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好畫的構圖規律!

2020-12-09 騰訊網

——每天在這裡,發現藝術生活的美好——

◆ ◆

構圖雖然是一個非常活躍的藝術創造過程,但並不是無法可循。中國畫在其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建立了許多符合自身審美要求的構圖法則,如布勢、主次、對比、均衡、疏密;開合等等。除此之外,中國山水畫家在構圖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

按「之」、「甲」、「由」、「則」、「須」五個字的結構樣式來分割空間:「之」字是左推右讓、「甲」字是上重下輕、「由」字是上輕下重、「則」字是左實右虛、「須」字是左虛右實。再如「散點透視」中的「三遠法」……種種法則,使我們在研究、學習中國畫構圖時有了較為明晰的思考方向。這些是民族藝術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交織演化的寶貴遺產。

1.布勢

2、主賓

畫面所要表達的主題內容需有主有賓,畫面的構成也要有主有賓。因此,在構圖時不能把所要描繪的形象平等對待,更不能喧賓奪主,需要營造—個構圖中心,從而達到最充分地表現主體的效果。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否則一幅畫就會平淡散亂、主題不明確。一幅畫的構圖中心事實上承擔著兩個使命,它不僅作為構圖處理上的主要焦點,而且也應當作為最清晰地表達內容的手段,只有兩者吻合一致,構圖才能獲得最大的表現力。

3、取捨

在確定了主題、規定了選材範圍之後,畫什麼、不畫什麼,究竟採用哪些具體的形象組織畫面,以達到既簡潔明快又能充分表現主題的目的,是構圖中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取捨得當並不是個輕鬆的課題:形象素材過多會使畫面繁雜噦唆,畫蛇添足,削弱主題;過少則又不足以說明主題。東方藝術中對取捨的處理是非常大膽和具有典型個性的,如京劇《三岔口》的環境設計,一張桌子說明了一切需要。中國畫的取捨也具有這種特性。

取捨是相對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麼、舍什麼,要根據繪畫風格和畫家的個性追求具體分析,沒有硬性的規定。下面結合兩個具體圖例來說明:

梁楷的《太白行吟圖》

梁楷的《太白行吟圖》。此作構圖中除了主體人物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襯託物象的呼應或說明,強化了李白胸懷天下又傲視權貴的人格品質及飄然欲仙的浪漫主義情懷。這時加什麼似乎都多餘,用抽象的虛化處理和「行吟」二字點題,足以將主題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齊白石的《山居翠竹圖》。「山居」本是描寫人物的題材,但作者卻有意捨去了「人」這一主角,竹叢中的小院落裡僅畫了兩隻雞,清清落落,更讓人體味出雞犬相聞、空靈靜謐的田園情趣。此圖若出現人物,味道就俗了。

齊白石 萬竹山居圖

4、疏密

疏密是構圖中的一個重要手段,指畫面上「凝聚」與「疏曠」的對立結合。密就是凝聚,是畫面物象和線條的集中處;疏則反之。一幅畫的構圖,所畫各種物象及線條的安排應該有疏有密。有疏有密才能打破平、齊、均等造成畫面刻板、呆滯的不利因素,從而產生有節奏、有彈性的藝術效果。「密不透風,疏可跑馬」,清人鄧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畫面中「疏」與「密」的關係。如徐悲鴻的《泰戈爾》(見圖一),人物衣紋線條疏鬆,謂之「疏」;而背景則以較密集的枝葉加以襯託處理,謂之「密」。在同一畫面上單純地達到「疏」或「密」的效果是容易的,難的是疏密結合而有致。「疏」得不當,會使畫面凌亂、鬆弛、沒有精神;「密」得不當,會使畫面板結、沉悶、滯重無光。

費丹旭《羅浮夢景圖》

5、虛實

在構圖中做到虛實有致是使畫面靈動的必不可少的藝術手段之一。虛實之間可以相生相補。太虛則畫面會感覺太空,稀軟無力,輕飄而無所歸依,必須以實補之定神;太實則又會造成畫面凝重阻塞,難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虛來調節緩衝。處理得當,可以表現出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藝術情趣。虛實的分布和處理是非常靈活的,它與許多構圖中所要注意的法則都有某種必然的聯繫。例如:

淡者為虛,濃者為實。

疏者為虛,密者為實。

動者為虛,靜者為實。如吳昌碩的《黃山古松圖》,浮雲、流水等動者為虛,山石、古松等靜者為實。

吳昌碩的《黃山古松圖》

輕者為虛,重者為實。

次者為虛,主者為實。

白者為虛,黑者為實。

潘天壽說:「吾國繪畫,向以黑白二色為主色,有畫處,黑也,無畫處,白也。白即虛也,黑即實也。虛實之關聯,即以空白顯實有也。」

遠者為虛,近者為實。如樊暉的《溪山遠眺圖》,近處的山石、樹木、人物為實,遠處的山、水、船為虛。

少者為虛,多者為實。

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6、開合

一幅畫的章法常以「開合」作為構圖布局。所謂開合,也叫「分合」。「開」即是展開、開放、開始,「合」即是收起、合攏、結尾的意思。開與合在畫面上是—對矛盾的統—體,猶如用筆,起筆為開,收筆為合;又如寫文章,起、承、轉、結是文章中的四個組成部分,其中的「起」,也即文章的開頭部分為開,「結」,也即文章的結尾部分為合。用筆沒有起筆、收筆不行,文章沒有開頭、結尾不行。

齊白石的《松鼠葡萄》

同樣的道理,一幅畫中沒有開、合也不行。如齊白石的《松鼠葡萄》,自上而下展開的葡萄決定了畫面的起筆和走勢。這個起筆之處即為開;葡萄藤至下方微微上仰,有收的感覺,一隻松鼠更像—個結尾的句號,收住畫面的走勢,稱之為合。—幅畫中有貫穿全局的大開合,同時還有若干小開合。小開合要服從大開合的指向,並起到豐富畫面構成的作用。再如齊白石的《荷花》,開合與布勢關係十分密切。有開勢就要有收勢,只有開合處理得好,畫面才具有完整性。

開合在畫面上的布局位置並沒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據構圖、構思來靈活掌握。「合」的部分可以是主體景物,也可以是其他景物或文字題跋等等。

7、空白

在畫面上留出空白,是中國畫構圖非常重要的形式美之一。中國畫的觀察方法素有遺貌取神的特點,不追求客觀物象自然屬性的完整,而致力於主觀精神的傳達,因此,往往只是將物象最本質的特徵、最能表達主題思想的形體做精心的取捨安排,而將可有可無的、與主題無直接關聯的內容完全刪除,這樣就產生了空白。但是,空白在這裡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同形體、線條、色彩—樣,構成畫面特殊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襯託了畫面的主體,同時也加深了畫面的意境,形成可視形象的外延聯想,把不盡如人意的部分代之以可以和主題相聯繫的、自由但卻是虛擬的聯想空間,所以它既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是一種「藏境」的手法,正所謂「筆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傳統中國畫差不多都留有空白。清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通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黃賓虹認為:「看畫不但要看畫之實處,並且要看畫之空白處。」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畫對空白的認識及重視程度。

清 錢杜 松溪夜泛圖

有些空白可以因觀賞者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形象聯想,而這種不相雷同的聯想在藝術欣賞中又都具有合理性,這稱為空白的形象多重性。如諸升的蘭竹圖冊,畫面中的空白可以聯想為蘭花栽植在花盆裡,放在家室內;也可以聯想為蘭花生長在野外水塘邊、草叢中……其次,空白的非形象性,是指這時的空白並不具有任何形象聯想性,僅僅是為了突出主體或形式美方面的需要。

諸升《蘭竹石圖冊》

8、對比

對比就是利用各種 矛盾達到相互襯託、突 出主體的目的。應用對比的地方很多,如形象、色彩、線條、位置、空間等等。畫面上幾乎所有構成因素都和對比有關,都要注意它們的大小、長短、遠近、高低、剛柔、動靜、明暗、曲直的變化。對比使用得當,能產生一種力量和活力,給欣賞者留下深刻印象,因而它是構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清代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中說:「將欲作結密鬱塞,必先之以疏落點綴;將作平遠舒徐,必先之以顯拔陡絕;將欲之虛滅,必先之以充實;將欲幽邃,必先之以顯爽。」這充分說明了對比手法的重要性。

下面結合具體例子來分析一下對比在構圖中的表現:

疏密對比,如任熊的《花卉圖冊》,大片花葉居於左上角,鎮住畫面,一枝「牽出」小鳥,疏密安排有致。

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虛實對比,如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齊白石《絲瓜青蛙》

聚散對比,如齊白石的《絲瓜青蛙》,畫面上方的絲瓜、藤、葉聚在一起,下面的青蛙散處開來,使畫面構成豐富而富有變化。

郭詡《牛背橫笛圖》

大小對比,如郭詡的《牛背橫笛圖》,一牛一童,一大一小,形成鮮明的形象對比。

齊白石《壽桃》

高低對比,如齊白石的《三千年之果》,兩個大仙桃,一高一低,錯落有致。如果把仙桃平放,畫面就失去節奏了。

《玉蘭黃鸝圖》

色彩對比,如于非闇的《白玉蘭》,泛紫的深藍底色上是乳白色的玉蘭花,再配上兩隻橘黃的鶯鳥,強烈的色彩對比使畫面豔麗明快,充滿生機。

李迪《雞雛待飼圖》

動靜對比,如李迪的《雞雛待飼圖》,兩隻雞雛正等待餵食,一隻靜候,一隻舉身扭頭,稍顯不寧,動靜結合,妙趣橫生。

齊白石 英雄獨立

曲直對比,如齊白石的《松鳥》,粗壯的松樹幹為直,小松枝彎曲過來,打破了樹幹的挺直,使畫面生動自然。

李方膺《風竹圖》

形象對比,如李方膺的《風竹圖》,竹葉為點,竹竿為線,石為面,點、線、面相結合,增加了畫面形象的多樣性。

9、均衡

均衡是畫面構成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也稱為平衡。在造型藝術中,它是比對稱更具審美性、也更活潑的一種表達形式。

均衡的原則是在多樣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就像一個天平的兩端,小而重的金屬砝碼可以與大而輕的同等重量的物體平衡。造型藝術中的均衡,就是要利用不同分量的形體、色彩、結構等造型因素,在畫面上達到力的平衡,以求得莊重、嚴謹、平和、完美的藝術效果。畫面中求得均衡的方式很多,如:

利用物象的屬性。有生命體與無生命體相比,前者重,後者輕。在構圖中,可以利用這種屬性來取得畫面均衡。如高劍父的《蝙蝠迎風圖》,畫面中的景物——樹枝、月影以及畫家的題跋全部集中在右方,左上角僅有一隻蝙蝠,但畫面依然取得了平衡效果。

高劍父《蝙蝠迎風圖》

利用色彩的比重。畫面的一方色彩濃豔集中時,在相應的反方向要有所呼應。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右下角印章的一點碎紅與左上角的荷花形成呼應。

齊白石《荷花蜻蜓圖》

利用力的走勢。當畫面主要的力的走勢偏向一方時,可以用輔助力的走勢拉回,以求得均衡。

徐悲鴻《奔馬》

利用運動和視覺方向。如徐悲鴻的《奔馬》,馬向左前方奔馳,由於運動方向的慣性,視覺上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間,才能使畫面保持均衡。

張大千《花鳥》

利用物體的大小、繁簡。如張大千的《花鳥》,畫面中大而繁的物象都布置在左邊,右邊「壓秤」的是一隻小鳥和幾片豔紅的樹葉,大小有別,繁簡有致,使構圖富有變化。

10、色彩

畫面的色彩構成對構圖的影響是非常含蓄、容易被人忽略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人們總以為形狀、形象、形式及情節配置等因素才是構圖中所要考慮的重點。然而,在人的視覺感受中,色彩的物理刺激和內心感應在繪畫中所帶來的積極效應實際上要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色彩對吸引、激發和影響觀眾的感情,增強作品的表現效果,作用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如陳光健的《綠色邊疆》,淡雅和諧的色彩可以給人一種平靜優美的感受。而強烈的對比色則容易使人激動不安。因此,講究色彩的構成,善於運用色調的變化,探求色彩的表情,乃是藝術創作必不可少的。

色彩的使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色彩的和諧。如任頤的《雀聲藤影圖》,設色單純柔和,對比含蓄。

任頤《雀聲藤影圖》

色彩的對比。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有動靜、收放之別。一般地說,冷色比較靜和收斂,暖色反之。如吳昌碩的《天竹水仙圖》,上方是紅色的天竹花,下方是大塊綠色的水仙,一冷一暖,使畫面色彩華麗、動靜有致。

吳昌碩《天竹水仙圖》

色彩的分布。色彩要有呼應。如吳昌碩的《花卉》,右下角兩朵黃花,色塊大而濃豔,上方水仙的花芯散點了一些淡淡的黃色點與之遙相呼應,使畫面色彩結構穩定。

主色與副色的關係。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以墨色為主色,託出一點花紅,色彩布局乾淨利落。

李方膺《鯰魚圖》

墨色。中國畫的色彩由兩大要素組成:一是顏色,二是墨色。古人云:「墨分五色。」如李方膺的《鯰魚圖》,全圖以墨色為本,濃淡虛實,趣味橫生,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11、背景

背景是指畫面所描寫的主體之外、用來襯託主體的那部分空間或景物。明代沈顥曾就畫面構成論道:「先察君臣呼應之位,或山為君樹為輔,或樹為君而山為佐,然後奏管傅墨。」構圖中,一方面,背景無論是在表現主題思想方面,還是形式美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補充說明主題內容、規定事物發生環境、豐富畫面內涵、強化主題思想的作用,也是組成畫面框架結構,形成畫面動勢、走向、旋律的一個重要環節。另一方面,繪畫的主體總是在最醒目的地方。醒目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在畫面的中心,但它應該是在凝聚視線的集合點上,比如形式線的交叉點、力的集合處、各種對比因素的集合點等。如高奇峰的《花鳥》中,小鳥與背景的關係,正是處於這樣一個集合點上。畫面主體往往是作者藉以表現主題思想、抒發內心情感的中心部分,整個畫面構成都圍繞這個中心服務,所以對於起突出烘託主體作用的背景應該給予特別的研究。

高奇峰的《花鳥》

背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象背景,一類是無象背景。所謂有象背景,是指主體以外的畫面空間都由具體的物象組成。作為背景的物象可以是人、動植物,也可以是風景,它們在畫面中與主體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象背景與有象背景正好相反,主體形象之外的畫面空間沒有具體的形象,或用顏色平塗,或全白全黑,或用筆觸及其他抽象效果作為襯託。

潘天壽作品

上述兩種方法在創作實踐中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在一幅作品中,部分用有象背景、部分用無象背景來襯託主體形象,同樣可以達到非常好的藝術效果。如潘天壽的《蘭花圖》,以山石、苔點襯託蘭花,這是有象背景;而山石、蘭花之外大面積的空白則是無象背景。

相關焦點

  • 一幅好畫的構圖規律
    因此,在構圖時不能把所要描繪的形象平等對待,更不能喧賓奪主,需要營造—個構圖中心,從而達到最充分地表現主體的效果。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否則一幅畫就會平淡散亂、主題不明確。一幅畫的構圖中心事實上承擔著兩個使命,它不僅作為構圖處理上的主要焦點,而且也應當作為最清晰地表達內容的手段,只有兩者吻合一致,構圖才能獲得最大的表現力。
  • 繪畫構圖規律初探
    構圖也叫章法,經營位置,布局,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好的構圖往往先聲奪人,甚至比內容還要出彩。中外美術史上大量名作不但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藝術形象,也形成了各種經典的構圖樣式。本文講的構圖,並非指構圖樣式,而是探討構圖的內在規律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構圖要點。構圖的一般規律構圖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怎樣畫牡丹:創作國畫寫意牡丹如何構圖?
    一幅牡丹作品如何構圖? 要畫好一幅牡丹圖並不是簡單地描繪自然中的牡丹,而要考慮其中的主題、內容、形式和技法等諸多方面貫穿寫意牡丹的最高法則。 1. 構圖 中國花鳥畫構圖關鍵在於勢,在一個畫面裡要有主勢、輔勢和破勢。
  • 美術研究|繪畫構圖雖有規律——但沒有固定不變的
    構圖雖有規律,但沒有固定不變的法則,正如陸儼少所說,把一座山搬來搬去在繪畫中並不犯法,因此打破構圖規律,在構圖上標新立異,甚至求怪求險,或者有一點為構圖而構圖的意思也無不可。但,為藝術而藝術,即純粹用顏色和線條愉悅別人,這個意義就有點小。
  • 寫意菊花的6種構圖基本規律
    東晉謝赫在「六法」中提出「經營位置」,即是「構圖」。在確定主題後,要立即進行構圖布局,反覆推敲,以求精益求精。本篇將著重介紹中國畫寫意菊花的構圖基本規律,即虛實、疏密、主次、藏露等內容。虛實構圖虛實是指畫中的虛實處理,是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之間的對比關係。
  • 論風景油畫創作中構圖法則的重要性,世界著名風景畫欣賞
    構圖是一幅優秀繪畫作品的基礎,起到了一個結構骨架作用。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構圖,縱使有再好的技法,也達不到理想的畫面藝術效果。構圖規律在繪畫科目中具有普遍適用性,風景畫也是如此,但相對於其他繪畫科目,風景畫的構圖具有一些特殊性。構圖的運用貫穿繪畫創作的始終,掌握好構圖知識對繪畫藝術創作非常重要。
  • 學會構圖,怎麼畫都不會難看——國畫構圖技巧
    學會構圖 怎麼畫都不會難看 中國畫構圖,在古代又稱為「經營位置」、「章法」、「布局」等,構圖過程又是一個繪畫的諸技法因素構成的過程,因為藝術家只能通過構圖才能把自己的創作意圖通過一定的技法展現出來,所以構圖是決定一幅畫成敗的關鍵,也是藝術作品的最後完成階段。
  • 一幅色彩鮮豔 構圖簡單的慶六一兒童畫
    一幅色彩鮮豔 構圖簡單的慶六一兒童畫2016-05-24 09:04: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屬於我們小孩子的節日——六一,終於來了。我們一定會為六一那天做個打算,但是你怎樣都不會料到你能夠碰到呢麼多同學。
  • 繪畫構圖技巧|好的構圖是美的關鍵!
    構圖這個詞源於西方,並在西方繪畫中存在一門叫做「構圖學」的課程。但在我國國畫畫論中,構圖一般稱為布局,或叫經營位置,目的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意境或氛圍,使整體畫面或清談飄逸、或雄渾厚重、或巧妙精微、或深遠廣大。一幅優秀的畫作,首先映入眼帘是它的主體物,然後是其色彩搭配和藝術效果。
  • 西洋畫裡的構圖秘密
    蓋因他老人家學畫,隨的是大衛,新古典主義;往上拜祖師爺,是尼古拉-普桑;再追根尋源,是拉斐爾。一個美麗的構圖,格外難得。因為世上大多數對象不怎麼好看,你又想畫得不那麼脫型,又得畫得美麗,可不得一個造型來回擺?傳統的宗教題材《聖母領報》,都是這格式:
  • 中國山水畫如何構圖
    一幅山水畫,如何把樹木、山石、人物、建築等各種物象合情安排在畫面中,這就涉及到山水畫的構圖,構圖的成功與否關係到山水畫的好與壞。4月1日晚上8時,中國畫名家馬志剛在書畫介抖音平臺、以及微信公眾平臺書畫圈公益直播「中國山水畫的構圖特點」。
  • 如何畫好素描靜物
    我們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如瓜果蔬菜、玻璃器皿、陶器、瓷器等,進行選擇、組合和表現,可以培養初學者的構圖能力、空間層次感,以及對不同質感、色調的表現能力。行動跟上意識上的提高,加上正確的方法,素描的表現能力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一、構圖要想畫好一幅素描靜物,首先要把握好構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 構圖法則!好設計需有好構圖
    比如說當畫面中左邊的重量略顯的偏重,而右邊則空白比較多,這時我們就要在右邊加一個物體,就像天枰一樣,要讓整幅畫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成功的構圖是一幅優秀作品的奠基石。 但是,一旦重複的物體出現後,要注意物體之間的差異,不能畫的過於單調、死板。多個重複的物體同時出現在畫面中,我們就要讓他們在大小、距離、分布位置等方面上要有一定的變化,否則畫面講會失去生命力,顯的單調。
  • 花鳥畫怎麼畫,怎麼賞?陳之佛的構圖、設色有秘訣
    」與「設色」——講起,來了解一幅好的花鳥畫究竟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如果你以後看到一幅花鳥畫作品,不妨帶著這些知識點,將其重新審視一番吧! 註:本文選自2006年《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中陳之佛的《就花鳥畫的構圖和設色來談形式美》一文。 花鳥畫很講究形式美,一幅優秀的花鳥畫,往往是形式美的處理最得法,也是最符合人們欣賞要求的東西;而表達花鳥畫上的形式美,主要又在構圖和設色兩方面。
  • 一幅優秀的色彩畫應具備什麼特點?
    色彩是個很難定義的東西,很多美術生在畫色彩畫時,不同的想法所用的顏色也不同。一幅同樣的場景畫,能得出好幾種不同的結果。今天,重慶龍行藝術畫室老師就來講講,一幅優秀的色彩畫有哪些特點!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美術考試中的評分標準!
  • 怎樣畫牡丹:寫意牡丹的創作與構圖解析
    現代中國畫的構圖形式常用方形構圖,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對稱、平行、對角線等忌諱形式,所以我們首先要向前人學習創作經驗,學會對畫面物象的巧妙安排、取捨,以及合理變化,從而避免呆板僵局。
  • 家裡掛什麼畫好 我就配一幅好寓意的山水畫
    那麼問題來了,家裡掛什麼畫好呢?一個好的家居裝飾布局,會讓人們回到家中感受到溫暖與溫馨,即使是在忙碌與疲憊之時回到家中,也能為您提供一個完全放鬆與舒適的居住環境,挑選一款家居裝飾畫也不例外,能成為家居環境裝飾中一道閃亮的風景線,這裡為大家精選了一些精美雅致的適合家裡掛的山水畫,和這些典雅有濃厚藝術氣息的畫一起生活,相信會讓我們整個人都更加的放鬆,更好的生活。
  • 20種基本構圖方法!構圖也有規律
    文/任磊構圖是畫面形式的處理和安排,就其實質來說,是解決畫面上各種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空間關係,把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畫面上,使之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怎樣安排畫面元素的大小、多少和位置?才能夠突出主題,又顯得生動有衝擊力?構圖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以下是整理的20種常用構圖方式,供大家去學習與借鑑。
  • 繪畫知識—都在談構圖,那你知道為什麼要構圖嗎?
    構圖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現在網上有很多文章都在說構圖,最多的是構圖乾貨,比如什麼三分法、S型、對角線……等等,不管是繪畫還是攝影,都需要去構圖,一幅好的作品也肯定需要好的構圖,所以大家也都在爭先恐後的去學習它。但是學習技能肯定不能少了理論知識,有了理論知識,技能表現才會更有進步。
  • 一般攝影構圖常見的4種構圖方法
    攝形構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和規律,在實踐中應以攝影構圖常識作為基礎,儘量按基本要求去做,但又不能被這些「規律「和「要求」所束縛,要用於創新,本著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的要求,去創作好的攝影作品。一幅好的攝影作品,其構圖應滿足如下基本要求。