 甘草橄欖 糖醋橄欖 老藥桔
功效極好,生津利咽,消食開胃,有鹹的也有甜醋的,鹹的會有南薑末,糖醋的有南姜不過在糖醋汁裡頭。存放越多年療效越好,好喜歡這款,做法還挺困難的,老人們會做,年輕一輩比較少會做的了,工序很多也很費力。
手工酥皮朥餅潮式黑豆沙 綠豆沙蛋黃雙蛋黃喜餅
酥皮的就不解釋了,裡面夾黑豆沙或者綠豆沙或者白蓮蓉……還可以夾蛋黃雙蛋黃。餅皮上會印上字,比如紅雙喜。
豬油糖
有年代感有情懷的零食啦,不過時至今日依舊好吃,就是吃多了會膩,畢竟豬油做的嘛……
糖蔥薄餅
這個我一直很喜歡吃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外皮是兩三層香香的薄餅皮,有些韌,裡頭是酥酥的兩三塊麥芽糖長條塊,然後再撒上芝麻花生酥碎,最後看個人口味要不要加上蔥。
最期待聽到老伯老姨騎著單車穿梭於大街小巷,喇叭裡大聲放著」糖蔥薄餅「啦!
當然,也可以自己包的啦,不過我包的不緊實,芝麻花生碎會漏出來,還是老伯老姨厲害!
牛肉丸 牛筋丸 墨斗丸 牛肉炒粿條 牛肉粿條湯
你也許知道潮汕牛肉丸很有名,但是你不一定知道,牛肉丸其實分兩類,牛肉丸和牛筋丸……牛筋丸比較有嚼勁一些。潮汕墨斗丸也很好吃的,同樣極有嚼勁。我也是到了外邊,才發現潮汕牛肉丸墨斗丸多麼與眾不同。
另外,就算是潮汕裡面,粿條也是有不同的,比如汕頭的粿是粉做的,比較透,揭陽的粿是米碾的,比較香。口感是不一樣的。
這些個就可以不上圖了……
酥餃
酥的餃子,裡面包芝麻花生之類,甚至包上蔥也是成的,餃皮是油炸的。
豆方 豆條 豆輯
花生做的,甜膩膩的,容易上火,不過好吃,就算上火,還是偷偷吃一些,克制一些別吃太多啦!
其實,在潮汕話裡,花生叫做」地豆「,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被叫做」豆方"」豆條「"豆輯「……
豆輯軟的,豆方豆條是硬邦邦的。
血蛤
畢竟是海濱城市,海鮮好鮮好多……血蛤這東西,小時候是不敢吃的,看著血淋淋的,但是奇怪了,長大就跟大人們一樣,覺得還挺不錯的。
吃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新鮮是否衛生哦!
過年傳統年夜飯必吃血蛤!
水粿
讀音像水果,但人家是水粿,不一樣。半球形的粿,在挖個凹陷,盛甜菜脯。
」菜脯「這東西,就是蘿蔔條啦,有兩種大類,一種脆的長得偏黃色,另一種是老蘿蔔條了黑色軟的。
蘿蔔,潮汕話裡叫做」菜頭「……這就是人家為什麼叫做」菜脯「。
水粿,我幼兒園小學最喜歡吃的東西,當時每天必來一盤,小孩子喜歡甜食嘛,總有老伯老姨推著車喊著喇叭賣,現在依舊有。
豆腐花草粿
也是老伯老姨推著車穿梭大街小巷賣的東西,豆腐花上撒花生酥,草粿偏甘苦,撒上糖粉,夏季消暑甜品,男女老少皆喜。
老伯老姨小推車上的喇叭經久不息地吆喝著抑揚頓挫的」豆腐花草粿凍草粿~「
多少代潮汕人的回憶……
草粿,是草粿草製作熬煮的哩!還要加上薯粉,等冷卻凝固,黑溜溜,可以清熱解毒去腸火。
豆腐花,草粿,便宜好吃,一黑一白,黑白配。
潮汕腸粉 粿仔張
跟拉腸不大一樣,拉腸精緻,腸粉就隨意些,一份就那樣粗獷地端上來了,而且以大份量足著稱,下雞蛋吧,這蛋一定是超級多的,下蝦仁吧,這蝦仁一定也是一顆一顆吃不過來的,下香菜番薯葉西洋菜吧,這菜也會多的嚼不過來,下豬肉牛肉吧,不管是肉末肉片,也是量極其多的……
還有一種叫」粿仔張「的,就是素粿,就是不下餡的腸粉,雖然清淡,但是蘸上蒜頭醬油,別有一番風味啊!
韭菜粿 水晶球
韭菜粿,也叫」水晶球「,就是透明的薯粉包裹著韭菜。
豬肉脯 豬頭粽 豬肉鬆
豬肉脯,大部分是蜜汁味的,有一大片手撕的,也有一小塊獨立包裝的。
豬頭粽嘛,豬頭粽不是粽子啦,不過確實是豬頭肉做的。
豬肉鬆,可能不屬於特產吧……
吃多會膩,精緻點吃能吃出風味……
砂鍋粥
這個種類可就多了,排骨,鮮蝦,蟹,鮑魚,肉餅肉丸,龍蝦,牛肉,鱔魚,皮蛋,田雞,生魚片,象鼻蚌,蛇肉,龜,蠔仔,冬菜,乾貝,薑絲……
潮汕特有的砂鍋粥,熱乎乎香噴噴,稀飯粘稠。算是了解潮汕美食必吃的一個項目吧(不過現在外面一些商家的砂鍋粥不地道啊,洲都不粘綢,怎麼能叫砂鍋粥?最多叫香粥吧……)。
肚臍餅
紅糖的,看圖便知,上圖!
桃粿 菜粿 扁桃 鼠殼粿 樸仔粿 桌球粿 荷蘭薯粿
還別說,這桃粿我從小到大都不太喜歡吃……不過看大家都吃的挺歡的。
桃粿菜粿可蒸可煎,桃粿,外形像桃子,菜粿裡就是各種菜,韭菜啊,捲心菜啊,百合菜啊……扁桃就不是蒸的啦,是幹的,潮汕有個習俗,小孩子到十五歲就」出花園「,這時候會送給街巷鄰居親友們扁桃。裡面依舊是瓜丁花生芝麻之類。
說到瓜丁,就是冬瓜糖,瘦長瘦長的。
鼠殼粿,長得跟紅桃粿很像,就是是黑色的,據說是因為加了叫做」鼠殼「的草藥,跟老鼠沒什麼關係……
樸仔粿,綠色清新,」清明食葉「就是它,有藥草香味。
桌球粿條,甜膩膩的,基本是炊的。
潮汕話裡的」荷蘭薯「」馬鈴薯「,就是土豆,所以荷蘭薯粿,就是土豆粿。
菜頭粿 粿肉
上面解釋過了,蘿蔔潮汕話裡叫做」菜頭「,菜頭粿就是白蘿蔔粿。
粿肉,算是肉卷,外皮是超薄的豆腐皮,裡面有馬蹄,白肉,蝦米之類……
蝦米,是曬乾的蝦,鹹,甜,韌。
橄欖菜 陳皮 桔餅 薑糖 佛手果 鹹菜 冬菜 榨菜芯
這幾樣不知道屬不屬於特產……估計都不是,就不介紹了。
功夫茶
廣大潮汕人民的執念哈哈,精緻功夫茶,人與人交流的方式功夫茶,有事沒事享受生活功夫茶,每時每刻功夫茶,馬虎不得功夫茶……
溫壺淋杯溫杯沏泡巡茶一整套下來行雲流水,考究講究,我們講究好環境,好茶葉,好泉水,好茶具。
由此產生的潮汕茶文化,也是考究至極,知道嗎?主人衝茶時,頭衝必須倒掉不可喝,讓客人喝第一衝茶是在侮辱客人。新客到來時,主人必須換新茶,不可以怠慢客人。另外,數衝之後,主人不換茶葉,其實實在暗下逐客令呢……
普寧豆乾
做法比一般豆腐精緻繁瑣一些,吃法有煎,炸,焗。
我最喜歡的是把豆乾炸到豆腐皮呈赤黃色,切成三角塊,蘸上生蒜頭,韭菜鹽水甚至加上辣椒的滷鹹汁,很好吃的(我該怎麼描述它很好吃?盡力了,雖然長得其貌不揚的,可是有脆有糯,豆腐皮脆,豆腐肉軟,留有豆腐香又有煎炸香,蘸上之後鹹香,口感極佳)。
腐乳餅
腐乳餅,用料奇特,味道也奇特。餅餡裡,腐乳塊,白豬肉,粉糖,蒜頭,要有不同的佔比……餅皮呢,要薄而不裂,餅餡呢,又要飽而不露,整個餅呢,要幹潤又不焦燥……
不容易啊,舌尖上的挑食,奇特極了!
芝麻糯米球 棗糕
估計不是特產……長這樣。
甜粿 梔粿
無法割捨的習俗,有節日就有炊甜粿,紅糖糯米粉,煎著吃,用細線切成一片一片,裹上一層雞蛋液下鍋煎。
梔粿,雖然跟甜粿長得像,但味道是甘苦的,用線切成一片一片蘸糖吃,基本是在」五月節「時吃的。
糯米餈 落湯錢 膠羅錢
將擂好的粉團捏成一塊一塊,均勻裹上花生碎芝麻碎白糖。
其實最初是農曆十月十五祭拜」五穀母「與年終送神的供品。
束砂
花生裹糖,小零食。
綠豆紅豆黃豆芝麻花生黑豆沙糕酥餅
有軟糯的糕點也有酥皮餅。餅餡多樣。
海鮮類
臨海,海鮮豐富,海貨有時令。章魚香螺虎頭蟹,扇貝黃花魚魷魚,蝦帶魚海蠣子……雞腿魚,黃牆,乖魚,鯧魚,赤目,迪仔,金連,紅目,油甘,沙尖,殿魚,草魚,釣離去,巴浪,烏魚,金不換炒紅肉,淡菜,花蛤,蠔烙,清蒸蟹,椒鹽蝦姑……
澄海獅頭鵝
這個吃過之後就明白味道真不是吹的。於是,甚至是它被譽為」世界鵝王「,賣價上千也覺得能理解了……
潮味滷獅頭鵝,可以滷鵝腸滷鵝掌滷鵝頭滷鵝肝……
(就是吃過一次正宗獅頭鵝,會覺得其他鵝肉沒啥味道了。)
麻葉
夏季小菜,雖然長得其貌不揚,價格卻有些矜貴呢。
麻葉碧綠,澀中帶苦,又韌,要炒得好吃不簡單。
隆江豬腳飯
總是看到掛著」隆江豬腳飯「牌面的店鋪,但是正不正宗就不能確定了,不過也可以看出隆江豬腳飯的有名程度。
隆江豬腳飯由來於人們對於被貶的韓愈的答謝,由韓愈親自題名。
隆江豬腳彈嫩糯香,肥而不膩,要滷製得色香味俱全要耗時許久。
滷料配方裡有八角、香葉、桂皮、陳皮……都是養生的中藥材。
寫這篇是想讓更多人了解潮汕美食,膠己人可以幫忙轉發呀~
給你fafa
還有好多好多沒寫,找圖傳圖不易,誰叫潮汕美食那麼多呢!
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開始潮汕美食之旅!!
(總覺得網絡上寫的不夠全面,沒法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潮汕美食,就試著自己動手了,希望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